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虞衡挑眉反問,「我是那種怕得罪人的人嗎?」
江弈然大笑搖頭,又問虞衡,「你什麼時候生出了這個念頭?怪讓人驚訝的。」
虞衡的表情卻突然嚴肅了起來,「江兄可知道,青樓女子,花期有幾年?」
江弈然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回想起自己當年在青樓的所見所聞,試探性地猜測道:「三年?」
虞衡點頭,「青樓女子,能做到花魁的何其稀少。便是花魁,一朝紅顏老去,便會被老鴇逼著接客,最後一身病,還攢不夠贖身銀子。有些染病的姑娘,被老鴇轉手賣給低等窯子,窯子裡的老鴇更加不會管她們的死活,只管讓她們接客,算算一天能得多少銀子。不出兩年,這姑娘必然疾病纏身不得解脫,實在撐不下去了,老鴇也沒那麼好心替她治病,一張草蓆裹著往亂葬崗一扔,連副棺材都沒有,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世人只看到了青樓女子的下賤浪蕩,卻沒看到,她們也是苦命人。既然大家這麼不恥青樓女子,又罵她們是無情的女表子,那這樣腌臢的去處,大家又何必再去,不怕髒了自己的衣裳?既是腌臢去處,便徹底廢除掉,也讓大家少一樣看不慣的東西。」
江弈然只能苦笑。他從來不知道青樓女子賣笑背後還有這樣的隱情,被虞衡這麼一說,江弈然猛然生出一股自己當年逛青樓,其實是用青樓女子的血淚成就了自己風流才子名聲的感覺,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麼才好,又忽然回想起好幾個相熟的名妓,粗粗一算,竟都不在人世了。
再回想一下虞衡方才所說的,病重後裹上一張破草蓆,扔在亂葬崗任由她們的遺體被野獸分食,江弈然未嘗沒有嘆息悲痛之意,深深看了虞衡一眼,喟然長嘆一聲,「罷了,就當是為故友了卻遺願吧。」
如果那些或艷麗或清婉的青樓女子泉下有知,應該也是會支持虞衡廢除妓院的提議吧?
江弈然搖頭嘆氣,已然被虞衡說服。
江弈然在青樓常客中的名聲不小,主要是這位也很會玩,人家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玩的都是直擊靈魂的高雅之事,現在還有不少人學江弈然當年的做派,恨不得住在青樓里,詩詞不斷,還學會了凹造型,就想給自己闖出個風流才子的名頭來。
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真風流和故作風流之間的差距太大,江弈然人到中年依然風度翩翩舉止文雅。這幫傢伙倒好,明明更年輕,卻一個個的油膩得不行,虞衡曾經看過一眼,只覺得自己的眼睛被丑到了,看了好多天已經長成大帥哥的兒子洗眼睛。
有江弈然幫忙,廢除妓院的阻力比原來小了那麼一點。
景隆帝送走了太皇太后,正是傷感之時。想到太皇太后對虞衡多有推崇,一時間也心軟了,即便知道虞衡這提議有些不妥,但老年人,總歸有些特權,揪著昭寧帝的衣襟耳提面命讓他好好處理此事。
親爹都發話了,昭寧帝自然不敢怠慢,在朝中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暗搓搓拉偏架,讓許多人鬱悶得不輕。
即便如此,這事兒也扯皮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年清明,此事終於塵埃落定,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妓院,就此廢除。
那一日,無數青樓女子淚落如雨,對著嘉國公府的方向不住磕頭。當年被虞衡救下來的胭脂,也滿臉是淚,捂著臉大哭又大笑,「太好了!太好了!」
次年,胡尚書致仕,虞衡再進一步,成為首輔。
成為首輔後,虞衡的生活也沒發生太大的變化。他當初當次輔時就有不少話語權,胡尚書也愛聽他的意見,可以說,這些年,但凡是虞衡想幹的事,他都干成了。
現在當了次輔,無非就是頂頭少了一個可以扛事商量的人,許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主了。
農耕社會,自然還是要以農業為本。虞衡也很關心戶籍數和年收成情況,現在,大宣登記在冊的總人口已經破億,開墾了不少荒地,糧食充足,布匹的價格降了,百姓們基本上也達到了吃飽穿暖的階段,幸福感一年比一年高。有些年紀大的,回想起當年食不果腹的日子,再對比現在糧倉滿滿當當的日子,幸福感簡直爆棚。
糧食產量高,收成穩定,百姓們安居樂業,一派盛世之景,自然也就沒什麼大事。虞衡這個首輔當的,也算輕鬆。
唯一讓虞衡不痛快的,就是近來圍著他閨女的混小子們越來越多了。
作為大宣第一白富美,小糖糖有虞衡這個開掛的爹,有驚人的美貌,還有爵位在身,怎麼看都是各方面都無短板的完美妻子人選。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小糖糖也快到及笄之年,圍在她身邊的狂蜂浪蝶可不少,甚至可以說,大半個京城的適齡男子都出動了,就想入了小糖糖的眼,吃上這麼一口軟飯。
齊王尤為過分,這貨攛掇他兒子圍著小糖糖打轉不說,還親自上門同虞衡商議兒女婚事,氣得虞衡拔刀追殺了齊王大半個京城,還被傳為一時趣談,說書先生最愛這段,說得活靈活現,引人捧腹。
所有人再次確信,嘉國公就是個女兒奴,你罵他沒關係,罵他女兒你就死定了,誰要惦記他女兒,那更是可以準備一下遺言,嘉國公肯定會讓這幫兔崽子死得千奇百怪。
小糖糖自己也特有富婆的覺悟,深受虞衡影響,覺得我有宅子有銀子有爵位,要什麼帥氣的小哥哥沒有?幹嘛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反正合則聚不合則散,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過得很是痛快,堪稱是大宣第一舒心人,公主的日子都沒她順心。
江弈然大笑搖頭,又問虞衡,「你什麼時候生出了這個念頭?怪讓人驚訝的。」
虞衡的表情卻突然嚴肅了起來,「江兄可知道,青樓女子,花期有幾年?」
江弈然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回想起自己當年在青樓的所見所聞,試探性地猜測道:「三年?」
虞衡點頭,「青樓女子,能做到花魁的何其稀少。便是花魁,一朝紅顏老去,便會被老鴇逼著接客,最後一身病,還攢不夠贖身銀子。有些染病的姑娘,被老鴇轉手賣給低等窯子,窯子裡的老鴇更加不會管她們的死活,只管讓她們接客,算算一天能得多少銀子。不出兩年,這姑娘必然疾病纏身不得解脫,實在撐不下去了,老鴇也沒那麼好心替她治病,一張草蓆裹著往亂葬崗一扔,連副棺材都沒有,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世人只看到了青樓女子的下賤浪蕩,卻沒看到,她們也是苦命人。既然大家這麼不恥青樓女子,又罵她們是無情的女表子,那這樣腌臢的去處,大家又何必再去,不怕髒了自己的衣裳?既是腌臢去處,便徹底廢除掉,也讓大家少一樣看不慣的東西。」
江弈然只能苦笑。他從來不知道青樓女子賣笑背後還有這樣的隱情,被虞衡這麼一說,江弈然猛然生出一股自己當年逛青樓,其實是用青樓女子的血淚成就了自己風流才子名聲的感覺,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麼才好,又忽然回想起好幾個相熟的名妓,粗粗一算,竟都不在人世了。
再回想一下虞衡方才所說的,病重後裹上一張破草蓆,扔在亂葬崗任由她們的遺體被野獸分食,江弈然未嘗沒有嘆息悲痛之意,深深看了虞衡一眼,喟然長嘆一聲,「罷了,就當是為故友了卻遺願吧。」
如果那些或艷麗或清婉的青樓女子泉下有知,應該也是會支持虞衡廢除妓院的提議吧?
江弈然搖頭嘆氣,已然被虞衡說服。
江弈然在青樓常客中的名聲不小,主要是這位也很會玩,人家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玩的都是直擊靈魂的高雅之事,現在還有不少人學江弈然當年的做派,恨不得住在青樓里,詩詞不斷,還學會了凹造型,就想給自己闖出個風流才子的名頭來。
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真風流和故作風流之間的差距太大,江弈然人到中年依然風度翩翩舉止文雅。這幫傢伙倒好,明明更年輕,卻一個個的油膩得不行,虞衡曾經看過一眼,只覺得自己的眼睛被丑到了,看了好多天已經長成大帥哥的兒子洗眼睛。
有江弈然幫忙,廢除妓院的阻力比原來小了那麼一點。
景隆帝送走了太皇太后,正是傷感之時。想到太皇太后對虞衡多有推崇,一時間也心軟了,即便知道虞衡這提議有些不妥,但老年人,總歸有些特權,揪著昭寧帝的衣襟耳提面命讓他好好處理此事。
親爹都發話了,昭寧帝自然不敢怠慢,在朝中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暗搓搓拉偏架,讓許多人鬱悶得不輕。
即便如此,這事兒也扯皮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年清明,此事終於塵埃落定,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妓院,就此廢除。
那一日,無數青樓女子淚落如雨,對著嘉國公府的方向不住磕頭。當年被虞衡救下來的胭脂,也滿臉是淚,捂著臉大哭又大笑,「太好了!太好了!」
次年,胡尚書致仕,虞衡再進一步,成為首輔。
成為首輔後,虞衡的生活也沒發生太大的變化。他當初當次輔時就有不少話語權,胡尚書也愛聽他的意見,可以說,這些年,但凡是虞衡想幹的事,他都干成了。
現在當了次輔,無非就是頂頭少了一個可以扛事商量的人,許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主了。
農耕社會,自然還是要以農業為本。虞衡也很關心戶籍數和年收成情況,現在,大宣登記在冊的總人口已經破億,開墾了不少荒地,糧食充足,布匹的價格降了,百姓們基本上也達到了吃飽穿暖的階段,幸福感一年比一年高。有些年紀大的,回想起當年食不果腹的日子,再對比現在糧倉滿滿當當的日子,幸福感簡直爆棚。
糧食產量高,收成穩定,百姓們安居樂業,一派盛世之景,自然也就沒什麼大事。虞衡這個首輔當的,也算輕鬆。
唯一讓虞衡不痛快的,就是近來圍著他閨女的混小子們越來越多了。
作為大宣第一白富美,小糖糖有虞衡這個開掛的爹,有驚人的美貌,還有爵位在身,怎麼看都是各方面都無短板的完美妻子人選。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小糖糖也快到及笄之年,圍在她身邊的狂蜂浪蝶可不少,甚至可以說,大半個京城的適齡男子都出動了,就想入了小糖糖的眼,吃上這麼一口軟飯。
齊王尤為過分,這貨攛掇他兒子圍著小糖糖打轉不說,還親自上門同虞衡商議兒女婚事,氣得虞衡拔刀追殺了齊王大半個京城,還被傳為一時趣談,說書先生最愛這段,說得活靈活現,引人捧腹。
所有人再次確信,嘉國公就是個女兒奴,你罵他沒關係,罵他女兒你就死定了,誰要惦記他女兒,那更是可以準備一下遺言,嘉國公肯定會讓這幫兔崽子死得千奇百怪。
小糖糖自己也特有富婆的覺悟,深受虞衡影響,覺得我有宅子有銀子有爵位,要什麼帥氣的小哥哥沒有?幹嘛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反正合則聚不合則散,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過得很是痛快,堪稱是大宣第一舒心人,公主的日子都沒她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