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因為寫新文最後一卷感覺很糾結,所以一直隔斷了網絡,不曾想再過來這邊的時候,感覺隔絕了一個世界。

  非常謝謝因為喜歡《明天可期》而去推薦它的讀者。我收到了你們鼓勵,很感動。

  記得當初這文更新到幾十章的時候,收藏數仍然在20左右徘徊,評論則一直是個位數,那個時候確實感覺太挫敗了,以至於我有過數次不會再寫文的想法。

  可等到它真正完結的時候,我好像又變成了佛系作者。因為每章零零散散的評論還有那幾位熟悉的讀者ID,讓我沒有終止下一篇文的寫作進程。

  170章、近60萬字的《明天可期》,中間有幾章我個人不太滿意。因為當初寫文的時候,我給自己設定的是每章3000字以上,而自己又堅決要等到全文完稿後才肯發表,所以導致我的寫作過程比其他一邊寫一邊連載的作者要孤獨上不少。

  缺少讀者反饋和互動鼓勵,以至於中途在寫那幾章的時候,我到了寫作的倦怠期和自我懷疑期。

  不過好在現在看來,大體上,我覺得完稿後的《明天可期》是自己10年後再看都不會認為是黑歷史的文,畢竟我在寫的時候是真的傾注了當時的全力和感情。

  再次,謝謝你們的收藏評論,每個評論我都有來回看好多次,從中獲得了不少堅持的力量。

  ☆、番外二

  作者有話要說:  簡聽的出櫃確實很順遂,不過這份順遂的背後並非是因為簡父有多麼新式家長或是有多麼跟得上時代。

  只不過是身為父親,他太心疼自己的孩子了。

  失去了母親的女兒,又反覆生病,這樣的情況,很難不讓一個父親向自己過去的認知和傳統觀念低頭。

  更何況,他的孩子兩次病發都是因為江晨獲得了救贖與重生。

  他是對自己女兒的幸福低頭。

  這個時候的他,期盼得已經不多,所以看得開許多。

  另外,在上一章的最後,簡父的問話和簡聽的回答其實都是一語雙關。

  (嘿嘿嘿,應該有看出來吧?)

  (江晨篇)

  江晨表哥家的大兒子今年小升初,表哥托人找了硬關係進了一中初中部的火箭班。

  北城市一中初中部與高中部可以說是完全分割的兩所學校,兩所學校的規矩都一樣嚴苛。

  新初一火箭班整整50名學生,只有教育局局長硬塞進班的兩個關係戶。

  關係戶之一,江晨的大侄子。

  對待孩子學習的事情上,家長總會陷進一個誤區。

  「進到了好的班級,跟著成績好的同學一起學習,就算是拖也能拖出成績……而且,至少不會學壞。」

  這是開學前一個月,身為父親的表哥「經驗式」的總結。

  於是在普通小學讀小學,成績一般的孩子就這麼在全家人的期盼中走進了火箭班。

  接下來的兩周,於孩子來說就是噩夢。

  不過兩周的時間,除去周末的雙休不足十天,孩子竟被請了6次家長。

  火箭班的班主任暗地裡對不憑成績進班的關係戶很是嗤之以鼻,因而從開學第一天開始,總是換著花樣地找理由讓孩子家長往學校跑。

  變相折磨著家長和學生,就是為了踢他們「出局」。

  表哥和表嫂,兩位家長不堪其擾。

  任誰工作得再舒服也不可能總是在工作時間往外跑?

  可孩子的班主任叫家長了……

  能怎麼辦呢?

  尤其是江表哥,在外頭怎麼說也是個老闆,身後也還有100號人在靠他吃飯。

  走在外面總有朋友賣面子的「有頭有臉」的男人,怎麼也不曾想過會因為自己的兒子這麼的「孫子」。

  點頭哈腰的對著老師鞠躬、道歉,就差負著荊條請罪了。

  這樣下去真的讓人受不了……

  大男人的自尊心首先就承受不住了。

  他對著樓梯台階上默默掉著眼淚的小男子漢搖了搖頭,總算認命。

  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切的開始是他一手造成的。

  他領著孩子去了趟校長辦公室,下禮拜一,兒子就會轉去普通班了。

  ……

  ……

  後來,便是侄子主動要求跟著江晨姑姑補習功課。

  現實教會了這個孩子第一課:

  你強,才有資本談尊嚴。

  「不僅僅是這樣,小樂。」

  江晨認真地看著書桌旁的小男子漢,語重心長。

  「讓你去火箭班的人並不是你自己,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事情你自己無法做決定?」

  「在你爸爸、媽媽還有許多長輩看來,你今年才12歲,年紀又小又不能獨立,思想上不成熟,還是個孩子。所以他們替你做決定,無論那個決定你喜歡或是不喜歡,你適合還是不適合。」

  「如果將來,你希望自己的人生真真正正的由自己做主,你就要變強。通俗點來說,就是要變得有經濟實力、有錢,有文化、內涵,有正確的判斷力和三觀。再直白點兒說,最低要求就是要比你的父母優秀。只有這樣,你才能在之後的人生里有資本對抗那些你不喜歡的選擇題。」

  ……

  ……

  這是當初江晨放棄北大選擇港科大的又一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