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董鄂氏你這個……」
「九弟,皇上跟前不得放肆!」
胤禟到底是在陰謀算計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哪裡會聽不出董鄂氏的言外之意,然而讓他憤怒的並不是很大可能因此被胤禛問罪,而是覺得明明已經快將這個看不順眼多年的四哥拖下神壇,卻在這個時候奇差一招,甚至不是因為對手有多麼強大而僅僅是因為自己身邊出了個叛徒,這般之下,他又豈能甘心?
可還沒等他跳出來巧舌如簧,就只見進殿行過禮之後就一直不發一言的胤祺突然上前將他扯到一邊,更甚至不管不顧的直接捂住了他的嘴,胤禛淡淡瞟了一眼,卻沒有對這明顯有些不尊的行為說什麼,而是轉頭看向下首的董鄂氏,半晌沉吟道。
「那你以為,是誰向弘政下手的呢?」
胤禛語氣不過淡淡,卻也叫人不敢隨意應答,若是董鄂氏說出了是誰人,那麼便是她早就心裡有數只是隱忍不發,視為不賢且不忠,往大了說更是欺君之罪,而若是她只是推脫不知……她身為府上最大的主子之一,除了她之外又有誰能夠隻手遮天,連堂堂嫡福晉都被玩弄於手中?
說白了,胤禛這話橫豎都是個坑,就如同胤禟咄咄逼人的惡毒心思一般,左右總得有個人來頂鍋,胤禛本就是睚眥必報的人,這會自是將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然而董鄂氏在胤禛如炬的目光下,卻沒有半點閃躲,甚至連遲疑都未有一分,便淡笑著接過話道。
「臣婦已經許久是不管這府里的事兒了,豁出了臉子的說,我這九福晉在府里也就是還掛著這麼個名了。」
說著不由得嘴角泛起了一絲苦笑,轉而卻又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目光陡地又變得堅定。
「我們府中原就人口繁雜,從前臣婦或還有那個精力一一過眼,總怕這些個人爭來爭去的污了宅院,可隨著四格格沒了,臣婦的身子越來越不好,心也跟著越來越淡了,若說臣婦膝下還有個兒子,或許還有與政兒為難的理由,然而臣婦孑然一身,哪怕豁了出去謀了政兒的性命又有什麼用處?」
董鄂氏淡淡的看了一旁被胤祺死死拉住的胤禟。
「臣婦雖不理事,也不得爺看重,可總歸是先帝爺賜婚八抬大轎堂堂正正進門的,政兒也好他人也罷,臣婦都是他們的嫡母,一個孝字壓在頭上誰又敢慢怠了臣婦去?如此,臣婦又有什麼好在這上頭算計的?」董鄂氏垂下長長的睫毛,掩過眼中的異色最後輕輕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政兒沒了得益的總不是臣婦,望皇上明察。」
董鄂氏拉拉雜雜說了那麼一大堆,可真正有用的卻不過是最後一句——弘政沒了,有益的究竟是誰呢?
若是往小了說,後院之中董鄂氏已然放權不問事,如她自己所說她無寵又無子,不過是礙著嫡福晉的身份和背後的董鄂氏才依舊穩坐府中主母的位子,是以,她於弘政確實沒什麼厲害關係,或者說她不光不會害弘政反而還巴不得弘政好好的活著,畢竟他就養在自己膝下,遠近親疏之下與其是旁人倒還不如是向來對自己恭敬的弘政。
而胤禟的後院之中,除了董鄂氏之外地位最高的便是弘政的生母劉氏,若說她有自己的小心思或許是可能的,可要說這一切出自她之手卻是誰也不會相信,甭說皇家之中鮮少有側室扶正的例子,光是劉氏的身份就是硬傷,便是哪怕董鄂氏真的沒了,怕也是再指一個人過來頂了福晉之位,怎麼著也是輪不上她的,此外,胤禟正值壯年,如今膝下雖只有弘政一個兒子,可將來呢?她又怎麼會賠上自己既占了長又得寵的兒子去謀那看不見的將來?更有甚者,她或許比誰都巴望著身子不好又不管事,且還對自家兒子抱著善意的董鄂氏長命百歲,不會影響到自己隱形主母身份之餘,還能為弘政將來承繼世子之位加重砝碼,她又何必多此一舉去惹那一身騷?
如此之下,便就成了那尋常的後院爭寵陷害的戲碼,畢竟一招能夠除了董鄂氏又奪去了劉氏手中最大的籌碼,且還讓府中長子之位空懸之下,總是有不怕死的會心動。
而此事若是撇開後院往大了說,弘政沒了,弘時也遭到了波及,拔出蘿蔔帶著坑的扯出了一樁不是胤禛容不下兄弟就是舒蘭容不下庶子的官司,那麼此中誰最得益呢?毫無疑問便是一直扮演著苦主的胤禟,雖說胤禟口口聲聲叫嚷著自己膝下就弘政這麼一個兒子,聲淚俱下的說著這是要絕自己的後,可在本就陰謀算計層出不窮的皇家,若是賠上一個庶子就能將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拉下馬,卻仍舊是一筆再划算不過的買賣,只是成了便是稱心如意,敗了則是意圖謀逆,就不知這是不是胤禟,乃至整個九爺府能夠承受得起的了。
舒蘭自進殿之後就靜靜的坐在胤禛旁邊,此刻卻是忍不住抬眸打量那跟自己妯娌了數年的董鄂氏,眸中帶著意外卻又像盡在意料之中的矛盾,這樣一番話看似是給出了答案,實際上卻是由得胤禛來抉擇,若是胤禛手下留情那就是普通的後院之爭,弘時不過是被殃及的池魚,而若是胤禛容下下胤禟了,那就是其意圖不軌,喪心病狂以親子性命構陷今上,看著低垂著頭看不清眉眼的董鄂氏,便是心知今日這一切的舒蘭也不由得在心裡嘆上一句可惜。
而在舒蘭考量著董鄂氏的同時,董鄂氏的目光也從她和胤禛身上一閃而過,然後又落到了站在不遠處的明珍和胤禟,面上神情不變可心中卻輕輕的嘆了一聲:自己和她們終究是不一樣的。
「九弟,皇上跟前不得放肆!」
胤禟到底是在陰謀算計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哪裡會聽不出董鄂氏的言外之意,然而讓他憤怒的並不是很大可能因此被胤禛問罪,而是覺得明明已經快將這個看不順眼多年的四哥拖下神壇,卻在這個時候奇差一招,甚至不是因為對手有多麼強大而僅僅是因為自己身邊出了個叛徒,這般之下,他又豈能甘心?
可還沒等他跳出來巧舌如簧,就只見進殿行過禮之後就一直不發一言的胤祺突然上前將他扯到一邊,更甚至不管不顧的直接捂住了他的嘴,胤禛淡淡瞟了一眼,卻沒有對這明顯有些不尊的行為說什麼,而是轉頭看向下首的董鄂氏,半晌沉吟道。
「那你以為,是誰向弘政下手的呢?」
胤禛語氣不過淡淡,卻也叫人不敢隨意應答,若是董鄂氏說出了是誰人,那麼便是她早就心裡有數只是隱忍不發,視為不賢且不忠,往大了說更是欺君之罪,而若是她只是推脫不知……她身為府上最大的主子之一,除了她之外又有誰能夠隻手遮天,連堂堂嫡福晉都被玩弄於手中?
說白了,胤禛這話橫豎都是個坑,就如同胤禟咄咄逼人的惡毒心思一般,左右總得有個人來頂鍋,胤禛本就是睚眥必報的人,這會自是將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然而董鄂氏在胤禛如炬的目光下,卻沒有半點閃躲,甚至連遲疑都未有一分,便淡笑著接過話道。
「臣婦已經許久是不管這府里的事兒了,豁出了臉子的說,我這九福晉在府里也就是還掛著這麼個名了。」
說著不由得嘴角泛起了一絲苦笑,轉而卻又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目光陡地又變得堅定。
「我們府中原就人口繁雜,從前臣婦或還有那個精力一一過眼,總怕這些個人爭來爭去的污了宅院,可隨著四格格沒了,臣婦的身子越來越不好,心也跟著越來越淡了,若說臣婦膝下還有個兒子,或許還有與政兒為難的理由,然而臣婦孑然一身,哪怕豁了出去謀了政兒的性命又有什麼用處?」
董鄂氏淡淡的看了一旁被胤祺死死拉住的胤禟。
「臣婦雖不理事,也不得爺看重,可總歸是先帝爺賜婚八抬大轎堂堂正正進門的,政兒也好他人也罷,臣婦都是他們的嫡母,一個孝字壓在頭上誰又敢慢怠了臣婦去?如此,臣婦又有什麼好在這上頭算計的?」董鄂氏垂下長長的睫毛,掩過眼中的異色最後輕輕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政兒沒了得益的總不是臣婦,望皇上明察。」
董鄂氏拉拉雜雜說了那麼一大堆,可真正有用的卻不過是最後一句——弘政沒了,有益的究竟是誰呢?
若是往小了說,後院之中董鄂氏已然放權不問事,如她自己所說她無寵又無子,不過是礙著嫡福晉的身份和背後的董鄂氏才依舊穩坐府中主母的位子,是以,她於弘政確實沒什麼厲害關係,或者說她不光不會害弘政反而還巴不得弘政好好的活著,畢竟他就養在自己膝下,遠近親疏之下與其是旁人倒還不如是向來對自己恭敬的弘政。
而胤禟的後院之中,除了董鄂氏之外地位最高的便是弘政的生母劉氏,若說她有自己的小心思或許是可能的,可要說這一切出自她之手卻是誰也不會相信,甭說皇家之中鮮少有側室扶正的例子,光是劉氏的身份就是硬傷,便是哪怕董鄂氏真的沒了,怕也是再指一個人過來頂了福晉之位,怎麼著也是輪不上她的,此外,胤禟正值壯年,如今膝下雖只有弘政一個兒子,可將來呢?她又怎麼會賠上自己既占了長又得寵的兒子去謀那看不見的將來?更有甚者,她或許比誰都巴望著身子不好又不管事,且還對自家兒子抱著善意的董鄂氏長命百歲,不會影響到自己隱形主母身份之餘,還能為弘政將來承繼世子之位加重砝碼,她又何必多此一舉去惹那一身騷?
如此之下,便就成了那尋常的後院爭寵陷害的戲碼,畢竟一招能夠除了董鄂氏又奪去了劉氏手中最大的籌碼,且還讓府中長子之位空懸之下,總是有不怕死的會心動。
而此事若是撇開後院往大了說,弘政沒了,弘時也遭到了波及,拔出蘿蔔帶著坑的扯出了一樁不是胤禛容不下兄弟就是舒蘭容不下庶子的官司,那麼此中誰最得益呢?毫無疑問便是一直扮演著苦主的胤禟,雖說胤禟口口聲聲叫嚷著自己膝下就弘政這麼一個兒子,聲淚俱下的說著這是要絕自己的後,可在本就陰謀算計層出不窮的皇家,若是賠上一個庶子就能將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拉下馬,卻仍舊是一筆再划算不過的買賣,只是成了便是稱心如意,敗了則是意圖謀逆,就不知這是不是胤禟,乃至整個九爺府能夠承受得起的了。
舒蘭自進殿之後就靜靜的坐在胤禛旁邊,此刻卻是忍不住抬眸打量那跟自己妯娌了數年的董鄂氏,眸中帶著意外卻又像盡在意料之中的矛盾,這樣一番話看似是給出了答案,實際上卻是由得胤禛來抉擇,若是胤禛手下留情那就是普通的後院之爭,弘時不過是被殃及的池魚,而若是胤禛容下下胤禟了,那就是其意圖不軌,喪心病狂以親子性命構陷今上,看著低垂著頭看不清眉眼的董鄂氏,便是心知今日這一切的舒蘭也不由得在心裡嘆上一句可惜。
而在舒蘭考量著董鄂氏的同時,董鄂氏的目光也從她和胤禛身上一閃而過,然後又落到了站在不遠處的明珍和胤禟,面上神情不變可心中卻輕輕的嘆了一聲:自己和她們終究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