第175頁
只可惜桓帝死得太早又太過突然,皇帝一死,外戚再無忌憚,竟公然撇去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劉悝,推年幼的劉宏上位。
劉悝因為時運不濟而喪失皇位,最終一併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性命,還有不其鄉侯宋酆一家。
宋酆的妹妹嫁給劉悝為妃,女兒宋嫤則進宮入了主位,成了漢靈帝劉宏的第一任皇后。
宋家世為著姓,家世顯赫,又有爵位傍身,劉宏立宋嫤為後並非出自喜愛,而是不想渤海王劉悝借到妻族的勢與人脈,這才一同娶了宋氏女。
後來劉悝被誣謀反,劉宏讓人捉捕劉悝,暗示辦案者嚴刑拷打。劉悝不堪受辱,自盡於獄中,其妻、子、親族百餘人被一同毒殺,從此國除。
劉悝死時正是熹平元年(172年),劉宏除去劉悝這個大威脅,本想立即廢后。可宋嫤自入住椒房以來,溫婉賢淑,事無過錯,其父宋酆出身貴重,居於要職,不可輕易撼動,若在這個時候發作宋家,只怕會受人詬病,劉悝謀逆一事也會被人嘀咕懷疑。
劉宏只得暗中忍耐,雖不再踏入宋嫤殿中,卻保留了她的後位。
宋嫤自入宮以來便少有恩寵,經劉悝被冤殺一事,哪還有什麼不懂的?她一面為姑母、表兄的枉死而悲痛欲絕,一面深恨劉宏,恨不得他立時暴斃。
恰在此時,宋嫤察覺自己有孕在身。她既驚且恐,知道以劉宏對宋家的忌憚與防備,只怕這個孩子絕對沒有好下場。
幸而劉宏不再踏足她的宮殿,她假託重病,關閉殿門半年未出,又傳密信給閨中好友,求她幫自己遮掩耳目。
這個閨中好友正是郭氏。
郭氏彼時亦懷有一胎,快臨盆之際,丈夫不幸病亡。
她懷疑丈夫的死有異,悄悄帶著部曲離開封地,前往京畿尋求故友庇護。
趕到京畿,她才知道好友的處境亦十分艱難。
在接到好友的暗示求助後,她想也未想便答應下來,決定等臨盆那幾日,以進宮謁見宋後之名在宮中發動,對外聲稱自己生下雙子,將早兩日誕下的皇長子一起帶走。
不惜犯險的郭氏沒有想到,她在預產前幾日突然腹痛難忍,最終竟誕下一死胎。她來不及悲痛,便立即掌控所有知情的僕人,只休憩了兩日便攜著假腹入宮,在宋氏安排的醫侍的「接生」下,成功「誕下」麟兒,抱著皇長子出宮。
這一番計劃執行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可郭氏硬是憑藉急智,有驚無險地避過宮人的排查。
出宮後,郭氏帶著皇長子在京畿小住了幾日,立即在部曲的護送下回返封地。
宋嫤雖然無寵,皇后的名號與宋家的人脈實權尚在。在宋嫤與宋家的幫助下,郭氏順利地讓年幼的遺腹子繼承爵位,族中無一人敢欺辱。
五年後,漢靈帝劉宏自認為大權在握,令中常侍王甫以巫蠱之名構陷宋後,廢之,令其暴斃,又藉機除去宋家滿門。
宋家人死了個精光,漢靈帝劉宏這才放下心來,不用擔心家世顯赫的外戚和自己搶奪權利,也不用擔心宋家人替劉悝和宋王妃報仇,威脅自己的生命安全。
等把宋家人解決乾淨,漢靈帝劉宏不顧群臣反對,立家世卑末,出生於屠戶之家的何氏為皇后,認為這樣就不會重蹈外戚專政的覆轍。
郭氏知道宋家被夷除的消息,悲怒交加。宋氏雖死,卻已暗中找到東漢帝王短命的緣由。她消除所有過往痕跡,讓忠僕帶著密信逃出。宋氏從舊仆手中取到宮廷秘藥配方,在暗中調查新皇后何氏的性情後,找機會讓人把少部分成藥送到何氏手中。
果不其然,善妒的何氏因為劉宏的**與荒唐,沒幾年便忍無可忍給他下了藥。劉宏立刻暴斃,竟重走了劉桓的老路。
害了半朝宮廷的秘藥從此落於郭氏手中。郭氏借刀殺人替好友報了仇,但始終無法毫無芥蒂地面對擁有昏君一半血液的養子。她想狠心一些,又礙於宋氏的緣故無法對養子徹底冷待,只能忽近忽遠,時而關切時而疏離。
郭氏並不知道這樣的態度會給養子的心性造成怎樣的影響,直到養子成年那一日,他似乎發現了什麼,獨自一人離開封地,前往遙遠的南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他沒有寄書回返,郭氏亦找不著人,只能獨自心焦。
某一個無月的夜晚,她夢見養子因為狂態而得罪曹操,輾轉落於江夏,被黃祖砍殺,不由大慟而哭。
夢中的她因為養子的死訊,本就虛弱的身子骨徹底垮了,整日纏綿病榻。此時又受到族人逼迫,因重病而有心無力的她無力抵抗,被族人奪取縣侯封地與萬貫家產,丟進一個破舊的小院。
那人還自封新任銅醍侯,以縣侯自居。年幼的郭暄與她一同成了無根浮萍,仰仗所謂的新任銅醍侯生活。
同樣出生顯貴,只因為父母早亡而失去依憑,因此被郭氏憐愛有加、如珠似寶養大的郭暄竟被那人當成婢女磋磨。
郭氏欲施計讓族內心懷不軌者與之相爭,然而她的父兄叔伯皆在戰亂中喪生,為她撐腰的宋氏與老族長都已亡故,家中部曲皆被新任銅醍侯策反,不認她這個克父克夫又克子的女流。即便她謀劃成功,在亂世中也無處可去,哪怕逃出也會立即死於盜賊與窮凶極惡者之手。
一輩子好強的郭氏終究向現實屈服。她用最後的時間教導郭暄智計與謀略,讓唯一留下的忠臣侍女好好照顧保護郭暄。
劉悝因為時運不濟而喪失皇位,最終一併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性命,還有不其鄉侯宋酆一家。
宋酆的妹妹嫁給劉悝為妃,女兒宋嫤則進宮入了主位,成了漢靈帝劉宏的第一任皇后。
宋家世為著姓,家世顯赫,又有爵位傍身,劉宏立宋嫤為後並非出自喜愛,而是不想渤海王劉悝借到妻族的勢與人脈,這才一同娶了宋氏女。
後來劉悝被誣謀反,劉宏讓人捉捕劉悝,暗示辦案者嚴刑拷打。劉悝不堪受辱,自盡於獄中,其妻、子、親族百餘人被一同毒殺,從此國除。
劉悝死時正是熹平元年(172年),劉宏除去劉悝這個大威脅,本想立即廢后。可宋嫤自入住椒房以來,溫婉賢淑,事無過錯,其父宋酆出身貴重,居於要職,不可輕易撼動,若在這個時候發作宋家,只怕會受人詬病,劉悝謀逆一事也會被人嘀咕懷疑。
劉宏只得暗中忍耐,雖不再踏入宋嫤殿中,卻保留了她的後位。
宋嫤自入宮以來便少有恩寵,經劉悝被冤殺一事,哪還有什麼不懂的?她一面為姑母、表兄的枉死而悲痛欲絕,一面深恨劉宏,恨不得他立時暴斃。
恰在此時,宋嫤察覺自己有孕在身。她既驚且恐,知道以劉宏對宋家的忌憚與防備,只怕這個孩子絕對沒有好下場。
幸而劉宏不再踏足她的宮殿,她假託重病,關閉殿門半年未出,又傳密信給閨中好友,求她幫自己遮掩耳目。
這個閨中好友正是郭氏。
郭氏彼時亦懷有一胎,快臨盆之際,丈夫不幸病亡。
她懷疑丈夫的死有異,悄悄帶著部曲離開封地,前往京畿尋求故友庇護。
趕到京畿,她才知道好友的處境亦十分艱難。
在接到好友的暗示求助後,她想也未想便答應下來,決定等臨盆那幾日,以進宮謁見宋後之名在宮中發動,對外聲稱自己生下雙子,將早兩日誕下的皇長子一起帶走。
不惜犯險的郭氏沒有想到,她在預產前幾日突然腹痛難忍,最終竟誕下一死胎。她來不及悲痛,便立即掌控所有知情的僕人,只休憩了兩日便攜著假腹入宮,在宋氏安排的醫侍的「接生」下,成功「誕下」麟兒,抱著皇長子出宮。
這一番計劃執行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可郭氏硬是憑藉急智,有驚無險地避過宮人的排查。
出宮後,郭氏帶著皇長子在京畿小住了幾日,立即在部曲的護送下回返封地。
宋嫤雖然無寵,皇后的名號與宋家的人脈實權尚在。在宋嫤與宋家的幫助下,郭氏順利地讓年幼的遺腹子繼承爵位,族中無一人敢欺辱。
五年後,漢靈帝劉宏自認為大權在握,令中常侍王甫以巫蠱之名構陷宋後,廢之,令其暴斃,又藉機除去宋家滿門。
宋家人死了個精光,漢靈帝劉宏這才放下心來,不用擔心家世顯赫的外戚和自己搶奪權利,也不用擔心宋家人替劉悝和宋王妃報仇,威脅自己的生命安全。
等把宋家人解決乾淨,漢靈帝劉宏不顧群臣反對,立家世卑末,出生於屠戶之家的何氏為皇后,認為這樣就不會重蹈外戚專政的覆轍。
郭氏知道宋家被夷除的消息,悲怒交加。宋氏雖死,卻已暗中找到東漢帝王短命的緣由。她消除所有過往痕跡,讓忠僕帶著密信逃出。宋氏從舊仆手中取到宮廷秘藥配方,在暗中調查新皇后何氏的性情後,找機會讓人把少部分成藥送到何氏手中。
果不其然,善妒的何氏因為劉宏的**與荒唐,沒幾年便忍無可忍給他下了藥。劉宏立刻暴斃,竟重走了劉桓的老路。
害了半朝宮廷的秘藥從此落於郭氏手中。郭氏借刀殺人替好友報了仇,但始終無法毫無芥蒂地面對擁有昏君一半血液的養子。她想狠心一些,又礙於宋氏的緣故無法對養子徹底冷待,只能忽近忽遠,時而關切時而疏離。
郭氏並不知道這樣的態度會給養子的心性造成怎樣的影響,直到養子成年那一日,他似乎發現了什麼,獨自一人離開封地,前往遙遠的南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他沒有寄書回返,郭氏亦找不著人,只能獨自心焦。
某一個無月的夜晚,她夢見養子因為狂態而得罪曹操,輾轉落於江夏,被黃祖砍殺,不由大慟而哭。
夢中的她因為養子的死訊,本就虛弱的身子骨徹底垮了,整日纏綿病榻。此時又受到族人逼迫,因重病而有心無力的她無力抵抗,被族人奪取縣侯封地與萬貫家產,丟進一個破舊的小院。
那人還自封新任銅醍侯,以縣侯自居。年幼的郭暄與她一同成了無根浮萍,仰仗所謂的新任銅醍侯生活。
同樣出生顯貴,只因為父母早亡而失去依憑,因此被郭氏憐愛有加、如珠似寶養大的郭暄竟被那人當成婢女磋磨。
郭氏欲施計讓族內心懷不軌者與之相爭,然而她的父兄叔伯皆在戰亂中喪生,為她撐腰的宋氏與老族長都已亡故,家中部曲皆被新任銅醍侯策反,不認她這個克父克夫又克子的女流。即便她謀劃成功,在亂世中也無處可去,哪怕逃出也會立即死於盜賊與窮凶極惡者之手。
一輩子好強的郭氏終究向現實屈服。她用最後的時間教導郭暄智計與謀略,讓唯一留下的忠臣侍女好好照顧保護郭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