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檔案資料,值得懷疑。前引: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御醫張仲元等人診得:“皇上脈如絲欲絕。肢冷,氣險,二目上翻,神識已迷,牙齒緊閉,勢已將脫。謹擬生脈飲,以盡血忱;人參一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水煎灌服。”隨後,又經御醫多方努力,卻無力回天。依此證明光緒帝是病死的,但要思考一個問題:何為因?何為果?顯然,據上述檔案判斷光緒帝是病死的,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御醫張仲元等看到的如果是在光緒帝喝了慈禧太后親賜他的一碗含毒藥的“塌拉”後而出現的症狀,怎麼能說是病死的呢?

  第三,口述歷史,值得重視。“但光緒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親賜他一碗‘塌拉’,確是我曾祖親見親問過的。這顯然是一碗毒藥”,這是啟功先生曾祖父親見親問的。啟功先生的曾祖父,既是禮部尚書,又是當時親歷者,他的口述歷史資料,尤當引起重視。

  第四,御醫著文,值得研究。御醫屈貴庭民國年間在《逸經》雜誌上說:在光緒帝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一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皇上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但其病情“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沒過幾天,光緒帝便死了。因此,御醫根據親歷所寫的文章,很值得研究。

  根據以上四點,我個人認為:不排除光緒帝被毒死的可能性。

  如果光緒帝確被害死,最大的嫌疑人顯然就是慈禧太后。

  然而,歷史是複雜的。像慈禧太后這樣的人物,台上表演的與台下操作的,可能一致,也可能相悖。為給光緒帝治病,慈禧太后曾採取了一些措施:其一,遍求天下名醫。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天開始,軍機處又不斷下發廷寄,徵召天下名醫急速來京為皇上診治。於是,先後有陳秉鈞、曹元恆、呂用賓、周景濤、杜鍾駿、施煥、張鵬年等名醫來京。其二,遍尋天下名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軍機處電告各地迅速貢獻上等名藥,其中有廣陳皮、甘枸杞、蘇芡實、北洪參、苡米、桑寄生、杭白芍、茯苓等先後送至京城。人們很難判斷慈禧太后這些舉措背後的真實目的。慈禧太后是一個權術高明的大政客,即使要毒死光緒皇帝,她不會、也不可能在眾人面前,赤裸裸地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

  由光緒帝之死,人們聯想到“三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共四條人命同慈禧太后有關係,這就是:慈安皇太后鈕祜祿氏、同治皇后阿魯特氏、光緒帝珍妃他他拉氏和光緒皇帝。這些歷史疑案和難題,供大家思考,望學者研究。

  光緒帝無子,他死後,皇嗣只能在宗室中選擇。慈禧太后懿旨:“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這就是宣統皇帝。

  相關推薦書目

  (1)徐徹:《光緒帝本傳》,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2)溥儀:《我的前半生》,群眾出版社,1964年

  (3)孫孝恩:《光緒評傳》,遼寧教育出版社,1985年

  (4)馮元魁:《光緒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5)陳可冀:《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華書局,1981年

  (6)陳可冀:《慈禧醫案研究》,中醫古籍出版社,1990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