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又有幾隊這樣的隊伍從我們面前滑了過去。
第二天(下)(10)
“看這跡象要出什麼事似的。可是這些人都是外村的人啊,他們總不會參與本村的事吧。”我說。
而於陽卻只對那些面具發生興趣。他只管看著那些人臉上的面具發出嘖嘖的嘆息聲。
吱嘎吱嘎的腳步聲。我轉頭一看,就看到華夏的公爹低著戴了棉帽子的頭,袖著雙手從東邊走了回來。看到我們他局促不安地站住了。他想對我笑笑,可那笑意一現即斂,臉上又被心事重重的神情占據了。
“他姐,那啥,”他說,欲言又止。看得出他正陷入極度不安之中,很想找人說說那使他不安的因素,可是又怕說它。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臉也被這種猶豫不絕的心理鬥爭弄得皺巴巴的而顯得滑稽可笑。
“怎麼?大爺,有什麼事嗎?”
“屋裡說,屋裡說。”他說著率先進了屋。我拉了對那些面具和穿彩衣的隊伍戀戀不捨的於陽跟著進去了。
“究竟怎麼回事呢?”我又一次問道。笑著,想給老頭的不安以安慰。
“啊,也沒啥,”老頭蹣跚著走到炕沿邊坐上,可立即又站起來,像是對於自己怎麼會在炕上坐下感到奇怪而惱火似的。“華夏還沒回來?”
“大爺,華夏有什麼事嗎?”
“也沒什麼事,……就是我聽說,華夏他們今天晚上要把鄉政府的辦公大樓圍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圍那幹啥呢?”
“您在哪聽到的?”我緊張起來。
“就是才剛,我到村東頭去,看見一些載面具的人,娟和那些人說話,說著說著就冷不丁露出那麼一兩句,讓我聽著了。娟看見我後,立馬就不說了,還趕我回家呢。”
老頭的話里傳達出的信息立即和我大腦里那些關於今天縣裡要來人的信息結合了起來。它們的結合又在我大腦里生出了更大的不安的與猜測。
“大爺,您肯定他們說的要圍攻鄉政府辦公樓嗎?這可是大事啊,弄不好,華夏要坐牢的。”我又問。
老頭抬起頭看著我,半天才自言自語似地說:“你說,這事能讓華夏坐牢?”
“是的,是的,您肯定娟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嗎?沒有聽錯?”
“沒聽錯,趁他們不注意我特意兒走到他們身邊聽的,……你說華夏這事能坐牢?”老頭又絮絮叨叨地說。
於陽也不安起來。“要不,我們去看看。”他說。
“我本來想等一會秧歌大賽開始的時候再去的,可是……現在就去吧。我明白了,華夏知道今天晚上縣裡要來人,才計劃好在今天晚上動手的。我們得找到她趕緊阻止這件事的發生。要是阻止不了村民們的話,也要把華夏拖出那個是非圈。實在不行就先通知鄉政府一聲……”
我話音未落,老頭突然轉身就跑出了屋。這舉動嚇了我一跳,只顧看老頭邁著外八字腳像鴨子那樣一擺一擺,卻非常快地跑了出去。很快地一聲關門聲咣地響了起來。我還沒從那麼老的老頭怎麼會有那麼快的速度的震驚中醒過味來呢,就聽於陽說:
“壞了,我們出不去了。”於陽說著就往處跑。
“怎麼……?”我剛說出這兩個字,就聽走廊通往外面的那扇門的外面傳來另一聲響,那聲響讓我聯想到的內容就是門被人從外面頂住了。而於陽也只剛剛出了房門。
我忙跑進小走廊。於陽在推門,我也去推門。門,不開。
“開門!開門!您老人家要幹什麼?快把門開開!”我咣咣地打著門說。
“開門……開門?……你等著我給你開!哈哈……坐……坐牢……坐牢……!”門外傳來老頭氣喘吁吁的神經質的邊笑邊嘟囔的聲音。
“大爺,大爺,快給我開門。要不,華夏就要做錯事了,就要被關起來了。”我在門裡大喊著祈求著。
“你等著我給你開!哈哈,坐牢!坐牢!你們姐倆都不是好東西!坐牢!……哈哈!……坐牢……!”老頭那暢快的聲音漸漸遠去,最後聽不見了。而我還在一邊用盡力氣地打著門一邊大喊著:“開門!開門!”
“人都走了。外面的人也聽不見,別白費力氣了。想想辦法把門打開吧。”於陽拉住我說。
“那老頭就是要把我們關起來,他不懷好意。”我大聲地衝著於陽發泄道。“我看他巴不得讓華夏坐牢呢。”
“現在說那些沒有用。先把門打開再說。”
我意識到於陽說的對。我們用了多種方式想把門打開,最後,我們終於合力把門撞開了。於陽到了門外,把那個頂門的扁圓形的粗木樁拿在手裡看了看,然後又發泄似地把它遠遠地拋開了。
“快走吧,一會來不及了。我估計,煙花就是信號。現在秧歌都扭了半天了呢。”
在屋裡時村東頭隱隱的秧歌舞樂聲就已經傳了過來。我們順著大道匆匆向東走。路邊的順著大道排下去的小燈和各家各戶門前的燈火都穩穩噹噹地臥在雪窩裡,並沒被靜靜落著的雪花撲滅,依然跳動著鮮艷的小紅火焰,把它周圍的雪撲上了粉撲撲的一層緋紅,像給白雪路鑲上了一條粉紅色的綢邊。村子裡靜極了。想必人們都去村東頭看秧歌匯演和大戲去了。空了的村西頭只有秧歌舞樂的聲音肆無忌憚的遊蕩著。我們幾乎是順著聲波的軌跡,嗄吱嗄吱地踩著鼓樂的節奏走著。離家廟前的那塊空地越近越覺得咚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嗚哩哇嗚哩哇的喇叭聲,扭股糖似地纏扭著穿透又開始濃密起來的大雪,向四面八方清晰而急迫傳送著。到了秧歌大賽的現場,鼓樂聲簡直震耳欲聾。我看了看四周才發現要在這樣的場合找一個人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放眼望去,我目力所極的地方,黑壓壓的都是人。走進人堆,見那些人有的站著,有的坐在各式各樣的雪橇上――這一部分人可能是遠道而來的――他們這些人當中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戴著面具。從人影密積的微隙里看過去,人群圍成的場地中央就是秧歌舞者。秧歌舞樂發了狂,沾上這舞樂的一切,舞者,靜靜灑落的大雪,也都發了狂。舞者們隨著秧歌舞樂咚咚鏘咚咚鏘嗚哩哇嗚哩哇的節奏,踏著稚拙而古老的舞步,扭著腰擺著身體揮舞著手臂把性質為祭祀舞的秧歌舞這一古老的舞蹈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們大幅度地動作著,把戴著面具的臉向左向右地猛搖著,晃動得頭上扎著的彩色布條像風中散開的旗幟般呼拉拉翻揚。隨著旗幟翻揚的節奏,他們的雙手合諧地交替著把手中的彩扇彩綢整齊化一地向空中揚甩出去。活動著的群體裡就湧出一條條彩色的浪潮。優雅地飄落著的雪花被這浪潮逗引的發了顛,它們跳上竄下地把自己浸在舞樂音符里的純白晶瑩的身體化在那一片彩色里。彩色的浪潮洶湧澎湃地翻卷著,與跳動著的旋律嚴絲合縫地溶成一體,一時間舞樂即是浪潮起伏的軌跡,是雪花飛舞的姿態,是人們臉上的激昂。浪潮的洶湧,雪花的飛舞,人臉上的激昂也是舞樂的旋律。只覺得旋律與色彩的浪潮里裹著可以將一切絞成粉化成灰的激情。在那浪潮起伏的間隙里時而露出一排排怪異莫明的臉譜。雪光下臉譜上流動著暗淡的各色光暈,使得那些面具和那些戴著面具的人都蒙上了一層迷離而不真實的奇幻色彩。這一刻,他們分明就是山里傳說中的那些神魔鬼怪。
第二天(下)(10)
“看這跡象要出什麼事似的。可是這些人都是外村的人啊,他們總不會參與本村的事吧。”我說。
而於陽卻只對那些面具發生興趣。他只管看著那些人臉上的面具發出嘖嘖的嘆息聲。
吱嘎吱嘎的腳步聲。我轉頭一看,就看到華夏的公爹低著戴了棉帽子的頭,袖著雙手從東邊走了回來。看到我們他局促不安地站住了。他想對我笑笑,可那笑意一現即斂,臉上又被心事重重的神情占據了。
“他姐,那啥,”他說,欲言又止。看得出他正陷入極度不安之中,很想找人說說那使他不安的因素,可是又怕說它。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臉也被這種猶豫不絕的心理鬥爭弄得皺巴巴的而顯得滑稽可笑。
“怎麼?大爺,有什麼事嗎?”
“屋裡說,屋裡說。”他說著率先進了屋。我拉了對那些面具和穿彩衣的隊伍戀戀不捨的於陽跟著進去了。
“究竟怎麼回事呢?”我又一次問道。笑著,想給老頭的不安以安慰。
“啊,也沒啥,”老頭蹣跚著走到炕沿邊坐上,可立即又站起來,像是對於自己怎麼會在炕上坐下感到奇怪而惱火似的。“華夏還沒回來?”
“大爺,華夏有什麼事嗎?”
“也沒什麼事,……就是我聽說,華夏他們今天晚上要把鄉政府的辦公大樓圍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圍那幹啥呢?”
“您在哪聽到的?”我緊張起來。
“就是才剛,我到村東頭去,看見一些載面具的人,娟和那些人說話,說著說著就冷不丁露出那麼一兩句,讓我聽著了。娟看見我後,立馬就不說了,還趕我回家呢。”
老頭的話里傳達出的信息立即和我大腦里那些關於今天縣裡要來人的信息結合了起來。它們的結合又在我大腦里生出了更大的不安的與猜測。
“大爺,您肯定他們說的要圍攻鄉政府辦公樓嗎?這可是大事啊,弄不好,華夏要坐牢的。”我又問。
老頭抬起頭看著我,半天才自言自語似地說:“你說,這事能讓華夏坐牢?”
“是的,是的,您肯定娟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嗎?沒有聽錯?”
“沒聽錯,趁他們不注意我特意兒走到他們身邊聽的,……你說華夏這事能坐牢?”老頭又絮絮叨叨地說。
於陽也不安起來。“要不,我們去看看。”他說。
“我本來想等一會秧歌大賽開始的時候再去的,可是……現在就去吧。我明白了,華夏知道今天晚上縣裡要來人,才計劃好在今天晚上動手的。我們得找到她趕緊阻止這件事的發生。要是阻止不了村民們的話,也要把華夏拖出那個是非圈。實在不行就先通知鄉政府一聲……”
我話音未落,老頭突然轉身就跑出了屋。這舉動嚇了我一跳,只顧看老頭邁著外八字腳像鴨子那樣一擺一擺,卻非常快地跑了出去。很快地一聲關門聲咣地響了起來。我還沒從那麼老的老頭怎麼會有那麼快的速度的震驚中醒過味來呢,就聽於陽說:
“壞了,我們出不去了。”於陽說著就往處跑。
“怎麼……?”我剛說出這兩個字,就聽走廊通往外面的那扇門的外面傳來另一聲響,那聲響讓我聯想到的內容就是門被人從外面頂住了。而於陽也只剛剛出了房門。
我忙跑進小走廊。於陽在推門,我也去推門。門,不開。
“開門!開門!您老人家要幹什麼?快把門開開!”我咣咣地打著門說。
“開門……開門?……你等著我給你開!哈哈……坐……坐牢……坐牢……!”門外傳來老頭氣喘吁吁的神經質的邊笑邊嘟囔的聲音。
“大爺,大爺,快給我開門。要不,華夏就要做錯事了,就要被關起來了。”我在門裡大喊著祈求著。
“你等著我給你開!哈哈,坐牢!坐牢!你們姐倆都不是好東西!坐牢!……哈哈!……坐牢……!”老頭那暢快的聲音漸漸遠去,最後聽不見了。而我還在一邊用盡力氣地打著門一邊大喊著:“開門!開門!”
“人都走了。外面的人也聽不見,別白費力氣了。想想辦法把門打開吧。”於陽拉住我說。
“那老頭就是要把我們關起來,他不懷好意。”我大聲地衝著於陽發泄道。“我看他巴不得讓華夏坐牢呢。”
“現在說那些沒有用。先把門打開再說。”
我意識到於陽說的對。我們用了多種方式想把門打開,最後,我們終於合力把門撞開了。於陽到了門外,把那個頂門的扁圓形的粗木樁拿在手裡看了看,然後又發泄似地把它遠遠地拋開了。
“快走吧,一會來不及了。我估計,煙花就是信號。現在秧歌都扭了半天了呢。”
在屋裡時村東頭隱隱的秧歌舞樂聲就已經傳了過來。我們順著大道匆匆向東走。路邊的順著大道排下去的小燈和各家各戶門前的燈火都穩穩噹噹地臥在雪窩裡,並沒被靜靜落著的雪花撲滅,依然跳動著鮮艷的小紅火焰,把它周圍的雪撲上了粉撲撲的一層緋紅,像給白雪路鑲上了一條粉紅色的綢邊。村子裡靜極了。想必人們都去村東頭看秧歌匯演和大戲去了。空了的村西頭只有秧歌舞樂的聲音肆無忌憚的遊蕩著。我們幾乎是順著聲波的軌跡,嗄吱嗄吱地踩著鼓樂的節奏走著。離家廟前的那塊空地越近越覺得咚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嗚哩哇嗚哩哇的喇叭聲,扭股糖似地纏扭著穿透又開始濃密起來的大雪,向四面八方清晰而急迫傳送著。到了秧歌大賽的現場,鼓樂聲簡直震耳欲聾。我看了看四周才發現要在這樣的場合找一個人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放眼望去,我目力所極的地方,黑壓壓的都是人。走進人堆,見那些人有的站著,有的坐在各式各樣的雪橇上――這一部分人可能是遠道而來的――他們這些人當中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戴著面具。從人影密積的微隙里看過去,人群圍成的場地中央就是秧歌舞者。秧歌舞樂發了狂,沾上這舞樂的一切,舞者,靜靜灑落的大雪,也都發了狂。舞者們隨著秧歌舞樂咚咚鏘咚咚鏘嗚哩哇嗚哩哇的節奏,踏著稚拙而古老的舞步,扭著腰擺著身體揮舞著手臂把性質為祭祀舞的秧歌舞這一古老的舞蹈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們大幅度地動作著,把戴著面具的臉向左向右地猛搖著,晃動得頭上扎著的彩色布條像風中散開的旗幟般呼拉拉翻揚。隨著旗幟翻揚的節奏,他們的雙手合諧地交替著把手中的彩扇彩綢整齊化一地向空中揚甩出去。活動著的群體裡就湧出一條條彩色的浪潮。優雅地飄落著的雪花被這浪潮逗引的發了顛,它們跳上竄下地把自己浸在舞樂音符里的純白晶瑩的身體化在那一片彩色里。彩色的浪潮洶湧澎湃地翻卷著,與跳動著的旋律嚴絲合縫地溶成一體,一時間舞樂即是浪潮起伏的軌跡,是雪花飛舞的姿態,是人們臉上的激昂。浪潮的洶湧,雪花的飛舞,人臉上的激昂也是舞樂的旋律。只覺得旋律與色彩的浪潮里裹著可以將一切絞成粉化成灰的激情。在那浪潮起伏的間隙里時而露出一排排怪異莫明的臉譜。雪光下臉譜上流動著暗淡的各色光暈,使得那些面具和那些戴著面具的人都蒙上了一層迷離而不真實的奇幻色彩。這一刻,他們分明就是山里傳說中的那些神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