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不久後,宋軍班師回朝,趙炅想起此番在幽州差點喪命,拒絕給晉陽之行的將領們論功行賞。趙德昭向趙炅提及此事,趙炅大怒,“等你做了皇帝,自己去封賞他們吧!”
退朝後,趙德昭於府邸自刎身亡。趙炅聞得此事,既驚又悔,追贈其中書令之職,追封為魏王,從此善待太/祖幼子趙德芳。而趙文化也被加封為齊秦王。自古以來,封王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為尊。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三月,趙德芳病逝,時年二十三歲。趙炅親臨哭祭,停朝五日以表哀思,追贈為中書令、岐王。
岐王病逝後,蕙蘭來到幽簧,這位聰明伶俐的女子深得趙炅喜愛,如今已被加封為東秦郡主。
“葇兮。”不等主人迎上前去,蕙蘭就先開了口。
“給郡主請安。”葇兮上前行禮。
“按輩分,本該叫你四嬸嬸,不過你我年歲相當,我更想與你姊妹相稱。”
“多謝郡主抬愛!”
“左一聲郡主右一聲郡主,你就不能喚我蕙蘭嗎?說來,也沒見你喊清漪郡主。”
葇兮自被譚笑敏暗算之後,再不敢輕信任何人,清漪也算得上是個變數,世上坦誠如清漪者,這輩子又能遇上幾個。
“我又不姓趙,你怕啥?”蕙蘭自顧連斟了好幾杯茶,每次都一口飲盡。“娘以前常說,女子嫁了人,就不再似往日那麼親密無間了,原來是真的。”
“不過,我以後還真有可能姓趙,下次你再見我,估計就得喊我公主了。”蕙蘭背著手在房裡踱來踱去,說這話的時候,背對著葇兮。
葇兮倒是曾在心裡略略猜測過,此番蕙蘭說出來,她倒並沒有多驚訝。不過蕙蘭說出這等秘密,究竟是真的想一表坦誠,還是只是想獲得自己的信任呢?二十多年前,笑敏也曾對自己說過幾個小的秘密。
“怎麼樣?我是不是夠坦誠呢?”蕙蘭轉過身來,笑靨如花。
“魏王之死,固然有官家的原因,可一個男兒如此沒有擔當,遇到點挫折就尋死覓活,將來登基問鼎,總會有數之不盡的磨難。”
“至於岐王,完全是個意外。天妒之人何其多,世宗郭榮和太/祖不也是年壽不繼麼?坊間有燭影斧聲之談,葇兮應該不會信?”
蕙蘭滔滔不絕地說了這麼多,葇兮趕緊接過話茬,“蕙蘭,人命天定,我從未對太/祖、魏王和岐王之死有過任何疑心。你對我坦誠以待,我若不以實話相報,也是枉為人了。你說這些,無非是想攛掇我跟你一起說官家的壞話。拋開繼位之事不談,官家是個頂天立地的好君王,他率二十萬將士親征契丹,以身作則帶領眾人翻山越嶺,古往今來有幾個這樣的?說起繼位之事,本就是能者居之,你也說了,魏王他心地不夠堅忍,如今咱們大宋尚未完成統一大業,當然需要一個雄心壯志的君王帶領我們共圖海晏河清之願。再說,晉者,亞日也,太/祖並未給兩位侄兒封王,想來自有一番考量。蕙蘭有一股俠義心腸,見不得世間不平之事。然而蕙蘭所提之事,本就是外人有心想離間我們而胡亂編造的,許是因為蕙蘭嚴於律己嚴於律親,因此總想深究,誤鑽了牛角尖。官家對兩位侄兒的好,我們有目共睹。”
“是麼?”蕙蘭饒有興味地笑著問道。
“當然是的,這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皇家有全天下最好的御醫和藥材,卻有這麼多天妒之人,真是令人唏噓!”蕙蘭苦笑道:“葇兮頗通醫術,四叔又是少年將軍,我想,葇兮一定能和四叔白頭偕老!”
葇兮快速地在心中盤算了一二,回道:“那是自然,說來,文化是個有福之人。當年,杜太后以四十五歲高齡誕下他,眾人疑惑不已,我也算讀了幾本醫術,卻也是覺得不可思議。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太后見文化生得粉雕玉琢,喜歡得緊,因此抱了他去當兒子。四十五歲還能生孩子,真的很難令人置信。”
蕙蘭這才如釋重負地舒緩一笑,“誰說不是呢,我可沒聽過那家婦人四十五歲高齡還能產子的。葇兮,你真聰明,我覺得你說得對!”
二人相視,心領神會。
73、漂洋過海 …
太平興國七年初(982年), 坊間有傳言,秦王趙文化乃杜太后的奶娘陳氏所生,之後又傳遍了全京城。此言既出,完全斷了趙文化繼位的可能。
三月,有人密告告秦王趙文化驕恣, 或有篡位之舉。趙炅不忍骨肉凋零,罷黜其開封府尹之職, 授西京留守,從此一家遷居洛陽城。
之後, 又陸續有人告發趙文化勾結兵部尚書盧多遜, 趙炅大怒, 削去秦王所有實權,使其閒賦在家, 後又降秦王為涪陵縣公, 令其遷往房州。
二人先將孩子託付給了蕙蘭,蕙蘭指天盟誓, 只要自己一天健在,便庇佑孩子一世平安。現在, 只需安頓好奉氏了。
“阿娘, 如今我和文化的境遇, 相信你應該能看懂一二。”
奉氏眼淚汪汪地看著葇兮, “都是命呀,當初……”當初你若嫁到宣威將軍府,該多好!奉氏不敢說出下半句, 這十幾年來,她該享的福都享過了,作為皇親國戚,就連當朝許相都要敬自己三分。果然,不屬於自己的福氣最後還是會消失。
葇兮拿出地契,“這是我們給你購置的宅院,等會自有人送你過去,你和兄長從此隱姓埋名住在這裡吧。若兄長另有他圖,就讓他改個名字去別處,離皇城遠一點,我想,官家應該不會為難到你們頭上。不過萬事還是謹慎些好。娘,以後莫要泄露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也不要再說官家半句閒話,你知道其中輕重嗎?”
“我以後就當自己是個啞巴。只要你過得好,我就放心了。這輩子該吃的我都吃過了,該穿的穿過了,該用的都用過了,就是現在死了也沒什麼遺憾。你這是要和殿下去哪裡?”
“現在還不知道呢,等有了去處,自會來信報平安。你多保重!”
“都怪我,要是我不貪圖富貴,也許你就不會落得如此境地!”
“阿娘休要亂說,是我自己要嫁給殿下的,總之,一時半會我也說不清,這麼說吧,能嫁給殿下,我此生再不會有任何埋怨,因為老天已經把最好的給了我。阿娘,我說的是真的,用你的話說就是,該嫁的人我已經嫁了,就是現在死了,也不會有遺憾了。”
奉氏似懂非懂地聽著。
葇兮叫了趙文化進來,二人朝奉氏磕了個頭,然後出門登車而去。
“葇兮,以後就委屈你跟我沉浮一世了。”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就算再隱忍下去,以皇帝多疑的性子,我們也沒有活路了,不如……”
“好!你想去哪?”
“能跑多遠就多遠,最好讓他一輩子找不到我們。”
文化覆上葇兮的手背,“你可曾怪我,眼睜睜地被皇上欺壓至此卻不反抗?”
退朝後,趙德昭於府邸自刎身亡。趙炅聞得此事,既驚又悔,追贈其中書令之職,追封為魏王,從此善待太/祖幼子趙德芳。而趙文化也被加封為齊秦王。自古以來,封王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為尊。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三月,趙德芳病逝,時年二十三歲。趙炅親臨哭祭,停朝五日以表哀思,追贈為中書令、岐王。
岐王病逝後,蕙蘭來到幽簧,這位聰明伶俐的女子深得趙炅喜愛,如今已被加封為東秦郡主。
“葇兮。”不等主人迎上前去,蕙蘭就先開了口。
“給郡主請安。”葇兮上前行禮。
“按輩分,本該叫你四嬸嬸,不過你我年歲相當,我更想與你姊妹相稱。”
“多謝郡主抬愛!”
“左一聲郡主右一聲郡主,你就不能喚我蕙蘭嗎?說來,也沒見你喊清漪郡主。”
葇兮自被譚笑敏暗算之後,再不敢輕信任何人,清漪也算得上是個變數,世上坦誠如清漪者,這輩子又能遇上幾個。
“我又不姓趙,你怕啥?”蕙蘭自顧連斟了好幾杯茶,每次都一口飲盡。“娘以前常說,女子嫁了人,就不再似往日那麼親密無間了,原來是真的。”
“不過,我以後還真有可能姓趙,下次你再見我,估計就得喊我公主了。”蕙蘭背著手在房裡踱來踱去,說這話的時候,背對著葇兮。
葇兮倒是曾在心裡略略猜測過,此番蕙蘭說出來,她倒並沒有多驚訝。不過蕙蘭說出這等秘密,究竟是真的想一表坦誠,還是只是想獲得自己的信任呢?二十多年前,笑敏也曾對自己說過幾個小的秘密。
“怎麼樣?我是不是夠坦誠呢?”蕙蘭轉過身來,笑靨如花。
“魏王之死,固然有官家的原因,可一個男兒如此沒有擔當,遇到點挫折就尋死覓活,將來登基問鼎,總會有數之不盡的磨難。”
“至於岐王,完全是個意外。天妒之人何其多,世宗郭榮和太/祖不也是年壽不繼麼?坊間有燭影斧聲之談,葇兮應該不會信?”
蕙蘭滔滔不絕地說了這麼多,葇兮趕緊接過話茬,“蕙蘭,人命天定,我從未對太/祖、魏王和岐王之死有過任何疑心。你對我坦誠以待,我若不以實話相報,也是枉為人了。你說這些,無非是想攛掇我跟你一起說官家的壞話。拋開繼位之事不談,官家是個頂天立地的好君王,他率二十萬將士親征契丹,以身作則帶領眾人翻山越嶺,古往今來有幾個這樣的?說起繼位之事,本就是能者居之,你也說了,魏王他心地不夠堅忍,如今咱們大宋尚未完成統一大業,當然需要一個雄心壯志的君王帶領我們共圖海晏河清之願。再說,晉者,亞日也,太/祖並未給兩位侄兒封王,想來自有一番考量。蕙蘭有一股俠義心腸,見不得世間不平之事。然而蕙蘭所提之事,本就是外人有心想離間我們而胡亂編造的,許是因為蕙蘭嚴於律己嚴於律親,因此總想深究,誤鑽了牛角尖。官家對兩位侄兒的好,我們有目共睹。”
“是麼?”蕙蘭饒有興味地笑著問道。
“當然是的,這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皇家有全天下最好的御醫和藥材,卻有這麼多天妒之人,真是令人唏噓!”蕙蘭苦笑道:“葇兮頗通醫術,四叔又是少年將軍,我想,葇兮一定能和四叔白頭偕老!”
葇兮快速地在心中盤算了一二,回道:“那是自然,說來,文化是個有福之人。當年,杜太后以四十五歲高齡誕下他,眾人疑惑不已,我也算讀了幾本醫術,卻也是覺得不可思議。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太后見文化生得粉雕玉琢,喜歡得緊,因此抱了他去當兒子。四十五歲還能生孩子,真的很難令人置信。”
蕙蘭這才如釋重負地舒緩一笑,“誰說不是呢,我可沒聽過那家婦人四十五歲高齡還能產子的。葇兮,你真聰明,我覺得你說得對!”
二人相視,心領神會。
73、漂洋過海 …
太平興國七年初(982年), 坊間有傳言,秦王趙文化乃杜太后的奶娘陳氏所生,之後又傳遍了全京城。此言既出,完全斷了趙文化繼位的可能。
三月,有人密告告秦王趙文化驕恣, 或有篡位之舉。趙炅不忍骨肉凋零,罷黜其開封府尹之職, 授西京留守,從此一家遷居洛陽城。
之後, 又陸續有人告發趙文化勾結兵部尚書盧多遜, 趙炅大怒, 削去秦王所有實權,使其閒賦在家, 後又降秦王為涪陵縣公, 令其遷往房州。
二人先將孩子託付給了蕙蘭,蕙蘭指天盟誓, 只要自己一天健在,便庇佑孩子一世平安。現在, 只需安頓好奉氏了。
“阿娘, 如今我和文化的境遇, 相信你應該能看懂一二。”
奉氏眼淚汪汪地看著葇兮, “都是命呀,當初……”當初你若嫁到宣威將軍府,該多好!奉氏不敢說出下半句, 這十幾年來,她該享的福都享過了,作為皇親國戚,就連當朝許相都要敬自己三分。果然,不屬於自己的福氣最後還是會消失。
葇兮拿出地契,“這是我們給你購置的宅院,等會自有人送你過去,你和兄長從此隱姓埋名住在這裡吧。若兄長另有他圖,就讓他改個名字去別處,離皇城遠一點,我想,官家應該不會為難到你們頭上。不過萬事還是謹慎些好。娘,以後莫要泄露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也不要再說官家半句閒話,你知道其中輕重嗎?”
“我以後就當自己是個啞巴。只要你過得好,我就放心了。這輩子該吃的我都吃過了,該穿的穿過了,該用的都用過了,就是現在死了也沒什麼遺憾。你這是要和殿下去哪裡?”
“現在還不知道呢,等有了去處,自會來信報平安。你多保重!”
“都怪我,要是我不貪圖富貴,也許你就不會落得如此境地!”
“阿娘休要亂說,是我自己要嫁給殿下的,總之,一時半會我也說不清,這麼說吧,能嫁給殿下,我此生再不會有任何埋怨,因為老天已經把最好的給了我。阿娘,我說的是真的,用你的話說就是,該嫁的人我已經嫁了,就是現在死了,也不會有遺憾了。”
奉氏似懂非懂地聽著。
葇兮叫了趙文化進來,二人朝奉氏磕了個頭,然後出門登車而去。
“葇兮,以後就委屈你跟我沉浮一世了。”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就算再隱忍下去,以皇帝多疑的性子,我們也沒有活路了,不如……”
“好!你想去哪?”
“能跑多遠就多遠,最好讓他一輩子找不到我們。”
文化覆上葇兮的手背,“你可曾怪我,眼睜睜地被皇上欺壓至此卻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