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註定他是無法抱得美人歸,機會一次次流到他跟前兒來,都被他的猶豫給放走。
若說沈恙還有什麼良心,興許全在顧三一個人的身上了。
沈恙偷走了顧三的兒子,顧三帶走了沈恙最後的良知。
鍾恆是個比較信命的人,比如曾有上師說,人在七qíng六yù之間,愛恨jiāo織,獨來獨往,偏有善惡□□。
他看見的沈恙,幾乎沒有過真正的“善”,而他所見過那些屬於沈恙的、最純粹的善,全都在顧三的身上了。
可那個女人,她是不稀罕的。
沈恙奉若珍寶的東西,在她眼底一錢不值。
因為她有。
顧三不缺一個沈恙,更不缺他所有所有的愛,他所有所有掏出來捧在手裡的心意,而沈恙最珍貴的只有這些。
這也是他最可悲的地方。
一個滿門被抄斬的人,一個清明時節都無處祭掃的人,一個過年時候枯坐一宿的人,一個……
孤獨的沈恙。
他用打算盤的手算計過無數無數人,興許也以為能算計得顧三那一顆心,偏生只把人越推越遠。
說沈恙愛人,不如說他可悲得連“喜歡”兩個字都不知怎麼寫。
平心而論,鍾恆厭惡顧三。
可若是捫著心口,鍾恆也不得不說,天底下除了她,也沒那個女人配讓沈恙肝腸熬煎、心心想念。
貌美是其一,心黑是其二,聰慧是其三,得不到是其四。
一開始是貌美,後來是心黑聰慧,最後才是得不到。
於是陷入一個死循環。
越是得不到,越是想要,越是想要,便越是靠近,越是靠近,便越是難以自拔。
沈恙的自我折磨,一直被鍾恆看在眼底。
有時候,鍾恆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遇到那樣一個讓自己愛得死心塌地的女人。
結果,沈恙坐在桌子後面,只把厚厚的帳本扔到他臉上:“你老了,再喜歡也淡了。”
於是鍾恆說:“沈爺若是遲遇著張二夫人五年十年,怕也沒如今這樣痛苦了。”
沈恙不語,過半晌才道:“我何時痛苦?”
無時無刻不痛苦。
這是鍾恆在心裡回答的,可他沒敢說。
沈恙就是這樣一個可憐人罷了。
可憐人?
不。
可憐蟲。
那一天清查帳目到很晚,鍾恆都要忘了自己問過什麼。
而沈恙,看著要燒盡的蠟燭,接了滿手的燭淚,在昏暗搖曳的光線里,背對著他,卻忽然低聲道:“即便再遲二十年……”
然後,燈便被他推開的窗里透進來的風給chuī滅了。
鍾恆離開的時候,只看見屋裡漆黑的一片,裡面照舊只有沈恙一個人。
窗外風冷冷的,冰冰的,隱約看得見一縷青煙飄上去,又很快隱沒。
至今,鍾恆都不知道沈恙的後半句是什麼。
也許是“即便再遲二十年,如今我已經遇到她”,也許是“即便再遲二十年,爺還是會喜歡上她”。
到底是哪一種,鍾恆想想,都不是什麼好話。
所以他從來不在沈恙的面前問。
一個是既定的悲劇,一個是終究會發生的悲劇。
並無區別。
聽說張二夫人與沈爺的初見極有意思,在沈爺異常láng狽的一日,出現了個異常驚艷的美人。
當時羅玄聞背叛,沈爺正在拔除自己身邊一顆顆危險的棋子,偏生遇到個張廷玉來cha上一腳。
那會兒,他們還是友非敵。
於是,沈恙喜歡上了顧三口脂紅,海棠翠,羊脂白,聽她軟語淡淡,笑意溶溶……
沈爺的女人太多,張廷玉只有那一個,可沈爺千方百計就覺得自己缺了那一個,想要把顧三這一顆石頭摳到自己身邊來鑲嵌著。
於是,他作弄顧三,也被顧三作弄。
有時見他徘徊在葵夏園的錦鯉池邊,或是在臨水的聽戲樓里,或是在湖面水榭之中……
這樣,便醉生夢死起來。
還記得當初那個什麼蘇□□,因著當時沈爺還不曾知道張二夫人名姓,問也問不出,只從蘇□□算盤上起舞時候知道點端倪。
當時蘇□□被沈爺罰了,回去就好好寵愛了起來。
陸姨娘因為解了張二夫人留下來的那一題,也得了沈恙的喜歡。
可她們興許不知道,這些的“喜歡”,在沈恙看來不值錢,他只偏愛著顧三,憐著與她有關的一切。
喜歡人,也是一種病。
沈恙的病,越來越嚴重。
他甚至,在顧三落水的時候,動了與漕幫的第二個人qíng。
鍾恆斷斷沒想到這樣千金買不到的關係,竟然全用到一個女人的身上。
沈爺糊塗。
可他知道沈恙其實不糊塗,因為他病著。
病著便可以發脾氣,愛做什麼做什麼。
在他病入膏肓的時候,甚至願意傾了萬貫家財,甘心身陷囹圄,只為求一個圓滿的了斷。
作為旁觀者,鍾恆覺得自己不該想這樣多。
就像是他如今昏花的老眼前面,低飛的蜻蜓。
要下雨了。
jiāo覆的枝葉上落下點點天光,鍾恆滿身的平和。
他忽然想起李衛跪在沈園外面的時候,興許沈爺也是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天吧?
那個時候的沈恙,是不是想過有朝一日,會是他一手栽培出來的李衛,一紙公文送他上huáng泉呢?
“鍾先生,又是中秋佳節了,公子請您過去吃蟹huáng呢。”
前面小廝腿腳很快,一逕到了鍾恆的面前,笑了一聲。
鍾恆擺了擺手,道:“如今都是誰當家了,該叫他一聲兒爺。”
一路轉過迴廊,從錦鯉池邊過,鍾恆回頭看了一眼,卻是長嘆一聲。
沈恙死後,新帝登基,沈家所有冤屈洗刷gān淨,沈取也成為了沈家人,從此與張家沒關係。
要說張廷玉也是個妙人,自己的兒子都能視而不見。
人人皆有自己的報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
沈家傾覆於無妄之災,而沈恙亦導致了楊家的傾覆,最後他自己一手建起來的家業也歸於了國庫。
真不知到底是誰算計誰,又是誰報應了誰。
沈取,字三千。
弱水三千,他沈恙只取一瓢飲。
秋風見冷,中秋月圓。
鍾恆背著手走了很遠,恍惚還是當年的路,可人都變了。
沈恙的影子似乎還站在沈園各個角落裡,然而一晃眼便不見。
這是一個充滿了回憶的地方,不管是張廷玉還是顧三,每次來江寧都不會再踏進這個地方。
鍾恆惡劣地以為,那是愧疚。
翻出手裡的五枚銅板,他低嘆一聲:“果真是沒沈爺那樣的刻骨銘心……”
這五枚銅板,還是當年在京城街口的麵攤上被張二夫人身邊丫鬟青黛給的。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qíng。
鍾恆不由低聲咒罵:“跟著爺的人,也少有見個好下場的……”
話音剛落,又有個婢女來報:“鍾先生,陸姨娘投繯自盡了,您看……”
陸姨娘,投繯自盡了。
這是跟了沈恙時間最長的一個。
鍾恆沉默了半晌,站在廊下,聽著淅淅瀝瀝下來的秋雨,道:“她死前,可說了什麼?”
小丫鬟搖了搖頭,似乎還有些怕得慌。
“殮葬了也就是了。”
沈恙後院裡的人早沒了,陸姨娘卻還是個重qíng義的。
後院裡,早已經沒了昔日顏色的女人,就掛在三尺白綾上,恬淡的閉著眼。
她知道沈恙不曾愛過她,能留在爺身邊那麼多年,也不過是因為另一個女人。
她得不到的,沈恙輕輕送給了這個女人,而這個女人輕易將之踩在了腳下。
鍾恆入花廳的時候,沈取已經跟一些生意上往來的朋友坐在了一起。
見他來,他停下把玩手裡那一枚瓷錢,對著他笑了笑。
“鍾叔叔來得遲了,當罰酒三杯。”
鍾恆只道:“沈爺是越發難纏了,可也千杯不醉?”
此沈爺,非彼沈爺。
沈取微微有些恍惚,末了才道:“父親千杯不醉,此生僅醉一回,一醉未醒。”
話落,他看見牆角一對兒花瓶上描著的紅豆。
於是,忽然想起當日刑部大牢yīn暗cháo濕地面上,那落如散珠的一地相思子。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個番外《高無庸圍觀四爺》
作者專欄求包養,戳進來給個收藏啊:
新坑戳圖直達。
☆、第263章番外高無庸圍觀四爺
桌案上擺著奇楠珠串,是四爺時常拿著的那一串。
不,是先皇時常拿著的一串。
高無庸想過有這樣的一天,宮裡每個掌事大太監都有這樣一天。
就像是之前聖祖爺身邊的德公公,雍正爺身邊的他跟蘇培盛。
從在阿哥所的時候開始,高無庸跟蘇培盛就跟在四爺身邊伺候了。
四皇子,四阿哥,四爺,四貝勒,雍親王,雍正。
胤禛。
伴隨了這一位帝皇一生的名字。
香案上放著銅鎏金瑞shòu文宣德爐,先帝最愛其如宣德爐譜所言之形態古拙、色澤沉古、凝重華麗。
爐里點著上好的水沉香,也是高無庸這輩子點的最後一爐香。
四爺坐禪的時候總要叫人點上這樣的香,一般蘇培盛負責收拾桌面,而他就在一旁點香。
蘇培盛愛說話,圓滑,而高無庸不喜歡說話,他只做事。
兩個人跟在四爺身邊也有許多年了,其實很早很早以前,他們還不相信自己能成為大太監。
暢chūn園那一夜的雪,下得好大。
一向孝順聖祖爺的先帝,終究還是默許並且支持了一切的發生。
他對那一張九五寶座,依舊存在著好奇。
每個皇子都很好奇,並且渴望。
萬萬人之上,到底是個什麼感覺?
也許在張二夫人背叛主子爺的那個時候,胤禛便知道了。
取出一對兒雕著紅杏鬧chūn圖的青白玉香罐,高無庸看了對面趴在桌上的蘇培盛一眼,想著他們這些沒根的奴才,到底不能跟張二夫人一樣自在。
可仔細想想,張二夫人便自在了嗎?
香夾取出裡頭的檀香木屑,慢慢添進香爐里,待香炭紅了,才用香著輕輕撥一撥爐灰。
若說沈恙還有什麼良心,興許全在顧三一個人的身上了。
沈恙偷走了顧三的兒子,顧三帶走了沈恙最後的良知。
鍾恆是個比較信命的人,比如曾有上師說,人在七qíng六yù之間,愛恨jiāo織,獨來獨往,偏有善惡□□。
他看見的沈恙,幾乎沒有過真正的“善”,而他所見過那些屬於沈恙的、最純粹的善,全都在顧三的身上了。
可那個女人,她是不稀罕的。
沈恙奉若珍寶的東西,在她眼底一錢不值。
因為她有。
顧三不缺一個沈恙,更不缺他所有所有的愛,他所有所有掏出來捧在手裡的心意,而沈恙最珍貴的只有這些。
這也是他最可悲的地方。
一個滿門被抄斬的人,一個清明時節都無處祭掃的人,一個過年時候枯坐一宿的人,一個……
孤獨的沈恙。
他用打算盤的手算計過無數無數人,興許也以為能算計得顧三那一顆心,偏生只把人越推越遠。
說沈恙愛人,不如說他可悲得連“喜歡”兩個字都不知怎麼寫。
平心而論,鍾恆厭惡顧三。
可若是捫著心口,鍾恆也不得不說,天底下除了她,也沒那個女人配讓沈恙肝腸熬煎、心心想念。
貌美是其一,心黑是其二,聰慧是其三,得不到是其四。
一開始是貌美,後來是心黑聰慧,最後才是得不到。
於是陷入一個死循環。
越是得不到,越是想要,越是想要,便越是靠近,越是靠近,便越是難以自拔。
沈恙的自我折磨,一直被鍾恆看在眼底。
有時候,鍾恆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遇到那樣一個讓自己愛得死心塌地的女人。
結果,沈恙坐在桌子後面,只把厚厚的帳本扔到他臉上:“你老了,再喜歡也淡了。”
於是鍾恆說:“沈爺若是遲遇著張二夫人五年十年,怕也沒如今這樣痛苦了。”
沈恙不語,過半晌才道:“我何時痛苦?”
無時無刻不痛苦。
這是鍾恆在心裡回答的,可他沒敢說。
沈恙就是這樣一個可憐人罷了。
可憐人?
不。
可憐蟲。
那一天清查帳目到很晚,鍾恆都要忘了自己問過什麼。
而沈恙,看著要燒盡的蠟燭,接了滿手的燭淚,在昏暗搖曳的光線里,背對著他,卻忽然低聲道:“即便再遲二十年……”
然後,燈便被他推開的窗里透進來的風給chuī滅了。
鍾恆離開的時候,只看見屋裡漆黑的一片,裡面照舊只有沈恙一個人。
窗外風冷冷的,冰冰的,隱約看得見一縷青煙飄上去,又很快隱沒。
至今,鍾恆都不知道沈恙的後半句是什麼。
也許是“即便再遲二十年,如今我已經遇到她”,也許是“即便再遲二十年,爺還是會喜歡上她”。
到底是哪一種,鍾恆想想,都不是什麼好話。
所以他從來不在沈恙的面前問。
一個是既定的悲劇,一個是終究會發生的悲劇。
並無區別。
聽說張二夫人與沈爺的初見極有意思,在沈爺異常láng狽的一日,出現了個異常驚艷的美人。
當時羅玄聞背叛,沈爺正在拔除自己身邊一顆顆危險的棋子,偏生遇到個張廷玉來cha上一腳。
那會兒,他們還是友非敵。
於是,沈恙喜歡上了顧三口脂紅,海棠翠,羊脂白,聽她軟語淡淡,笑意溶溶……
沈爺的女人太多,張廷玉只有那一個,可沈爺千方百計就覺得自己缺了那一個,想要把顧三這一顆石頭摳到自己身邊來鑲嵌著。
於是,他作弄顧三,也被顧三作弄。
有時見他徘徊在葵夏園的錦鯉池邊,或是在臨水的聽戲樓里,或是在湖面水榭之中……
這樣,便醉生夢死起來。
還記得當初那個什麼蘇□□,因著當時沈爺還不曾知道張二夫人名姓,問也問不出,只從蘇□□算盤上起舞時候知道點端倪。
當時蘇□□被沈爺罰了,回去就好好寵愛了起來。
陸姨娘因為解了張二夫人留下來的那一題,也得了沈恙的喜歡。
可她們興許不知道,這些的“喜歡”,在沈恙看來不值錢,他只偏愛著顧三,憐著與她有關的一切。
喜歡人,也是一種病。
沈恙的病,越來越嚴重。
他甚至,在顧三落水的時候,動了與漕幫的第二個人qíng。
鍾恆斷斷沒想到這樣千金買不到的關係,竟然全用到一個女人的身上。
沈爺糊塗。
可他知道沈恙其實不糊塗,因為他病著。
病著便可以發脾氣,愛做什麼做什麼。
在他病入膏肓的時候,甚至願意傾了萬貫家財,甘心身陷囹圄,只為求一個圓滿的了斷。
作為旁觀者,鍾恆覺得自己不該想這樣多。
就像是他如今昏花的老眼前面,低飛的蜻蜓。
要下雨了。
jiāo覆的枝葉上落下點點天光,鍾恆滿身的平和。
他忽然想起李衛跪在沈園外面的時候,興許沈爺也是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天吧?
那個時候的沈恙,是不是想過有朝一日,會是他一手栽培出來的李衛,一紙公文送他上huáng泉呢?
“鍾先生,又是中秋佳節了,公子請您過去吃蟹huáng呢。”
前面小廝腿腳很快,一逕到了鍾恆的面前,笑了一聲。
鍾恆擺了擺手,道:“如今都是誰當家了,該叫他一聲兒爺。”
一路轉過迴廊,從錦鯉池邊過,鍾恆回頭看了一眼,卻是長嘆一聲。
沈恙死後,新帝登基,沈家所有冤屈洗刷gān淨,沈取也成為了沈家人,從此與張家沒關係。
要說張廷玉也是個妙人,自己的兒子都能視而不見。
人人皆有自己的報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
沈家傾覆於無妄之災,而沈恙亦導致了楊家的傾覆,最後他自己一手建起來的家業也歸於了國庫。
真不知到底是誰算計誰,又是誰報應了誰。
沈取,字三千。
弱水三千,他沈恙只取一瓢飲。
秋風見冷,中秋月圓。
鍾恆背著手走了很遠,恍惚還是當年的路,可人都變了。
沈恙的影子似乎還站在沈園各個角落裡,然而一晃眼便不見。
這是一個充滿了回憶的地方,不管是張廷玉還是顧三,每次來江寧都不會再踏進這個地方。
鍾恆惡劣地以為,那是愧疚。
翻出手裡的五枚銅板,他低嘆一聲:“果真是沒沈爺那樣的刻骨銘心……”
這五枚銅板,還是當年在京城街口的麵攤上被張二夫人身邊丫鬟青黛給的。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qíng。
鍾恆不由低聲咒罵:“跟著爺的人,也少有見個好下場的……”
話音剛落,又有個婢女來報:“鍾先生,陸姨娘投繯自盡了,您看……”
陸姨娘,投繯自盡了。
這是跟了沈恙時間最長的一個。
鍾恆沉默了半晌,站在廊下,聽著淅淅瀝瀝下來的秋雨,道:“她死前,可說了什麼?”
小丫鬟搖了搖頭,似乎還有些怕得慌。
“殮葬了也就是了。”
沈恙後院裡的人早沒了,陸姨娘卻還是個重qíng義的。
後院裡,早已經沒了昔日顏色的女人,就掛在三尺白綾上,恬淡的閉著眼。
她知道沈恙不曾愛過她,能留在爺身邊那麼多年,也不過是因為另一個女人。
她得不到的,沈恙輕輕送給了這個女人,而這個女人輕易將之踩在了腳下。
鍾恆入花廳的時候,沈取已經跟一些生意上往來的朋友坐在了一起。
見他來,他停下把玩手裡那一枚瓷錢,對著他笑了笑。
“鍾叔叔來得遲了,當罰酒三杯。”
鍾恆只道:“沈爺是越發難纏了,可也千杯不醉?”
此沈爺,非彼沈爺。
沈取微微有些恍惚,末了才道:“父親千杯不醉,此生僅醉一回,一醉未醒。”
話落,他看見牆角一對兒花瓶上描著的紅豆。
於是,忽然想起當日刑部大牢yīn暗cháo濕地面上,那落如散珠的一地相思子。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個番外《高無庸圍觀四爺》
作者專欄求包養,戳進來給個收藏啊:
新坑戳圖直達。
☆、第263章番外高無庸圍觀四爺
桌案上擺著奇楠珠串,是四爺時常拿著的那一串。
不,是先皇時常拿著的一串。
高無庸想過有這樣的一天,宮裡每個掌事大太監都有這樣一天。
就像是之前聖祖爺身邊的德公公,雍正爺身邊的他跟蘇培盛。
從在阿哥所的時候開始,高無庸跟蘇培盛就跟在四爺身邊伺候了。
四皇子,四阿哥,四爺,四貝勒,雍親王,雍正。
胤禛。
伴隨了這一位帝皇一生的名字。
香案上放著銅鎏金瑞shòu文宣德爐,先帝最愛其如宣德爐譜所言之形態古拙、色澤沉古、凝重華麗。
爐里點著上好的水沉香,也是高無庸這輩子點的最後一爐香。
四爺坐禪的時候總要叫人點上這樣的香,一般蘇培盛負責收拾桌面,而他就在一旁點香。
蘇培盛愛說話,圓滑,而高無庸不喜歡說話,他只做事。
兩個人跟在四爺身邊也有許多年了,其實很早很早以前,他們還不相信自己能成為大太監。
暢chūn園那一夜的雪,下得好大。
一向孝順聖祖爺的先帝,終究還是默許並且支持了一切的發生。
他對那一張九五寶座,依舊存在著好奇。
每個皇子都很好奇,並且渴望。
萬萬人之上,到底是個什麼感覺?
也許在張二夫人背叛主子爺的那個時候,胤禛便知道了。
取出一對兒雕著紅杏鬧chūn圖的青白玉香罐,高無庸看了對面趴在桌上的蘇培盛一眼,想著他們這些沒根的奴才,到底不能跟張二夫人一樣自在。
可仔細想想,張二夫人便自在了嗎?
香夾取出裡頭的檀香木屑,慢慢添進香爐里,待香炭紅了,才用香著輕輕撥一撥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