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頁
陳智輝鎮守北方,被調來京城之後,他的都統位置空了出來。
新帝又一紙詔書,將衛輕軒的二兒子衛漠從東北調到了北鞍關。
承平二年春,衛漠到北鞍關述職,在那之前,他休了三個月的長假,回到京城來探親。
自從衛輕軒離開京城,到如今再回來,父子兩人已有二十四年沒見過面。
父子相見,衛輕軒頭髮花白滿臉皺紋,他的二子也已經是六十歲的年紀,都已經不年輕了,父子兩人嘔的氣早已嘔不起來。衛漠攙扶著衛輕軒去給兄長上了香,在兄長墳前坐了一會兒,喬明淵陪著,聽父子二人說起話來。
喬明淵這才知道為何衛輕軒這麼多年來一直不允許衛漠回京。
當年慕青易那件事爆發之後,衛輕軒堅持要給老友說情,衛漠卻不同意,他早看出來這事兒跟後宮爭鬥有關,不想讓衛家陷入奪嫡的風雲里。
衛輕軒性子冷傲,錯了也不願意低頭。
他一心想要伸張正義,又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牽連其中,這才發配了衛漠到東北去戍守邊關。
衛漠到了東北這麼多年,一直到天啟帝大動作頻頻,衛輕軒頻繁攪和其中才回過神來。回過神來之後他便感覺到自己親爹的用心良苦。
都是衛家的血脈,親爹怎麼可能不疼自己?
衛漠以前總覺得衛輕軒只疼大哥,沒為他打算,現在才知道當爹的一直在為他打算,否則按照他們衛家的勢力,他留在京城無疑會成為風口漩渦里的浮萍。論聰明才智,衛漠自覺比不上大哥和親爹,聰明如大哥都命喪黃泉,老爹也要遠走鄉里,如今是陣陣後怕。
父子兩人言歸於好,衛漠這次回京帶回來一家老小。
他膝下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們都嫁了人,如今膝下子孫環繞。
一下子衛輕軒便多了十幾個孫子。
有了自己的孫子,他對福寶、興寶等人的疼愛淡了一些,不過仍舊還是很稀罕嬌娘。
一天不見,衛輕軒都想得慌。
衛漠這次回來也正好,剛好快到了衛輕軒八十五歲大壽,闔家團圓讓衛輕軒很高興,等到了他生辰那一日,新帝還出宮了,帶來了皇后和皇太孫。喬家老老少少全部到齊,朝廷上跟衛輕軒交好的官員們都攜帶官員參加壽宴,竟擺了二十來桌。
衛輕軒做壽,也算是最近幾年裡朝廷難有的喜事,一時很是熱鬧。
吃過了壽宴之後,喬家人回去關上門來還是要過自己的日子。
福寶今年已經十五歲,他是十二歲的時候考上的秀才,當年沒有鄉試,回京之後便和董望西一起參加了國子監的選拔考試。兩人都沒靠父親的蔭封,直接就通過了。之後進入國子監學習,在去年秋闈時,福寶和董望西都考上了舉人,今年會試時又一舉考上了貢士。
不過年紀太小,福寶考上舉人時仍舊是第一名,在會試時鎩羽而歸,只考了個第二。
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再聰明還是有更聰明的存在。
但如今喬文珩的大名還是天下皆知。
他沒能跟他爹一樣六元及第,卻也連中了四元不說,如今才十五歲!
十五歲,意味著他擁有更廣闊的的前途,意味著他進入官場之後還有至少四十年的時間來拼搏往上爬,能爬到什麼地位不得而知。
第480章 輝煌
考完會試之後福寶終於對他爹的才智有了深刻的了解。
以前他喜歡跟他爹鬥嘴,覺得他爹有什麼了不起的,真正進入科考場才知道他爹是真的了不起。他考了四個第一,感覺已經非常吃力,想當初他爹可是連奪了六個第一,到鄉試、會試真不知道他爹是用了多少苦功。
感覺超不過他爹,福寶憋屈。
但想到自己還是比爹有進步,他爹考上狀元郎的時候二十歲,他比他爹早五年到這一步,福寶很順利找到了理由說服自己。
這之後他很是刻苦了一段日子,又虛心請教他爹,得他爹指點,信心滿滿的參加了殿試。
殿試放榜的時候,他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力壓上一次會試的第一名,奪得了狀元郎的頭銜。
十五歲的狀元啊!
這得多年輕?
榜文放出來的時候多少人都不敢相信。
喬文珩那三個字,一時間成為國子監考生的噩夢。
為啥?
因為大家都曾經在一個屋檐下讀書,如今他們回到家裡去,家裡人總拿喬文珩來說事,說他們不如人喬文珩,枉費他們年長人家許多歲,飯都白吃了。在家裡被喋喋不休的教育,在國子監里夫子們也愛說喬文珩,提起他都說天資絕佳,人讀書還是要講點天分,天分之外人家喬文珩還很勤奮,讓他們都學著點。
天啊,殺了他們吧!
這還不算,等再過一段時間他們就發現,喬文珩當了官之後更是扶搖直上,甩他們一大截,誰提起這個人都是讚譽的多。
福寶跨馬遊街那天喬家人都去看了,還是那條街,還是那間酒樓,慕綰綰懷裡抱著嬌娘,跟興寶說:「當初你爹考上狀元的時候也跨馬遊街了,我抱著你大哥坐在這裡看你爹,你大哥說要爹抱,還有人對我們冷嘲熱諷,說不守婦道想攀高枝……啊,那時候你大哥比順寶還小一歲呢,聽了這話氣得吐泡泡!」
那孩子早慧,當年一個奶娃娃就知道維護他爹娘了。
新帝又一紙詔書,將衛輕軒的二兒子衛漠從東北調到了北鞍關。
承平二年春,衛漠到北鞍關述職,在那之前,他休了三個月的長假,回到京城來探親。
自從衛輕軒離開京城,到如今再回來,父子兩人已有二十四年沒見過面。
父子相見,衛輕軒頭髮花白滿臉皺紋,他的二子也已經是六十歲的年紀,都已經不年輕了,父子兩人嘔的氣早已嘔不起來。衛漠攙扶著衛輕軒去給兄長上了香,在兄長墳前坐了一會兒,喬明淵陪著,聽父子二人說起話來。
喬明淵這才知道為何衛輕軒這麼多年來一直不允許衛漠回京。
當年慕青易那件事爆發之後,衛輕軒堅持要給老友說情,衛漠卻不同意,他早看出來這事兒跟後宮爭鬥有關,不想讓衛家陷入奪嫡的風雲里。
衛輕軒性子冷傲,錯了也不願意低頭。
他一心想要伸張正義,又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牽連其中,這才發配了衛漠到東北去戍守邊關。
衛漠到了東北這麼多年,一直到天啟帝大動作頻頻,衛輕軒頻繁攪和其中才回過神來。回過神來之後他便感覺到自己親爹的用心良苦。
都是衛家的血脈,親爹怎麼可能不疼自己?
衛漠以前總覺得衛輕軒只疼大哥,沒為他打算,現在才知道當爹的一直在為他打算,否則按照他們衛家的勢力,他留在京城無疑會成為風口漩渦里的浮萍。論聰明才智,衛漠自覺比不上大哥和親爹,聰明如大哥都命喪黃泉,老爹也要遠走鄉里,如今是陣陣後怕。
父子兩人言歸於好,衛漠這次回京帶回來一家老小。
他膝下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們都嫁了人,如今膝下子孫環繞。
一下子衛輕軒便多了十幾個孫子。
有了自己的孫子,他對福寶、興寶等人的疼愛淡了一些,不過仍舊還是很稀罕嬌娘。
一天不見,衛輕軒都想得慌。
衛漠這次回來也正好,剛好快到了衛輕軒八十五歲大壽,闔家團圓讓衛輕軒很高興,等到了他生辰那一日,新帝還出宮了,帶來了皇后和皇太孫。喬家老老少少全部到齊,朝廷上跟衛輕軒交好的官員們都攜帶官員參加壽宴,竟擺了二十來桌。
衛輕軒做壽,也算是最近幾年裡朝廷難有的喜事,一時很是熱鬧。
吃過了壽宴之後,喬家人回去關上門來還是要過自己的日子。
福寶今年已經十五歲,他是十二歲的時候考上的秀才,當年沒有鄉試,回京之後便和董望西一起參加了國子監的選拔考試。兩人都沒靠父親的蔭封,直接就通過了。之後進入國子監學習,在去年秋闈時,福寶和董望西都考上了舉人,今年會試時又一舉考上了貢士。
不過年紀太小,福寶考上舉人時仍舊是第一名,在會試時鎩羽而歸,只考了個第二。
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再聰明還是有更聰明的存在。
但如今喬文珩的大名還是天下皆知。
他沒能跟他爹一樣六元及第,卻也連中了四元不說,如今才十五歲!
十五歲,意味著他擁有更廣闊的的前途,意味著他進入官場之後還有至少四十年的時間來拼搏往上爬,能爬到什麼地位不得而知。
第480章 輝煌
考完會試之後福寶終於對他爹的才智有了深刻的了解。
以前他喜歡跟他爹鬥嘴,覺得他爹有什麼了不起的,真正進入科考場才知道他爹是真的了不起。他考了四個第一,感覺已經非常吃力,想當初他爹可是連奪了六個第一,到鄉試、會試真不知道他爹是用了多少苦功。
感覺超不過他爹,福寶憋屈。
但想到自己還是比爹有進步,他爹考上狀元郎的時候二十歲,他比他爹早五年到這一步,福寶很順利找到了理由說服自己。
這之後他很是刻苦了一段日子,又虛心請教他爹,得他爹指點,信心滿滿的參加了殿試。
殿試放榜的時候,他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力壓上一次會試的第一名,奪得了狀元郎的頭銜。
十五歲的狀元啊!
這得多年輕?
榜文放出來的時候多少人都不敢相信。
喬文珩那三個字,一時間成為國子監考生的噩夢。
為啥?
因為大家都曾經在一個屋檐下讀書,如今他們回到家裡去,家裡人總拿喬文珩來說事,說他們不如人喬文珩,枉費他們年長人家許多歲,飯都白吃了。在家裡被喋喋不休的教育,在國子監里夫子們也愛說喬文珩,提起他都說天資絕佳,人讀書還是要講點天分,天分之外人家喬文珩還很勤奮,讓他們都學著點。
天啊,殺了他們吧!
這還不算,等再過一段時間他們就發現,喬文珩當了官之後更是扶搖直上,甩他們一大截,誰提起這個人都是讚譽的多。
福寶跨馬遊街那天喬家人都去看了,還是那條街,還是那間酒樓,慕綰綰懷裡抱著嬌娘,跟興寶說:「當初你爹考上狀元的時候也跨馬遊街了,我抱著你大哥坐在這裡看你爹,你大哥說要爹抱,還有人對我們冷嘲熱諷,說不守婦道想攀高枝……啊,那時候你大哥比順寶還小一歲呢,聽了這話氣得吐泡泡!」
那孩子早慧,當年一個奶娃娃就知道維護他爹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