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百十五章該走的時候

  在布置戰事的同時,李世民也進行著一系列人事的任免及諸多朝政新政的實施。

  人事的任免是在慢慢進行著的,像張亮、劉洎等一些比較有威望,但不認同李恪當太子的重臣都被冷落,那些公開表態支持李恪的大臣,被放在重要的職位上,這樣的布置,許多人已經感覺到了不尋常的味,皇帝這是在布置身後之事了。

  當然諸多的新政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這讓更多的人感覺到了異常,又懷疑起前面的決斷,若是皇帝布置身後之事,也不會這般的。

  新實施的大部是以王易所提意見而制定的新政,包括作為大唐武器研究院的軍品監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初級教育的普及,賦稅和金融的改革等方面,這些新政在年內已經開始納入規範運行,在李世民的強勢支持下,及許多官員的參與下,已經取得了比王易預期還要好的結果。

  只是許多人在參與這些新政實施的同時,又在懷疑,皇帝為何這樣做,為何這樣急迫。

  當然時常與李世民sī下討論的王易是非常明白,李世民這是為李恪掃除當政時候的障礙,李世民有可能想將皇位傳於李恪,或者讓李恪監國,他躲起來休養一段時間,因此儘早地布置。

  王易是不相信李世民會在死前交權,將皇帝位讓出來的,那就只有另外一種可能了。

  這當然是王易期望看到的,他不希望李世民在李恪威望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就將權力移交,而是希望過幾年以後,李恪任太子多年了,繼任皇位才好!若李恪現在就繼任皇帝,他的一些計劃就沒有實施的可能。他認定李世民不會禪位,因此也在按著自己的計劃做事。

  在年底的時候,王易再次向皇帝李世民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方面的改革的建議。

  作為穿越者的王易知道現任皇帝李世民是個歷史少見的英明皇帝,大唐以後的皇帝很多,但不可能所有繼任者都是英明的,也不可能都是心xiōng開闊的,人治的缺陷是顯而易見,任何人都明白的,在沒辦法改變君主制的情況下,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將朝事劃到一個框框裡面,皇權得到一定的制約,集許多的人智慧決定朝政大事,肯定比一人做決斷來的完備,王易就是依據這個想法提出新的觀點的。

  但王易並沒提出內閣制或者首輔機什麼的,那樣肯定會惹惱李世民的,但現行的三省六部制進一步得到完善,對皇權進行制約,在李世民首肯的情況下,王易可以放心提出。

  所有的想法王易已經和李世民交流過,李世民在他滔滔不絕的鼓動和相勸下,基本同意了他所提的,以一系列的制約避免皇帝在朝政上出現專斷的情況,這可以說是李世民在任時候力求的,也是王易最讚賞李世民的一點,有這樣一位威望極高,無出左右的皇帝認可讓三省六部制對皇權進行制約,在君主時代,相比較前朝,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王易在向李世民提出這些建議的同時,也同時上交了辭呈,以身體病痛較重為由,懇請皇帝讓他回南方的杭州修養幾年,待身體好了,再回來為朝廷效力。

  對於王易來說,或許這個時候選擇離開朝堂,是非常不錯的決定。

  李恪任太子已經一年多了,以他卓絕的才能得到了朝中大部官員的認可,如今有長孫無忌、馬周、李世勣等這些重量級大臣的鼎力支持,王易沒有任何的擔心,他這位對李恪影響很大,與李恪關係非同一般的人不在朝中,李恪的處境可能會比他在朝中更好,更能獲得其他大臣的支持。

  王易現在的身份已經和長孫無忌一樣是皇家的外戚了,外戚干政是一向被人詬病的,他要在李恪樹立威望的過程中,“避避風頭”,免得被人忌恨。

  李恪這個太子,王易在幾一兩年之內與他交流也是非常多,對於李恪來說,王易是亦師亦友的摯交,許多事想問詢王易的意見,李恪當然不希望王易在這個時候離開朝堂,但在聽了王易一番講述後,也明白過來王易的良苦用心,認可了王易做出的決定,並聽從了王易給他提的諸多建議。

  在得知王易要離開長安,前往杭州住上幾年,已經適應了太子妃身份的王曇可是萬分不情願,連哭帶鬧地央求王易不要離開,她不希望沒有王易在身邊的日子,王易也是費了好些日子,才勸服妹妹,並給了王曇很多建議,包括要在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等長一輩人面前表示最大的孝心,及不過問朝事,禮待李恪的其他妃子等,一句放在,就是向長孫皇后看齊。

  王曇是冰雪聰明之人,如何會不明白王易的苦心,在她這位最依戀的二哥相勸下,也明白過來王易這般做的理由,同時也聽從了王易的吩咐,表示會以長孫皇后為榜樣,做一個讓李世民、李恪都稱道的好媳fù、好妻子。

  做出的決定得到了李世民父子的認可,也讓他最不放心的妹妹王曇接受下來,王易也終於放心,吩咐家人做好離開長安的準備。他當然不會就此隱退,從此不過問朝事,他只是想暫時休息幾年,躲開眾人的視線,讓別人對他的印象淡去,他這樣做,以退為進也可以說,躲起來過一段清靜的日子也可以說,也可以避開他所提一些意見在朝堂上引起爭議時候別人對他的非議。

  王易知道,他已經將歷史拔向另外一個方向,只要大唐這個巨人不走岔道,一直往這個方向走下去,再過幾年,會更加的繁盛強大,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相抗衡,對於一個後世只是個普通人物的他來說,能對歷史的發展起到這樣的作用,已經足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