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今天不說徐文長,今天只說于謙,因為我剛從于謙祠祈夢回來。這是浙江作協舉辦的第二屆作家節的諸多活動中的一個,它本不屬於我一個人,但我在心裡把它看作了是只屬於我一個人的活動。這不是自私,而是自信。我相信,在所有參與該活動的人中,我和于謙的關係是最特別的,一方面他曾經是我童年記憶中的一位風光英名的「祖上老人」,另一方面我是把這種童年記憶保存得最好的人。也許當地很多人都會有我相似的童年——把于謙誤以為是自己的祖上老人,但如果想最大限度地保存這種童年記憶,需要最大限度地離開家鄉,離開你童年的人情世故。我就屬於這樣的人,像一隻遷居的候鳥飛出巢穴一樣,鄉情鄉音、故人往事只能以童年記憶的方式保存,因而被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下來。於是,于謙作為我祖上老人的「那個錯誤」也一直頑強地遺留著——像一個胎記不能抹掉,無法抹掉。於是,走進于謙祠的一瞬間,我感覺我像走進了我的童年,老人們講述的有關于謙的種種故事,紛紛湧上心頭,那份親切令我感動,那種感覺令我恍惚。我想,在這個下午,在這些人當中,我是最心動的一個,也是最迷離的,如夢似幻,真真假假,是是非非,迷失在時間的隧道里,迷失在記憶的深淵裡。
因於自以為與于謙的特別的關係,我對這次祈夢活動也特別熱衷,我暗暗想,在于謙祠祈夢,我大概會比別人更易於受到這位夢神的善待,所以我用心地準備了一個夢。在記者的追問下,我還一度說過我這個夢:希望于謙老人給我力量,讓我儘快盡好地完成我正在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但是,那天下午的氛圍,如訴的琴聲,如歌的古樂,如詩的宋詞,英雄于謙的英名事跡,孩子健康美好的願望,莊嚴的儀式,虔誠的瞻仰等等這一切,輕而易舉地令我變得豪邁起來,雄壯起來。當祈夢牌發到我手上時,我已經羞於寫下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夢想,最後落在祈夢牌上的似乎不是一個個人的夢想,而是一個「人民的夢想」,一個「社會的夢想」:
英雄不死,正氣長存。
而且,我自己也想不到,我內心為此感到非常的明亮和坦蕩,我一點也不覺得我這是在作秀,它就是我此刻的真實心情。我甚至清晰地聽到發自我內心的一個聲音:如果人間沒有像于謙這樣的英雄,沒有捨生取義的正氣,jian訐當道,穢氣橫流,那麼我們個人的所有夢想都要完蛋;尤其像我這種內心屬於比較古典的人,大概更是如此。
我還發現,那天祈下像我這樣豪情萬丈夢想的,不乏其人。我相信,這都是真實的,哪怕是瞬息的真實,總之決不會戲言——如果在那種場合還寫下戲言,那是不可思議的。這也使我想到,啟動于謙祠祈夢儀式的意義所在,它或多或少會給人一種正面的點燃。當然,我們不可能天天處在這種照耀之中,但我們又確實需要這種照耀,哪怕是短短的一瞬間。而每一個走進于謙祠祈夢的人,我想也許都會迎來這麼一瞬間。
2004年6月23日母愛有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東西又可能是每個人的秘密。一個人獨自飲泣總有那麼一點私底下的感覺,尤其是對一個男人而言,這很可能成為他的一個羞於公布的秘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篇文章不是我樂意寫的,我幾次寫寫丟丟,便秘似的痛苦寫作過程,也足夠證明了我的不樂意是真實的。但我又不忍放棄。我說的是不忍,是一種欲言又止又欲罷不能的無奈與掙扎。我為什麼要被這件渺小事情折磨?是因為我在其見了一些奇特動人的景象,一些母親的東西:她的命運,她的愛,她的苦,她的過去和現在。換句話說,現在的我再也不相信「男兒有淚不輕彈」這類老掉牙的東西。這些東西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虛弱,更加冷漠,更加傻乎乎:不是可愛的傻乎乎,而是可憐的傻乎乎,真正的傻乎乎。
孩時的眼淚是不值得說的,因為它總是伴隨著聲嘶力竭的哭聲,哭聲里藏足了反抗和祈求,眼淚是不屈鬥志的流露,也是繳械投降的詔書。當眼淚藏有心計時,眼淚已經失卻了眼淚本色,變得更像一把刀,一種武器。但我似乎要除外。我是個在哭方面有些怪異和異常的人。母親說,我生來就不愛哭,一哭喉嚨就啞,叫人心疼。誰心疼?在那個愛心被貧困和愚昧蒙蔽的年代,惟有母親。我覺得,那個年代只有母親才會為一個少年的啼哭心動——那是一個人人都在啼哭的年代,你哭說明你和大家一樣,有什麼可心疼的?很正常嘛。哭啞了喉嚨不叫怪異,也許該叫脆弱(所以才讓母親心疼)。我的怪異是,母親說我哭大了就會犯病,手腳抽筋,口吐白沫,跟犯癲癇病似的,叫人害怕。說實話,因為與生俱來有這個毛病——一哭大了身體會抽筋,吐白沫,所以只要我一開哭,母親總是來跟我說好話,勸我,騙我,讓我及時止哭。這簡直就讓我的哥哥姐姐妒嫉極了,他們哭母親從來不會理睬的。父親脾氣暴躁,經常把我的哥哥、姐姐打得哭聲動天。母親看見了,視而不見,有時還落井下石,在一旁煽風點火,鼓勵父親打。只有我,母親是不准父親打的,打了也會及時替我解圍,像老母雞護小雞把我護在懷裡,替我接打。有一次,母親不在家,父親把我打狠了,我哭得死去活來,舊病復發,抽筋,並引發休克,人中被掐青才緩過神來。母親回家知道後,拿起菜刀,把一張小桌子砍了個破,警告父親,如果再打我她就把我殺了(免得我再受罪的意思)。那個兇惡的樣子,讓父親都害怕了。
因為知道自己有這個毛病,不能哭,哭了要丟人現眼的,我從懂事起,一直在抑制自己哭,有淚總往肚裡吞。吞不下去,捏住鼻子也要灌下去,很決絕的。灌上個一年半載,哪還要灌,都囫圇吞下去了,跟吞氣一樣。印象中,我從17歲離開母親後,十幾二十年中好像從來沒有流過淚。有一次,看電影,是台灣的,(電影名字忘了,反正電影裡有首歌,唱的是: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糙……)電影院裡一片哭聲,左右四顧,至少是淚流滿面的,只有我,臉上乾乾的,心裡空空的,讓我很慚愧。後來我又看到一篇短文,標題叫《男人也有水糙一般的溫柔》,是歌頌一個男人的眼淚的,很是觸動我。這兩件事鼓動了我,我暗自決定以後有淚不吞了,要流出來,哭也行,哪怕哭大了,讓人看到我的秘密也不怕。有點孤注一擲的意味。於是,我又專門去看了那部台灣電影,我想看自己流一次淚。不行,怎麼鼓勵都沒用,心裡使不上勁,沒感覺。以後經常出現這種感覺,我心裡很難過,希望自己哭,讓淚水流走我的苦痛。但屢試屢敗,就是沒感覺,找不到北!真的,我發現我已經不會流淚了,不會哭了,就像失眠的人睡不著覺一樣,本來你應該天生行的,但就是不行了。也許,所有器官都一樣,經常不用,功能要退化的。我的淚腺已經乾涸了,死掉了,就像一個野人,不知不覺中身上已經失掉了諸多器官的功能。
死掉也罷!
可它又活轉來了。
說來似乎很突然,那是1992年春節,年近三十的我第一次帶女友回家探親,第二天要走了,晚上母親燒了一桌子菜,兄弟姐妹聚齊了,吃得鬧鬧熱熱的,惟獨母親一言不發,老是默默地往我碗裡搛菜。我說,媽,我又不是客人,你給我搛什麼菜。母親什麼都不說,放下筷子,只是默默地看著我,那種眼神像是不認識我似的。我隨意地說,媽,你老這樣看著我幹嗎?媽說,我是看一眼少一眼了,等你下次回來時,媽說不定就不在了。說著,又給我搛了一筷子菜。這時我多少已經感覺到一些不對頭,姐又多了一句嘴,說什麼媽恨不得我把一桌子菜都打包帶走,好叫我吃著她燒的菜想著她,等等。姐的話沒完,奇蹟發生了:我哭了,眼淚奪眶而出,嘴唇一鬆動,居然嗚嗚有聲,渾身還在不停地抽搐,把媽嚇壞了,以為我老毛病又犯了,一下像小時候一樣把我攬在懷裡,安慰我別哭。可我卻不像小時候一樣管用,淚如泉湧,止不住,聲音漸哭漸大,最後幾乎變成嚎啕了,身子也軟透了,沒有一點氣力。一桌子人,誰都沒想到我會這樣哭,我哭得很沒有分寸,一點章法都沒有,很失一個成年人的水準。我想,那大概是因為我還沒有學會哭吧。但起碼,我已經學會了流淚,以至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一想起母親的面容,眼淚就會無聲地湧出。
就是說,我的淚腺又活了,是母親激活的!
我承認,也許很多男人都要承認,我們在很長的一個年齡段里,心裡是沒有母親的身影的,我們心裡裝著可笑的「世界」,裝得滿滿的,傻乎乎的,把什麼都裝進去了,愛的,恨的,榮的,恥的,貴的,賤的,身邊的,遠方的,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很多很多,太多太多,連親愛的母親也要可憐地被擠掉。等我們明白這一切都很可笑,明白自己原來很傻,錯了,準備糾正錯誤,把母親重新放回到心裡時,發現母親已經老了,走了。走了,那你就後悔到死吧。我很感激上帝給我機會,讓我有幸把母親再次放回到心裡。因為在我心裡,所以雖然我們相隔數千里,但我還是經常看得見她。看書時要看見,聽音樂時要看見,看電視時也會看見,有時以至看GG都要看見。比如劉歡唱什麼「心若在夢就在」的歌,那是個GG片吧,我看到那個少年在風雨中衝到劉歡身邊,我就看見了母親。說真的,每回看見心裡都酸酸的,要流淚。不久前,老婆出了幾天差,一個人帶孩子,晚上孩子突然發起燒來,餵過藥後燒倒是立馬退了,轉眼兒子又睡得很香的。但心有餘悸的我怎麼也不敢入睡,便久久地望著兒子睡,望著望著眼淚又出來了:因為我又看見母親了。
世界太大,母親,我不能天天回去看您,陪您,一個月一次也不行,只能一年回去看您一兩次,陪您十幾天,為此我時常感到很內疚,很難過。好在您已經激活了我的淚腺,我在難過時可以通過淚水來泄排。啊,母親,您總是預先把兒子需要的給了他……
2007年4月19日於成都金沙無法瀟灑 老大運背,生意蝕本,求子無術,畝(母)產兩千斤(金),氣煞人矣。老二額頭髮黑,為個川妹子,別父老,走他鄉,尋死覓活的樣,伊人必為仙姑玉女,結果竟是只下不了蛋的母雞,霉煞人矣。老三財源滾滾,母親說,這是好兆頭,財子財子(才子),有財必有子。殊不知,老話也有失靈時。就這樣,兒子三個,眼看日日老去,不定很快就會死去,卻不見孫孫影兒,死也難瞑目。為死瞑目,母親居然下出毒招,要老二我離婚。我說母親不是常言嫁雞隨雞,豈能離婚?母親臉一沉,管不了那麼多了,我和你爸活一場,總不能落個斷後惡名。我說您可以不管,我無法不管——我做不到。母親默默離去,縮小了的背影透出無限悲傷。不料母親就此臥床不起,不飲不食,泣而不語,弄得幾家人雞飛狗跳。我說母親何必這樣,有話好好說。母親睜開眼,離不離?那架勢最明白:你不答應,我不罷休。我只好答應。回得蜀地,做妻工作:生一個吧。其實妻「下不了蛋」是假,只是想少個拖累自在活一把,又怕老人嘮叨才打出這幌子。
因於自以為與于謙的特別的關係,我對這次祈夢活動也特別熱衷,我暗暗想,在于謙祠祈夢,我大概會比別人更易於受到這位夢神的善待,所以我用心地準備了一個夢。在記者的追問下,我還一度說過我這個夢:希望于謙老人給我力量,讓我儘快盡好地完成我正在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但是,那天下午的氛圍,如訴的琴聲,如歌的古樂,如詩的宋詞,英雄于謙的英名事跡,孩子健康美好的願望,莊嚴的儀式,虔誠的瞻仰等等這一切,輕而易舉地令我變得豪邁起來,雄壯起來。當祈夢牌發到我手上時,我已經羞於寫下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夢想,最後落在祈夢牌上的似乎不是一個個人的夢想,而是一個「人民的夢想」,一個「社會的夢想」:
英雄不死,正氣長存。
而且,我自己也想不到,我內心為此感到非常的明亮和坦蕩,我一點也不覺得我這是在作秀,它就是我此刻的真實心情。我甚至清晰地聽到發自我內心的一個聲音:如果人間沒有像于謙這樣的英雄,沒有捨生取義的正氣,jian訐當道,穢氣橫流,那麼我們個人的所有夢想都要完蛋;尤其像我這種內心屬於比較古典的人,大概更是如此。
我還發現,那天祈下像我這樣豪情萬丈夢想的,不乏其人。我相信,這都是真實的,哪怕是瞬息的真實,總之決不會戲言——如果在那種場合還寫下戲言,那是不可思議的。這也使我想到,啟動于謙祠祈夢儀式的意義所在,它或多或少會給人一種正面的點燃。當然,我們不可能天天處在這種照耀之中,但我們又確實需要這種照耀,哪怕是短短的一瞬間。而每一個走進于謙祠祈夢的人,我想也許都會迎來這麼一瞬間。
2004年6月23日母愛有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東西又可能是每個人的秘密。一個人獨自飲泣總有那麼一點私底下的感覺,尤其是對一個男人而言,這很可能成為他的一個羞於公布的秘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篇文章不是我樂意寫的,我幾次寫寫丟丟,便秘似的痛苦寫作過程,也足夠證明了我的不樂意是真實的。但我又不忍放棄。我說的是不忍,是一種欲言又止又欲罷不能的無奈與掙扎。我為什麼要被這件渺小事情折磨?是因為我在其見了一些奇特動人的景象,一些母親的東西:她的命運,她的愛,她的苦,她的過去和現在。換句話說,現在的我再也不相信「男兒有淚不輕彈」這類老掉牙的東西。這些東西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虛弱,更加冷漠,更加傻乎乎:不是可愛的傻乎乎,而是可憐的傻乎乎,真正的傻乎乎。
孩時的眼淚是不值得說的,因為它總是伴隨著聲嘶力竭的哭聲,哭聲里藏足了反抗和祈求,眼淚是不屈鬥志的流露,也是繳械投降的詔書。當眼淚藏有心計時,眼淚已經失卻了眼淚本色,變得更像一把刀,一種武器。但我似乎要除外。我是個在哭方面有些怪異和異常的人。母親說,我生來就不愛哭,一哭喉嚨就啞,叫人心疼。誰心疼?在那個愛心被貧困和愚昧蒙蔽的年代,惟有母親。我覺得,那個年代只有母親才會為一個少年的啼哭心動——那是一個人人都在啼哭的年代,你哭說明你和大家一樣,有什麼可心疼的?很正常嘛。哭啞了喉嚨不叫怪異,也許該叫脆弱(所以才讓母親心疼)。我的怪異是,母親說我哭大了就會犯病,手腳抽筋,口吐白沫,跟犯癲癇病似的,叫人害怕。說實話,因為與生俱來有這個毛病——一哭大了身體會抽筋,吐白沫,所以只要我一開哭,母親總是來跟我說好話,勸我,騙我,讓我及時止哭。這簡直就讓我的哥哥姐姐妒嫉極了,他們哭母親從來不會理睬的。父親脾氣暴躁,經常把我的哥哥、姐姐打得哭聲動天。母親看見了,視而不見,有時還落井下石,在一旁煽風點火,鼓勵父親打。只有我,母親是不准父親打的,打了也會及時替我解圍,像老母雞護小雞把我護在懷裡,替我接打。有一次,母親不在家,父親把我打狠了,我哭得死去活來,舊病復發,抽筋,並引發休克,人中被掐青才緩過神來。母親回家知道後,拿起菜刀,把一張小桌子砍了個破,警告父親,如果再打我她就把我殺了(免得我再受罪的意思)。那個兇惡的樣子,讓父親都害怕了。
因為知道自己有這個毛病,不能哭,哭了要丟人現眼的,我從懂事起,一直在抑制自己哭,有淚總往肚裡吞。吞不下去,捏住鼻子也要灌下去,很決絕的。灌上個一年半載,哪還要灌,都囫圇吞下去了,跟吞氣一樣。印象中,我從17歲離開母親後,十幾二十年中好像從來沒有流過淚。有一次,看電影,是台灣的,(電影名字忘了,反正電影裡有首歌,唱的是: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糙……)電影院裡一片哭聲,左右四顧,至少是淚流滿面的,只有我,臉上乾乾的,心裡空空的,讓我很慚愧。後來我又看到一篇短文,標題叫《男人也有水糙一般的溫柔》,是歌頌一個男人的眼淚的,很是觸動我。這兩件事鼓動了我,我暗自決定以後有淚不吞了,要流出來,哭也行,哪怕哭大了,讓人看到我的秘密也不怕。有點孤注一擲的意味。於是,我又專門去看了那部台灣電影,我想看自己流一次淚。不行,怎麼鼓勵都沒用,心裡使不上勁,沒感覺。以後經常出現這種感覺,我心裡很難過,希望自己哭,讓淚水流走我的苦痛。但屢試屢敗,就是沒感覺,找不到北!真的,我發現我已經不會流淚了,不會哭了,就像失眠的人睡不著覺一樣,本來你應該天生行的,但就是不行了。也許,所有器官都一樣,經常不用,功能要退化的。我的淚腺已經乾涸了,死掉了,就像一個野人,不知不覺中身上已經失掉了諸多器官的功能。
死掉也罷!
可它又活轉來了。
說來似乎很突然,那是1992年春節,年近三十的我第一次帶女友回家探親,第二天要走了,晚上母親燒了一桌子菜,兄弟姐妹聚齊了,吃得鬧鬧熱熱的,惟獨母親一言不發,老是默默地往我碗裡搛菜。我說,媽,我又不是客人,你給我搛什麼菜。母親什麼都不說,放下筷子,只是默默地看著我,那種眼神像是不認識我似的。我隨意地說,媽,你老這樣看著我幹嗎?媽說,我是看一眼少一眼了,等你下次回來時,媽說不定就不在了。說著,又給我搛了一筷子菜。這時我多少已經感覺到一些不對頭,姐又多了一句嘴,說什麼媽恨不得我把一桌子菜都打包帶走,好叫我吃著她燒的菜想著她,等等。姐的話沒完,奇蹟發生了:我哭了,眼淚奪眶而出,嘴唇一鬆動,居然嗚嗚有聲,渾身還在不停地抽搐,把媽嚇壞了,以為我老毛病又犯了,一下像小時候一樣把我攬在懷裡,安慰我別哭。可我卻不像小時候一樣管用,淚如泉湧,止不住,聲音漸哭漸大,最後幾乎變成嚎啕了,身子也軟透了,沒有一點氣力。一桌子人,誰都沒想到我會這樣哭,我哭得很沒有分寸,一點章法都沒有,很失一個成年人的水準。我想,那大概是因為我還沒有學會哭吧。但起碼,我已經學會了流淚,以至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一想起母親的面容,眼淚就會無聲地湧出。
就是說,我的淚腺又活了,是母親激活的!
我承認,也許很多男人都要承認,我們在很長的一個年齡段里,心裡是沒有母親的身影的,我們心裡裝著可笑的「世界」,裝得滿滿的,傻乎乎的,把什麼都裝進去了,愛的,恨的,榮的,恥的,貴的,賤的,身邊的,遠方的,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很多很多,太多太多,連親愛的母親也要可憐地被擠掉。等我們明白這一切都很可笑,明白自己原來很傻,錯了,準備糾正錯誤,把母親重新放回到心裡時,發現母親已經老了,走了。走了,那你就後悔到死吧。我很感激上帝給我機會,讓我有幸把母親再次放回到心裡。因為在我心裡,所以雖然我們相隔數千里,但我還是經常看得見她。看書時要看見,聽音樂時要看見,看電視時也會看見,有時以至看GG都要看見。比如劉歡唱什麼「心若在夢就在」的歌,那是個GG片吧,我看到那個少年在風雨中衝到劉歡身邊,我就看見了母親。說真的,每回看見心裡都酸酸的,要流淚。不久前,老婆出了幾天差,一個人帶孩子,晚上孩子突然發起燒來,餵過藥後燒倒是立馬退了,轉眼兒子又睡得很香的。但心有餘悸的我怎麼也不敢入睡,便久久地望著兒子睡,望著望著眼淚又出來了:因為我又看見母親了。
世界太大,母親,我不能天天回去看您,陪您,一個月一次也不行,只能一年回去看您一兩次,陪您十幾天,為此我時常感到很內疚,很難過。好在您已經激活了我的淚腺,我在難過時可以通過淚水來泄排。啊,母親,您總是預先把兒子需要的給了他……
2007年4月19日於成都金沙無法瀟灑 老大運背,生意蝕本,求子無術,畝(母)產兩千斤(金),氣煞人矣。老二額頭髮黑,為個川妹子,別父老,走他鄉,尋死覓活的樣,伊人必為仙姑玉女,結果竟是只下不了蛋的母雞,霉煞人矣。老三財源滾滾,母親說,這是好兆頭,財子財子(才子),有財必有子。殊不知,老話也有失靈時。就這樣,兒子三個,眼看日日老去,不定很快就會死去,卻不見孫孫影兒,死也難瞑目。為死瞑目,母親居然下出毒招,要老二我離婚。我說母親不是常言嫁雞隨雞,豈能離婚?母親臉一沉,管不了那麼多了,我和你爸活一場,總不能落個斷後惡名。我說您可以不管,我無法不管——我做不到。母親默默離去,縮小了的背影透出無限悲傷。不料母親就此臥床不起,不飲不食,泣而不語,弄得幾家人雞飛狗跳。我說母親何必這樣,有話好好說。母親睜開眼,離不離?那架勢最明白:你不答應,我不罷休。我只好答應。回得蜀地,做妻工作:生一個吧。其實妻「下不了蛋」是假,只是想少個拖累自在活一把,又怕老人嘮叨才打出這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