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8頁
正好趙煦大親,狄詠做為國丈,帶著他這一將四千餘官兵從河北輪戍回來,趙煦害怕出意外,便讓狄詠的部下替代了原來的近衛。
有大臣反對,但趙煦不聽。
這時候趙煦萬分感謝他的父親與王巨,正是他們的安排,狄詠這一將特別地大,整整十營官兵,三營騎兵,七營步兵,正好能完成皇宮近衛的需要。
不過還有一個要害沒有解決,那便是入內內侍省與內侍省,又叫前後省,也就是皇宮的太監部門,其中的入內省最為重要。
於是趙煦派親信小黃門帶著秘詔,前往洪州,讓在洪州監酒的李祥立即秘密返回京城。
李祥接到秘詔後會意,刻意裝病,買通了一些手下替他掩飾,然後悄悄騎馬迅速北上,來到京城後,立即被趙煦授為內侍省都知,這時候趙煦才感到他有了安全感。
消息立即傳到幾位宰相耳朵里,范純仁等人一起傻眼了,小皇帝這是想幹嘛,難道想將他的奶奶幹掉?
於是大家集結,強行闖入內宮。
高滔滔在帷幕後說道:“老婆子將要死了,這幾年保佑聖躬,粗究心力,區區之心,只是想不墜先烈基業,保佑大宋平安,不知官家知之否?相公及天下知之否。”
趙煦很恭敬地答道:“祖母,孫兒知之。”
但他手卻攥成了一個拳頭。
其實還好哪,如果不是王巨,在高滔滔折騰下,趙煦雖然親政了,可身體也徹底垮掉了。但就是有了王巨安排,這幾年趙煦也被高滔滔折騰得不輕,不能練習五禽戲了,連王巨留下的那幾十篇策論也全部被太監燒掉了,甚至都不敢隨便說話!
高滔滔繼續說道:“我因為受到了武宗臨終託付,才和官家升殿,數年過去了,你們說說心裡話,我給了娘家什麼好處?只因為要做到公正,我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死掉,都沒有見到(指趙頊四弟趙頵,長女陳國公主,因為他們成年,必須在皇城外開府或嫁人,高滔滔又不便出宮,於是死了,高滔滔無法親自弔唁)。”
然後又絮叨地說了許多她的功勞,呂大防等大臣隨聲附和,趙煦越聽越氣憤,最後忍不住說道:“大防等出去!”
奶奶的,宋朝都折騰成這樣,還有臉在這兒互相自誇!
不久高滔滔病逝。
宋朝朝堂忽然變得很安靜,沒有一個人爭吵,整整一個多月,趙煦一言不發。范祖禹忍不住了,便上書,皇上你在想嘛,不管你想用誰,必須從國家角度出發(不要胡思亂想,再用新黨,俺們可是不同意的)。偉大的太皇太后死了,必須象仁宗對待劉太后那樣,下令百姓不得議論天聖是非,以保障政局穩定,更維護了太后名聲,也全了仁宗仁孝美名。
奏子遞進皇宮,但傳來的消息是趙煦啟用了六名大太監,這也是必然,君王更遞之時,特別是內宮必須要掌控起來,僅憑李祥一個人,還不能掌控兩省的。
范祖禹更急了,這趨勢不妙啊,他連連上書,結果卻聽到一個霹靂般的消息,章惇也被趙煦用秘旨從英州調回京城。
章惇走是瞞不住英州官員的,但皇帝剛一親政,便啟用章惇,英州官員那個敢向京城宰相們打小報告,所以章惇快到京城,才被朝中大臣們得知。
所有大佬們都急了,呂陶帶著一大群大臣,不斷地上書,皇上,你不能這麼幹。為何呢,想任命宰相,必須得用朝廷正式的詔書,也就是皇帝下口旨,或者寫草書,經兩制官或門下審議後,重新寫制書,方可成為詔書。
你用這個秘詔,任命一名太監那也罷了,但任命宰相,這道任命無效。
可是無論他們再怎麼鬧,趙煦都沒有給任何回應,相反的,趙煦又讓狄詠派出一部親衛,前去親迎章惇,以免半途有不測發生。
范純仁黯然,說了一句,都別爭了。
將皇帝逼到這份上,比當年韓琦逼趙頊還要過份的,再爭下去,難道想將皇帝拉下馬去不成?
蘇東坡見勢不妙,撥腿離開京城。
他能逃,范純仁呂大防不能逃,章惇來到京城,這一群大臣們不顧臉面,一個個親自來到十幾里外東水門碼頭,迎接章惇回歸,章惇看著這一群不要臉的大臣,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呵呵兩聲。
隨著朝廷下詔,將蔡確、張商英、李清臣等人陸續調回京城,張商英接到朝廷用特腳遞送來的詔書,人還沒有走,便用特腳遞上奏,武宗盛德大業,都被一波大臣逆賊敗壞了,因此我請求朝廷將京城各部司所有文件一起封檔保存,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調動查看,以勘查每一個官員的清奸忠邪。
準備清算了。
而且朔黨又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張薦進京述職,向朝廷匯報原委,朱垓等不及,又親自來華亭查問。
在華亭他無意中看上了一個叫蘭蘭的行首,十分恩寵,在她的館中逗留了十幾天,然後返回秀州。
這個王縣尉又看到了一個機會,在他挑唆下,蘭蘭帶著婢女,找到段天水,妾身也要地。
與張薦長袖善舞不同,段天水腦筋可沒有那麼活絡,他一聽氣樂了,你只是一個妓子,不是劉娥的伎,而是真正的妓,憑什麼向我要地?
而且就是其他的鄉紳,他們雖然分配了許多耕地,但都是用錢變相購買下來的,你一個小妓子,嘴一張,什麼都不出,憑什麼向老子討要幾十頃耕田?
有大臣反對,但趙煦不聽。
這時候趙煦萬分感謝他的父親與王巨,正是他們的安排,狄詠這一將特別地大,整整十營官兵,三營騎兵,七營步兵,正好能完成皇宮近衛的需要。
不過還有一個要害沒有解決,那便是入內內侍省與內侍省,又叫前後省,也就是皇宮的太監部門,其中的入內省最為重要。
於是趙煦派親信小黃門帶著秘詔,前往洪州,讓在洪州監酒的李祥立即秘密返回京城。
李祥接到秘詔後會意,刻意裝病,買通了一些手下替他掩飾,然後悄悄騎馬迅速北上,來到京城後,立即被趙煦授為內侍省都知,這時候趙煦才感到他有了安全感。
消息立即傳到幾位宰相耳朵里,范純仁等人一起傻眼了,小皇帝這是想幹嘛,難道想將他的奶奶幹掉?
於是大家集結,強行闖入內宮。
高滔滔在帷幕後說道:“老婆子將要死了,這幾年保佑聖躬,粗究心力,區區之心,只是想不墜先烈基業,保佑大宋平安,不知官家知之否?相公及天下知之否。”
趙煦很恭敬地答道:“祖母,孫兒知之。”
但他手卻攥成了一個拳頭。
其實還好哪,如果不是王巨,在高滔滔折騰下,趙煦雖然親政了,可身體也徹底垮掉了。但就是有了王巨安排,這幾年趙煦也被高滔滔折騰得不輕,不能練習五禽戲了,連王巨留下的那幾十篇策論也全部被太監燒掉了,甚至都不敢隨便說話!
高滔滔繼續說道:“我因為受到了武宗臨終託付,才和官家升殿,數年過去了,你們說說心裡話,我給了娘家什麼好處?只因為要做到公正,我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死掉,都沒有見到(指趙頊四弟趙頵,長女陳國公主,因為他們成年,必須在皇城外開府或嫁人,高滔滔又不便出宮,於是死了,高滔滔無法親自弔唁)。”
然後又絮叨地說了許多她的功勞,呂大防等大臣隨聲附和,趙煦越聽越氣憤,最後忍不住說道:“大防等出去!”
奶奶的,宋朝都折騰成這樣,還有臉在這兒互相自誇!
不久高滔滔病逝。
宋朝朝堂忽然變得很安靜,沒有一個人爭吵,整整一個多月,趙煦一言不發。范祖禹忍不住了,便上書,皇上你在想嘛,不管你想用誰,必須從國家角度出發(不要胡思亂想,再用新黨,俺們可是不同意的)。偉大的太皇太后死了,必須象仁宗對待劉太后那樣,下令百姓不得議論天聖是非,以保障政局穩定,更維護了太后名聲,也全了仁宗仁孝美名。
奏子遞進皇宮,但傳來的消息是趙煦啟用了六名大太監,這也是必然,君王更遞之時,特別是內宮必須要掌控起來,僅憑李祥一個人,還不能掌控兩省的。
范祖禹更急了,這趨勢不妙啊,他連連上書,結果卻聽到一個霹靂般的消息,章惇也被趙煦用秘旨從英州調回京城。
章惇走是瞞不住英州官員的,但皇帝剛一親政,便啟用章惇,英州官員那個敢向京城宰相們打小報告,所以章惇快到京城,才被朝中大臣們得知。
所有大佬們都急了,呂陶帶著一大群大臣,不斷地上書,皇上,你不能這麼幹。為何呢,想任命宰相,必須得用朝廷正式的詔書,也就是皇帝下口旨,或者寫草書,經兩制官或門下審議後,重新寫制書,方可成為詔書。
你用這個秘詔,任命一名太監那也罷了,但任命宰相,這道任命無效。
可是無論他們再怎麼鬧,趙煦都沒有給任何回應,相反的,趙煦又讓狄詠派出一部親衛,前去親迎章惇,以免半途有不測發生。
范純仁黯然,說了一句,都別爭了。
將皇帝逼到這份上,比當年韓琦逼趙頊還要過份的,再爭下去,難道想將皇帝拉下馬去不成?
蘇東坡見勢不妙,撥腿離開京城。
他能逃,范純仁呂大防不能逃,章惇來到京城,這一群大臣們不顧臉面,一個個親自來到十幾里外東水門碼頭,迎接章惇回歸,章惇看著這一群不要臉的大臣,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呵呵兩聲。
隨著朝廷下詔,將蔡確、張商英、李清臣等人陸續調回京城,張商英接到朝廷用特腳遞送來的詔書,人還沒有走,便用特腳遞上奏,武宗盛德大業,都被一波大臣逆賊敗壞了,因此我請求朝廷將京城各部司所有文件一起封檔保存,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調動查看,以勘查每一個官員的清奸忠邪。
準備清算了。
而且朔黨又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張薦進京述職,向朝廷匯報原委,朱垓等不及,又親自來華亭查問。
在華亭他無意中看上了一個叫蘭蘭的行首,十分恩寵,在她的館中逗留了十幾天,然後返回秀州。
這個王縣尉又看到了一個機會,在他挑唆下,蘭蘭帶著婢女,找到段天水,妾身也要地。
與張薦長袖善舞不同,段天水腦筋可沒有那麼活絡,他一聽氣樂了,你只是一個妓子,不是劉娥的伎,而是真正的妓,憑什麼向我要地?
而且就是其他的鄉紳,他們雖然分配了許多耕地,但都是用錢變相購買下來的,你一個小妓子,嘴一張,什麼都不出,憑什麼向老子討要幾十頃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