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慧寧點頭,贊同皇后說的。
“所以,這不進宮來求皇兄了麼。”
薛皇后心中明白:“你進宮來,是求陛下給你家策哥兒安排差事的?”
“正是。”慧寧道,“策哥兒也十一歲了,侯爺這些日子一直念叨著,說再過一兩年,就把他扔進郊外大營去歷練。這孩子是咱們身上掉下來的肉,男人不心疼,咱們心疼啊。說實話,笙哥兒我從沒操心過,但這策哥兒,我總也得替他謀劃謀劃。我想找皇兄,求他在御林軍給策哥兒安排個差事,總好過扔去郊外大營吃苦。”
薛皇后點頭:“這不是大事,你既開了口,陛下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一會兒等陛下下了朝,我陪你一道去。”
勤政殿內,皇帝聽了慧寧的話後,抬眸看著他說:“這事情於朕來說不是大事,倒是好辦。只不過,策哥兒的事情,怕是朕也做不了主,還是得定安侯決定。”
慧寧急了:“若是等他決定,策哥兒想必已經被扔進郊外去了。皇兄,您可是策哥兒親舅舅啊,您向來也是喜歡他的,怎麼忍心眼睜睜看著他吃苦?”
皇帝索性直戳要害:“那依皇妹的意思,是想朕直接越過定安侯,替他兒子做主嗎?”
又說:“定安侯是策哥兒親生父親,難道還能害他不成。再說,男兒當志在四方,如何能屈縮在這京城一方之地。將來大榮的疆土,還得策哥兒他們這一輩人保護呢。若真給他開了這後門,日後滿朝親貴豈不是都以此來要挾朕?那朕來如何治理這天下?”
慧寧覺得他這是歪理,不就是隨便在御林軍中給策哥兒謀個差事,怎麼就上升到江山社稷了?
未免太過小題大做了些。
慧寧心裡有些不高興了,薛皇后見狀,忙打著圓場說:“陛下,既是慧寧妹妹開了口,不如……”
皇帝沒說話,只輕輕抬眸掃去一眼,薛皇后便住了口,也是一臉為難的樣子。
皇帝到底是看重這個皇妹的,遂而道:“這樣吧慧寧,這件事情朕記在心裡了,你也回去跟定安侯說一聲。若是他沒有意見,朕替你辦了這事兒。”
他怎麼會沒有意見呢?正是因為知道他那裡說不通,她這才想著以皇權來壓他一頭逼著他就範的。
現在再回頭去問他意見,還不得惹他生氣啊。
別回頭好處啥也沒撈著,還惹得一身騷。
“算了。”慧寧說,“多謝皇兄費心了,這事兒暫且就先不提了。”說罷,又一福身子,“臣妹告退。”
給皇帝行了禮,又轉身朝皇后福了下身子,皇后沖她點點頭安慰她。
慧寧走後,皇后才說:“慧寧妹妹從來沒有求過陛下什麼,這回為了策哥兒的事情,想必是鼓足勇氣進宮來的。陛下,你何必這樣打發她走呢?”
他也不願意啊,可他若是一口應允了,定安侯會怎麼想?
若是沒有曾經的那段過往,他凡事也不會過於考慮定安侯的想法。但正因為當初年輕的時候險些做出的錯事……如今他面對慧寧的事情的時候,才會這般畏手畏腳。
定安侯的性子,他是知道的。他旁的事情大多不放在心上,唯一放在心尖尖上的,便是慧寧。
若是他知道慧寧避開他求到御前來,且他這個做皇兄的還一口應了,想必他會作死鬧出一通來。他這個皇帝做的也不容易,日理萬機的事事都需要操心,哪裡還有閒心管定安侯府的家事。
所以,就算傷了慧寧的心,他也得顧全大局。
再說,慧寧聰明,事後她會明白過來自己這番苦心的。
只是,有些話他不能跟皇后說,只能道:“就算朕剛剛答應了慧寧,回頭定安侯知道了,也不會答應。策哥兒是他兒子,他自然早就有了安排,何必朕來插手?”
“再有,慧寧輕易不求朕,這回卻為了這點小事求朕,你覺得是為什麼?”不等皇后回答,皇帝兀自又說,“想必是她知道定安侯那裡說不定,想借朕壓定安侯一頭呢……朕可不上這個當。”
皇后倒是笑起來:“那這麼說,便是他們夫妻二人的事情了。”
慧寧坐進回府的馬車後,便明白了皇帝的一番用心了。可明白歸明白,心裡卻還是生氣。
但到底在氣什麼,她又說不上來。氣陛下嗎?好像不是。
最後慧寧明白過來,她是在氣自己男人。
若是他不跟自己犟,她能巴巴跑進宮裡去開這個口還被拒絕嗎?說不定,等他知道了自己偷偷摸進宮裡的消息,還得反過來拿捏自己。慧寧現在有些慌,這事兒她理虧,萬一真被他知道了,她得怎麼做才能反無理變有理呢?
左右在他面前,她是不會承認錯誤的。反正到時候,她就使勁將責任往他身上推,誰讓他那般專橫無理的。
就算喊了兒子兒媳婦來評理,那也是她占理。她始終是為了兒女們好的。
縱然心裡一直暗示自己這事兒追根究底是他的錯,但慧寧還是心虛。所以,一回府後,慧寧就喊了自己兒媳婦來,好一番婆慈媳孝,慧寧貼心得不行。
慧寧知道,自從兒子娶了媳婦後,對她這個媳婦是百般順從。只要他媳婦在他耳邊說自己幾句好話,那麼,長子長媳肯定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所以,這不進宮來求皇兄了麼。”
薛皇后心中明白:“你進宮來,是求陛下給你家策哥兒安排差事的?”
“正是。”慧寧道,“策哥兒也十一歲了,侯爺這些日子一直念叨著,說再過一兩年,就把他扔進郊外大營去歷練。這孩子是咱們身上掉下來的肉,男人不心疼,咱們心疼啊。說實話,笙哥兒我從沒操心過,但這策哥兒,我總也得替他謀劃謀劃。我想找皇兄,求他在御林軍給策哥兒安排個差事,總好過扔去郊外大營吃苦。”
薛皇后點頭:“這不是大事,你既開了口,陛下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一會兒等陛下下了朝,我陪你一道去。”
勤政殿內,皇帝聽了慧寧的話後,抬眸看著他說:“這事情於朕來說不是大事,倒是好辦。只不過,策哥兒的事情,怕是朕也做不了主,還是得定安侯決定。”
慧寧急了:“若是等他決定,策哥兒想必已經被扔進郊外去了。皇兄,您可是策哥兒親舅舅啊,您向來也是喜歡他的,怎麼忍心眼睜睜看著他吃苦?”
皇帝索性直戳要害:“那依皇妹的意思,是想朕直接越過定安侯,替他兒子做主嗎?”
又說:“定安侯是策哥兒親生父親,難道還能害他不成。再說,男兒當志在四方,如何能屈縮在這京城一方之地。將來大榮的疆土,還得策哥兒他們這一輩人保護呢。若真給他開了這後門,日後滿朝親貴豈不是都以此來要挾朕?那朕來如何治理這天下?”
慧寧覺得他這是歪理,不就是隨便在御林軍中給策哥兒謀個差事,怎麼就上升到江山社稷了?
未免太過小題大做了些。
慧寧心裡有些不高興了,薛皇后見狀,忙打著圓場說:“陛下,既是慧寧妹妹開了口,不如……”
皇帝沒說話,只輕輕抬眸掃去一眼,薛皇后便住了口,也是一臉為難的樣子。
皇帝到底是看重這個皇妹的,遂而道:“這樣吧慧寧,這件事情朕記在心裡了,你也回去跟定安侯說一聲。若是他沒有意見,朕替你辦了這事兒。”
他怎麼會沒有意見呢?正是因為知道他那裡說不通,她這才想著以皇權來壓他一頭逼著他就範的。
現在再回頭去問他意見,還不得惹他生氣啊。
別回頭好處啥也沒撈著,還惹得一身騷。
“算了。”慧寧說,“多謝皇兄費心了,這事兒暫且就先不提了。”說罷,又一福身子,“臣妹告退。”
給皇帝行了禮,又轉身朝皇后福了下身子,皇后沖她點點頭安慰她。
慧寧走後,皇后才說:“慧寧妹妹從來沒有求過陛下什麼,這回為了策哥兒的事情,想必是鼓足勇氣進宮來的。陛下,你何必這樣打發她走呢?”
他也不願意啊,可他若是一口應允了,定安侯會怎麼想?
若是沒有曾經的那段過往,他凡事也不會過於考慮定安侯的想法。但正因為當初年輕的時候險些做出的錯事……如今他面對慧寧的事情的時候,才會這般畏手畏腳。
定安侯的性子,他是知道的。他旁的事情大多不放在心上,唯一放在心尖尖上的,便是慧寧。
若是他知道慧寧避開他求到御前來,且他這個做皇兄的還一口應了,想必他會作死鬧出一通來。他這個皇帝做的也不容易,日理萬機的事事都需要操心,哪裡還有閒心管定安侯府的家事。
所以,就算傷了慧寧的心,他也得顧全大局。
再說,慧寧聰明,事後她會明白過來自己這番苦心的。
只是,有些話他不能跟皇后說,只能道:“就算朕剛剛答應了慧寧,回頭定安侯知道了,也不會答應。策哥兒是他兒子,他自然早就有了安排,何必朕來插手?”
“再有,慧寧輕易不求朕,這回卻為了這點小事求朕,你覺得是為什麼?”不等皇后回答,皇帝兀自又說,“想必是她知道定安侯那裡說不定,想借朕壓定安侯一頭呢……朕可不上這個當。”
皇后倒是笑起來:“那這麼說,便是他們夫妻二人的事情了。”
慧寧坐進回府的馬車後,便明白了皇帝的一番用心了。可明白歸明白,心裡卻還是生氣。
但到底在氣什麼,她又說不上來。氣陛下嗎?好像不是。
最後慧寧明白過來,她是在氣自己男人。
若是他不跟自己犟,她能巴巴跑進宮裡去開這個口還被拒絕嗎?說不定,等他知道了自己偷偷摸進宮裡的消息,還得反過來拿捏自己。慧寧現在有些慌,這事兒她理虧,萬一真被他知道了,她得怎麼做才能反無理變有理呢?
左右在他面前,她是不會承認錯誤的。反正到時候,她就使勁將責任往他身上推,誰讓他那般專橫無理的。
就算喊了兒子兒媳婦來評理,那也是她占理。她始終是為了兒女們好的。
縱然心裡一直暗示自己這事兒追根究底是他的錯,但慧寧還是心虛。所以,一回府後,慧寧就喊了自己兒媳婦來,好一番婆慈媳孝,慧寧貼心得不行。
慧寧知道,自從兒子娶了媳婦後,對她這個媳婦是百般順從。只要他媳婦在他耳邊說自己幾句好話,那麼,長子長媳肯定是站在自己這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