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申訴意見”的落款時間為同一天的,還有《關於東北抗日游擊隊過去與現在的略述》和《關於布置和建立東北游擊隊的報告》。兩篇各約兩萬字的文件,分析了游擊戰爭在東北抗戰中的地位、作用,總結了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發展歷程和基本經驗,論述了游擊戰爭的組織原則,發展的必要條件、戰略戰術,並對當前面臨的緊迫任務和軍事部署提出具體建議。

  顯然也是為會議準備的,而且主要應該是在赴會前的東北寫的這兩份文件,趙尚志為何署名“向之”?身為2路軍副總指揮、《東北紅星壁報》主筆,僅僅是因為與“尚志”諧音嗎?而在那伯力的“工作房子”,已經成了光杆司令的曾經叱吒風雲的大英雄,心嚮往之的除了率軍馳騁疆場外,還能有別的嗎?

  在“洋笆籬子”里,他質問蘇方那個“口信”,要求去見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要求回國。怒髮衝冠,無處發泄,他沖看守咆哮。張壽籛用整整10天與祁致中個別談話,而他有近16個月的時間,可兩個人除了口角,好像沒別的。雖然都是戴鴻賓的話語權,畢竟留下些可供思考的東西,那“工作房子”呢?

  比起那張嘴要笨拙些的筆,在“洋笆籬子”里尚能寫出《關於“抗日反滿”問題的意見》,就相信他在“工作房子”里會留下更多的東西。而自那個“口信”後,就霉運連連的那些連環的系列的疑團,無論他的結論怎樣缺乏證據支撐,也能給後人提供一些破解的線索。可已有的小冊子什麼的,尚且要“把趙尚志的罪惡名字除取抹去”,就能明白除了回國後親自背著的一包文字材料外,這“工作房子”的10個月,為什麼只能是一片空白了。

  有人早就為趙尚志的“今後實際工作環境之適當要求甚費考慮”了,其一是“參加工廠和集團農莊一年以上生產工作,然後給以一年以上黨教育,再回東北或其他派遣工作”。

  《趙尚志給敦斯基的信》中說:

  蒙天天很好的招待,吃、穿、住都特別好,我很感謝,可惜是我沒有什麼工作成績,真覺抱愧,所以我請求還是可以減低一些招待,或者由我自己勞動。

  這時趙尚志當然不在“工作房子”,可根據前面陳雷老人的敘述,那“工作房子”里的衣食住能很差嗎?

  陳雷老人說,“工作房子”里沒廁所,要到外面的公共廁所去。時間長了,被住在樓東頭的一個姑娘盯上了,一次還從公廁上方投下一封信,把他嚇了一跳。因為那個每天來看他、安排他的生活的小老頭少校,告訴他蘇聯也有外國特務,不讓他接觸外人。他把信拿給女主人娜嘉看,娜嘉連說帶比畫地笑著告訴他,這是好事。怎麼個好事呀?小老頭少校來了,看了,去樓東頭跟那姑娘談過回來,說她要跟你散步談戀愛,我已替你回絕了。幾天後,那個姑娘竟闖進來,幸虧娜嘉在家,把她推了出去。陳雷站那兒手足無措,弄出一身大汗。

  巴彥游擊隊失敗後被開除黨籍,父母就勸他結婚。而當時趙尚志已經三十二歲了,在那個年代,這個年紀有的已經當爺爺了。從珠河游擊隊隊長到3軍軍長、聯總司令,趙尚志從來就是士兵吃什麼他吃什麼,從不吃小灶。他不適應“天天很好的招待”,可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住好的還不好學嗎?任何時代都有雄心壯志者,因為諸種不如意而心灰意懶,躲進溫柔鄉的。即便在那“天大房子地大炕”的環境中,不也有人因為戀愛,不願與組織上並未批准同意結婚的異性離別,不服從組織派遣的嗎?

  倘若如此,那還是趙尚志嗎?

  他是龍是虎。

  第57章 大英雄

  壯士一去兮

  1941年10月中旬,在度過了應該說招待很好卻是度日如年的10個月沒有鐵窗的“工作房子”生活後,趙尚志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

  這是個被稱做“五花山”的季節,經霜的樹葉,赤橙黃綠青藍紫,在秋風中喧鬧著覆滿山嶺。不知這一年如何,往常這時候北滿經常落雪了,有時還挺大的。

  蹲“洋笆籬子”,住“工作房子”,趙尚志有多少憤怒、痛苦,這一刻就有多少激動、興奮。

  只是這一次的心境,又與上一次大不同。

  上一次是作為東北抗聯總司令,起碼是3軍、5軍、6軍、7軍、11軍的總司令,“領導破壞敵軍整個體系的鬥爭”。這次是奉命率領一支4個人的小部隊潛回北滿,一旦日蘇戰爭爆發,便去炸毀興山(鶴崗)發電廠和佳木斯至湯原間的鐵路,並配合蘇軍在小興安嶺深處、湯旺河上游老白山附近修建飛機場。

  如果就是這樣子,那就與抗聯其他的境內外來去的小部隊,沒多少差異了。

  一行5人,趙尚志和原3軍留守團團長姜立新、原3軍3師3團團長張鳳岐、原6軍士兵趙海濤、原2路軍士兵韓有,在蘇軍協助下渡過黑龍江,在蘿北縣大馬河口附近登岸。負重很大,趙尚志命令每人卸下3公斤炸藥,連同一些不急用的東西都暫時“插”起來。張鳳岐有本《聯共(布)黨史簡編教程》,趙尚志也讓“插”起來。而他那個挺沉的帆布包,裡面都是他寫的材料,無論怎麼輕裝,他都一直背著,一副與之共存亡的架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