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西域早已歸附漢朝,王莽同樣對其予以打擊,無理要求他們放棄王位,改稱“侯”。各國怨恨,合謀殺了西域都戶但欽,重新倒向匈奴。這樣,匈奴就從東、中、西三個方向實現對新興的東漢王朝的圍攻態勢。

  不過,令呼都單于實在喪氣的是,他寄予厚望的盧芳居然背叛了他。從公元30年到公元39年,十餘年間盧芳在匈奴的支持下和東漢軍隊幾次大戰,總體上保持著攻勢,東漢軍隊疲於應付。但田颯等人卻沒了信心,先後投降。盧芳氣餒,丟下輜重,帶領十餘騎逃入匈奴。匈奴聽說漢朝以重金求購盧芳,主動把他遣送到高柳,命令他歸漢。這個盧芳也不是善類,他於公元40年向光武帝劉秀請降,但隻字不提是匈奴主動讓他回來的。劉秀於是封他做了代王,希望他能在漢匈之間說和。次年,盧芳因為得不到劉秀信任,再次反叛,回歸匈奴。

  沒有了傀儡,呼都決定親自動手,於公元44年到公元46年間多次進攻漢朝,逼得漢朝先後放棄了五原等邊境郡縣。冒頓單于建立草原帝國時漢地正在混戰,外部環境很好。呼都單于時的形勢似乎更好,不僅恢復了匈奴舊疆,而且打得漢朝節節敗退。難怪他敢於“自比冒頓”。不過令其失望的是,屢戰屢敗的漢人似乎沒有稱臣的意思,雖然使節不斷前來,可沒一個提出讓他滿意的建議,甚至連和親都沒提過,逼得他只好一次又一次出兵敲打。問題是此時的匈奴實力實在無法和冒頓時期相比,頻繁出擊“不懈”地消耗著本來就不豐足的國力。公元46年,壯志未酬的呼都單于閉上了疲倦的虎目。

  三、腹背受敵:低飛遠走的北匈奴

  草原遊牧辛苦異常,為了收服這些野性十足的人們,漢朝人開始發射糖衣炮彈,一枚接一枚,發射了200多年,終於擊中了目標。日逐王比首先中彈,率眾投奔了溫柔鄉。旱災、蝗災、雪災開始頻繁襲擊躲在工事裡負隅頑抗的人們。野狼餓了,只好離開這個鬼地方,另外去尋找可以吃到羊的地方。

  ●天上掉下大餡餅:主動分裂的南匈奴

  讓呼都單于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子孫不但沒有繼續沿著他的足跡前進,反而迅速陷入內亂,葬送了他的一番心血,而且老帳居然算回他的頭上。

  原來呼都單于不希望單于寶座落到弟弟手裡,於是取消了弟弟、王昭君的長子伊屠智牙師的左賢王位,後來又藉故殺了他。呼都死後,兩個兒子烏達鞮侯和蒲奴先後即位。呼都的這一安排,引起日逐王比的不滿。日逐王認為:如果兄終弟及,應該讓伊屠智牙師即位;如果父子相繼,他是烏珠留單于的兒子,更有資格繼承。時值匈奴“連年旱蝗,赤地數千里,草木盡枯,人畜飢疫,死耗大半”,經濟受到很大打擊。蒲奴單于對此束手無策,又害怕漢朝趁火打劫,於是遣使至漁陽求和親。

  日逐王比的轄區是沿邊八郡,這裡有大批所謂“屬國”部眾。所謂屬國,指的是以前投降漢朝的匈奴人。為了適應他們的需要,漢朝政府把他們安置在邊境郡縣,而且沒有改變他們的部族結構,依舊由其自治。呼都單于起兵後,這些屬國很快歸順,成為進攻漢地的先鋒。為便於管理,呼都在這裡設下八部大人,而以日逐王比作為他們的總頭目。這是匈奴第一次改變左、中、右三權分立的格局,一變而為左、中、右、南四部。日逐王早在呼都單于在世時就已經心懷二心,多次藉故不參加大人會議。呼都單于把南部八郡劃給他管轄等於是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勁敵,絲毫無助於消解日逐王的不滿情緒。

  日逐王部和漢地接觸廣泛,很多部眾已經放棄遊牧,改為定居生活。這回遭遇天災,日逐王很自然地想到漢朝求援。加之和單于有矛盾,日逐王決定先下手為強,密遣漢人郭衡奉匈奴地圖向西河太守請求內附。負責監視他的兩個骨都侯察覺此事,連忙報告單于。蒲奴單于只知道動武,缺少智慧,但大災之年又派不出多少兵,只帶了1萬多軍士前往討伐。日逐王陳兵5萬嚴陣以待,蒲奴知道打不過,只好撤回單于庭。

  八部貴族眼看日逐王無法再和單于和平共處,無奈之下,只好順從他投奔漢朝的主張,一致擁戴他做了單于,公開與蒲奴單于決裂。為了借得祖先的榮光,比的稱號也取作“呼韓邪”。為了避免混亂,這裡姑且稱之為後呼韓邪單于。打出分裂大旗後,後呼韓邪單于在第一時間派人到五原塞,向東漢政府表示願意“永為藩蔽,捍禦北虜”。稱自己的同族為“虜”,暗示雙方在生產方式、文化形態上已經存在很大差異,八部匈奴因為長期漢化,已經在不自覺中接受了漢人的“夷夏之辯”,而且認為自己已經脫離夷的行列。

  自稱帝以來,漢光武帝劉秀就一直為北方邊境發愁。 手下眾將幾乎都是豪強地主出身,個個手裡都掌握著不少的“家兵”、“部曲”,調動起來頗多顧忌。而且這些兵丁對付“赤眉”等無組織的烏合之眾還可以,對付強悍的匈奴鐵騎,實在勉為其難。現在匈奴連年入侵,連年獲勝,怎麼就突然要歸順內附了?這幸福來得不明不白,還真難於接受,莫非真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後呼韓邪單于見漢朝遲遲沒有回音,唯恐發生意外,忙又派兒子帶上大批禮物到洛陽當面陳說自己的心愿,並把兒子留下作為人質。在耿國等大臣的說服下,劉秀終於相信“幸福可以從天降”,愉快地接受了比的請求。公元50年,劉秀派中郎將段彬前往,幫助比在五原塞以西80里處建立單于庭,又仿照西漢對待呼韓邪單于的舊例,頒給金質璽綬、冠帶、衣服、車馬、錦繡等物及米25000斛、牛羊36000頭。以後為了便於控制,漢朝又把比的單于庭遷到雲中郡。從此,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後呼韓邪單于在漢文史籍中開始頻繁以“南單幹”的身份出現。南、北匈奴的分裂,使匈奴勢力再次受到削弱,並成為其走向衰微的新的轉折點。東漢王朝則撿了個大便宜,一舉解決了正北方的邊境安全難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