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頁
此時在此地的謀士中,最有資格說這些事的人,當屬連城。
他連府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商,可每次遇到問題,居然連區區數十萬兩都拿不出時,就知其中的艱難。
據他所知,大楚雖說百姓窮困,物資貧瘠,但那些大商人或者有底蘊的人家,要拿出十萬二十萬還是相對容易一些。
興許積攢下幾年,就能有了。只不過是相對而言,國庫稍稍空虛了一些。
而他們洪武國,老百姓看著什麼都不缺,其實比較窮。
國庫是充盈,皇上的私庫更是不知有多少,但遇到事,不給下撥,也不讓老百姓好過,這就有些過了。
一個皇上當到眼底只有錢,那這國家遲早要出事。
只是現在他連府支持太子,只要太子能上位,且又是立志能有一番作為的,那他們這些商人乃至老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不少。
故而當他聽完馮伯毅的話後,便起身開口道:“啟稟太子,連城覺得大將軍所言甚是。之前我洪武國商人有許多都是棄商從農,也是因為稅過高。而這樣的結果導致許多地方的人,想要買東西而沒得賣。東西不流通,消息也不靈通。可自打河渠挖通後,好些地方的人又有了盼頭,將我洪武國的東西運到大楚販賣,除了繳納貨物中承載的河渠稅外,倒也不用像以往有鋪子那樣交那麼高。給了他們希望,又要在想法子再加高到和以前一樣,到時也沒人做這塊生意了。如此一來,河渠開了後,兩國即便互通了,誰做生意都沒賺頭,到時百年友好條約上所寫的,根本就成了空話。”
祁烈聽後,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
他要真的那樣做,雖然是可以轉移他父皇的注意力,但要背下罵名,這根本就沒那個必要。
何況,詩情已經到了洪武國的境內。作為舅舅有困境,她這個外甥女,是該幫一幫才是。
再說,幫了他,其實也等同於幫大楚。
等他登基後,和順安帝還得坐下來細細說接下來兩國發展的事。
大古國如今的帝位也是換了人,現在如何,他是不管。
但是當初害了他和順安帝的南疆,現在也已不成氣候。之前他答應過,那邊會交給順安帝處理,那就會交給他。
只是這一切,都得他登基才行。
南疆畢竟還是洪武國的領土,現在在位的是他父皇,他還無權做什麼。
“如此,那先將這次擱置一邊。現在墨王夫婦已到我洪武國的境內,你們誰去迎一下,順帶將此事說一聲?”
第1164章 番外小記
沈逸聞言,起身道:“逸與墨王妃算是舊識,願前去迎接!”
沈逸自從考取了舉人後,跟了祁烈,家裡的日子好過了不少。
加上謝陳氏一家是他的親戚,他爹娘又在給江府的作坊做管事,對顏詩情他心底是感激的。
聽到要去迎接顏詩情,他便自請而去。
他想問問,去了洪武國的小溪小洋他們怎麼樣了,也想知道,她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祁烈這邊,她之前是如何相幫的,他心底多少知道一些。
所以她接下來的舉動,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家是依靠顏詩情和祁烈的,他自然盼著他們都能好。
祁烈聽到沈逸願意前去,便直接允了:“既然你願去,那事不宜遲,你即刻回去就收拾一番,直接走吧,他們越快到越好,父皇這邊,孤還不知道能撐多久。一個時辰後,孤派兩個人在城門等你。”
“是!”
沈逸應了一聲,便直接退下回去了。
他出了濟世堂後,沒直接回沈宅,而是去了農家小炒。
去年江府名下的產業重新開業,他爹娘再次回去當了管事。
他要出遠門,自然得和他們說一聲。
何況,如今農家小炒的管事,是芍藥。
那丫頭年歲不大,人倒是怪有意思的。
聽聞她是墨王妃義妹的丫頭,本身也是現在江府那霍嬤嬤的女兒,如今已是自由身。
她人瞧著是不錯,可惜出身太低,爹娘就算再是體面,終究是個下人,不然倒是娶她為妻,也挺好的。
芍藥和霍嬤嬤來到洪武國後,便再沒回去。
就算是江素雅成親,她也抽不出空來。
對於農家小炒的忙碌,她很是喜歡。
每天睜眼,天亮就開始忙,等忙完就天黑了。
這樣的日子,她覺得很充實。而且每天盤算收益的時候,看著那些銅錢銀錢,會讓她從心底深處產生一種滿足感。
眼看中秋已近,她根據之前在大楚時所學的那些,另外這邊也有廚娘指點,故而一口酥她也沒少做。
這節前的幾日,是她鋪子最為忙碌的時候。為此,她還特意讓人先停了做橄欖等物,先幫她做一個月的一口酥。
沈逸過來時,並未直接去後院,而是走向櫃檯。
他到了後,伸手在那敲了敲:“芍藥姑娘!”
芍藥這會兒正在打算盤,聽到聲音,抬頭一看是沈逸,便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口氣不是很好道:“有什麼事?要吃飯,自己找位置坐,會有人招待你。不是的話,麻煩旁邊讓一讓,別打擾我算帳。”
芍藥說完,也沒管沈逸聽後會如何,當下直接低頭,再次繼續算帳。
他連府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商,可每次遇到問題,居然連區區數十萬兩都拿不出時,就知其中的艱難。
據他所知,大楚雖說百姓窮困,物資貧瘠,但那些大商人或者有底蘊的人家,要拿出十萬二十萬還是相對容易一些。
興許積攢下幾年,就能有了。只不過是相對而言,國庫稍稍空虛了一些。
而他們洪武國,老百姓看著什麼都不缺,其實比較窮。
國庫是充盈,皇上的私庫更是不知有多少,但遇到事,不給下撥,也不讓老百姓好過,這就有些過了。
一個皇上當到眼底只有錢,那這國家遲早要出事。
只是現在他連府支持太子,只要太子能上位,且又是立志能有一番作為的,那他們這些商人乃至老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不少。
故而當他聽完馮伯毅的話後,便起身開口道:“啟稟太子,連城覺得大將軍所言甚是。之前我洪武國商人有許多都是棄商從農,也是因為稅過高。而這樣的結果導致許多地方的人,想要買東西而沒得賣。東西不流通,消息也不靈通。可自打河渠挖通後,好些地方的人又有了盼頭,將我洪武國的東西運到大楚販賣,除了繳納貨物中承載的河渠稅外,倒也不用像以往有鋪子那樣交那麼高。給了他們希望,又要在想法子再加高到和以前一樣,到時也沒人做這塊生意了。如此一來,河渠開了後,兩國即便互通了,誰做生意都沒賺頭,到時百年友好條約上所寫的,根本就成了空話。”
祁烈聽後,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
他要真的那樣做,雖然是可以轉移他父皇的注意力,但要背下罵名,這根本就沒那個必要。
何況,詩情已經到了洪武國的境內。作為舅舅有困境,她這個外甥女,是該幫一幫才是。
再說,幫了他,其實也等同於幫大楚。
等他登基後,和順安帝還得坐下來細細說接下來兩國發展的事。
大古國如今的帝位也是換了人,現在如何,他是不管。
但是當初害了他和順安帝的南疆,現在也已不成氣候。之前他答應過,那邊會交給順安帝處理,那就會交給他。
只是這一切,都得他登基才行。
南疆畢竟還是洪武國的領土,現在在位的是他父皇,他還無權做什麼。
“如此,那先將這次擱置一邊。現在墨王夫婦已到我洪武國的境內,你們誰去迎一下,順帶將此事說一聲?”
第1164章 番外小記
沈逸聞言,起身道:“逸與墨王妃算是舊識,願前去迎接!”
沈逸自從考取了舉人後,跟了祁烈,家裡的日子好過了不少。
加上謝陳氏一家是他的親戚,他爹娘又在給江府的作坊做管事,對顏詩情他心底是感激的。
聽到要去迎接顏詩情,他便自請而去。
他想問問,去了洪武國的小溪小洋他們怎麼樣了,也想知道,她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祁烈這邊,她之前是如何相幫的,他心底多少知道一些。
所以她接下來的舉動,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家是依靠顏詩情和祁烈的,他自然盼著他們都能好。
祁烈聽到沈逸願意前去,便直接允了:“既然你願去,那事不宜遲,你即刻回去就收拾一番,直接走吧,他們越快到越好,父皇這邊,孤還不知道能撐多久。一個時辰後,孤派兩個人在城門等你。”
“是!”
沈逸應了一聲,便直接退下回去了。
他出了濟世堂後,沒直接回沈宅,而是去了農家小炒。
去年江府名下的產業重新開業,他爹娘再次回去當了管事。
他要出遠門,自然得和他們說一聲。
何況,如今農家小炒的管事,是芍藥。
那丫頭年歲不大,人倒是怪有意思的。
聽聞她是墨王妃義妹的丫頭,本身也是現在江府那霍嬤嬤的女兒,如今已是自由身。
她人瞧著是不錯,可惜出身太低,爹娘就算再是體面,終究是個下人,不然倒是娶她為妻,也挺好的。
芍藥和霍嬤嬤來到洪武國後,便再沒回去。
就算是江素雅成親,她也抽不出空來。
對於農家小炒的忙碌,她很是喜歡。
每天睜眼,天亮就開始忙,等忙完就天黑了。
這樣的日子,她覺得很充實。而且每天盤算收益的時候,看著那些銅錢銀錢,會讓她從心底深處產生一種滿足感。
眼看中秋已近,她根據之前在大楚時所學的那些,另外這邊也有廚娘指點,故而一口酥她也沒少做。
這節前的幾日,是她鋪子最為忙碌的時候。為此,她還特意讓人先停了做橄欖等物,先幫她做一個月的一口酥。
沈逸過來時,並未直接去後院,而是走向櫃檯。
他到了後,伸手在那敲了敲:“芍藥姑娘!”
芍藥這會兒正在打算盤,聽到聲音,抬頭一看是沈逸,便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口氣不是很好道:“有什麼事?要吃飯,自己找位置坐,會有人招待你。不是的話,麻煩旁邊讓一讓,別打擾我算帳。”
芍藥說完,也沒管沈逸聽後會如何,當下直接低頭,再次繼續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