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快到年底的時候,鳳寥有一天晚上對雍若說:“我們從宗室里挑幾個女孩來養吧!將來,我們把她們都封為公主,給她們挑選才貌雙全的駙馬。”
雍若心裡微微一顫:“你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鳳寥長長地嘆息一聲,將她緊緊摟在懷裡:“我就是覺得宮裡有些冷清。如果多幾個孩子,也多一點歡聲笑語。哪怕她們調皮搗蛋,也應該很有趣吧?”
這一刻,雍若突然覺得自己無比自私。
怎麼辦?她有些茫然、有些焦慮地問自己,一時拿不定主意。
“還是先讓我想想吧!孩子不是小貓小狗,喜歡了就逗一逗,不喜歡了就扔在一邊。如果我們要了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不可草率行事。”
鳳寥嗯了一聲:“不著急,你慢慢想。唉,你說得也對……孩子不是貓狗,不可草率行事。”
當晚,雍若久久難以成眠。
生孩子,似乎是必須的事了!
第105章 有孕
在孩子這個問題上, 雍若的觀念是超越時代的。
她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不應該被當作禮物用來酬謝別人;更不應該被當作工具,用以傳宗接代或者達成別的什麼目的。
所以,她的腦子裡永遠不會出現“鳳寥對我很好, 我應該生個孩子回報他”,或者“鳳寥需要一個孩子穩定朝局、繼承江山,我應該生個繼承人給他”之類的想法。
在考慮要不要生孩子這個問題時,她不會考慮“我們有了孩子之後會多幸福”或者“我們需要一個孩子”。
她只會考慮:我和鳳寥有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我們能不能照顧好孩子、教育好孩子?我們能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思想獨立、人格健全的人?
因為這種超越時代的觀念, 在要不要生孩子這個問題上,她才會如此糾結。
作為一個非常理智的心理學者,雍若非常了解要成為優秀的父母有多難。
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天然屬性,但他們的思想和人格都是被環境和經歷塑造出來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些很小的事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的心理和認知出現偏差。
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發現、妥善引導,他們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在一些歧路上一去不回頭, 還死活想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那樣。
不愛孩子的人,當然不適合生孩子、養孩子。
但是要養好孩子,也不是光愛他們就足夠的。養孩子,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兒。
她不是那種頭腦一熱就決定生個孩子,然後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一遇到問題就舉止失措、亂搞一氣的人。
她會在生孩子之前,就儘可能做好一切能做的準備。
對於她來說,最重要的一種準備, 就是調整好自己的思想和心理狀態, 與這個時代的社會環境和主流觀念接軌。
免得她一個專門研究心理學的人, 教出來的孩子卻與社會脫節、被主流社會排斥。那樣的話,孩子會很痛苦。
昨天她會感到內疚,會覺得自己自私,並不是因為她不生孩子這個原因。
她內疚,是因為她為了保住自己的底牌,向鳳寥隱瞞了一些真相。她的做法,實際上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了鳳寥。
在養孩子的問題上,她和鳳寥有很多事需要溝通。
這個部分暫時不急。
她的當務之急是需要想清楚:生一個還是生幾個?
這涉及到皇權的更迭,必須深思熟慮,因為她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為了皇位而自相殘殺。
如果把皇位算作一種遺產的話,那麼它就是不可分割、不可共享的遺產。
皇位只能傳給一個人,是不是只生一個男孩比較好?
想了很久,她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首先,如果只有一個孩子,這孩子的身世容易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尤其鳳寥之前曾被太醫宣布會終身無嗣。
其次,與兄弟姐妹相處,是孩子學習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的重要一課。這一課如果缺失,彌補起來不太容易。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她與鳳寥只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會成為很多野心分子的眼中釘,他所面臨的危險將大大增加。
這是很顯然的事。皇帝的獨子死了,皇帝就得過繼——這其中的操作空間,會讓很多人想入非非的。
雖然她有系統,但如果孩子受傷過重或直接死了,有系統也可能會無能為力。
退一步說,就算自己能夠用系統救孩子,但親身經歷的危險或暗殺,也很可能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到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他會缺乏安全感,會變得多疑。
如果她多生幾個孩子,將來要把皇位傳給誰?
沒有得到皇位的孩子,要如何自處?
想了好幾天,她才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
她問漉漉:“如果我懷了孩子,能對孩子的屬性值進行優化嗎?”
漉漉說:“當然可以啊!在孩子出生之前,胎兒就在你體內,對它進行屬性值優化所消耗的積分與你相同,不必翻三倍。”
雍若大大鬆了一口氣:那就好!可以節省不少積分呢!
雍若花費了400點積分,解除了自己的避孕狀態。
按照漉漉的提示:三天後,她就會排卵。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下一次大姨媽,大約就可以推遲到一年以後了。
到了排卵的那一天,她對鳳寥格外熱情。
鳳寥很是享受了一番艷福。
十幾天後,漉漉告訴雍若:胚胎已經成功著床。
她懷孕了!
信期過了好幾日,雍若的大姨媽卻不見蹤影,花柔心裡就開始犯嘀咕。
許太醫來診平安脈時,她就將這一情況告訴了許太醫。
許太醫皺著眉頭診了半晌,保守地說:“娘娘的脈象沒有異常。過幾日臣再來看看吧!這段時日,娘娘與皇上最好分床,也不要有太激烈的活動……”
他說的這些禁忌,讓花柔眼前一亮:“太醫的意思是……娘娘有孕了?!”
這可能嗎?皇上不是被馮保全那個喪盡天良的下了絕育藥,要終身絕嗣嗎?
許太醫搖了搖頭:“還不一定。脈象無異而信期不至有好幾種可能性,現在還說不好是哪一種。臣那樣說,只是為了穩妥,防個萬一。”
雍若淺淺一笑:“有勞許太醫了。還請太醫不要張揚,免得空歡喜一場惹人笑話。”
許太醫看了雍若一眼,試探著問:“娘娘似乎並不驚訝?”
雍若熟練地打起了太極:“太醫不是說有好幾種可能性嗎?現在就驚訝也太早了些。”
晚上鳳寥回來,雍若把許太醫讓他們分床的事說了。
鳳寥很驚訝:“許太醫是說:你有孕了?”
“他並不確定。”
“可你不是說……那個遊方郎中說……你會……子嗣艱難嗎?”鳳寥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雍若心裡微微一顫:“你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鳳寥長長地嘆息一聲,將她緊緊摟在懷裡:“我就是覺得宮裡有些冷清。如果多幾個孩子,也多一點歡聲笑語。哪怕她們調皮搗蛋,也應該很有趣吧?”
這一刻,雍若突然覺得自己無比自私。
怎麼辦?她有些茫然、有些焦慮地問自己,一時拿不定主意。
“還是先讓我想想吧!孩子不是小貓小狗,喜歡了就逗一逗,不喜歡了就扔在一邊。如果我們要了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不可草率行事。”
鳳寥嗯了一聲:“不著急,你慢慢想。唉,你說得也對……孩子不是貓狗,不可草率行事。”
當晚,雍若久久難以成眠。
生孩子,似乎是必須的事了!
第105章 有孕
在孩子這個問題上, 雍若的觀念是超越時代的。
她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不應該被當作禮物用來酬謝別人;更不應該被當作工具,用以傳宗接代或者達成別的什麼目的。
所以,她的腦子裡永遠不會出現“鳳寥對我很好, 我應該生個孩子回報他”,或者“鳳寥需要一個孩子穩定朝局、繼承江山,我應該生個繼承人給他”之類的想法。
在考慮要不要生孩子這個問題時,她不會考慮“我們有了孩子之後會多幸福”或者“我們需要一個孩子”。
她只會考慮:我和鳳寥有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我們能不能照顧好孩子、教育好孩子?我們能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思想獨立、人格健全的人?
因為這種超越時代的觀念, 在要不要生孩子這個問題上,她才會如此糾結。
作為一個非常理智的心理學者,雍若非常了解要成為優秀的父母有多難。
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天然屬性,但他們的思想和人格都是被環境和經歷塑造出來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些很小的事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的心理和認知出現偏差。
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發現、妥善引導,他們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在一些歧路上一去不回頭, 還死活想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那樣。
不愛孩子的人,當然不適合生孩子、養孩子。
但是要養好孩子,也不是光愛他們就足夠的。養孩子,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兒。
她不是那種頭腦一熱就決定生個孩子,然後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一遇到問題就舉止失措、亂搞一氣的人。
她會在生孩子之前,就儘可能做好一切能做的準備。
對於她來說,最重要的一種準備, 就是調整好自己的思想和心理狀態, 與這個時代的社會環境和主流觀念接軌。
免得她一個專門研究心理學的人, 教出來的孩子卻與社會脫節、被主流社會排斥。那樣的話,孩子會很痛苦。
昨天她會感到內疚,會覺得自己自私,並不是因為她不生孩子這個原因。
她內疚,是因為她為了保住自己的底牌,向鳳寥隱瞞了一些真相。她的做法,實際上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了鳳寥。
在養孩子的問題上,她和鳳寥有很多事需要溝通。
這個部分暫時不急。
她的當務之急是需要想清楚:生一個還是生幾個?
這涉及到皇權的更迭,必須深思熟慮,因為她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為了皇位而自相殘殺。
如果把皇位算作一種遺產的話,那麼它就是不可分割、不可共享的遺產。
皇位只能傳給一個人,是不是只生一個男孩比較好?
想了很久,她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首先,如果只有一個孩子,這孩子的身世容易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尤其鳳寥之前曾被太醫宣布會終身無嗣。
其次,與兄弟姐妹相處,是孩子學習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的重要一課。這一課如果缺失,彌補起來不太容易。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她與鳳寥只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會成為很多野心分子的眼中釘,他所面臨的危險將大大增加。
這是很顯然的事。皇帝的獨子死了,皇帝就得過繼——這其中的操作空間,會讓很多人想入非非的。
雖然她有系統,但如果孩子受傷過重或直接死了,有系統也可能會無能為力。
退一步說,就算自己能夠用系統救孩子,但親身經歷的危險或暗殺,也很可能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到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他會缺乏安全感,會變得多疑。
如果她多生幾個孩子,將來要把皇位傳給誰?
沒有得到皇位的孩子,要如何自處?
想了好幾天,她才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
她問漉漉:“如果我懷了孩子,能對孩子的屬性值進行優化嗎?”
漉漉說:“當然可以啊!在孩子出生之前,胎兒就在你體內,對它進行屬性值優化所消耗的積分與你相同,不必翻三倍。”
雍若大大鬆了一口氣:那就好!可以節省不少積分呢!
雍若花費了400點積分,解除了自己的避孕狀態。
按照漉漉的提示:三天後,她就會排卵。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下一次大姨媽,大約就可以推遲到一年以後了。
到了排卵的那一天,她對鳳寥格外熱情。
鳳寥很是享受了一番艷福。
十幾天後,漉漉告訴雍若:胚胎已經成功著床。
她懷孕了!
信期過了好幾日,雍若的大姨媽卻不見蹤影,花柔心裡就開始犯嘀咕。
許太醫來診平安脈時,她就將這一情況告訴了許太醫。
許太醫皺著眉頭診了半晌,保守地說:“娘娘的脈象沒有異常。過幾日臣再來看看吧!這段時日,娘娘與皇上最好分床,也不要有太激烈的活動……”
他說的這些禁忌,讓花柔眼前一亮:“太醫的意思是……娘娘有孕了?!”
這可能嗎?皇上不是被馮保全那個喪盡天良的下了絕育藥,要終身絕嗣嗎?
許太醫搖了搖頭:“還不一定。脈象無異而信期不至有好幾種可能性,現在還說不好是哪一種。臣那樣說,只是為了穩妥,防個萬一。”
雍若淺淺一笑:“有勞許太醫了。還請太醫不要張揚,免得空歡喜一場惹人笑話。”
許太醫看了雍若一眼,試探著問:“娘娘似乎並不驚訝?”
雍若熟練地打起了太極:“太醫不是說有好幾種可能性嗎?現在就驚訝也太早了些。”
晚上鳳寥回來,雍若把許太醫讓他們分床的事說了。
鳳寥很驚訝:“許太醫是說:你有孕了?”
“他並不確定。”
“可你不是說……那個遊方郎中說……你會……子嗣艱難嗎?”鳳寥說話都有些結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