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他身旁十步之外的地方站著一名皂衣小廝,小廝手中端著托盤,盤中放著石榴、沙果、柿子、橘子、毛栗子、大冬棗、以及桂圓,個頭一個比一個小。
只見宣親王妃將手中的桑木長弓幾乎拉成了滿月,弦上箭矢對準著百步之外宣親王頭頂上的香芋,忽爾只聽「崩」一聲,箭矢劃破寒涼的空氣朝宣親王頭頂疾射而去,不偏不倚地射中他頭頂的半個香芋,再聽「奪」的一聲,箭簇射穿香芋釘在他身後的梅樹樹幹上。
顯然宣親王妃是將他當成了靶子。
卻不見宣親王面上有何驚惶之色,他頭頂上的大半個香芋被宣親王妃射中之後他只是有打了個哈欠,同時朝身旁的小廝招招手。
小廝端著托盤上前來,宣親王從盤中拿起石榴,在自己頭頂上擺正,小廝躬著身退回了自己方才站著的位置。
宣親王妃從背上的箭筒里又拿出一支箭搭在弓弦上,眯起一隻眼瞄準著遠處宣親王頭頂的石榴。
而無論是宣親王還是那端著托盤的小廝抑或是這梅林中的任何一人,面上都不見絲毫驚惶之色,可見這已經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便是被當成靶子的宣親王都只顧著犯困,一點不擔心宣親王妃會一不小心將箭射偏了去。
他都當箭靶子當了好十幾年了,還有何好怕的。
再說了,他可是皎皎的寶貝,皎皎才不會叫他受傷。
然當他才將石榴在頭頂上擺正,手都還未來得及放下,宣親王妃手中的箭矢便朝他「咻」地射了過來!
仍舊不偏不倚,甚至射穿了那前一支釘在梅樹樹幹上的箭杆,可卻是結結實實地嚇了宣親王一大跳!
他都還未做好準備!他的手都還未能放下!
皎皎不愛他了!
宣親王死死盯著站在宣親王妃身旁的項璜,臉上寫滿了生氣。
宣親王妃卻看也未看他一眼,而是頗為詫異地看向項璜,垂下手中的桑木弓,溫和笑問道:「璜兒今日休沐,不是說有些事要出去辦?怎的到梅園來了?」
宣親王這會兒也沉著臉從百步之外走了過來,沒好氣道:「何時辰了?不去官署辦公還在府上做甚?」
如此就罷了,還讓皎皎分了神,嚇了他一大跳!
不待項璜答話,宣親王妃一記冷颼颼的眼神看過來,「璜兒昨日回來時便說過今日休沐,你當爹的聽到何處去了?」
宣親王頓時不敢說話,氣也不敢發了。
哦,他忘了,他壓根就未有注意聽過。
項璜每次瞧著他們的爹在娘面前蔫頭蔫腦的模樣總忍不住想笑,不過為免惹宣親王又生氣,項璜便生生忍著了,將手中的銅管朝宣親王妃眼前一遞,笑著道:「靜江府來的信札,當又是小滿寫來的。」
一聽是項雲珠的來信,宣親王登時不惱了,一雙俊眸更是亮了起來,迫不及待地看著宣親王妃將銅管接過,就著鋒利的箭簇削了上邊的封泥,拿出了裡邊捲成小卷的信紙。
前兩封信項雲珠並未用上銅管,今回用上銅管也不過是她一時心血來潮而已,不過也正是因為她的心血來潮,這封信現下才能完好無損地送到宣親王府來,否則在路上時都給毀了。
誰人都知項雲珠愛玩愛鬧的性子,是以無人覺得她這多加了一支銅管是因為信里寫著天大的秘密。
「夫人,小滿那孩子信上寫了甚麼?」信才打開,宣親王便急急問道,「可又是珩兒的好消息?」
宣親王妃並未回答,而是怔怔看著信上內容,深深怔住了,忽覺眼眶發熱。
項璜亦是怔住,眸中儘是不敢置信的驚喜與激動。
宣親王被他們二人的反應弄得心頭猛跳,忙抬起手來去拿過宣親王妃手中的信。
然當他的指尖才碰到信紙邊沿,宣親王妃身後伸出來一隻手,先他一步將信拿了過去,只聽那人道:「聽說小滿又有來信了?我瞧瞧這回又寫了些什麼。」
是二公子項珪。
比項璜高出半頭的他就站在項璜與宣親王妃後邊,一手扳著項璜的肩一手從宣親王妃另一側肩旁穿過,好似將他們攬在自己懷裡似的,從他二人之間探出來腦袋,看著手中的信。
信上內容依舊如前兩封來信那般措辭隨意,卻又滿含歡喜:爹娘、大哥二哥,小哥要去參加今年的秋試了!有樓先生給小哥調理身子,小哥今回定會沒事的!依小哥的才學定是能去明年的春闈的!屆時小哥就會帶著小嫂嫂回家啦!
項珪看罷信上內容亦是一怔,不過轉眼他便笑出了聲來,極為高興的模樣,只見他將手腕一轉,將信遞給前邊抓了空正又急又氣的宣親王,笑道:「爹,好事,天大的喜事。」
宣親王瞪他一眼,拿過了信來。
待他看罷,也同宣親王妃以及項璜那般怔在了原地。
他拿著信紙的手甚至在發顫。
珩兒他……他終是願意回來了!
他急急忙忙抬頭,只見眼前的母子三人眸中都含著驚天喜悅般的笑,向來堅韌的宣親王妃此刻更是不爭氣的熱淚盈眶。
宣親王朝她伸出手,將她攬入了懷中。
梅林里的下人們全都識趣地低下了頭去,項珪扳著項璜的肩,笑盈盈地走出了梅林,另一隻手來回搓著自己長著青色胡茬的下巴,笑道:「大哥,我如今是愈發想要認識咱這個弟妹了,不僅將三弟那塊冰給捂化了,如今還能將倔牛一般的他給拉回家來。」
只見宣親王妃將手中的桑木長弓幾乎拉成了滿月,弦上箭矢對準著百步之外宣親王頭頂上的香芋,忽爾只聽「崩」一聲,箭矢劃破寒涼的空氣朝宣親王頭頂疾射而去,不偏不倚地射中他頭頂的半個香芋,再聽「奪」的一聲,箭簇射穿香芋釘在他身後的梅樹樹幹上。
顯然宣親王妃是將他當成了靶子。
卻不見宣親王面上有何驚惶之色,他頭頂上的大半個香芋被宣親王妃射中之後他只是有打了個哈欠,同時朝身旁的小廝招招手。
小廝端著托盤上前來,宣親王從盤中拿起石榴,在自己頭頂上擺正,小廝躬著身退回了自己方才站著的位置。
宣親王妃從背上的箭筒里又拿出一支箭搭在弓弦上,眯起一隻眼瞄準著遠處宣親王頭頂的石榴。
而無論是宣親王還是那端著托盤的小廝抑或是這梅林中的任何一人,面上都不見絲毫驚惶之色,可見這已經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便是被當成靶子的宣親王都只顧著犯困,一點不擔心宣親王妃會一不小心將箭射偏了去。
他都當箭靶子當了好十幾年了,還有何好怕的。
再說了,他可是皎皎的寶貝,皎皎才不會叫他受傷。
然當他才將石榴在頭頂上擺正,手都還未來得及放下,宣親王妃手中的箭矢便朝他「咻」地射了過來!
仍舊不偏不倚,甚至射穿了那前一支釘在梅樹樹幹上的箭杆,可卻是結結實實地嚇了宣親王一大跳!
他都還未做好準備!他的手都還未能放下!
皎皎不愛他了!
宣親王死死盯著站在宣親王妃身旁的項璜,臉上寫滿了生氣。
宣親王妃卻看也未看他一眼,而是頗為詫異地看向項璜,垂下手中的桑木弓,溫和笑問道:「璜兒今日休沐,不是說有些事要出去辦?怎的到梅園來了?」
宣親王這會兒也沉著臉從百步之外走了過來,沒好氣道:「何時辰了?不去官署辦公還在府上做甚?」
如此就罷了,還讓皎皎分了神,嚇了他一大跳!
不待項璜答話,宣親王妃一記冷颼颼的眼神看過來,「璜兒昨日回來時便說過今日休沐,你當爹的聽到何處去了?」
宣親王頓時不敢說話,氣也不敢發了。
哦,他忘了,他壓根就未有注意聽過。
項璜每次瞧著他們的爹在娘面前蔫頭蔫腦的模樣總忍不住想笑,不過為免惹宣親王又生氣,項璜便生生忍著了,將手中的銅管朝宣親王妃眼前一遞,笑著道:「靜江府來的信札,當又是小滿寫來的。」
一聽是項雲珠的來信,宣親王登時不惱了,一雙俊眸更是亮了起來,迫不及待地看著宣親王妃將銅管接過,就著鋒利的箭簇削了上邊的封泥,拿出了裡邊捲成小卷的信紙。
前兩封信項雲珠並未用上銅管,今回用上銅管也不過是她一時心血來潮而已,不過也正是因為她的心血來潮,這封信現下才能完好無損地送到宣親王府來,否則在路上時都給毀了。
誰人都知項雲珠愛玩愛鬧的性子,是以無人覺得她這多加了一支銅管是因為信里寫著天大的秘密。
「夫人,小滿那孩子信上寫了甚麼?」信才打開,宣親王便急急問道,「可又是珩兒的好消息?」
宣親王妃並未回答,而是怔怔看著信上內容,深深怔住了,忽覺眼眶發熱。
項璜亦是怔住,眸中儘是不敢置信的驚喜與激動。
宣親王被他們二人的反應弄得心頭猛跳,忙抬起手來去拿過宣親王妃手中的信。
然當他的指尖才碰到信紙邊沿,宣親王妃身後伸出來一隻手,先他一步將信拿了過去,只聽那人道:「聽說小滿又有來信了?我瞧瞧這回又寫了些什麼。」
是二公子項珪。
比項璜高出半頭的他就站在項璜與宣親王妃後邊,一手扳著項璜的肩一手從宣親王妃另一側肩旁穿過,好似將他們攬在自己懷裡似的,從他二人之間探出來腦袋,看著手中的信。
信上內容依舊如前兩封來信那般措辭隨意,卻又滿含歡喜:爹娘、大哥二哥,小哥要去參加今年的秋試了!有樓先生給小哥調理身子,小哥今回定會沒事的!依小哥的才學定是能去明年的春闈的!屆時小哥就會帶著小嫂嫂回家啦!
項珪看罷信上內容亦是一怔,不過轉眼他便笑出了聲來,極為高興的模樣,只見他將手腕一轉,將信遞給前邊抓了空正又急又氣的宣親王,笑道:「爹,好事,天大的喜事。」
宣親王瞪他一眼,拿過了信來。
待他看罷,也同宣親王妃以及項璜那般怔在了原地。
他拿著信紙的手甚至在發顫。
珩兒他……他終是願意回來了!
他急急忙忙抬頭,只見眼前的母子三人眸中都含著驚天喜悅般的笑,向來堅韌的宣親王妃此刻更是不爭氣的熱淚盈眶。
宣親王朝她伸出手,將她攬入了懷中。
梅林里的下人們全都識趣地低下了頭去,項珪扳著項璜的肩,笑盈盈地走出了梅林,另一隻手來回搓著自己長著青色胡茬的下巴,笑道:「大哥,我如今是愈發想要認識咱這個弟妹了,不僅將三弟那塊冰給捂化了,如今還能將倔牛一般的他給拉回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