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兩人做好了去亭子暫歇的決定後,一旁跟著的奴才們就迅速的把涼亭打掃了一遍,又在涼亭四周的石墩上鋪上軟軟的錦墊,在涼亭中央的石桌上擺好了熱茶果品。
淑賢和胤礽見都已經妥當後,這才雙雙進了涼亭坐了下來。淑賢一邊親自給胤礽烹茶,一邊嘴角含笑著說道:“皇上對避暑的莊子有了看法,臣妾也想到了一個好地方可以冬日避寒呢!”
胤礽又是哼唧了一聲,抬眼向淑賢看了過來。
淑賢見狀接著說道:“不知皇上記不記得小湯山的溫泉?臣妾想著,若是在小湯山上建個大大的溫泉莊子,等到寒冬臘月的過去泡上一泡,豈不是正好麼?”
胤礽見淑賢對溫泉莊子有了計劃,就跟他對避暑山莊有計劃一個樣,心中不知為何的憋氣終於消散了一些,但他並不讓淑賢好過,特地斜著眼瞥著淑賢問道:“你不是說怕勞民傷財麼?建你想要的溫泉莊子就不勞民傷財了?”
淑賢心裡哎呦一聲,尋思這位爺還記仇呢,不過她的目的正是讓胤礽去了火氣,見狀也只得訕笑著說道:“瞧您,臣妾也只是提了那麼一句罷了,您就饒了臣妾吧!這莊子早晚都要建,臣妾只是怕咱們建的太早了,有那不長眼睛的再說咱們耽於享樂,臣妾自打做了皇后之後,心中一直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哪點做的不好,再讓人說您麼?”
淑賢一番苦兮兮的樣子,讓胤礽不得不放下了這事,反正淑賢自認為自己是個女人,偶爾耍耍無賴也是可以的,反正目的達到就是好的,她不介意過程如何。
第二百零九章 起航
只是一點惹胤礽不快的口角罷了,在淑賢混賴討好的態度下,只一夜胤礽就忘了。
淑賢也鬆了口氣。接下來的日子她十分‘盡職’的與蒙古貴婦們聯絡感情,以便讓這些個婦人能在她們的男人耳邊吹一吹枕邊風。
避暑之行很是圓滿,等到大部隊回京之時,胤礽已經與蒙古諸部定好了守望互助的條約,只要準噶爾真的起兵進犯,蒙古諸部少不了是要打個前站迎敵的。
至於他們願不願意,反正準噶爾部想打到京城是必然要先攻破沿路諸族的,你不反抗就要挨打,到時候求到胤礽頭上,還得看胤礽願不願意呢!在這種情勢下,兩方暗地裡的聯合進行的很順利,胤礽也真正坐到了笑著去笑著回來的。
而淑賢一回京第一件事就是叫內務府來問廣州十三行的生意,這十三行一直把持在皇家內務府的手上,淑賢想過問是很有資格的。
可這一問淑賢就氣惱起來了,她皺著眉問道:“你是說那些洋貨都是西洋人的船運來的?咱們大清難道沒有自己的商船麼?”
此時內務府已被胤礽交給了十二阿哥胤裪掌管,十二阿哥辦事的能力是有的,雖然比不上四阿哥八阿哥之流,但比起七阿哥九阿哥之類的卻要好得多,也穩定得多。而且胤裪十分忠心,雖然在胤礽登基前他一直跟著五阿哥這類醬油黨混,但他也只是為了保全自己,想把忠誠交給坐上皇位的那個人罷了。
因為胤裪不攬權,對坐上皇位的胤礽既尊重又忠心,所以這內務府就被胤礽交給了自己的十二弟,也因著是一家人的原因,淑賢才會直接把胤裪叫過來詢問。
十二阿哥不知道淑賢為什麼突然對十三行起了興趣,但他不愧是胸有丘壑的人,面對淑賢的詢問面不改色的淡定答道:“回二嫂的話。咱們大清也不是沒有商船出海,只不過都是近海航行,沒有能達到最西邊國家的罷了。而且儘管沒有商船遠赴西方,但只要西洋人還想與咱們大清貿易。就必須在十三行交易,總歸是虧不了的。”
十二阿哥正式管理內務府後,也被十三行近年來的交易數目嚇了一跳,這獲利實在是太大了,穩賺不賠的買賣,能做到這份上也足夠了。
淑賢卻知道爭取海路權的重要性,她沉吟著問道:“若是咱們自己有了商船呢?十二弟可有算過。到時候咱們又能獲利多少?”
十二阿哥是個容易滿足的人,之前還真沒想到這一點,如今被淑賢這麼一問,一向儒雅的十二爺也終於變了臉色。本土的瓷器絲綢在洋人那能賣上什麼價?天價!
若是大清有商隊遠赴西洋,想必一船貨物八成能換回一船白銀甚至黃金來,不算海中危險的話,真是無本買賣啊!
淑賢見十二阿哥有了想法,終於鬆了口氣。她又跟十二阿哥聊了會別的,說了一下下個月希望內務府送上來的份例,然後就揮揮手讓十二阿哥出去了。
而十二阿哥卻多心的以為淑賢的想法就是胤礽的想法。他發散思維的想到大清准要對準噶爾用兵,這戰爭自然是最費銀子的,皇帝哥哥想籌銀子也情有可原。既然皇帝哥哥把主意打到十三行上,看來自己要整理一下資料,回頭上個摺子好好說說了。
就這樣,務實的十二阿哥先是派人去廣州巡視了一下十三行的帳務和貿易情況,然後又查閱資料找起了能遠洋的大船圖紙,之後又延伸性的關注起了大清的造船水平,最後甚至暗地裡派人接觸大清內搞近海貿易的私人商會,如此連帶著海盜、航線等有用的消息也漸漸地知道個一二了。
這件事準備起來十分耗時。足足過了小半年,十二阿哥終於上了一道摺子遞給了胤礽,摺子中並未提起類似於建立海軍這樣內務府之外的事,只是請示一下大清自己組建一個商隊遠赴西方各國貿易的事情。
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六部九卿,內務府靠不上邊。總之十二阿哥這道摺子並沒怎麼引起大臣們的關注。只有弘智真正看了進去,並且還特地呈送給胤礽觀看,引得胤礽弘智兩父子叫來十二阿哥在養心殿內一陣密談。
他們三個談了什麼無人能知,總之過了沒多久,胤礽就下令九阿哥和十阿哥去廣州辦差,至於辦的什麼差事,卻是並未明說。
“兒子本來只想著叫九弟去就行了的,哪知道十弟知道後一個勁的向兒子請示,非說自己去了還能幫兒子調教些個兵丁,省得商船在海上遇到海盜,沒個護艦的兵丁再全軍覆沒了。兒子一想也是,十弟雖說學問不好,但練兵上卻是一把好手,準噶爾的事交給了十三弟和十四弟,十弟在兵部做的也不開心,還不如派到南邊讓他幫襯著九弟,反正他們倆是打小的交情,定能把這事辦妥的。”
一下子發配了兩個兒子,又沒個準確的歸期,康熙終於在暢春園坐不住了,他老人家這段時間養的很好,臉上白胖胖的,但這麼多年的皇帝不是白當的,雖說是一副和藹老爺爺的樣子,但質問起自家兒子來還是很有氣勢的。
而胤礽也是真心敬服這個汗阿瑪,聽了康熙的問話後,忙把西洋貿易的好處和必要性說了一遍,又說起了派九阿哥和十阿哥的緣由,這才算是讓越老越想著兒子和睦的康老爺子滿意了。
老爺子原本就是偏心的,在一幫如狼似虎的兒子們搶胤礽太子之位時,老爺子偏心的是胤礽,所以他退位了。如今胤礽坐上了天下最至尊的龍椅,而其他的兒子也真正的各司其職,有了好下場。在這種情況下,老爺子偏心的就是過得不好的那些兒子了。
淑賢和胤礽見都已經妥當後,這才雙雙進了涼亭坐了下來。淑賢一邊親自給胤礽烹茶,一邊嘴角含笑著說道:“皇上對避暑的莊子有了看法,臣妾也想到了一個好地方可以冬日避寒呢!”
胤礽又是哼唧了一聲,抬眼向淑賢看了過來。
淑賢見狀接著說道:“不知皇上記不記得小湯山的溫泉?臣妾想著,若是在小湯山上建個大大的溫泉莊子,等到寒冬臘月的過去泡上一泡,豈不是正好麼?”
胤礽見淑賢對溫泉莊子有了計劃,就跟他對避暑山莊有計劃一個樣,心中不知為何的憋氣終於消散了一些,但他並不讓淑賢好過,特地斜著眼瞥著淑賢問道:“你不是說怕勞民傷財麼?建你想要的溫泉莊子就不勞民傷財了?”
淑賢心裡哎呦一聲,尋思這位爺還記仇呢,不過她的目的正是讓胤礽去了火氣,見狀也只得訕笑著說道:“瞧您,臣妾也只是提了那麼一句罷了,您就饒了臣妾吧!這莊子早晚都要建,臣妾只是怕咱們建的太早了,有那不長眼睛的再說咱們耽於享樂,臣妾自打做了皇后之後,心中一直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哪點做的不好,再讓人說您麼?”
淑賢一番苦兮兮的樣子,讓胤礽不得不放下了這事,反正淑賢自認為自己是個女人,偶爾耍耍無賴也是可以的,反正目的達到就是好的,她不介意過程如何。
第二百零九章 起航
只是一點惹胤礽不快的口角罷了,在淑賢混賴討好的態度下,只一夜胤礽就忘了。
淑賢也鬆了口氣。接下來的日子她十分‘盡職’的與蒙古貴婦們聯絡感情,以便讓這些個婦人能在她們的男人耳邊吹一吹枕邊風。
避暑之行很是圓滿,等到大部隊回京之時,胤礽已經與蒙古諸部定好了守望互助的條約,只要準噶爾真的起兵進犯,蒙古諸部少不了是要打個前站迎敵的。
至於他們願不願意,反正準噶爾部想打到京城是必然要先攻破沿路諸族的,你不反抗就要挨打,到時候求到胤礽頭上,還得看胤礽願不願意呢!在這種情勢下,兩方暗地裡的聯合進行的很順利,胤礽也真正坐到了笑著去笑著回來的。
而淑賢一回京第一件事就是叫內務府來問廣州十三行的生意,這十三行一直把持在皇家內務府的手上,淑賢想過問是很有資格的。
可這一問淑賢就氣惱起來了,她皺著眉問道:“你是說那些洋貨都是西洋人的船運來的?咱們大清難道沒有自己的商船麼?”
此時內務府已被胤礽交給了十二阿哥胤裪掌管,十二阿哥辦事的能力是有的,雖然比不上四阿哥八阿哥之流,但比起七阿哥九阿哥之類的卻要好得多,也穩定得多。而且胤裪十分忠心,雖然在胤礽登基前他一直跟著五阿哥這類醬油黨混,但他也只是為了保全自己,想把忠誠交給坐上皇位的那個人罷了。
因為胤裪不攬權,對坐上皇位的胤礽既尊重又忠心,所以這內務府就被胤礽交給了自己的十二弟,也因著是一家人的原因,淑賢才會直接把胤裪叫過來詢問。
十二阿哥不知道淑賢為什麼突然對十三行起了興趣,但他不愧是胸有丘壑的人,面對淑賢的詢問面不改色的淡定答道:“回二嫂的話。咱們大清也不是沒有商船出海,只不過都是近海航行,沒有能達到最西邊國家的罷了。而且儘管沒有商船遠赴西方,但只要西洋人還想與咱們大清貿易。就必須在十三行交易,總歸是虧不了的。”
十二阿哥正式管理內務府後,也被十三行近年來的交易數目嚇了一跳,這獲利實在是太大了,穩賺不賠的買賣,能做到這份上也足夠了。
淑賢卻知道爭取海路權的重要性,她沉吟著問道:“若是咱們自己有了商船呢?十二弟可有算過。到時候咱們又能獲利多少?”
十二阿哥是個容易滿足的人,之前還真沒想到這一點,如今被淑賢這麼一問,一向儒雅的十二爺也終於變了臉色。本土的瓷器絲綢在洋人那能賣上什麼價?天價!
若是大清有商隊遠赴西洋,想必一船貨物八成能換回一船白銀甚至黃金來,不算海中危險的話,真是無本買賣啊!
淑賢見十二阿哥有了想法,終於鬆了口氣。她又跟十二阿哥聊了會別的,說了一下下個月希望內務府送上來的份例,然後就揮揮手讓十二阿哥出去了。
而十二阿哥卻多心的以為淑賢的想法就是胤礽的想法。他發散思維的想到大清准要對準噶爾用兵,這戰爭自然是最費銀子的,皇帝哥哥想籌銀子也情有可原。既然皇帝哥哥把主意打到十三行上,看來自己要整理一下資料,回頭上個摺子好好說說了。
就這樣,務實的十二阿哥先是派人去廣州巡視了一下十三行的帳務和貿易情況,然後又查閱資料找起了能遠洋的大船圖紙,之後又延伸性的關注起了大清的造船水平,最後甚至暗地裡派人接觸大清內搞近海貿易的私人商會,如此連帶著海盜、航線等有用的消息也漸漸地知道個一二了。
這件事準備起來十分耗時。足足過了小半年,十二阿哥終於上了一道摺子遞給了胤礽,摺子中並未提起類似於建立海軍這樣內務府之外的事,只是請示一下大清自己組建一個商隊遠赴西方各國貿易的事情。
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六部九卿,內務府靠不上邊。總之十二阿哥這道摺子並沒怎麼引起大臣們的關注。只有弘智真正看了進去,並且還特地呈送給胤礽觀看,引得胤礽弘智兩父子叫來十二阿哥在養心殿內一陣密談。
他們三個談了什麼無人能知,總之過了沒多久,胤礽就下令九阿哥和十阿哥去廣州辦差,至於辦的什麼差事,卻是並未明說。
“兒子本來只想著叫九弟去就行了的,哪知道十弟知道後一個勁的向兒子請示,非說自己去了還能幫兒子調教些個兵丁,省得商船在海上遇到海盜,沒個護艦的兵丁再全軍覆沒了。兒子一想也是,十弟雖說學問不好,但練兵上卻是一把好手,準噶爾的事交給了十三弟和十四弟,十弟在兵部做的也不開心,還不如派到南邊讓他幫襯著九弟,反正他們倆是打小的交情,定能把這事辦妥的。”
一下子發配了兩個兒子,又沒個準確的歸期,康熙終於在暢春園坐不住了,他老人家這段時間養的很好,臉上白胖胖的,但這麼多年的皇帝不是白當的,雖說是一副和藹老爺爺的樣子,但質問起自家兒子來還是很有氣勢的。
而胤礽也是真心敬服這個汗阿瑪,聽了康熙的問話後,忙把西洋貿易的好處和必要性說了一遍,又說起了派九阿哥和十阿哥的緣由,這才算是讓越老越想著兒子和睦的康老爺子滿意了。
老爺子原本就是偏心的,在一幫如狼似虎的兒子們搶胤礽太子之位時,老爺子偏心的是胤礽,所以他退位了。如今胤礽坐上了天下最至尊的龍椅,而其他的兒子也真正的各司其職,有了好下場。在這種情況下,老爺子偏心的就是過得不好的那些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