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李在德老人說,“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把趙尚志說成是比日本鬼子還壞的“殺人犯”,陳雷是“大劊子手”,幫著趙尚志殺人,烏拉嘎戰鬥後一次就殺了120多人。把我們這幫人都殺了,也沒這麼多人呀!黑龍江省的一些紅衛兵到北京,找我和於保合調查情況,我們給他們講怎麼回事兒——唉,你說紅衛兵知道什麼呀!
胡真一老人說,抗聯出了許多英雄,可歌可泣,自己人整來整去也挺厲害,到現在一些人還是不行,像抱誰孩子下枯井了似的。
有老人說,抗聯內部不團結,是公開的秘密。抗聯打鬼子打紅眼了,有的跟自己人也斗紅了眼,不共戴天的樣子。趙尚志犧牲後,鬼子讓李華堂確認是不是趙尚志,李華堂看了,說是,就把臉扭一邊去了。一個叛徒,在英雄面前尚覺無顏,咱們有的人說什麼?說趙尚志是咎由自取。(筆者見到原文是:“他的死應該說是咎由自取,完全出於異想天開的個人野心。”)要說根子在哪兒,我說就在王明、康生那兒。撤銷滿洲省委,東北黨和抗聯群龍無首,誤會、分歧也來了。分歧什麼時候都有,在抗聯那種鬥爭環境,誤會也難免,有上級領導調解、裁決不就行了嗎?結果王明、康生拍拍屁股走人了,扔下抗聯跟鬼子打,內部再進行“兩條路線鬥爭”,都覺著自己正確。後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恩恩怨怨,不也是從那時候來的嗎?無論王明、康生在東北抗戰中作出什麼樣的貢獻,在這上頭他們都脫不了干係。
一些老人說,抗聯的事太龐雜、複雜,許多問題搞不清楚,像掉進了迷魂陣。最難辦的是一些人的恩恩怨怨。都是英雄,都不是神仙,都有缺點、錯誤。個人的缺點、錯誤可以不寫,可像趙尚志被永遠開除黨籍這樣大的問題,怎麼個來龍去脈,能不說道清楚嗎?說道清楚了,能不掛碰到什麼人嗎?掛碰到誰了能高興?多少年來就說對抗聯宣傳不夠,怎麼宣傳?弄不好就進了地雷陣。
“工作房子”何工作?
沒能參加第二次伯力會議的趙尚志,也不僅是被開除了黨籍。
陳雷等人被開除了黨籍,依然還是抗聯的人。抗聯教導旅,即88旅成立後,陳雷被任命為相當於指導員的政治副連長。雖然連級軍官軍銜應為上尉,起碼也是中尉,陳雷只是個中士,可他有工作,能戰鬥呀。而趙尚志呢?這位“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既不是3路軍的人,也不是88旅的人,什麼也不是了,用有的人的話講,“成了孤家寡人”。
被一個“口信”弄來蘇聯的趙尚志,在伯力的拘留所關了16個月。這回什麼也不是了的趙尚志,在伯力的一間“工作房子”待了10個月。
蹲“洋笆籬子”時,北滿“批趙”,“趙尚志”三個字後經常帶著“同志”,這回沒了。他有的、沒有的錯誤,乃至“罪行”,乃至把它們放大了再糊到他身上,怎麼說都行了。因為這個連日本鬼子都不能不懷著敬意的人,已經被打倒了。
關於尚志之黨籍必須解決而通知我們,以便向尚志同志申明之,吉東黨委所給他的工作(任2路軍副總指揮——筆者)估計非常好,所以我們絕不要來損失我們之老幹部,他對我們之將來有莫大之功用。
或當面說明,或寫信,或電報,遠東軍代表王新林,一再向北滿、吉東黨領導人表示上述意見,而且“必須解決”。在“肅反”中殺自己人毫不手軟的蘇聯東產黨人,對別人的事情似乎倒看得挺明白。如果說拿掉“永遠”兩個字,多少算是給了點“階級祖國”面子,那麼會不會正是因為蘇聯方面的這種態度,才使得有人對蘇方表現得異乎尋常的強硬,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呢?
得知遠東軍允許趙尚志率小部隊回國偵察,有人堅決反對,說趙“有反革命叛徒行為”。王新林說“趙系政治錯誤,不能視為反革命叛徒”。有人“指出趙之反革命陰謀事實甚伙,若在東北人民面前,趙早應就顯戮”。王新林說“派趙只限於特殊簡單之小範圍不與游擊隊及地方群眾有任何涉及”,“為工作要求必須利用一切”。有人“堅持反對,並說明趙去東北實系惡貫滿盈,且其人乃鼠裝貓樣毫無作用”。
無論趙尚志的那個“永遠”有多遠,他都沒有看到受他株連的戰友恢復黨籍的那一天,而他的處境更是越來越艱難了。
無論時空的距離有多遠,我們都很難走進趙尚志的那個“工作房子”的世界。雖然我們可以循著歷史的軌跡盡力地走近些,但是事實呢?
2500餘字的《趙尚志對被開除黨籍問題的申訴意見》,可謂通篇都是問號,名字出現最多的是陳紹賓,並明確指出陳紹賓和尚連生“有奸細作用”。這份“申訴意見”,顯然是為第二次伯力會議準備的。樂顛顛地“應邀”過界,在遠東軍眼裡卻成了不速之客,甚至是無中生有、自作多情、自說自話的說謊者。歸國重返戰場是東北抗聯總司令,再過界後竟變戲法似的連黨籍都沒了,甚至連話語權都沒了,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在那歷時10個月的“工作房子”里,這能不是他的“工作”之一嗎?
胡真一老人說,抗聯出了許多英雄,可歌可泣,自己人整來整去也挺厲害,到現在一些人還是不行,像抱誰孩子下枯井了似的。
有老人說,抗聯內部不團結,是公開的秘密。抗聯打鬼子打紅眼了,有的跟自己人也斗紅了眼,不共戴天的樣子。趙尚志犧牲後,鬼子讓李華堂確認是不是趙尚志,李華堂看了,說是,就把臉扭一邊去了。一個叛徒,在英雄面前尚覺無顏,咱們有的人說什麼?說趙尚志是咎由自取。(筆者見到原文是:“他的死應該說是咎由自取,完全出於異想天開的個人野心。”)要說根子在哪兒,我說就在王明、康生那兒。撤銷滿洲省委,東北黨和抗聯群龍無首,誤會、分歧也來了。分歧什麼時候都有,在抗聯那種鬥爭環境,誤會也難免,有上級領導調解、裁決不就行了嗎?結果王明、康生拍拍屁股走人了,扔下抗聯跟鬼子打,內部再進行“兩條路線鬥爭”,都覺著自己正確。後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恩恩怨怨,不也是從那時候來的嗎?無論王明、康生在東北抗戰中作出什麼樣的貢獻,在這上頭他們都脫不了干係。
一些老人說,抗聯的事太龐雜、複雜,許多問題搞不清楚,像掉進了迷魂陣。最難辦的是一些人的恩恩怨怨。都是英雄,都不是神仙,都有缺點、錯誤。個人的缺點、錯誤可以不寫,可像趙尚志被永遠開除黨籍這樣大的問題,怎麼個來龍去脈,能不說道清楚嗎?說道清楚了,能不掛碰到什麼人嗎?掛碰到誰了能高興?多少年來就說對抗聯宣傳不夠,怎麼宣傳?弄不好就進了地雷陣。
“工作房子”何工作?
沒能參加第二次伯力會議的趙尚志,也不僅是被開除了黨籍。
陳雷等人被開除了黨籍,依然還是抗聯的人。抗聯教導旅,即88旅成立後,陳雷被任命為相當於指導員的政治副連長。雖然連級軍官軍銜應為上尉,起碼也是中尉,陳雷只是個中士,可他有工作,能戰鬥呀。而趙尚志呢?這位“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既不是3路軍的人,也不是88旅的人,什麼也不是了,用有的人的話講,“成了孤家寡人”。
被一個“口信”弄來蘇聯的趙尚志,在伯力的拘留所關了16個月。這回什麼也不是了的趙尚志,在伯力的一間“工作房子”待了10個月。
蹲“洋笆籬子”時,北滿“批趙”,“趙尚志”三個字後經常帶著“同志”,這回沒了。他有的、沒有的錯誤,乃至“罪行”,乃至把它們放大了再糊到他身上,怎麼說都行了。因為這個連日本鬼子都不能不懷著敬意的人,已經被打倒了。
關於尚志之黨籍必須解決而通知我們,以便向尚志同志申明之,吉東黨委所給他的工作(任2路軍副總指揮——筆者)估計非常好,所以我們絕不要來損失我們之老幹部,他對我們之將來有莫大之功用。
或當面說明,或寫信,或電報,遠東軍代表王新林,一再向北滿、吉東黨領導人表示上述意見,而且“必須解決”。在“肅反”中殺自己人毫不手軟的蘇聯東產黨人,對別人的事情似乎倒看得挺明白。如果說拿掉“永遠”兩個字,多少算是給了點“階級祖國”面子,那麼會不會正是因為蘇聯方面的這種態度,才使得有人對蘇方表現得異乎尋常的強硬,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呢?
得知遠東軍允許趙尚志率小部隊回國偵察,有人堅決反對,說趙“有反革命叛徒行為”。王新林說“趙系政治錯誤,不能視為反革命叛徒”。有人“指出趙之反革命陰謀事實甚伙,若在東北人民面前,趙早應就顯戮”。王新林說“派趙只限於特殊簡單之小範圍不與游擊隊及地方群眾有任何涉及”,“為工作要求必須利用一切”。有人“堅持反對,並說明趙去東北實系惡貫滿盈,且其人乃鼠裝貓樣毫無作用”。
無論趙尚志的那個“永遠”有多遠,他都沒有看到受他株連的戰友恢復黨籍的那一天,而他的處境更是越來越艱難了。
無論時空的距離有多遠,我們都很難走進趙尚志的那個“工作房子”的世界。雖然我們可以循著歷史的軌跡盡力地走近些,但是事實呢?
2500餘字的《趙尚志對被開除黨籍問題的申訴意見》,可謂通篇都是問號,名字出現最多的是陳紹賓,並明確指出陳紹賓和尚連生“有奸細作用”。這份“申訴意見”,顯然是為第二次伯力會議準備的。樂顛顛地“應邀”過界,在遠東軍眼裡卻成了不速之客,甚至是無中生有、自作多情、自說自話的說謊者。歸國重返戰場是東北抗聯總司令,再過界後竟變戲法似的連黨籍都沒了,甚至連話語權都沒了,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在那歷時10個月的“工作房子”里,這能不是他的“工作”之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