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洪武國京城的濟世堂,生意極為火爆,每日人來人往,儼然成了數一數二的大醫館。

  因人多,所以給了他們最好的掩護,可比眾人去太子府,要來得方便不少。

  祁烈坐在上首,聽著下首的謀士紛紛建議他先不要有任何舉動,一切等到墨王夫婦過來再說時,陷入了沉思。

  如果可以,他當然是不想有任何舉動,可現在不行,他隱隱覺得這局勢有些不對勁。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覺得他父皇好像開始有意無意的針對他。

  就在先前他出太子府時,接到他父皇的口諭,叫他想法子,將河渠關卡的稅翻一番。

  這本就不可能的事,河渠才沒幾年,其他地方還在陸續挖通。就現有的那些,要他翻一番,那勢必是要尋藉口增加各種的稅,這無疑是在刁難他。

  他要真那麼做,還不等他登基,就會被天下人罵。

  他父皇在位這麼多年,商業稅是越來越高,那些小商人根本就沒銀子可賺,每每只能餬口。

  便是大商人如連府,整個洪武國那麼多鋪面,幾乎是什麼生意都做。

  可一年到頭,扣除稅和人員還有府上的人開銷外,能攢下三萬兩都算不錯了。

  當然,這還是有了冰塊的這項基礎上。

  他父皇已經將商業稅提到了過半了,這樣下去根本不利於這些發展。

  如今好不容易靠著河渠,以寧壽府為主的幾個地方,老百姓漸漸好過了,商人多多少少也能賺一些。

  若是稅一提高,那是要再次將他們陷入困境。

  既然河運也不能賺錢,那誰也去做這些?

  何況還有大楚的船隻進來,要都那麼高,人家也不傻,不賺錢根本不會將東西運過來賣。

  其實他多少也明白,他父皇是因為在暖香閣那邊收的銀子少了,所以才想在其他地方彌補回來。

  當初詩情的暖香閣,可是給德宣帝分紅的,自從霍嬤嬤和駱宏飛從洪武國連夜逃回大楚後,這合作算是斷了。

  去年顏詩情再次拜訪洪武國時,帶著霍嬤嬤一家過去,才再開起來。

  只是這次她的身份是公開的,以大楚墨王妃的身份開鋪子,這給德宣帝的分紅就沒了。

  除了她以特殊的身份,按照大楚的商業稅繳納外,多一文錢都不會出,故而暖香閣這塊,不僅是國庫的稅收少了,便是德宣帝的私庫也沒增加。

  眼看這暖香閣的生意越來越火爆,連帶那小小的農家小炒,還有岐山那邊的莊園以及其他幾個作坊,外加專門售賣辣醬的鋪子生意都極好,德宣帝這個守財奴又豈會不眼紅?

  既然顏詩情這邊他賺不到,那他只能從其他地方去彌補。

  原本都好好的,想著河渠那,他稅也收不少,還能自我安慰下。

  可自從進入八月,馬上就要中秋,顏詩情名下的鋪子生意一天賽一天的火爆,他只能眼紅干看著。

  這不,看了那麼多天後,實在忍無可忍,就給祁烈下令,讓他想法子將稅翻一番。

  他每天都讓人盯著江府名下的產業,再根據每天賣出去的東西,在算成本多少,盈利多少。

  若是分給他的話,又有多少。

  只是他算得再多都無用,那些都與他沒關係。

  且即便是商業稅,也不是根據他洪武國的來繳納,而是大楚的。

  天知道大楚的商業稅有多低,甚至可以說,連他們洪武國的一半都沒有。

  他想想就嘔血,總覺得顏詩情從他的口袋中掏錢往她自己那裡裝一樣。

  祁烈本身想叫人議事,主要是不想他父皇將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進而懷疑他的身世。

  可誰知,臨出門,就聽到這口諭,故而現在主要是在和謀士商討這些事。

  謀士要他先不要輕舉妄動,可他父皇要問起來,他根本沒法子回答。

  就在他琢磨該如何是好時,他外祖父進來了。

  “外祖父,父皇讓孤想法子將現有的河渠稅翻一番,你可有什麼好法子?”

  馮伯毅聞言腳步一頓,他沒想到祁烈會問這個,他還以為,他是坐不住了,才叫人商議。

  祁烈自幼與馮伯毅相處的時間,是除了馮俊外,幾乎就是馮伯毅最多了,對他也是極為了解的。

  當見到他眼底的納悶時,也知道他心底的疑惑,故而道:“方才孤要出太子府時,父皇來口諭,讓孤想法子增加這些。”

  馮伯毅挨著祁烈所坐上首的另外一個空位坐下,低頭沉吟了下道:“這個先想法子搪塞過去,如今我洪武國的稅已過高,好不容易那些商人有些盼頭,不能在增加。等墨王夫婦到後,看他們能不能勸得動皇上禪位。若是可以,以後這塊就不動。不能的話,讓他們出面和皇上談,畢竟這船隻的往來,可不僅僅只有我洪武國,同時也是涉及到大楚。他們為自己的老百姓爭取利益,也是應當的。”

  馮伯毅一個大將軍,對商業這塊不是很懂,但對於稅還是多少知道一些。

  大將軍府名下的鋪子和莊園有人專門打理,但收入甚微,加上德宣帝那個鐵公雞皇上,逢年過節賞賜的東西極少,他又極少收下面的人的孝敬,所以這麼多年下來,他那大將軍府也算不上多好。

  這也是祁烈這個太子當初為什麼那麼窮的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