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那時蘇試在學習拉丁文,隨身攜帶著幾頁羊皮筆記。有一次, 一起聚餐的時候, 他將羊皮紙落下了。第二天, 他問起查理,是否見到過他的筆記。
查理便從衣服內口袋裡掏出來給他道:「我發現的時候你已經走了,我就收起來了。」
因為怕忘記了,也怕不能立刻還給他,他就一直貼身收著。
——其實,在國王的眼裡,幾張羊皮紙看起來應該更像廢品才對。
蘇試接過羊皮紙,看著查理忍不住微笑起來:
「查理,你真的是一個很溫柔的人。」
突然被誇獎的查理感到不知所措,但他能感覺到,他很欣喜,很快樂……
查理拿起床頭的信箋,那是從鹿昂寄來的,記錄著「少女」的臨終遺言:
「『……一個憐恤法蘭西之苦難的國王,將始終與少女同心同德。
查理國王。神選他做國王,他將改變法國。』」
*
是的,法蘭西已經改變。
不斷有農民起義、反抗英國守備軍的消息傳來。
查理國王與勃蘭特公爵簽訂了《阿拉斯協定》,以大片王室領土為代價,換取了兩派重歸舊好,從此法蘭西重為一家。
為了避免成為法蘭西的猶大,勃蘭特公爵甩鍋查理國王,輿論一邊倒地認為,當初貞德被賣給英國人,都是因為查理見死不救,卸磨殺驢之故。
對此,查理從未做過任何反駁。
並且,他還下達規定:任何使用「勃蘭特派」或「弗里西派」等字眼的人都將被施以烙鐵穿舌之刑。
他太弱,太窮,軍權被掌控在各大貴族手中,而王室財政又由熱爾公爵把控。
無論是報復勃蘭特公爵,還是英國人,都無異於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但他始終記得「少女」的話:你會為誰而戰,誰就會成為你的力量。
而他以往的宮廷生涯,也讓他明白一個道理——
如果你想讓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麻痹大意,變得可以被輕易看穿,最便捷的辦法就是卑順。
當你足夠卑順,你的敵人將會滿不在乎地在你面前,暴露出他所有的弱點。
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驅逐英國人,統一法蘭西。個人的榮辱,都歸於次要。
曾經,查理認真地考慮過退位一事,但現在,誰也別想把他從王位上薅下來。
《阿拉斯協定》簽署不久後,英占法蘭西全鏡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起義。
最初,蘇試沒能攻下翡鑽,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勃蘭特人幫助英國人控制了翡鑽,而現在,翡鑽也很快投降在法蘭西之鐵蹄之下。
由於戰事變得困難,英國國內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矛盾日益嚴重,政治鬥爭的最終結果以主戰派領袖貝德福德公爵的不明死亡告終。
就在貞德死後不久,一名青年來到查理的王宮——
柳澤-卡塔,現名讓-比羅,一位技術精湛的炮手,帶來了全新的火/藥技術,他將要拉開摧枯拉朽的攻城戰之序幕。
「聽從少女的聲音,陛下,我來此效忠於您。」
柳澤-卡塔驚訝地看到查理的眼中閃過淚光。
最初,蘇試和柳澤討論「法國人為什麼不培養弓箭手」的問題時,也順帶討論了一下「匪兵」的問題。
法國由於是本土作戰,所以戰爭停止後,「失業」的士兵們將會大批地滯留在法國。而這些習慣了橫徵暴斂的士兵,是不願意回到以往的貧窮生活的。這些掌握了暴力鑰匙的平民會構成新的威脅——他們可能會武力暴動,也可能成為匪兵在領地里劫掠……
基於這樣的原因,法國貴族不願培養出殺傷力極大的平民士兵也就可以理解了。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一個是建立常備軍,還有一個就是將決定性的武力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
基於此,柳澤轉而去研發改進火炮。
有一話說得好,培養一個好習慣,不如改掉一個壞習慣。
同樣的,開發一條新道路,不如解決一項舊問題。
入不敷出的財政一直是困擾查理的頭號難題,而當初市民們為貞德所集的款項和捐贈的大炮,都在運轉的途中消失無蹤,若想要保證與英國人硬戰到底,良好的財政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1432年,雅克-科爾開始得到查理的重用。
最初,他還是一個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小平民,而他的父親也不過是一家皮貨店的老闆,他對金錢的欲望,正好與查理紙醉金迷的渴望相得益彰。
「不要害怕別人的欲望,了解這種欲望,驅使這種欲望,引導這種欲望,成就這種欲望!」
查理還記得「少女」的話。
雅克-科爾渴望成為富賈,而現在,查理將給他更為偉大的成就與榮耀。
他將帶領商隊重振在戰爭期間凋敝的國際貿易,將在法國的每一個省都建立起貨棧,集中地方產品。他的商業網將遍布歐洲,連貫東西。
他將成為大製造商、造紙、挖礦,為國王收稅。
他將成為法蘭西的首富,法蘭西的財政大臣。
為了查理打贏百年戰爭,他將為法蘭西之軀源源不斷輸入黃金血液。
最初,他不過是一個謀取暴利的商人,而現在,法國的命脈在他眼中鋪展,他將與國王共建法國。
最終,雅克-科爾也將因為無限的財富遭受政敵嫉恨,接受財產充公、本人流放的命運。
查理便從衣服內口袋裡掏出來給他道:「我發現的時候你已經走了,我就收起來了。」
因為怕忘記了,也怕不能立刻還給他,他就一直貼身收著。
——其實,在國王的眼裡,幾張羊皮紙看起來應該更像廢品才對。
蘇試接過羊皮紙,看著查理忍不住微笑起來:
「查理,你真的是一個很溫柔的人。」
突然被誇獎的查理感到不知所措,但他能感覺到,他很欣喜,很快樂……
查理拿起床頭的信箋,那是從鹿昂寄來的,記錄著「少女」的臨終遺言:
「『……一個憐恤法蘭西之苦難的國王,將始終與少女同心同德。
查理國王。神選他做國王,他將改變法國。』」
*
是的,法蘭西已經改變。
不斷有農民起義、反抗英國守備軍的消息傳來。
查理國王與勃蘭特公爵簽訂了《阿拉斯協定》,以大片王室領土為代價,換取了兩派重歸舊好,從此法蘭西重為一家。
為了避免成為法蘭西的猶大,勃蘭特公爵甩鍋查理國王,輿論一邊倒地認為,當初貞德被賣給英國人,都是因為查理見死不救,卸磨殺驢之故。
對此,查理從未做過任何反駁。
並且,他還下達規定:任何使用「勃蘭特派」或「弗里西派」等字眼的人都將被施以烙鐵穿舌之刑。
他太弱,太窮,軍權被掌控在各大貴族手中,而王室財政又由熱爾公爵把控。
無論是報復勃蘭特公爵,還是英國人,都無異於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但他始終記得「少女」的話:你會為誰而戰,誰就會成為你的力量。
而他以往的宮廷生涯,也讓他明白一個道理——
如果你想讓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麻痹大意,變得可以被輕易看穿,最便捷的辦法就是卑順。
當你足夠卑順,你的敵人將會滿不在乎地在你面前,暴露出他所有的弱點。
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驅逐英國人,統一法蘭西。個人的榮辱,都歸於次要。
曾經,查理認真地考慮過退位一事,但現在,誰也別想把他從王位上薅下來。
《阿拉斯協定》簽署不久後,英占法蘭西全鏡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起義。
最初,蘇試沒能攻下翡鑽,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勃蘭特人幫助英國人控制了翡鑽,而現在,翡鑽也很快投降在法蘭西之鐵蹄之下。
由於戰事變得困難,英國國內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矛盾日益嚴重,政治鬥爭的最終結果以主戰派領袖貝德福德公爵的不明死亡告終。
就在貞德死後不久,一名青年來到查理的王宮——
柳澤-卡塔,現名讓-比羅,一位技術精湛的炮手,帶來了全新的火/藥技術,他將要拉開摧枯拉朽的攻城戰之序幕。
「聽從少女的聲音,陛下,我來此效忠於您。」
柳澤-卡塔驚訝地看到查理的眼中閃過淚光。
最初,蘇試和柳澤討論「法國人為什麼不培養弓箭手」的問題時,也順帶討論了一下「匪兵」的問題。
法國由於是本土作戰,所以戰爭停止後,「失業」的士兵們將會大批地滯留在法國。而這些習慣了橫徵暴斂的士兵,是不願意回到以往的貧窮生活的。這些掌握了暴力鑰匙的平民會構成新的威脅——他們可能會武力暴動,也可能成為匪兵在領地里劫掠……
基於這樣的原因,法國貴族不願培養出殺傷力極大的平民士兵也就可以理解了。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一個是建立常備軍,還有一個就是將決定性的武力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
基於此,柳澤轉而去研發改進火炮。
有一話說得好,培養一個好習慣,不如改掉一個壞習慣。
同樣的,開發一條新道路,不如解決一項舊問題。
入不敷出的財政一直是困擾查理的頭號難題,而當初市民們為貞德所集的款項和捐贈的大炮,都在運轉的途中消失無蹤,若想要保證與英國人硬戰到底,良好的財政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1432年,雅克-科爾開始得到查理的重用。
最初,他還是一個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小平民,而他的父親也不過是一家皮貨店的老闆,他對金錢的欲望,正好與查理紙醉金迷的渴望相得益彰。
「不要害怕別人的欲望,了解這種欲望,驅使這種欲望,引導這種欲望,成就這種欲望!」
查理還記得「少女」的話。
雅克-科爾渴望成為富賈,而現在,查理將給他更為偉大的成就與榮耀。
他將帶領商隊重振在戰爭期間凋敝的國際貿易,將在法國的每一個省都建立起貨棧,集中地方產品。他的商業網將遍布歐洲,連貫東西。
他將成為大製造商、造紙、挖礦,為國王收稅。
他將成為法蘭西的首富,法蘭西的財政大臣。
為了查理打贏百年戰爭,他將為法蘭西之軀源源不斷輸入黃金血液。
最初,他不過是一個謀取暴利的商人,而現在,法國的命脈在他眼中鋪展,他將與國王共建法國。
最終,雅克-科爾也將因為無限的財富遭受政敵嫉恨,接受財產充公、本人流放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