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雍若微笑道:“不管許太醫領不領這個功勞,咱們領他的情便是。有些事,不必深究。許太醫或許有自己的苦衷也未可知,對不對?”
花柔、玉淨等人這才不多說什麼了!
“娘娘說得對!咱們領許太醫的情就是了,別的不用深究。”
衛太后也發現了雍若臉上的斑痕消退,就悄悄召了許太醫來問:“你不是說斑痕留下了就留下了嗎?我怎麼覺得雍氏臉上的斑痕……似乎淡了很多?”
許太醫苦笑一聲:“臣也想不明白為何會這樣!”
衛太后看著他好一會兒,才淡淡一笑:“你倒是個好人。”
她揮手讓許太醫退下了,又對身邊的親信說:“這樣也好。免得皇上心裡始終有疙瘩。”
許太醫退出了太后的慈壽宮,有一種百口莫辯的荒謬感。
他心中明白:太后一定以為他之前打了埋伏,沒有對她和先帝說實話。
沒過多久,一件更讓他想不明白的事情發生了:盤踞在皇上體內的不育之毒,正在迅速地消散;皇上的肝脈、腎脈、脾經都在恢復正常。
他想了兩天後,腦子裡靈光一閃,覺得自己知道真相了。
怪不得!怪不得這位娘娘的身邊,會有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呢!
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神秘異常的遊方郎中,其實是從枯榮閣叛逃出來的專業藥師吧?!
他迅速腦補了一個有良知的藥師迷途知返的故事。
那名藥師逃出枯榮閣後,受到了枯榮閣的追殺。他也不敢去官府自首,怕被官府秋後算帳,或被枯榮閣借著官家勢力滅口。
於是,他只好落拓江湖,四處逃竄,東躲西藏。為了餬口,就裝作是一個醫術半通不通的遊方郎中。
可這遊方郎中畢竟身懷絕技啊,總有忍不住的時候。
於是,他見房東家的小女孩聰明靈慧、資質不凡,就將她當作了得意弟子,將畢生醫術和許多秘方傾囊相授,卻又嚴令這小女孩不許聲張……
許太醫腦補完了之後,自覺看破了一個大秘密,多年的疑惑得到了解答,身心都舒暢了!
原來,這位未來皇后娘娘竟是枯榮閣判徒的傳人,也難怪她千方百計地裝作自己不懂醫術。
他又想:雍娘娘當年對自己母親的病無能為力,其實是因為沒錢買藥吧?
所以,她那樣傲氣的人,才會不惜沖喜、做妾也要嫁入富貴人家,其實是為了得到某種貴重藥材給她娘治病吧?
腦補得十分嗨皮的許太醫,從此不再辯白“不是我治好了娘娘臉上的斑痕”。
別人誇他醫術高明時,他就笑而不語,不承認,也不否認。
當立後大典到來時,雍若臉上的斑痕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皮膚再度變成水嫩光潔、像剝殼的雞蛋一般。
為了形象問題,她還是戴上了御用監給她做的假髮套,在這一天打扮得極其雍容華貴。
已經是承恩候太夫人的周氏入宮,看到了女兒如今的模樣時,不由得喜極而泣。
“如今,你也算苦盡甘來了!以後可要好好保養身子,爭取早日生個皇子,那樣才算是真正立住了腳跟……”
雍若微微一笑:“娘,我知道了!”
在旁邊服侍的花柔、玉淨等人神色都有些黯然。承恩候府是新貴,沒聽說過皇上被下絕育藥的事並不奇怪。
立後大典的各種禮儀十分繁瑣,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皇后在坤德宮升座,接受內外命婦的朝賀。
向她行三跪三叩首大禮的人,包括曾經趾高氣揚來砸她屋子的興安郡主。
興安郡主又胖了一點,臉上的妝容依然艷麗得看不到本來的模樣。
向雍若跪拜時,興安郡主低著頭,沒有什麼出格的舉動。
雍若心想:興安郡主竟然沒有稱病?
她是鳳寥血緣上的親姐姐,她稱病不來拜自己,自己還能把她怎麼樣不成?她如此為難她自己,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她終於成長了?
正式的參拜之禮後,雍若就與皇族中的長輩們寒暄,互相關懷幾句、吹捧一下,接下來又是盛大的宮宴。
從頭到尾,興安郡主都異常的沉默,完全沒有衝上來懟她的意思,這讓雍若覺得很反常。當然,冊封大典上沒人給自己添堵,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宮宴之後,命婦們辭出宮去,鳳寥才來到了坤德宮。
他滿臉笑意,拉著她的手轉了兩圈,細細打量了一下她今天的裝束,贊道:“普天下的年輕女子,只有你才配得上這身冠服。”
雍若微笑地看著他,心裡又是感動又是感慨:“從今以後,我可以名正言順地站在你身邊了!”
鳳寥嗯了一聲,點了點頭,上前一步捧起了她的臉,眼中的深情似要溢出來一般:“從今以後,我們互相扶持,白頭偕老。”
他的唇,緩慢而堅定地印在了她的唇上。
她回吻他,熱情而情意綿長……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才慢慢分開。
“我想把頭套摘下來,再洗一洗,換身衣服。”雍若的呼吸微微急促。
“我幫你!就像我們剛成婚時一樣。”鳳寥拉著她的手,讓她坐在了梳妝檯前,小心翼翼地把她的發套摘下來。
雍若又去洗澡,順便洗一洗戴過發套的腦袋,鳳寥十分熱情地要幫她洗……
————
雍若成為了皇后,衛太后就將宮務交給了她打理,表示自己要頤養天年了。
之後,衛太后卻並沒有開始過養尊處優的退休生活,而是開始長期吃素,每天做得最多的事也是念經禮佛。
雍若勸她不必如此自苦。
她卻淡淡一笑:“先帝駕崩之後,我其實很想去普惠庵出家的。只是身為太后,若去了普惠庵恐怕會讓天下議論紛紛,讓皇上為難。所以,你就別管我了,照顧好皇上就行了。”
雍若只好由著她去,不再勸說什麼,只把給太后的一應供奉略微調整,往精細典雅的路線上靠攏。
在處理宮務之時,雍若也開始鄭重地考慮一件事:子嗣。
以前她覺得自己與鳳寥遲早玩完,自己又只是一個小妾,完全不需要承擔生兒育女的責任,所以從未想過要跟他生孩子。
可現在,她已經是他的妻子了。
雖然她對生孩子的問題仍有顧慮,卻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排斥生孩子的事了。
生,還是不生?如果要生,生幾個?生下來之後怎麼教育?
如果只生一個,他會不會因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合法繼承人,就成為一個妄自尊大、無法無天的人?如果他的才德不足以勝任皇帝這個職位,登基後會不會禍亂天下?
如果多生幾個,他們長大後又會不會為了皇位而兄弟鬩牆?
如何讓孩子在適應社會環境與保持前瞻眼光之間做好平衡?
這些問題,在雍若的腦袋裡纏繞成一團亂麻,讓她無比糾結,拿不定主意。
花柔、玉淨等人這才不多說什麼了!
“娘娘說得對!咱們領許太醫的情就是了,別的不用深究。”
衛太后也發現了雍若臉上的斑痕消退,就悄悄召了許太醫來問:“你不是說斑痕留下了就留下了嗎?我怎麼覺得雍氏臉上的斑痕……似乎淡了很多?”
許太醫苦笑一聲:“臣也想不明白為何會這樣!”
衛太后看著他好一會兒,才淡淡一笑:“你倒是個好人。”
她揮手讓許太醫退下了,又對身邊的親信說:“這樣也好。免得皇上心裡始終有疙瘩。”
許太醫退出了太后的慈壽宮,有一種百口莫辯的荒謬感。
他心中明白:太后一定以為他之前打了埋伏,沒有對她和先帝說實話。
沒過多久,一件更讓他想不明白的事情發生了:盤踞在皇上體內的不育之毒,正在迅速地消散;皇上的肝脈、腎脈、脾經都在恢復正常。
他想了兩天後,腦子裡靈光一閃,覺得自己知道真相了。
怪不得!怪不得這位娘娘的身邊,會有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呢!
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神秘異常的遊方郎中,其實是從枯榮閣叛逃出來的專業藥師吧?!
他迅速腦補了一個有良知的藥師迷途知返的故事。
那名藥師逃出枯榮閣後,受到了枯榮閣的追殺。他也不敢去官府自首,怕被官府秋後算帳,或被枯榮閣借著官家勢力滅口。
於是,他只好落拓江湖,四處逃竄,東躲西藏。為了餬口,就裝作是一個醫術半通不通的遊方郎中。
可這遊方郎中畢竟身懷絕技啊,總有忍不住的時候。
於是,他見房東家的小女孩聰明靈慧、資質不凡,就將她當作了得意弟子,將畢生醫術和許多秘方傾囊相授,卻又嚴令這小女孩不許聲張……
許太醫腦補完了之後,自覺看破了一個大秘密,多年的疑惑得到了解答,身心都舒暢了!
原來,這位未來皇后娘娘竟是枯榮閣判徒的傳人,也難怪她千方百計地裝作自己不懂醫術。
他又想:雍娘娘當年對自己母親的病無能為力,其實是因為沒錢買藥吧?
所以,她那樣傲氣的人,才會不惜沖喜、做妾也要嫁入富貴人家,其實是為了得到某種貴重藥材給她娘治病吧?
腦補得十分嗨皮的許太醫,從此不再辯白“不是我治好了娘娘臉上的斑痕”。
別人誇他醫術高明時,他就笑而不語,不承認,也不否認。
當立後大典到來時,雍若臉上的斑痕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皮膚再度變成水嫩光潔、像剝殼的雞蛋一般。
為了形象問題,她還是戴上了御用監給她做的假髮套,在這一天打扮得極其雍容華貴。
已經是承恩候太夫人的周氏入宮,看到了女兒如今的模樣時,不由得喜極而泣。
“如今,你也算苦盡甘來了!以後可要好好保養身子,爭取早日生個皇子,那樣才算是真正立住了腳跟……”
雍若微微一笑:“娘,我知道了!”
在旁邊服侍的花柔、玉淨等人神色都有些黯然。承恩候府是新貴,沒聽說過皇上被下絕育藥的事並不奇怪。
立後大典的各種禮儀十分繁瑣,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皇后在坤德宮升座,接受內外命婦的朝賀。
向她行三跪三叩首大禮的人,包括曾經趾高氣揚來砸她屋子的興安郡主。
興安郡主又胖了一點,臉上的妝容依然艷麗得看不到本來的模樣。
向雍若跪拜時,興安郡主低著頭,沒有什麼出格的舉動。
雍若心想:興安郡主竟然沒有稱病?
她是鳳寥血緣上的親姐姐,她稱病不來拜自己,自己還能把她怎麼樣不成?她如此為難她自己,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她終於成長了?
正式的參拜之禮後,雍若就與皇族中的長輩們寒暄,互相關懷幾句、吹捧一下,接下來又是盛大的宮宴。
從頭到尾,興安郡主都異常的沉默,完全沒有衝上來懟她的意思,這讓雍若覺得很反常。當然,冊封大典上沒人給自己添堵,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宮宴之後,命婦們辭出宮去,鳳寥才來到了坤德宮。
他滿臉笑意,拉著她的手轉了兩圈,細細打量了一下她今天的裝束,贊道:“普天下的年輕女子,只有你才配得上這身冠服。”
雍若微笑地看著他,心裡又是感動又是感慨:“從今以後,我可以名正言順地站在你身邊了!”
鳳寥嗯了一聲,點了點頭,上前一步捧起了她的臉,眼中的深情似要溢出來一般:“從今以後,我們互相扶持,白頭偕老。”
他的唇,緩慢而堅定地印在了她的唇上。
她回吻他,熱情而情意綿長……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才慢慢分開。
“我想把頭套摘下來,再洗一洗,換身衣服。”雍若的呼吸微微急促。
“我幫你!就像我們剛成婚時一樣。”鳳寥拉著她的手,讓她坐在了梳妝檯前,小心翼翼地把她的發套摘下來。
雍若又去洗澡,順便洗一洗戴過發套的腦袋,鳳寥十分熱情地要幫她洗……
————
雍若成為了皇后,衛太后就將宮務交給了她打理,表示自己要頤養天年了。
之後,衛太后卻並沒有開始過養尊處優的退休生活,而是開始長期吃素,每天做得最多的事也是念經禮佛。
雍若勸她不必如此自苦。
她卻淡淡一笑:“先帝駕崩之後,我其實很想去普惠庵出家的。只是身為太后,若去了普惠庵恐怕會讓天下議論紛紛,讓皇上為難。所以,你就別管我了,照顧好皇上就行了。”
雍若只好由著她去,不再勸說什麼,只把給太后的一應供奉略微調整,往精細典雅的路線上靠攏。
在處理宮務之時,雍若也開始鄭重地考慮一件事:子嗣。
以前她覺得自己與鳳寥遲早玩完,自己又只是一個小妾,完全不需要承擔生兒育女的責任,所以從未想過要跟他生孩子。
可現在,她已經是他的妻子了。
雖然她對生孩子的問題仍有顧慮,卻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排斥生孩子的事了。
生,還是不生?如果要生,生幾個?生下來之後怎麼教育?
如果只生一個,他會不會因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合法繼承人,就成為一個妄自尊大、無法無天的人?如果他的才德不足以勝任皇帝這個職位,登基後會不會禍亂天下?
如果多生幾個,他們長大後又會不會為了皇位而兄弟鬩牆?
如何讓孩子在適應社會環境與保持前瞻眼光之間做好平衡?
這些問題,在雍若的腦袋裡纏繞成一團亂麻,讓她無比糾結,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