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名人多怪癖,寧夫人在漢學界還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癖好,就是她的助教:在她任教職的二十一年裡,別的教授不定得換多少位助手了;可她從來只有固定的一個人,年紀比她還大,碰巧也是中國人,碰巧也姓寧,後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即使上了年紀,身材還是修長挺拔,一身軍人氣概的美男子,就是她的先生。

  據說,寧夫人剛開始是很不情願地給校方打報告,申請將自己丈夫作為助手的,本來大學的東亞研究院並沒有答應,但後來有對中國非常了解的教職人員驚訝地發現,這位寧先生在《明史》上很有研究不說,居然還曾是在中國政壇叱吒風雲十幾年的第二號人物,那麼他一定身負中國近代史的諸多秘密。

  這個魚餌可把研究院的教授們勾得心痒痒,於是二話不說地通過了寧助教的資格審查。

  寧錚執意屈尊做太太的助教,當然是有原因的——他就跟著來上了那麼一次課,馬上發現絕大多數的男生眼神痴迷地繞著他太太轉。一向被傳是個醋缸轉世的寧錚哪裡受得了這個,奉九雖人到中年,可那種風韻氣度卻更勝從前。

  這還了得,寧錚原本跟著包不屈炒股的事兒馬上放下了——包不屈是在奉九博士剛畢業那年出現在他們家門口的,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從此後,包伯伯就又是他們家的常客了——寧錚從此後恨不得天天背著書包上學堂,別提多上進了。

  即使有什麼別的事情,但他從來不會缺席的肯定是每學期的第一堂課,並且很好意思地占據頭一排。他最喜歡看著自己依舊一身書卷氣,清雅端方的太太踩著輕快的步伐往講台上一站,不動聲色地先剜自己一眼,再用她人到中年依然清甜的嗓音自我介紹說:“各位早上好!我是,寧唐奉九。”

  寧唐奉九,嘖嘖,多好聽,世上再沒有比這個更好聽的名字了,對吧?對吧!

  …………………………

  唐氏是個大家族,在戰亂期間很多人都跑到了美國,相互之間的往來日益增多。到了七十年代,有在美西的長輩提議舉辦一次“唐氏宗親大會”,經過一番籌備,在舊金山能容納幾百人的“富春館”召開了本次大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足足有五百餘人。

  唐家畢竟是詩書傳世,而奉九貴為世界名校文理學院具有終身教職的教授,自然最有代表性,所以被宗老們公推上去,讓她好好地“撫今追昔”一番,大大宣揚一下自古以來唐氏一族的榮光,讓小輩瞧瞧唐氏一族那叫一個人才濟濟、豪傑輩出,所以後輩更需端方自持、修身齊家治天下。

  奉九作為一名學者,見天兒浸淫於知識的浩瀚汪洋之中,越學越覺得自己無知——人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共有四種:第一種,知道自己知道;第二種,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種,不知道自己知道;第四種,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四種,自然會造就出“無知者無畏”的芸芸眾生,而奉九,自認是在第二種。

  絕大多數學者自有其謙卑的本質,很不喜歡吹牛拍馬,這也是知識界的共識。

  但宗老都提了,奉九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她一邊往上走一邊揣摩著該說點什麼才得體,忽然想起了某位學貫東西的大家也曾在某個公開場合俏皮又不失恰當的講話,於是乎語氣舒緩地娓娓道來:“我們唐氏,”說到這兒,她先分神照顧了一下左手邊先生的情緒——寧錚的“中華民國一級上將”頭銜的確很嚇人,所以就算他不情願,也早被請到了台上就坐——畢竟她在哥大的員工證上都是寫著“寧唐奉九”的,但為了應景,只好先把頭一個姓去掉,寧錚雖略略有不快,但只得按捺著聽太太胡扯:

  “盛唐以我們的姓氏命名;海外華人聚居地一向被稱作‘唐人街’;英勇無敵的唐氏祖先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略略提及,就有——‘上古五帝唐堯’,宋代出了五位剛正不阿御史的‘五豸唐門’,書畫聖手唐寅,洋務運動領軍人物唐廷樞……”,聽著很是那麼回事兒,對於奉九沒出什麼么蛾子,而是緊扣主題,唐家大伯、唐度、唐家大哥都滿意地點頭,再看看左右唐家宗老,更是捋須含笑,洋洋自得,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兒。

  可很快話鋒一轉,接下來的就不那麼對勁兒了,“還有念起緊箍咒,就能把神通廣大的美猴王治得服服帖帖的‘唐僧’,在西班牙大戰風車的騎士‘唐吉可德’…………另外還有受到全世界歡迎的迪士尼‘唐老鴨’…………我們唐氏家族可說是軒軒朗朗、品質高潔、人才輩出、光宗耀祖啊呵呵呵呵,呃……”

  底下幾百號宗親先是一呆,接著哄堂大笑。

  半真半假,半正經半詼諧,既沒有撅提議的宗老面子,又照顧了自己作為一名理應恭謹做人的學者身份,不虛榮,自謙卑,照顧了方方面面,宗老也不好跟她真生氣……這倒成了一個流傳多年的佳話。

  出了富春館,寧錚笑著看她,伸手刮她鼻樑,“這麼多年了,怎麼還能如此頑皮?”

  奉九把頭往他肩上一靠,“還不是你慣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