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那狼頭樣貌兇惡,四面還沾染著血污,卻沒掩住其中的燦燦金光。狼是突厥的象徵,這儼然是從戰場上帶回來的。
裴濟鄭重地磕了三個頭,道:「父親,這是從突厥王庭旗纛上折下的金狼頭。經整整一年的準備,和這幾個月的奮戰,咱們大燕的將士終於將他們徹底打敗,趕入北方大漠,擾了咱們漢人數百年的心頭大患終於被徹底拔出了!兒子知道,父親此生心愿,便是能保住北方百姓的安定,如今,兒子已替父親實現了……」
說到此處,他難掩心中激動,終是沒忍住,默默閉上眼,久久沒有起身。
裴家數代人鎮守河東,前朝初定,條件艱苦時,便以抵禦突厥為己任,到後來,前朝國力日盛,雖曾有過短暫的安定,到底因皇帝少了些魄力,沒能將威脅徹底剷除。
如今,這一願望終得實現,裴濟自然激動難當。
麗質騰出一隻手來輕拍他後背,元朗也極有眼色地沒出聲。
好一會兒,待他情緒徹底得到宣洩,麗質便笑著拿出李太后親手做的那幾件衣物:「可別把這個忘了,母親的一片心意呢。」
「對,這才是最重要的,母親交代的話可不能忘。」他伸手接過,放到墓前,「母親如今已學會做衣裳了,這些都是她親手做的,父親見到,定十分歡喜。」
氣氛慢慢恢復溫馨和睦,二人帶著孩子,又說了說近兩年裡兩位太后的情況,和其他幾位叔伯、堂兄弟的近況,直到一個時辰後,兩人才相攜著起身離開。
元朗早已困得迷糊不已,被乳母抱去睡下了,夫妻兩個卻沒急著回去,轉而坐到院中的廊下,並肩望著漸漸低沉的夕陽。
天空被染出一片絢爛光彩,映照著兩人的身影,長長的投射在地上,不分彼此。
「三郎啊,為何我現在覺得,咱們都像是已經年過花甲的老人了呢?」麗質被春日的暖陽照得渾身舒坦,側頭靠在裴濟懷裡,眯眼出聲。
明明是一對才二十多歲的年輕夫妻,可此刻沐浴在夕陽里,那種熟悉又溫暖的感受,卻好像是已經相處了幾十年的年邁夫婦。
「大約是緣分吧。照佛家說的,咱們生來註定就是夫妻。」
裴濟將她摟緊,輕笑著回答她的傻話。
「這話我信。」麗質卻抬起頭來,捧著他的臉道,「三郎,若沒你在,我想我這輩子都沒機會知道美滿的滋味。遇上了你,我的一切才慢慢好起來。」
「嗯。」裴濟抵著她的額頭,輕輕摩挲,眼裡滿是溫柔愛意,「我也一樣。」
往後這一輩子,他們像現在這樣一直走下去,大約再不會有遺憾了。
第135章 、回憶(一)
隆啟二十三年十一月三十, 洛陽終於迎來今年的第一場冬雪。
李太后一早便醒了,無力地半靠在床上,趁舒娘讓人將殿裡的門窗都推開透氣時, 就見到外頭的銀裝素裹,不由微笑起來:「今年的雪總算是來了啊。」
北風裹挾著涼意鑽進屋中,衝破炭火帶來的暖意,一下湧入她喉間, 令她忍不住捂著嘴咳嗽起來。
舒娘忙邁著略微蹣跚的步子走近,替她在偎得緊緊的絨被外又多披了件薄毯, 再將溫熱的茶水送到她唇邊:「殿下快喝些熱的, 別凍著了。」
李太后飲了兩口溫茶, 等喉間熱起來, 將癢意壓下, 才重新靠回枕頭上,擺手道:「我沒事,你別擔心。」
舒娘仔細觀察她的臉色,見確無異樣,才起身去將放著早膳的几案端來, 服侍她一點點吃下。
才吃完, 外面的宮人便道:「皇后殿下來了。」
李太后漱過口, 擺擺手讓將几案端走後, 麗質已進來了,沖她笑著行完禮便坐到床邊,問:「母親昨夜睡得可好?」
李太后身上沒力, 臉上卻溫柔笑著,輕聲道:「我好著呢,沒什麼大事, 是你們太擔心了。」
麗質沒正面回應,只垂下眼道:「為人子女,自然最關心母親的身體。昨日元英還讓人知會,說是已在回洛陽的路上了,她也想著祖母呢。」
元英便是她那年在太原懷上的女兒,去年初才嫁了人,因夫君被外調揚州,便也跟著去了,如今聽聞李太后病重,就忙不迭要趕回來。
李太后的病起於一個月前的一次宮宴。
那日本是太子的元朗同准太子妃過庚帖的日子,李太后高興,便請了准太子妃的娘家人,和幾位宗親夫人一同在宮中小聚,誰知宴到一半,原本正開懷而笑的太后卻忽然當眾暈倒。
幸好御醫來得及時,連番看診查問後,道是太后年邁,身體疲乏所致,多加休養便好。可未等眾人鬆一口氣,接下來這一個月里,太后卻始終臥床不起,原本康健的身子也一日比一日虛弱。
幾個御醫反覆診斷商討,最終仍是將原因歸咎到年邁體衰上。
若是尋常疾病,再兇險,也有藥可醫,唯有衰老,藥石無用。
李太后今年已過了花甲之年,一輩子沒受過什麼苦,在尋常人眼裡,已能稱得上福氣不淺了,御醫更寬慰眾人,稱太后尚能支撐一段時間,可對親人而言,仍是難以接受。
舒娘見時候差不多了,便將敞開的門窗重新關嚴實。
麗質見狀,伸手替李太后將後來搭上去的薄毯取下,將暖爐也拿走一個。
李太后聽見唯一的孫女也急著回來,一時也不再寬慰旁人。畢竟,她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
裴濟鄭重地磕了三個頭,道:「父親,這是從突厥王庭旗纛上折下的金狼頭。經整整一年的準備,和這幾個月的奮戰,咱們大燕的將士終於將他們徹底打敗,趕入北方大漠,擾了咱們漢人數百年的心頭大患終於被徹底拔出了!兒子知道,父親此生心愿,便是能保住北方百姓的安定,如今,兒子已替父親實現了……」
說到此處,他難掩心中激動,終是沒忍住,默默閉上眼,久久沒有起身。
裴家數代人鎮守河東,前朝初定,條件艱苦時,便以抵禦突厥為己任,到後來,前朝國力日盛,雖曾有過短暫的安定,到底因皇帝少了些魄力,沒能將威脅徹底剷除。
如今,這一願望終得實現,裴濟自然激動難當。
麗質騰出一隻手來輕拍他後背,元朗也極有眼色地沒出聲。
好一會兒,待他情緒徹底得到宣洩,麗質便笑著拿出李太后親手做的那幾件衣物:「可別把這個忘了,母親的一片心意呢。」
「對,這才是最重要的,母親交代的話可不能忘。」他伸手接過,放到墓前,「母親如今已學會做衣裳了,這些都是她親手做的,父親見到,定十分歡喜。」
氣氛慢慢恢復溫馨和睦,二人帶著孩子,又說了說近兩年裡兩位太后的情況,和其他幾位叔伯、堂兄弟的近況,直到一個時辰後,兩人才相攜著起身離開。
元朗早已困得迷糊不已,被乳母抱去睡下了,夫妻兩個卻沒急著回去,轉而坐到院中的廊下,並肩望著漸漸低沉的夕陽。
天空被染出一片絢爛光彩,映照著兩人的身影,長長的投射在地上,不分彼此。
「三郎啊,為何我現在覺得,咱們都像是已經年過花甲的老人了呢?」麗質被春日的暖陽照得渾身舒坦,側頭靠在裴濟懷裡,眯眼出聲。
明明是一對才二十多歲的年輕夫妻,可此刻沐浴在夕陽里,那種熟悉又溫暖的感受,卻好像是已經相處了幾十年的年邁夫婦。
「大約是緣分吧。照佛家說的,咱們生來註定就是夫妻。」
裴濟將她摟緊,輕笑著回答她的傻話。
「這話我信。」麗質卻抬起頭來,捧著他的臉道,「三郎,若沒你在,我想我這輩子都沒機會知道美滿的滋味。遇上了你,我的一切才慢慢好起來。」
「嗯。」裴濟抵著她的額頭,輕輕摩挲,眼裡滿是溫柔愛意,「我也一樣。」
往後這一輩子,他們像現在這樣一直走下去,大約再不會有遺憾了。
第135章 、回憶(一)
隆啟二十三年十一月三十, 洛陽終於迎來今年的第一場冬雪。
李太后一早便醒了,無力地半靠在床上,趁舒娘讓人將殿裡的門窗都推開透氣時, 就見到外頭的銀裝素裹,不由微笑起來:「今年的雪總算是來了啊。」
北風裹挾著涼意鑽進屋中,衝破炭火帶來的暖意,一下湧入她喉間, 令她忍不住捂著嘴咳嗽起來。
舒娘忙邁著略微蹣跚的步子走近,替她在偎得緊緊的絨被外又多披了件薄毯, 再將溫熱的茶水送到她唇邊:「殿下快喝些熱的, 別凍著了。」
李太后飲了兩口溫茶, 等喉間熱起來, 將癢意壓下, 才重新靠回枕頭上,擺手道:「我沒事,你別擔心。」
舒娘仔細觀察她的臉色,見確無異樣,才起身去將放著早膳的几案端來, 服侍她一點點吃下。
才吃完, 外面的宮人便道:「皇后殿下來了。」
李太后漱過口, 擺擺手讓將几案端走後, 麗質已進來了,沖她笑著行完禮便坐到床邊,問:「母親昨夜睡得可好?」
李太后身上沒力, 臉上卻溫柔笑著,輕聲道:「我好著呢,沒什麼大事, 是你們太擔心了。」
麗質沒正面回應,只垂下眼道:「為人子女,自然最關心母親的身體。昨日元英還讓人知會,說是已在回洛陽的路上了,她也想著祖母呢。」
元英便是她那年在太原懷上的女兒,去年初才嫁了人,因夫君被外調揚州,便也跟著去了,如今聽聞李太后病重,就忙不迭要趕回來。
李太后的病起於一個月前的一次宮宴。
那日本是太子的元朗同准太子妃過庚帖的日子,李太后高興,便請了准太子妃的娘家人,和幾位宗親夫人一同在宮中小聚,誰知宴到一半,原本正開懷而笑的太后卻忽然當眾暈倒。
幸好御醫來得及時,連番看診查問後,道是太后年邁,身體疲乏所致,多加休養便好。可未等眾人鬆一口氣,接下來這一個月里,太后卻始終臥床不起,原本康健的身子也一日比一日虛弱。
幾個御醫反覆診斷商討,最終仍是將原因歸咎到年邁體衰上。
若是尋常疾病,再兇險,也有藥可醫,唯有衰老,藥石無用。
李太后今年已過了花甲之年,一輩子沒受過什麼苦,在尋常人眼裡,已能稱得上福氣不淺了,御醫更寬慰眾人,稱太后尚能支撐一段時間,可對親人而言,仍是難以接受。
舒娘見時候差不多了,便將敞開的門窗重新關嚴實。
麗質見狀,伸手替李太后將後來搭上去的薄毯取下,將暖爐也拿走一個。
李太后聽見唯一的孫女也急著回來,一時也不再寬慰旁人。畢竟,她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