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可是這回兒,溫鈞弄出來了價格便宜五倍的布料,惠及更多的百姓,卻絲毫沒有拿出來說的意思。
只在皇帝隨口問起的時候,解釋了一句,布莊是他夫人和小舅子一起折騰出來的,然後就趁勢將蒸汽機獻給了皇帝。
溫鈞一直有想將蒸汽機普及開來的想法。
他現在的品級註定了他不會差錢,所以只要生活富足,不會委屈了季明珠,銀子夠用就好。現在他研究出了蒸汽機和珍妮機,製造出了廉價實惠的布料,也沒有自持身份,將布料攥在手上,甚至以五倍的低價賣給百姓。
其實他就算賣兩倍,百姓們照樣會趨之若鶩,將布料搶購一空。
他沒有,他的想法只在於讓皇帝看見蒸汽機的用處,讓百姓們看見工業時代的好處。
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慢慢推廣開蒸汽機。
而將蒸汽機推廣開來,脫不離皇帝的存在。
皇帝是這天下的主人,東西首先要經過他的耳目,通過他的首肯,才有可能真正地推廣開來。
要是皇帝一句不可,蒸汽機就只能等待下一個英明的皇帝上位,才有可能重見天日了。
好在皇帝是個明君,因為有布料的驚人價格在前,對溫鈞的話,還有他話里的蒸汽機都很感興趣。
見溫鈞獻上,當即帶著侍衛隨溫鈞去了莊子上,看看蒸汽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皇帝不是技術達人,其實看不懂蒸汽機的原理和古怪構造,但是這不妨礙他看到機器運行的時候不需要多少人手,速度卻快到驚人的驚訝。
當溫鈞說出蒸汽機不僅僅可以運用在紡織機上,還可以用於其他的機器,甚至包括船、車、冶煉等多個方面後,這份驚訝變成了錯愕又震驚的驚喜。
「好,好!溫愛卿有功於社稷,朕心甚慰!」
皇帝只要想一想這些前景,就算沒有什麼想像力,也知道其中的驚人可能,頓時龍顏大悅,拍著溫鈞的肩膀,激動地說到。
溫鈞微笑,看著蒸汽機,似乎看見了一個冉冉升起的新的時代。
第134章
有了皇帝的贊允, 這蒸汽機就算真是個粗苯又不頂事的傢伙,也能扶成利國利民的神物。
更何況,它本身就不是凡物。
皇帝稱帝多年,忙於政務之餘不忘讀書, 不說學富五車, 才華多麼出眾, 但是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 聽了溫鈞的話,他太知道蒸汽機代表了什麼。
光是溫鈞說的幾種可能, 就已經很了不得, 而且這東西還能研究出新的功能,將蒸汽機物盡其用, 徹底壓榨出所有的潛能。
想到這裡, 皇帝有些激動。
當天回到皇宮,他迫不及待地撰寫起了聖旨,讓工部去溫鈞的莊子上學習蒸汽機的製造和原理。
工部的進度也很快,明明是年假期間, 聽到有好東西出現,卻立刻自發地加起了班, 趕到溫鈞的莊子上學習。
溫鈞當時請的工匠,本來就有部分是工部挖來的, 現在工部來, 也算是熟門熟路, 很快就完成任務順利回城。
工部的官員是讀書人, 對蒸汽機沒什麼感覺,但是在工部底層的那些人,許多都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將蒸汽機的原理學到手之後,徹夜不斷地研究其中奧妙。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就自己製造出了工部的蒸汽機。
靠著這台蒸汽機,工部又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去探索溫鈞提出的那些可能。
就這樣,有皇帝的大力扶持,幾日之間,蒸汽機這個陌生的名詞就為朝中百官所周知——因為工部帶回蒸汽機沒多久,就不知道搞出了什麼東西,興高采烈地去稟告了皇帝。
皇帝重賞工部的人之後,又再次給溫鈞升了官。
溫鈞本已是從二品官員,新年過後,皇帝起印,將他從參政知事封調為正二品左丞。
左相倒下之後,他的位置被人接替,一層層提拔上去,左丞的位子就空了出來,皇帝早就準備好了要將這個位置留給溫鈞。
現在溫鈞立功,此刻不封還等什麼?
外人不知道皇帝的想法,去打聽了原因,方知道了蒸汽機的存在。
蒸汽機是個什麼東西,在目前,只有溫鈞、皇帝和工部的人知道,但是這不妨礙外人對這個名字的幻想,並對此議論紛紛。
就這樣,消息在京城傳開。
百姓得知蒸汽機的存在,明明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是知道了為什麼近日布料的價格能降價如此之多,已經十分震驚,並對無私將東西獻給皇帝的溫鈞感恩不已。
溫鈞在百姓中有了不菲的聲望。
當然,有些感謝就有人怨恨。
其他依靠售賣布料為生的商家在心裡咬牙切齒,恨不得溫鈞現在就站在面前,能衝上去一刀捅死他。
這種布料的橫空出現,無疑讓他們少賺了許多銀子。
眾多商家不得不降價銷售,將利潤壓低,儘可能將布料先賣出去,免得溫鈞那邊出的布料越來越多,他們的就只能爛在手上。
不過好在正是年關,家家戶戶都要買布做衣衫,溫鈞那邊的布料暫時供應不了許多百姓,他們反應快的,都順利將布料脫手了。
唯一占了便宜的,就是那些往年買不起布料的窮困人家。
就算反應遲鈍,沒有買到溫鈞的布料,也能用比往年低的價格,買布料給家裡人做一身衣衫。
只在皇帝隨口問起的時候,解釋了一句,布莊是他夫人和小舅子一起折騰出來的,然後就趁勢將蒸汽機獻給了皇帝。
溫鈞一直有想將蒸汽機普及開來的想法。
他現在的品級註定了他不會差錢,所以只要生活富足,不會委屈了季明珠,銀子夠用就好。現在他研究出了蒸汽機和珍妮機,製造出了廉價實惠的布料,也沒有自持身份,將布料攥在手上,甚至以五倍的低價賣給百姓。
其實他就算賣兩倍,百姓們照樣會趨之若鶩,將布料搶購一空。
他沒有,他的想法只在於讓皇帝看見蒸汽機的用處,讓百姓們看見工業時代的好處。
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慢慢推廣開蒸汽機。
而將蒸汽機推廣開來,脫不離皇帝的存在。
皇帝是這天下的主人,東西首先要經過他的耳目,通過他的首肯,才有可能真正地推廣開來。
要是皇帝一句不可,蒸汽機就只能等待下一個英明的皇帝上位,才有可能重見天日了。
好在皇帝是個明君,因為有布料的驚人價格在前,對溫鈞的話,還有他話里的蒸汽機都很感興趣。
見溫鈞獻上,當即帶著侍衛隨溫鈞去了莊子上,看看蒸汽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皇帝不是技術達人,其實看不懂蒸汽機的原理和古怪構造,但是這不妨礙他看到機器運行的時候不需要多少人手,速度卻快到驚人的驚訝。
當溫鈞說出蒸汽機不僅僅可以運用在紡織機上,還可以用於其他的機器,甚至包括船、車、冶煉等多個方面後,這份驚訝變成了錯愕又震驚的驚喜。
「好,好!溫愛卿有功於社稷,朕心甚慰!」
皇帝只要想一想這些前景,就算沒有什麼想像力,也知道其中的驚人可能,頓時龍顏大悅,拍著溫鈞的肩膀,激動地說到。
溫鈞微笑,看著蒸汽機,似乎看見了一個冉冉升起的新的時代。
第134章
有了皇帝的贊允, 這蒸汽機就算真是個粗苯又不頂事的傢伙,也能扶成利國利民的神物。
更何況,它本身就不是凡物。
皇帝稱帝多年,忙於政務之餘不忘讀書, 不說學富五車, 才華多麼出眾, 但是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 聽了溫鈞的話,他太知道蒸汽機代表了什麼。
光是溫鈞說的幾種可能, 就已經很了不得, 而且這東西還能研究出新的功能,將蒸汽機物盡其用, 徹底壓榨出所有的潛能。
想到這裡, 皇帝有些激動。
當天回到皇宮,他迫不及待地撰寫起了聖旨,讓工部去溫鈞的莊子上學習蒸汽機的製造和原理。
工部的進度也很快,明明是年假期間, 聽到有好東西出現,卻立刻自發地加起了班, 趕到溫鈞的莊子上學習。
溫鈞當時請的工匠,本來就有部分是工部挖來的, 現在工部來, 也算是熟門熟路, 很快就完成任務順利回城。
工部的官員是讀書人, 對蒸汽機沒什麼感覺,但是在工部底層的那些人,許多都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將蒸汽機的原理學到手之後,徹夜不斷地研究其中奧妙。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就自己製造出了工部的蒸汽機。
靠著這台蒸汽機,工部又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去探索溫鈞提出的那些可能。
就這樣,有皇帝的大力扶持,幾日之間,蒸汽機這個陌生的名詞就為朝中百官所周知——因為工部帶回蒸汽機沒多久,就不知道搞出了什麼東西,興高采烈地去稟告了皇帝。
皇帝重賞工部的人之後,又再次給溫鈞升了官。
溫鈞本已是從二品官員,新年過後,皇帝起印,將他從參政知事封調為正二品左丞。
左相倒下之後,他的位置被人接替,一層層提拔上去,左丞的位子就空了出來,皇帝早就準備好了要將這個位置留給溫鈞。
現在溫鈞立功,此刻不封還等什麼?
外人不知道皇帝的想法,去打聽了原因,方知道了蒸汽機的存在。
蒸汽機是個什麼東西,在目前,只有溫鈞、皇帝和工部的人知道,但是這不妨礙外人對這個名字的幻想,並對此議論紛紛。
就這樣,消息在京城傳開。
百姓得知蒸汽機的存在,明明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是知道了為什麼近日布料的價格能降價如此之多,已經十分震驚,並對無私將東西獻給皇帝的溫鈞感恩不已。
溫鈞在百姓中有了不菲的聲望。
當然,有些感謝就有人怨恨。
其他依靠售賣布料為生的商家在心裡咬牙切齒,恨不得溫鈞現在就站在面前,能衝上去一刀捅死他。
這種布料的橫空出現,無疑讓他們少賺了許多銀子。
眾多商家不得不降價銷售,將利潤壓低,儘可能將布料先賣出去,免得溫鈞那邊出的布料越來越多,他們的就只能爛在手上。
不過好在正是年關,家家戶戶都要買布做衣衫,溫鈞那邊的布料暫時供應不了許多百姓,他們反應快的,都順利將布料脫手了。
唯一占了便宜的,就是那些往年買不起布料的窮困人家。
就算反應遲鈍,沒有買到溫鈞的布料,也能用比往年低的價格,買布料給家裡人做一身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