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是她在大學時期抓住機遇創業進入社會的原動力。

  她從確定自己喜歡上簡聽之後,就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不能儘快變強,如果不能儘快脫離倚靠父母,她在父母和旁人眼中就還是那個依賴家長的孩子,她就無法在與父母的對談中擁有多少資本。

  在父母面前總是處於弱勢的人,也無法要求或者選擇自己想要的。

  她在急迫中逼著自己成長、成熟,又在穩重中果斷作出選擇。

  ……

  ……

  本科的後三年還有研究生那一年,江晨與父母最多談論與交鋒便是在看待同性戀的問題上。

  江晨無比清楚,自己的父母就是傳統的中國式家長。

  他們不會接受自己的女兒喜歡上一個同性。

  在他們此前的人生中,也從未有一刻想像過自己的女兒不會和一個異性走入婚姻、完成他們眼中的正常人生、過正常的生活。

  江晨試著開始做自己的努力,首先便是在父母的認識上。

  ……

  ……

  江母從大一開始便企圖給女兒介紹優質的戀愛對象,自然,對方都是男孩子。

  江晨通通拒絕掉了。

  在這個過程中,她與父母強調人生在世的意義。

  強調戀愛乃至婚姻與生子並非人生(女人)的必選項,他們都是可選可不選的東西。

  她還強調女人的獨立性,明確告知父母她不想過倚靠任何人的人生。

  任何人都有可能離開自己,包括自己的父母。

  何況愛情里的相愛,並非單一流向的。

  它需要兩個人熱忱而又真摯的互動,並非他們口中「找一個對你好的人」就可以完美、完整的。

  沒有誰是應該一直對你好的人,也沒有誰可以一直不求回應地對你好。

  愛需要回復,相愛是互動的關係。

  ……

  ……

  江晨在前期自己的愛情上選擇了隱忍和沉默,在坦白自己喜歡簡聽這件事情上,也選擇了忍耐與沉默。

  學生時期,即使做過不少兼職,也有不少壓歲錢,但是她也清楚得知道,自己仍然是父母眼中的「小孩子」,仍然是那個需要倚靠父母過生活的「無產階級」。

  愛情教會她的一件事,就是在羽翼豐滿的時候再訴求選擇權。

  ……

  ……

  那是15年夏天,母親再一次提起相親。

  江晨不得不用最直白的方式來回復母親。

  「媽,我問你,你現在坐的沙發是誰買的?這個家裡東西都是誰買的?這套房子是誰買的?」

  「這套房子的價格您也知道。我的公司雖然才成立一年,但是員工也有近百人。您過去到現在一直都在做會計工作,您有空不如先來趟我公司,看一看帳。看完咱們再說這件事好麼?」

  「是,那些阿姨介紹的男孩子不錯。家庭條件不錯,工資不錯,人可能也不錯,而且公務員、醫生、事業單位、跨國企業的都有,隨便挑一個都是你們眼裡的優質女婿,可比起我的工資是不是差了點兒?哦,對了,我沒有工資卡,我有的是利潤表。」

  「媽,歸根結底,您難道想要個上門女婿麼?還是覺得我來養孩子養家也行?」

  談話的最後,以江母的沉默而告終。

  一向強勢的母親,第一次因為回答不上來女兒的問題而偃旗息鼓。

  隔天,江母真的去了公司財務部查帳……

  然後,她更加沉默了。

  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江母再也沒有跟女兒提過相親。

  那些朋友介紹的男孩子條件看起來是挺好,可連最基本的工資都遠遠不及自己的女兒。

  ……

  ……

  15年年底,西城區高校集中區域最後僅有的樓盤開盤了。

  江晨早前就預訂了街邊的5間商鋪。

  正式簽購房合同那天,她帶著父母一起過去。

  她人生至此,不過是父母年歲的一半,卻已然擁有了父母半輩子奮鬥都不及的不動產。

  她在這天坦白了心底的那個秘密。

  她愛簡聽。

  漫長的冷暴力、怨懟和訓斥,可到底已經是無法左右孩子人生的父母了。

  不得不承認,無法不承認,他們眼中的孩子早就成為了超越自己的存在。

  ……

  ……

  那一天起,江晨並未與父母爭執過什麼。

  再沒有必要了。

  她仍然是旁人眼裡的孝順女兒。

  每一周,無論工作再忙都會抽空回家住一晚,每次回家也總是帶著禮物。

  父母的食穿用度,都是為旁人稱道羨慕的。

  老房子的再次裝修,裝修工的工錢和材料費都是從她銀行卡里劃出的。

  沒有其他人說過這個女兒的不是……

  除了在單身問題上。

  ……

  ……

  又過了一年,回家的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一個女兒變成了兩個女兒。

  不忙的時候,江晨會帶著簡聽回父母家吃飯。

  那些過去歲月里說過的難聽話,那些聽在江晨心裡跟針扎一樣難受的怨懟和怒斥,終究被時間磨平。

  他們不會在簡聽面前說任何難聽的話,只是以自己的冷淡表達著最後的態度。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