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戰事進行時候,新羅人雖然猜測唐軍會幹涉,但想著只憑平壤一帶的一兩萬駐軍,還不足以左右戰場的局勢,要知道新羅軍隊可動員了有近二十萬人,近半是久經戰事的老兵,沒想到大唐軍隊的攻擊力實在驚人,他們剛剛探到唐軍已經準備干涉,商討如何做出應對的時候,唐軍超過他們想像數量的軍隊已經攻打過來,一部人馬直搗金勝曼和金春秋所領的人馬,另一部人馬攻擊金庾信的人馬,兩部人馬猝不及防,根本抵擋不住唐軍的趁勢攻擊,結果是一面倒的,唐軍擊潰了抵抗的新羅軍隊,將金勝曼、金春秋、金庾信等大部新羅主要人物俘虜,迫使新羅軍隊放下武器投降。

  以為得到大唐軍隊全力支持的百濟王扶餘隆在得知消息後,率部趕過來與蘇定方會合,但很快就被蘇定方繳械,也不知蘇定方用了何種方式威嚇,剛剛即位才幾年的扶餘隆哭著喊著要舉國內附,希望到長安為官,並寫了一番讓人看著幾乎要流眼淚的奏摺面陳皇帝,請求內附。

  李世民在向眾臣講述了遼東爭端的大概情況後,很得意地宣布,“待新羅、百濟君臣抵達長安之日,即是兩國納入我大唐之時,朕會馬上委任新設都督府及州縣官員的…”

  新羅王金德曼不明原因暴斃,其中的原因肯定要查清,而非常有嫌疑的金春秋和金庾信等新羅重臣,肯定會審上一段時間,在新羅內附的問題上,他們也失去了發言權,能做決定的,只有年輕的金勝曼,李世民自信,幾句威嚇下去,再許以厚利,這位新上位的新羅王一定會乖乖同意內附的。

  在這次朝會後一個月左右,已經基本完成了使命的蘇定方,帶著一路的風塵,押著幾百名新羅、百濟的主要人物來到長安,面見李世民,李世民馬上接見了他們。

  百濟王扶餘隆內附的請求很快得到了滿足,李世民在和新羅王金勝曼談了小半天后,這位長得極其美麗的女王馬上就提出了和扶餘隆相同的請求,李世民當即宣布,同意兩國國王內附的請求。

  貞觀二十二年夏,李世民發布詔令,除百濟、新羅國,在百濟地設立熊津大都督府,在新羅地設置雞林州大都督府,歸屬於安東大都護府下,分別由右衛將軍裴行方和右驍衛將軍高德逸任大都督,並在兩大都督府下面設置諸多的州縣,任命了州縣的主官。

  安東大都護府蘇定方得到了皇帝李世民的特別獎賞,被授以永春郡公爵位,並領左衛大將軍職。

  蘇定方歸朝會,安東大都護的職暫由程名振檢校兼領。

  入朝的扶餘隆和金勝曼仍然被授以郡王爵,在長安擁有一所巨大的府弟,以後的日子,他們將會一直生活在長安,未婚嫁的金勝曼,皇帝還會為其指婚。

  遼東的局勢基本平定,李世民將主要目光投向南方,於六月底委以右武衛將軍梁建方、巂州都督劉伯英為行軍總管,領兵圍剿叛luàn的獠人,同時令茂州都督張士貴,屯兵三萬於播州以遠,準備興兵討伐時起luàn事的南方諸詔。

  諸詔的蠻人一直是李世民非常頭痛的問題,他們時叛時附,如今終於到了最終解決的時候,對於諸詔的蠻人來說,若不歸附,等待他們的命運,就是被殲滅。

  就在李世民布置南方的事務之時,從那個方向傳來一隊驚天的消息,右衛率長史王玄策出使天竺間,被中天竺那伏帝王阿羅那順率兵伏擊,所帶隨從大部被殺和被俘,作為正使的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僥倖逃脫,逃入西州大都護府境內,向時任西州大都護的程知節求救,程知節大怒,在飛報長安的同時,舉手下兩萬兵馬,討伐天竺。

  就在程知節請戰的奏表送到長安,大怒的李世民召集群候商議後同意對天竺開戰後,詔令剛送出幾天,應該還在路上飛傳的時候,程知節飛傳過來捷報已經送抵長安。

  天竺**隊數量雖然不少,但戰力奇差,一觸即潰,程知節所領的大軍,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將中天竺的國都茶博和羅城攻取,將中天竺王阿羅那順擒獲,一同被俘的還有阿羅那順的王妃及許多王子,當然還有數十萬的俘虜。

  程知節在奏捷的同時,也向皇帝再次請命,將其他不歡迎唐軍的天竺國也一道滅了。

  程知節的脾氣李世民很清楚,他知道這老東西送來奏本請求時候,肯定已經會付諸行動了,但他在發出的詔令中還是命程知節,若鄰近諸國,沒有犯我大唐軍隊,就不要侵犯他們。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的詔令送到程知節手中的時候,很可能那邊的戰事已經結束,諸天竺都被滅了。

  有數支驍勇善戰的軍隊在南方作戰,戰事的結果任何人都不去擔憂,如今天竺已經有我大唐軍隊在那裡,可以策應南方的戰事,要消滅南方蠻系的諸詔,應該不在話下了。

  南方的戰事規模雖然遠不能和以往幾次出出征吐谷渾、高麗的戰役相比,但因為地形的因素,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不能速戰速決也是以往時候許多大臣反對對南方用兵的主要理由。

  如今李世民以超乎所有大臣意外的決心,周密地布置著南方的戰事,這讓許多人惶惶不安!

  但王易知道,他的這位岳父皇帝,是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大唐還殘存的隱患,不留給繼任者…

  第一百十五章 該走的時候第一百十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