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貓大王有些驚訝的仰起小腦袋來,它也是沒想到玉兒能有這份眼力。
它是知道的,玉兒向來都清楚後宮自該迴避政事,所以,哪怕他就坐在旁邊看摺子,她都不會伸腦袋的,到了私下裡,更是從不讓身邊的人打聽前朝的情形。
這會她是全靠自己對著摺子琢磨,就看出了他的心思……貓大王不由驚喜的喵了一聲。
發現它不打瞌睡了,還萌噠噠的衝著自己叫。琳琅就低頭問,“想吃小黃魚啦?”
貓大王吐舌舔了舔她的手心……朕有些想你了。
琳琅被舔得嘻嘻一笑,就笑著道:“紅苕,你快去拿一碟黃魚,再拿兩塊奶糕,黑豆准餓了。”
貓大王只吃黃魚和周泉專做的一種魚味奶糕,所以但凡擼貓時,琳琅都只用這兩種吃的餵它。
就在貓大王埋頭先吃奶糕時,石楠輕手輕腳的進來了,見琳琅沒看摺子了,正在餵黑豆,她才開口道:“主子,布貴人已經走了。走之前,都還拉著奴婢直謝呢,說是全虧了貴妃娘娘,三格格才……”
石楠剛回來伺候不久,她是二十八年也就是去年年初出宮嫁的人,頒金節後兒子滿了半歲她才回來伺候。
見她家孩子小,琳琅本想讓她在家裡多待半年,結果和石楠關係最好的茴香卻是點穿道:“主子,石楠姐都托張小桂往您這裡遞口信了,要是進不來,她夫家的人怕是倒得替她發愁了……”
都是包衣出身,誰還不知道誰啊,石楠的夫家也不是什麼奸猾人家,可內務府的包衣人家,尤其像石楠這樣的,萬幸能伺候宮中貴主的,一家子的前途大半就指著她呢,只要石楠能在主子面前得用,就是一個不生,她夫家的人都沒有二話,反過來,別說養孩子這種小事,就是死了公婆,夫家也不會叫石楠回去操持。
她把這話一說,琳琅也是驚了,這時不是很講孝道嗎?而且,她記得石楠嫁的還是長子吧。
“是長子。”茴香先回了主子的話,然後才解釋道:“像石楠姐這樣回宮做管事嬤嬤的,做得好,那就是一輩子的差事,就是前朝當官的,便是沒了親爹娘,不也講個奪情嗎。比起回家操持白事,到時能請下假來,再帶著主子的賞賜出宮奔喪的,才叫有臉面了!”
琳琅聽得也是長見識了,見主子喜歡聽,茴香又撿了幾件包衣人家的規矩當笑話說了。她說起的有一件事,也是讓琳琅印象蠻深刻的:其實包衣出身的人,除了對著當主子的,平常是不會自稱包衣的,他們都稱呼自己為旗下人。
茴香道:“比如走親戚,或者走禮時,都會說咱們旗下人怎麼怎麼地。”
旗下人,旗人之下嗎?還是只在旗人之下?
琳琅仔細品了品,所謂包衣出身,其實就是旗人和漢人之間的夾心層,在她看來有點像現代的中產階級,對著比自己窮的‘無產階級’,心裡不無自傲,可對著更上面的,乃至於金字塔尖,又很有些羨慕崇拜的意思。
雖然穿來後改姓萬琉哈了,可琳琅向來民族性堅定——穿越黨講的不就是行不更名,穿不改族嗎!這時發現連包衣都自覺比漢人高一頭,她的感覺其實也很是複雜啊。
說回三格格去。大格格一出嫁,翻年就十八的二格格,和翻年就十七的三格格就依次成了撫蒙預備役。
皇格格遠嫁蒙古說來也是國事,按規矩,宮裡的格格們每人就會配八個教養嬤嬤,這些嬤嬤們在格格出嫁前就做教養嬤嬤,讀書認字——當然,只是教淺一點的,深的如琴棋書畫,另有專門的女官教,滿語蒙語,還有各種規矩,什麼都教,出嫁後則跟去蒙古當管事的,也是份終身制的差事。
以前,琳琅也沒把這些嬤嬤放在眼裡。
可前幾天,布貴人走通了通貴人的關係,她這才知道,三格格的教養嬤嬤管三格格管得有多寬,說是看著會不雅,連吃個點心,她們都不准三格格吃那些會掉渣的,打小就這麼管……也是大格格跟著太后住,二格格背後有榮妃這個親媽,教養嬤嬤們見人下菜碟,自然不敢為難她們,可輪到三格格就……
不知道就罷了,既然知道了,琳琅肯定得管,也就叫來三格格的班底,好好的大發雷霆了一回。
也是玉真娘娘的名頭夠用,被罵完罰完,那些嬤嬤們也就老實了。
見三格格的日子好過了,布貴人趕緊就來永壽宮道謝。見琳琅忙,她也不敢打擾,索性抓著石楠謝了又謝。
第203章 憂懼
俗話說,打狗還需看主人,三格格打小就住在榮妃的鐘粹宮裡,伺候她的班底向來是由榮妃在管,所以趕在過年前,琳琅也是找了個機會和榮妃分說了幾句。
三格格被教養嬤嬤管得束手束腳的,要說榮妃一點都不知道,那肯定不可能,只是懶得管罷了,三格格和布貴人也是清楚榮妃的心思,所以從不敢去‘麻煩’她。
大頭忙都幫了,琳琅索性好人做到底,一個字也沒提布貴人,只理直氣壯的和榮妃‘報怨’道:“真是把我給氣著呢。雖說是教養嬤嬤,可歸根到底,不還是奴才嘛。結果……吃個點心還不准往下掉渣,管得忒寬了吧!就是我,自得了太后的吩咐,這一年半載的也從來沒有這麼拘束過大格格她們啊!”
榮妃聽得直點頭,嘴裡還道:“那些奴才確實太放肆了,我知道後也著實氣了一場……”
其實,琳琅突然插手來管鍾粹宮的事兒,榮妃心裡豈會舒服。可依她琢磨,萬氏哪是在替三格格出頭,她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抓著個事由子就來逼她低頭。
沒想到萬氏不去找惠妃的麻煩,倒把自己當成了軟柿子掐,榮妃心裡也是又驚又氣。
可如今的萬氏早不是當初的老答應了,就是鈕貴妃也被逼得自退一射之地!榮妃本就絲毫奈何萬氏不得,何況,她心裡還惦著二格格指婚的大事。
去年,萬氏可是讓皇上給‘受了委屈’的大格格指了個好駙馬,要是她再對三格格如法炮製一番,又單單舍下二格格不管……
二格格明明是皇上的長女,結果還不如做養女的大格格和妹妹三格格受寵!這麼一想,榮妃心裡立時惴惴,不由自語道:“……只要布順達能好,我低個頭又算什麼。”
不得不說,榮妃是個很會給自己加戲的聰明人,不過最後卻是便宜了三格格和布貴人。
那天和琳琅分開後,一回鍾粹宮,榮妃就依樣畫葫蘆的把三格格的教養嬤嬤又罰了一頓,布貴人母女倆也是徹底放心了,先後被瑜貴妃和榮妃重罰,這幾個嬤嬤要是再敢囂張,那真是找死了。
康熙不在,不管是前朝的筵宴還是後宮的家宴,都得由太子出面領宴,冬至如此,元旦和小年也是一樣。
元旦前,康熙還從行營發旨,命太子代他於乾清宮的正殿裡設宴款待宗親和群臣。
雖說不是在太和殿裡行宴,可滿殿的‘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的呼喊聲,還是讓太子不飲自醉。
它是知道的,玉兒向來都清楚後宮自該迴避政事,所以,哪怕他就坐在旁邊看摺子,她都不會伸腦袋的,到了私下裡,更是從不讓身邊的人打聽前朝的情形。
這會她是全靠自己對著摺子琢磨,就看出了他的心思……貓大王不由驚喜的喵了一聲。
發現它不打瞌睡了,還萌噠噠的衝著自己叫。琳琅就低頭問,“想吃小黃魚啦?”
貓大王吐舌舔了舔她的手心……朕有些想你了。
琳琅被舔得嘻嘻一笑,就笑著道:“紅苕,你快去拿一碟黃魚,再拿兩塊奶糕,黑豆准餓了。”
貓大王只吃黃魚和周泉專做的一種魚味奶糕,所以但凡擼貓時,琳琅都只用這兩種吃的餵它。
就在貓大王埋頭先吃奶糕時,石楠輕手輕腳的進來了,見琳琅沒看摺子了,正在餵黑豆,她才開口道:“主子,布貴人已經走了。走之前,都還拉著奴婢直謝呢,說是全虧了貴妃娘娘,三格格才……”
石楠剛回來伺候不久,她是二十八年也就是去年年初出宮嫁的人,頒金節後兒子滿了半歲她才回來伺候。
見她家孩子小,琳琅本想讓她在家裡多待半年,結果和石楠關係最好的茴香卻是點穿道:“主子,石楠姐都托張小桂往您這裡遞口信了,要是進不來,她夫家的人怕是倒得替她發愁了……”
都是包衣出身,誰還不知道誰啊,石楠的夫家也不是什麼奸猾人家,可內務府的包衣人家,尤其像石楠這樣的,萬幸能伺候宮中貴主的,一家子的前途大半就指著她呢,只要石楠能在主子面前得用,就是一個不生,她夫家的人都沒有二話,反過來,別說養孩子這種小事,就是死了公婆,夫家也不會叫石楠回去操持。
她把這話一說,琳琅也是驚了,這時不是很講孝道嗎?而且,她記得石楠嫁的還是長子吧。
“是長子。”茴香先回了主子的話,然後才解釋道:“像石楠姐這樣回宮做管事嬤嬤的,做得好,那就是一輩子的差事,就是前朝當官的,便是沒了親爹娘,不也講個奪情嗎。比起回家操持白事,到時能請下假來,再帶著主子的賞賜出宮奔喪的,才叫有臉面了!”
琳琅聽得也是長見識了,見主子喜歡聽,茴香又撿了幾件包衣人家的規矩當笑話說了。她說起的有一件事,也是讓琳琅印象蠻深刻的:其實包衣出身的人,除了對著當主子的,平常是不會自稱包衣的,他們都稱呼自己為旗下人。
茴香道:“比如走親戚,或者走禮時,都會說咱們旗下人怎麼怎麼地。”
旗下人,旗人之下嗎?還是只在旗人之下?
琳琅仔細品了品,所謂包衣出身,其實就是旗人和漢人之間的夾心層,在她看來有點像現代的中產階級,對著比自己窮的‘無產階級’,心裡不無自傲,可對著更上面的,乃至於金字塔尖,又很有些羨慕崇拜的意思。
雖然穿來後改姓萬琉哈了,可琳琅向來民族性堅定——穿越黨講的不就是行不更名,穿不改族嗎!這時發現連包衣都自覺比漢人高一頭,她的感覺其實也很是複雜啊。
說回三格格去。大格格一出嫁,翻年就十八的二格格,和翻年就十七的三格格就依次成了撫蒙預備役。
皇格格遠嫁蒙古說來也是國事,按規矩,宮裡的格格們每人就會配八個教養嬤嬤,這些嬤嬤們在格格出嫁前就做教養嬤嬤,讀書認字——當然,只是教淺一點的,深的如琴棋書畫,另有專門的女官教,滿語蒙語,還有各種規矩,什麼都教,出嫁後則跟去蒙古當管事的,也是份終身制的差事。
以前,琳琅也沒把這些嬤嬤放在眼裡。
可前幾天,布貴人走通了通貴人的關係,她這才知道,三格格的教養嬤嬤管三格格管得有多寬,說是看著會不雅,連吃個點心,她們都不准三格格吃那些會掉渣的,打小就這麼管……也是大格格跟著太后住,二格格背後有榮妃這個親媽,教養嬤嬤們見人下菜碟,自然不敢為難她們,可輪到三格格就……
不知道就罷了,既然知道了,琳琅肯定得管,也就叫來三格格的班底,好好的大發雷霆了一回。
也是玉真娘娘的名頭夠用,被罵完罰完,那些嬤嬤們也就老實了。
見三格格的日子好過了,布貴人趕緊就來永壽宮道謝。見琳琅忙,她也不敢打擾,索性抓著石楠謝了又謝。
第203章 憂懼
俗話說,打狗還需看主人,三格格打小就住在榮妃的鐘粹宮裡,伺候她的班底向來是由榮妃在管,所以趕在過年前,琳琅也是找了個機會和榮妃分說了幾句。
三格格被教養嬤嬤管得束手束腳的,要說榮妃一點都不知道,那肯定不可能,只是懶得管罷了,三格格和布貴人也是清楚榮妃的心思,所以從不敢去‘麻煩’她。
大頭忙都幫了,琳琅索性好人做到底,一個字也沒提布貴人,只理直氣壯的和榮妃‘報怨’道:“真是把我給氣著呢。雖說是教養嬤嬤,可歸根到底,不還是奴才嘛。結果……吃個點心還不准往下掉渣,管得忒寬了吧!就是我,自得了太后的吩咐,這一年半載的也從來沒有這麼拘束過大格格她們啊!”
榮妃聽得直點頭,嘴裡還道:“那些奴才確實太放肆了,我知道後也著實氣了一場……”
其實,琳琅突然插手來管鍾粹宮的事兒,榮妃心裡豈會舒服。可依她琢磨,萬氏哪是在替三格格出頭,她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抓著個事由子就來逼她低頭。
沒想到萬氏不去找惠妃的麻煩,倒把自己當成了軟柿子掐,榮妃心裡也是又驚又氣。
可如今的萬氏早不是當初的老答應了,就是鈕貴妃也被逼得自退一射之地!榮妃本就絲毫奈何萬氏不得,何況,她心裡還惦著二格格指婚的大事。
去年,萬氏可是讓皇上給‘受了委屈’的大格格指了個好駙馬,要是她再對三格格如法炮製一番,又單單舍下二格格不管……
二格格明明是皇上的長女,結果還不如做養女的大格格和妹妹三格格受寵!這麼一想,榮妃心裡立時惴惴,不由自語道:“……只要布順達能好,我低個頭又算什麼。”
不得不說,榮妃是個很會給自己加戲的聰明人,不過最後卻是便宜了三格格和布貴人。
那天和琳琅分開後,一回鍾粹宮,榮妃就依樣畫葫蘆的把三格格的教養嬤嬤又罰了一頓,布貴人母女倆也是徹底放心了,先後被瑜貴妃和榮妃重罰,這幾個嬤嬤要是再敢囂張,那真是找死了。
康熙不在,不管是前朝的筵宴還是後宮的家宴,都得由太子出面領宴,冬至如此,元旦和小年也是一樣。
元旦前,康熙還從行營發旨,命太子代他於乾清宮的正殿裡設宴款待宗親和群臣。
雖說不是在太和殿裡行宴,可滿殿的‘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的呼喊聲,還是讓太子不飲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