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朕居於宮闈高牆,見於朝廷大臣,與人民相隔甚遠,若有怨,若含冤,若抱不平,若氣不忿,不妨以心聲訴。
世上不公之事繁多,不為人知者占多數,若一己之力不得解,便以天下之力相助。
朕看得見。
完。
作者有話要說:
就這麼結束了,說好60萬字,那就是60萬字。
本文的初衷想寫對兄友弟恭,不過後來覺得太無敵了,顯得單調,這才變成兄弟相隙……讀者似乎怨念比較重,哈哈,以後會寫一本兄弟攜手並進的。
宮廷侯爵有點寫膩了,接下來會寫點別的題材,請大家繼續支持,謝謝!
第162章 番外後記
皇子者, 最幸運的莫過於獨生子了,沒有兄弟爾虞我詐爭奪皇位,註定江山社稷歸他所有。
而大燕朝的太子李容,顯然更加幸福, 因為他父皇連後宮都沒有, 他擁有了跟帝王同吃同住差同睡的最高級別待遇。
要不是有太后需要日日請安, 皇帝怕是連後宮都不會踏進一步,因為裡面住的全是太妃。
不過當今聖上並非戒色苦修之人, 雖然沒後宮, 但三千寵愛還是歸於一人,那是李容見一次幽怨一次, 還不得不日日相見的大將軍——樊之遠。
拜八卦小報所賜,皇帝不愛紅顏愛鬚眉, 乃是眾所周知的事,別說地里刨食的老農,就是言語不通的周邊各國都瞭然於心。
況且李璃此人,向來熱情奔放,不會因為做了皇帝而變得含蓄克制起來。
他對大將軍的喜愛藏不住,三天兩頭就得占據報紙頭條, 一花一草一塊石頭都能成為他含情脈脈表白的緣由, 而且言辭大膽不說, 文采又欠佳,肉麻兮兮的特別有傷風化,很受人詬病,但無奈誰讓他是皇帝,任下面端方的老臣苦口婆心,給大燕朝留點臉面, 這位依舊我行我素。
不過李璃自己讀書不行,早已自我放棄,可給李容安排的老師卻是個頂個的大儒,如王大學士,顧如是等,不是狀元出身就是開山立派的大家,自然小小年紀已經胸有點墨。
太子教育之中,八卦小報是必讀的,裡面的百姓心聲欄目更是每期皆講,文章寫得好不好另說,作為儲君,了解庶務,知道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那是必備的。若是碰上大而複雜的案子,李容還得親自跟進。
只是一旦這期有皇上御筆的風花雪月,老師們必定直接跳過,瞧著模樣很想一燒了事,再三叮囑李容不要跟著學,又怨懟當今亂來教壞太子。
而相應的,已經習慣這種調情方式的大將軍,看著人五人六的冰冷性子,卻不僅沒制止,還很不要臉地在下一期回應一篇說是藏頭露尾卻一眼能看出有曖昧情深的情詩。
作為曾經被譽為京城四公子之一的魏瀾,他行軍打仗在行,琴棋書畫也不差,這情詩一刊登,不知道被多少才子偷偷收藏,暗中唏噓,甚至還成為了模板。
同樣的,宋國公當著李容的面一邊撕下這篇情詩一邊冷笑道:「看著自信,無非是怕失寵罷了。」
李容默然,覺得以他父皇那色令智昏的模樣大概是不會移情別戀了,宋國公多慮。
李容最後還是從御花園裡採花的宮女嘴裡聽到這篇情詩,還配上了一首的歌謠,變得朗朗上口起來,聽說是樂悅坊的霓裳姑娘所作。
聽著這歌詞,再看看明明去了郊外練兵,還得連夜帶著令牌回京進宮鑽龍床的樊之遠,他忽然覺得宋國公說得也很有道理。
自家父皇雖然時不時地四五不著調,深情不悔的全天下都知道,可是瞧著那張俊逸非凡的臉,舉手投足的風姿綽約,還有那至高無上地位加持,的確猶如萬丈光芒在身,依舊吸引著周圍的男男女女飛蛾撲火般不顧一切地黏上來,自薦枕席的不知道有多少。
大將軍明明有自己的府邸,然而只要在京,必然夜宿明正殿,牢牢占據龍床一邊,鞏固聖寵。
至於有不長眼的敢覬覦他位置的人……李容想了想,那位有事沒事求見聖顏,迎合帝王喜好的俊美風流探花郎,今日就要啟程北上吃風沙去了。
聽說不過是某一日接著聖上話題,隨口提起了長河落日,感慨一下塞外風光,結果就得到了沙城太守一職。
誰抓著機會從中作梗,一目了然。當然御前說的話,能隨便流到大將軍耳朵里,可見這中間必有眼線。
可惜作為大將軍的眼線,李容沒有在日常練武之中得到一絲一毫的優待和放水,依舊揮汗如雨地蹲著馬步,練著劍法和內功,太陽底下兩股戰戰,盯著那怎麼燒都燒不完的香燃到最後,才能升仙般放鬆癱倒在地。
有樊之遠的日子,帝王父子倆想要偷偷睡個懶覺,耍個賴是不能的。尤其是李容,他父皇撒嬌還能得個親親抱抱舉高高,親自洗漱更衣溫柔喚醒,他若撒嬌,那就是冷酷無情加練一炷香,不帶一絲商量餘地。
「起來。」樊之遠伸出手給他。
李容咧了咧嘴,內心默默地哀嘆了一聲,抹了把頭上的汗只得握住那隻手從地上站起來。
作為大將軍,樊之遠親自教授絕世武功,不用想都是看在李璃的面子上才這般盡心盡力。
李容看著他那張冷峻的臉,想想那位探花郎,還有曾經一二三四用著入流和不入流的手段,期望得到帝王垂青的男女,不禁摸了摸下巴。
世上不公之事繁多,不為人知者占多數,若一己之力不得解,便以天下之力相助。
朕看得見。
完。
作者有話要說:
就這麼結束了,說好60萬字,那就是60萬字。
本文的初衷想寫對兄友弟恭,不過後來覺得太無敵了,顯得單調,這才變成兄弟相隙……讀者似乎怨念比較重,哈哈,以後會寫一本兄弟攜手並進的。
宮廷侯爵有點寫膩了,接下來會寫點別的題材,請大家繼續支持,謝謝!
第162章 番外後記
皇子者, 最幸運的莫過於獨生子了,沒有兄弟爾虞我詐爭奪皇位,註定江山社稷歸他所有。
而大燕朝的太子李容,顯然更加幸福, 因為他父皇連後宮都沒有, 他擁有了跟帝王同吃同住差同睡的最高級別待遇。
要不是有太后需要日日請安, 皇帝怕是連後宮都不會踏進一步,因為裡面住的全是太妃。
不過當今聖上並非戒色苦修之人, 雖然沒後宮, 但三千寵愛還是歸於一人,那是李容見一次幽怨一次, 還不得不日日相見的大將軍——樊之遠。
拜八卦小報所賜,皇帝不愛紅顏愛鬚眉, 乃是眾所周知的事,別說地里刨食的老農,就是言語不通的周邊各國都瞭然於心。
況且李璃此人,向來熱情奔放,不會因為做了皇帝而變得含蓄克制起來。
他對大將軍的喜愛藏不住,三天兩頭就得占據報紙頭條, 一花一草一塊石頭都能成為他含情脈脈表白的緣由, 而且言辭大膽不說, 文采又欠佳,肉麻兮兮的特別有傷風化,很受人詬病,但無奈誰讓他是皇帝,任下面端方的老臣苦口婆心,給大燕朝留點臉面, 這位依舊我行我素。
不過李璃自己讀書不行,早已自我放棄,可給李容安排的老師卻是個頂個的大儒,如王大學士,顧如是等,不是狀元出身就是開山立派的大家,自然小小年紀已經胸有點墨。
太子教育之中,八卦小報是必讀的,裡面的百姓心聲欄目更是每期皆講,文章寫得好不好另說,作為儲君,了解庶務,知道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那是必備的。若是碰上大而複雜的案子,李容還得親自跟進。
只是一旦這期有皇上御筆的風花雪月,老師們必定直接跳過,瞧著模樣很想一燒了事,再三叮囑李容不要跟著學,又怨懟當今亂來教壞太子。
而相應的,已經習慣這種調情方式的大將軍,看著人五人六的冰冷性子,卻不僅沒制止,還很不要臉地在下一期回應一篇說是藏頭露尾卻一眼能看出有曖昧情深的情詩。
作為曾經被譽為京城四公子之一的魏瀾,他行軍打仗在行,琴棋書畫也不差,這情詩一刊登,不知道被多少才子偷偷收藏,暗中唏噓,甚至還成為了模板。
同樣的,宋國公當著李容的面一邊撕下這篇情詩一邊冷笑道:「看著自信,無非是怕失寵罷了。」
李容默然,覺得以他父皇那色令智昏的模樣大概是不會移情別戀了,宋國公多慮。
李容最後還是從御花園裡採花的宮女嘴裡聽到這篇情詩,還配上了一首的歌謠,變得朗朗上口起來,聽說是樂悅坊的霓裳姑娘所作。
聽著這歌詞,再看看明明去了郊外練兵,還得連夜帶著令牌回京進宮鑽龍床的樊之遠,他忽然覺得宋國公說得也很有道理。
自家父皇雖然時不時地四五不著調,深情不悔的全天下都知道,可是瞧著那張俊逸非凡的臉,舉手投足的風姿綽約,還有那至高無上地位加持,的確猶如萬丈光芒在身,依舊吸引著周圍的男男女女飛蛾撲火般不顧一切地黏上來,自薦枕席的不知道有多少。
大將軍明明有自己的府邸,然而只要在京,必然夜宿明正殿,牢牢占據龍床一邊,鞏固聖寵。
至於有不長眼的敢覬覦他位置的人……李容想了想,那位有事沒事求見聖顏,迎合帝王喜好的俊美風流探花郎,今日就要啟程北上吃風沙去了。
聽說不過是某一日接著聖上話題,隨口提起了長河落日,感慨一下塞外風光,結果就得到了沙城太守一職。
誰抓著機會從中作梗,一目了然。當然御前說的話,能隨便流到大將軍耳朵里,可見這中間必有眼線。
可惜作為大將軍的眼線,李容沒有在日常練武之中得到一絲一毫的優待和放水,依舊揮汗如雨地蹲著馬步,練著劍法和內功,太陽底下兩股戰戰,盯著那怎麼燒都燒不完的香燃到最後,才能升仙般放鬆癱倒在地。
有樊之遠的日子,帝王父子倆想要偷偷睡個懶覺,耍個賴是不能的。尤其是李容,他父皇撒嬌還能得個親親抱抱舉高高,親自洗漱更衣溫柔喚醒,他若撒嬌,那就是冷酷無情加練一炷香,不帶一絲商量餘地。
「起來。」樊之遠伸出手給他。
李容咧了咧嘴,內心默默地哀嘆了一聲,抹了把頭上的汗只得握住那隻手從地上站起來。
作為大將軍,樊之遠親自教授絕世武功,不用想都是看在李璃的面子上才這般盡心盡力。
李容看著他那張冷峻的臉,想想那位探花郎,還有曾經一二三四用著入流和不入流的手段,期望得到帝王垂青的男女,不禁摸了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