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裡用來磨耳朵的材料太多,喬又又隱約聽過,此時聽她的二叔姥姥重複了不止一遍,她記得差不多了,便說:“這個我也會背。”

  說完,她便站那兒一個個字地背,她比自己的母親更像演員,遇到拿不準的字兒就看向窗外,好像在為詩中情形感慨。總之,她把這首詩背了出來。

  在背完唐詩後,喬又又又給她的叔姥姥唱了她最愛的義大利兒歌,並給大家解釋了兒歌的意思,前幾天她的爸爸剛給她講解過。

  喬又又為了滿足她二叔姥姥的要求,還又唱了一首英文兒歌。

  二嬸聽完便楞在那兒,她覺得小喬實在夠虛偽,明明比誰都教得都多,面上還要做出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來。

  小喬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女兒實在天才。喬又又見弟弟把母親的大腿占了,也跑過來坐在另一邊。兩個孩子分坐在她的腿上,小喬很高興,連腿麻都忘記了。

  江嶠從果盤裡拿起一個橘子,用他的小胖手去包,小喬拿過去代勞,等橘子包完了,江嶠揮著小胖手,把第一個橘瓣送到小喬嘴裡。

  小喬嘴裡充斥著橘子汁,酸酸甜甜的,又往子女嘴裡各塞了一瓣:“你也吃一個。”

  第66章

  每當有人羨慕小喬有了貼身小棉襖,小喬心裡便會反駁:女兒哪裡是她的小棉襖,分明是一件貂,不僅暖和,還處處顯得她很闊氣。

  三歲時,小喬牽著喬又又在學校里散步,遇到有外國人問路,她已經能用英語簡單的指路;學校里的中英文指示牌,喬又又也能認不少。不過喬又又認得最多的是菜單上的字,中英法的菜單她會認好多,也會讀,不過寫對她這個年紀的孩子有很大難度,也沒人教她。最令小喬感動的是,她的女兒竟然學會了為她省錢,此時的喬又又已經識數了,知道89比98小,點菜時會點更小的數。

  不知情形的外人還以為小喬闊氣地為女兒報了許多早教班,實際上小喬一分錢沒花。她把省下來的錢和喬又又的壓歲錢都放到她給女兒開的帳戶里,偶爾也給她說說她現在有多少錢,因著小喬不懈地跟女兒談錢,她已經會讀五位數。

  江嶠則在這方面毫無長進,喬又又教弟弟認大小,五顆草莓,她拿了兩顆,給弟弟三顆,江嶠覺得草莓很大很好,直接往嘴裡塞了一顆,又拿一顆去給小喬獻寶。

  喬又又不高興,江嶠把最後一顆草莓放到她手裡,這樣他面前就一顆草莓都沒有了。喬又又吃完,又把自己的草莓分給弟弟一個,姐弟倆吃得開心,就忘了識數這件事。

  不過江嶠點菜倒是一絕,每到陌生館子,他用小指頭一戳,總是能點到家人愛吃的。江嶠雖然不識字,但他會認菜。小喬買了一大本食譜給兒子看,讓他學習,江嶠每天看著食譜忍口水。他家現在請的兩個育兒嫂只上白班,一周六天,一人一天負責做一頓飯,營養能保證,至於味道不能強求。小喬和江曜的經濟實力還不允許他們在兩個育兒嫂之外再單獨請一個做飯的阿姨,全家只有在回老喬家以及下館子的時候能吃點兒好的,碰上江曜願意,他也會露一手,不過機會並不多。

  江嶠一點兒都不喜歡自家阿姨做的飯,雖然每次他都吃得很乾淨。他寧願吃食堂,起碼還可以挑選,他不喜歡不能選擇的生活。

  有一天,江嶠很懇切地請求自己的爸媽:“咱們可不可以每天都吃食堂?”

  這要求太過卑微,說得小喬有些難過,她看向自己的丈夫:“咱家吃的飯有那麼差勁嗎?”

  從那以後,小喬給了自家孩子每人一個點菜的機會,每天他倆把自己愛吃的菜告訴江曜,江曜再拿著飯盒給他倆打回來。

  江嶠很珍惜這個可以自主選擇的機會,每次都會慎重挑選。

  在江曜和小喬不那麼忙的時候,也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學校散步,江嶠走得很好,但有時走得太快,免不了摔倒,還沒等當爸媽的去扶他,他已經自己站起來了。學校里不少人都認識這倆孩子,系裡的更是沒有一個不認識的。

  江嶠每次都會熱情地請人到自己家做客,當然別人也免不了邀請他去做客。

  做客這種事兒,一般來說並沒有時間限制,但江嶠喜歡把這個時間約定得很細緻,細緻到如果不去,要不顯得很沒有誠信。

  一家四口,要留下吃飯的話,太給人添麻煩了,所以每次小喬和江曜坐不久就要走。開始還好,後來經院已退休的鄭院長留吃飯,江嶠主動拒絕:“我們不吃,我媽媽說,不要在爺爺奶奶家吃飯,那樣爺爺奶奶就太辛苦了。”他這麼一說,表明了他不是不想吃,而是怕人家麻煩,主人自然要表示不麻煩不辛苦。於是江嶠的每次拒絕都以失敗告終,他在品鑑菜品時很有些本事,儘管詞彙量有限,但關於好吃卻自己創造了許多形容詞。

  兒子這樣,小喬很自責,決定每周都帶孩子吃好的。

  江嶠很體諒自己的父母,當他們很忙不願意搭理自己的時候,他主動提出由阿姨帶著他去別人家做客,給父母單獨相處的時間。

  江嶠去的人家都是無子女或是子女不在身邊的。小喬認為兒子又有愛心又有大局觀,小小年紀就有豐富老年人生活的責任感,必須予以鼓勵。

  第一次江嶠和喬又又由阿姨帶著去做客,江曜和小喬提前給倆孩子準備好伴手禮,並和主人打電話確認好,又囑咐孩子不要吃飯不要收貴重禮物和紅包,還不放心,又再三請阿姨有問題一定要及時聯繫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