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凌厲,威嚴, 不苟言笑。

  他說話也直接,不喜文人那套, 聊個天也得拐彎抹角。所以,霍令儼也就直說了道:“你如今也是四十多的人了, 再有幾年,就近半百了。旁人有你這般年紀, 都已經抱孫子了。既然如今已經天各一方, 都有自己的日子過, 你又何必一再給人添堵呢。”

  的確過去挺久了, 但大爺又覺得, 當初他迎娶髮妻,好似還是昨天的事情一般。

  是啊,所有人都走出來了,就只有他……只有他還不時緬懷過去。他常常都會在想,若是當年他沒有犯蠢,是不是如今又是另外一種日子。

  霍令儼沒多言,他也懶得多言。這樣的話,他也不知道說過多少遍了。

  只是今天是自己兒子的好事情,勇國公夫婦又是自己親自下帖子請來的。他不希望,這樣的大喜日子上,老大犯糊塗,故而才又提點了一番。

  霍令儼走了,找到妻子後,直接跟她吐槽:“老大這些年跟中了魔似的,說起來也四十多的人了,都是能做祖父的年紀,怎麼還跟二十歲的孩子似的。”

  慧寧出去應酬了會兒,聽身邊的丫鬟打探消息來說,兒子的迎親大隊被陳家那邊人鬧住了,人還沒往回走,陳家那邊親戚也多,正開開心心鬧著呢……所以,蘇棠便偷閒又回屋歇著了。左右外頭的事情,有兩位嫂嫂在呢。

  只是她才準備好好歇會兒,就見丈夫氣沖沖闖進來了。

  慧寧心中輕輕嘆息一聲,無奈走過去問:“大爺怎麼惹你生氣了?”

  霍令儼便把方才的事情說給妻子聽,慧寧道:“勇國公夫婦一家過得和和美美的,可幸福了,他還想怎麼樣啊?人家如今都是三個孩子的娘了,大爺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這一篇不是早揭過去了麼?大爺又想起什麼么蛾子。”不由又抱怨,“他這明顯是吃著碗裡的瞅著鍋里的,大嫂是個挺和軟的人,他也不能欺負人家性子好啊。這人真是……”

  “正是這個理。”霍令儼氣就氣在這裡。

  這老大一輩子都糊裡糊塗的,年紀一大把,腦子不見長。也不知道,當年名滿京城的稱號是怎麼來的。

  霍令儼外頭的時候冷漠寡言,但一回到家裡與妻子說話的時候,便似有說不完的話一樣。夫妻兩個躲在屋裡,從大爺說到未來兒媳婦,甚至連次子跟小女兒的未來都規劃好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笙哥兒岳丈陳家,是數百年的清流文臣,祖上光是任宰相的,都有五位。這陳氏,生得花容月貌,更是知書達理品性賢良,慧寧十分喜歡她。

  如今長子立業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慧寧覺得,長子是徹底不必再管了。其實長子從小到大都非常讓人省心,乖巧懂事得不像話,慧寧根本沒有怎麼操心過他。

  獨女糯糯也乖順。

  唯獨次子策哥兒,像是一匹脫了韁的野馬一樣,怎麼都拉不回來。

  好在這孩子十分畏懼他父親,他父親喊東他不敢往西,他父親喊南他不敢往北。有個降得住他的就行,若是天不怕地不怕,可就麻煩了。

  慧寧其實也不指望次子能夠有太大的出息,畢竟三歲看到老,二房的筌哥兒跟他的笙哥兒,可是打小就能看出將來必成大器的。這策哥兒,念書腦袋笨,就知道天天外頭野著。侯爺說再過兩年扔他進城外大營歷練幾年,之後若是再出行打仗,便帶他在身邊。其實,慧寧是捨不得的。

  到底是身上掉下來的肉,他再怎麼皮再怎麼野,只要不是原則性錯誤,她都會護著些。若真被他爹弄走了,幾個月見不著一面的,她怕是會想得緊。

  策哥兒讀書不行,性子也不穩重,腦袋瓜子更是不如兩位長兄好使,但為人純粹,對父母也孝順。說實話,慧寧心中到底也偏疼他多一些。

  慧寧有心替次子籌謀,想進宮去找她的皇兄,想著能不能讓策哥兒進御林軍去,從底層磨練。御林軍磨練兩三年,等過了十五,再來御前給陛下當侍衛。

  在御前當差,總好過被他爹扔在外頭吃苦的好。既然有這關係,慧寧想,自己為何不用?

  所以,瞅著侯爺不在家的時候,她悄悄跑進宮裡去了。

  皇后心裡還惦記著笙哥兒呢,見到慧寧,免不得要遺憾說:“昭平要是再大幾歲,還關陳家什麼事啊?這麼好的女婿,本宮竟是錯過了。”

  慧寧知道薛皇后說這話是真心的,她一早便看中了笙哥兒。只可惜,昭平心性還是個孩子,又是嫡出的大公主,備受帝後寵愛,自然不可能早早嫁出去,怎麼也得留在宮裡幾年的。

  慧寧說話倒是不客氣,只笑著打趣道:“娘娘既然這麼想跟我結親家,笙哥兒不行,我還有策哥兒呢。正好,策哥兒還比大公主小几歲,他指定來得及。”

  薛皇后笑著:“這也大得太多了些,等你們家策哥兒到了娶妻的年紀,昭平怕是都要成老姑娘了。”又與慧寧說了實話道,“昭平被我跟陛下寵壞了,性子不太好,我原是想著,你家笙哥兒是個穩重儒雅的,昭平嫁給他,想必合適。但策哥兒性子……我也實話說了,策哥兒這孩子脾性暴躁,素來也是不肯服軟的。他跟昭平呆一起,還不得天天吵架,這日子可怎麼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