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道人的神色極為傲慢,冷冷他說道:"他們四人已經雲遊去了,施主有什麼事,跟貧道說也是一樣。"熊倜道:"四儀劍客難道全出去了嗎?"

  那道人道:"出家人不打謊語。"

  先前的道人說:"若是十分重要的事,跟貧道說也一樣。"熊倜道:"四儀劍客既不在,就請道長們帶在下去參拜妙一直人,在下……"那兩個長髯道人一起仰天長笑,打斷了熊倜的話。

  頭一個道人冷笑道:"施主未免將事情看得大容易了吧,掌教真人,豈是你們隨便見得的?"尚未明怒道:"要怎樣才能見得?"

  那道人又長長一聲冷笑,道:"這位施主倒橫得緊,可是將我們武當派不看在眼裡?"尚未明領袖兩河綠林道,在武林中可算一等一的人物:此刻聽了這道人傲慢而無理的話,不禁大怒道:"看在眼裡如何,不看在眼裡又如何?""、那道人怒道:"兩百年來,還沒有人敢在武當山發橫的,我看你恐怕活得不太耐煩了吧?""尚未明哈哈道:"好一個出家人,一開口說話,卻像強盜一樣。"熊倜也覺這兩個人太過無理,正想發話,眼角一斜,卻見方才那年輕道人又奔向山上去,心忖:"難道他又去叫人?"再一想:"那四儀劍客出山不知是真是假,芸妹妹不知被這些道人怎樣了,看來今日我們不闖上山去,不會得到結果。"他心一橫,喝道:"二弟,這兩位道長既然有意指教我們,我們也不必辜負人家的好意。"說著話,他進步右削一掌,砍下去卻劈向那道人的左頸,喝道:"我就先陪道長走兒招。"他一出手便是殺著,意思是想快些解決這兩位道人,闖上山去。

  那道人連聲冷笑中,避開此招,身手亦自不弱,熊倜致敵機先、連環運掌,將他逼得緩不過氣來。

  尚未明一看熊倜動手,他豈肯閒著,尋著另一個道人打了起來。

  那年輕道人在旁看著,卻不動,竟像是有點事不關已的樣子。

  那兩個長髯道人,本是玄真觀藏經閣的高手,只因他兩人脾氣太暴,在外面犯了殺戒,是以武當掌教便令他兩人在藏經閣里閉門思過,哪知今日又犯了老毛病,三言兩語,便和人家動起手來。

  但這其中亦有緣故。

  原來夏芸被四儀劍客和東方瑛送到武當山後,心中又氣又急,又在怪熊倜:"你難道在隔壁那問房裡卻不知道我被人劫走了?"又不禁有點後悔:"我真不該惹來這些麻煩。"東方瑛還沒有上山,便走了,她也不無後悔:"其實我真不該做這件事,被哥哥知道了,一定要罵死我了,唉,我還不是為了他,可是他知道了,恐怕會更不喜歡我了吧。"四儀劍客卻是揚揚得意,認為已替武當派我回面子來了。

  他們回到玄真觀寺,掌教真人正在坐著,他們就將夏芸軟禁在藏經閣里,請那兩位長髯道人,也就是四儀劍客的師兄,蒼玄、蒼荊兩人看守著,蒼玄、蒼荊雖是四儀劍客的師兄,但是在派中的地位,卻不及四儀劍客,武功也比四儀劍客差些,他兩人見四儀劍客要他們看守一個女子,雖是不願,但也無法推託,但暗中卻不免要埋怨幾句,道:"這樣一個小丫頭,也要我們來守著,真是何苦?"夏芸聰明絕頂,聽了這話,便做出嬌怯怯的樣子來。

  於是蒼玄、蒼荊兩個道人更加疏忽,越發不將夏芸看在眼裡,只隨便將她關在一個閣樓里,連守都不守著。

  夏芸心裡高興,當天晚上,便偷偷地溜走了,須知她武功亦非弱手,再加上心思靈敏,競從高手如雲的武當山逃了出去。

  第二天四儀劍客知道此事,氣得踩腳,直埋怨蒼玄、蒼荊而入,凌雲子氣道:"師兄們也是太不小心了,讓這樣個小姑娘將武當山看作無人之境,日後傳出江湖,豈不是個笑話。"蒼玄、蒼荊也是氣得變色,受了師弟的埋怨,卻又說不出話來。

  當天四儀劍客又匆匆上山,聲言非將夏芸找回來不可,臨走時如此這般將事情的始未一說,他們知道熊倜日內便會尋來,丹陽子道:"他若尋行來時,師兄們就將這事告訴他,並且還告訴他,夏芸雖然跑了,但我們卻一定要將她抓回來,熊倜若再要來管這事,便是我們武當派的仇敵。"凌雲子卻道:"這事若要告訴熊倜,他豈非要笑我武當派無用?"丹陽子考慮了半晌,說道:"其實著不告訴他也是一樣,你還怕日後江湖上沒有人知道?"凌雲子看了蒼玄、蒼荊一眼,一言不發,便走了出去。

  蒼玄、蒼荊又氣又慚,等四儀劍客下山後,便一心想尋熊倜來出氣,這日他們走到觀門口時,聽到有兩個年輕人武當山來找四儀劍客,便知道一定是熊倜來了,所以就匆匆趕來了,動起手來。

  哪知道他們一向自恃的武功,卻不是這兩個年輕人的對手,身形全被封得緩不開手來。

  他們在觀里一向人緣不好,後一輩的弟子,更全部對他們不好,是以那年輕道人在旁看著,根本不管,神色里反而有些幸災樂禍的樣子。

  熊倜及尚未明立身先將這兩個傲慢的道人傷在掌下,掌影翻飛,眼看便要得手,卻不料山上又跑下一人,熊倜應付蒼玄,本是綽綽有餘,一看來了人,暗忖道:"這武當派倒的確是不好闖的,馬上便來了幫手。"哪知道道人半路上便高叫道:"蒼玄、蒼荊兩位師兄快住手,掌教真人請這位施主到觀中一見,說是有話要說呢。"蒼玄、蒼荊一聽掌教真人的吩咐,哪裡敢有一絲違抗的意思。

  熊倜及尚未明二人,也立刻住了手。

  後來那道人來到他二人面前,單手打了個問訊,說道:"敝派掌教真人情二位到玄真觀一敘。"那道人又道:"數百年來,敝派都謹守著真武爺爺的教訓,沒有人帶著劍上山去,這不是敝派狂傲自大,還希望施主也能體諒我們的苦衷,將劍留在這裡。"這道人說得極為客氣而圓滑,熊倜無法推託,只得將劍解下來。

  熊倜雙手將劍送到那道人面前。

  那道人接過劍來,笑道:"施主請放心,這柄劍想必是神物利器,貧道一定命人在此好好看守。"他面上微露出一絲狂做的光芒,接著說:"我想還沒有人有這膽子到武當山來搶劍的。"熊倜知道這武當派的確在武林中享有盛名,是以並不怪那道人的狂傲。

  那道人又對蒼玄、蒼荊兩道人說道:"師兄們也請回觀去,等一會掌教真人也有話吩咐哩。"蒼玄、蒼荊答應著,面上難看已極,那道人卻不理會,將劍交給那兩個年輕人,道:"你們好好在此看守著。"熊倜見道人白面無須,看起來只有三十左右,但神態莊重中卻又帶著些威嚴,不禁起了好感,問道:"道長法號弟子尚未得知。"那道人微微一笑,道:"貧道飛鶴子,雖然不曾在江湖中走動,卻也曾聞得熊大俠的英名。"熊倜暗道:"他倒曉得我的姓名了。"

  飛鶴道人又用眼睛看著尚未明,道:"這位施主神采照人,想必也是武林中成名的人物了。"尚未明見這飛鶴子平易近人,便笑道:"弟子尚未明,只是江湖小卒罷了,哪裡說得上是成名的英雄。"他以為飛鶴子必也知道他的名頭,哪知道這飛鶴子是武當掌門的徒弟,一直隨在妙一真人的身側,的確未在江湖中走動過,尚未明成名於兩河,他也不知道,只說了聲"久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