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沒有人去辨別他話中的真偽,因為他們覺得很合理,要是在自家人和親戚里選,肯定是選擇自己人的!
那人見群情激憤,再接再厲道,“雖然說是你們自己去翻糧食,但又沒人說翻出來就全歸你們了,可以大家分啊,你們絕對比他們更看重親戚情分嘛!”
大家一想也是,只是借他們的糧度過這一段日子罷了,又不是不還,也不是不管他們了。
於是,當天夜裡,這些人回去就和家人商議了。有些人一開口就被家裡的長輩狠狠地訓斥了,絕了這個念頭,也有些人很快的得到了家人的贊同。
他們決定明天村裡的漢子大多都去找糧食的時候再去翻,殊不知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就來了一隊士兵,他們是東南大營的士兵。
李文軒出來迎接譚山他們,把他們迎進了自己家。雖然這隊士兵只有數十人,但也成功打消了他們的念頭,這年頭,坐到牢里可就別想出來了。
“譚兄,真是萬分感謝,在下備了薄酒,請兄弟們都來喝一杯吧!”
“哈哈,李兄弟客氣了,當年要不是你慷慨解囊,我哪有今天啊!”譚山在軍營里混了這麼久,也有了一股軍痞子的作風,他手一揮,讓其他士兵坐下,然後拿起酒碗一飲而盡。
李文軒端起酒罈,又給他篩了一杯,“哪能是我的功勞啊,要不是譚大哥你自己本事高,我就是再幫也沒用啊。”
李文軒確實是非常感激譚山的,因為他最近一直默默的觀察那些流民,發現他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接觸那些村民,有時候還會在他家附近轉悠。
他只能倍加提防,做不了其他事,甚至他也不能告訴村子裡的人,難不成要說你家的親戚有可能會害你們嗎?到時候別人不相信,他只會落得里外不是人。畢竟再好的鄰居他也只是外人。
所以他趁著去縣城的功夫,聯繫上了譚山的人,請他給譚山帶個信,看能不能來震懾一下這些人,給他們提個醒,不要受人蠱惑做出傻事。
譚山也沒讓他失望,接到信就出營了,當然,他是以巡查的理由出來的。周圍的這一片都在他們的管轄範圍,時值大旱,萬一有匪徒什麼的欲行不軌,豈不糟糕?
沒想到歪打正著,恰好在他們決定動手的這一天譚山趕到了,也免了一場風波。
魏武面色陰沉,“怎麼沒人說他還和東南大營的人有接觸?”
這可比李亦然有威脅的多,前者遠水救不了近火,後者相距不過百里,隨時能夠相助。再三思量之後,魏武決定先按耐不動。
第115章
譚山幾人在李文軒的陪同下在村子裡逛了一圈, 全程黑沉著臉,十分凶神惡煞的樣子。
尤其是對外來的那些流民,眼睛一瞪,差點把人嚇趴了。因為他們很心虛, 昨天才勸人家和他們幹仗,今天就有軍營的人來了。他們也有點慶幸,還好沒來得及動手, 不然就被人抓了個正著。
在他們戰戰兢兢了一個上午之後,譚山終於帶著人走了。他們也舒了一口氣, 就此打消了念頭。他們在過來時自己也是帶了糧食的,其實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柳樹坡的村民倒是沒什麼反應,李文軒他見多識廣,結交了很多朋友, 這對他們來說是件好事啊。
李文軒在覺得天要旱時,就拿著家裡呢銀子去買了很多糧食, 那時糧價還不是太貴, 他買了之後都放在鋪子裡,每次出去都用馬車運一些回來, 然後放在家裡的地窖下, 這地窖也是後挖的。
田家聽從了李文軒的勸告, 去年的糧都沒有賣,在形勢比較緊迫之後, 他們就帶著這些東西去縣城找了田福。縣城有縣太爺坐鎮, 倒是沒有什麼騷亂, 就是感嘆一下今年糧價特別高之類的。
田福的飯店開到六月也就沒開了,因為再開下去就不划算了,糧價菜價都提升了幾倍,你要是把價錢定高了,老百姓不接受,你定低了吧,自己吃虧。
田福和田阿父在關了飯店之後,就在縣裡找了份短工,做些活填補家用。田家人丁相對來說比較單薄,這時候回村可不是什麼好的選擇。楊小果家人口興旺,親戚們守望相助,日子倒不差。
其實杏田村的日子比柳樹坡要好過一些,因為他們這裡本就水土豐茂,井裡的水也沒下降的太多。只不過他們比較排外,倒也沒什麼人來他們村。
流民們和柳樹坡的村民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沒有再做出什麼事情。但很快的,一個問題又出現了,他們帶來的糧食快要吃完了。
當初他們逃家之時,每個人都是帶了一些食物的,混合著野菜草根之類的,也勉強能混個肚圓,當隨著時間慢慢推移,雨一直沒下來,被蝗蟲吃光的不光是村民們種的糧食,也包括了周圍的樹林,都被啃的光禿禿的。
有些人就試圖往更高的山上去,卻不知道裡面的猛獸也餓的很,正缺糧食呢!在十幾人進去,只剩下五六人回來之後,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眼瞅著糧食越來越少,柳樹坡的人卻不用擔心這些之後,他們在一天晚上,偷摸進了村口的一戶人家,把他們的糧食全都搶走了。
當村長組織人去和他們對峙時,他們卻矢口否認,甚至還倒打一耙,說是柳樹坡人看不慣他們的存在才冤枉他們的。
被搶的那戶人家也沒舉出什麼有利的證據,因為他們搶東西時全都蒙著面,黑燈瞎火的根本看不清人。
此事只得作罷,村民們每家都勻了一點糧食出來,接濟被搶的那一家子。經此一事後,他們提高了警惕,住在村口的幾家都搬去了村子裡,再不敢住在那了。
李文軒家的日子還好,因為他家有獵戶。別人不敢上山,但李阿父身為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獵戶,在山上行走簡直就像是回家一樣。
林子越往深走,裡面就越潮濕,他們不僅能捉到一些小動物,甚至還能在厚厚的樹葉下面找到一些野菜和蘑菇。
這些東西大多都入了樂哥兒和小糰子的口,在大人們都有些消瘦的時候,兩人還是白白胖胖的。當然,劉西臨也沾了一點光,不過等劉阿嬤從村口搬過來之後,他就絕對不被允許再吃李家的東西了。
李文軒看著小滿的臉由圓圓的變成尖尖的之後,覺得很心疼。他也想過要不要去京城投奔他哥,但是人離鄉賤,他也不能確保去京城的路上不會發生什麼。
田小滿倒是很樂觀,他一直都和姆家有聯繫,他們過的還好,自己也過的不錯,這就行了。
只是有時候他會帶點遺憾看著小糰子,覺得自己沒能給他最好的。特別是在小糰子蹣跚著能走幾步之後,他就老想去開院子門,出去轉一轉。
但是田小滿不讓,他家小糰子長的這麼白胖,出去可打眼了,現在世道這麼亂,萬一一錯眼沒看住,豈不是要了他的命。
幸好院子裡還有其他兩個孩子,不然田小滿真帶不住他。
有時候李阿姆會想,早知道今年是這個光景,還不如當初就讓樂哥兒跟著老大去京城,那裡肯定要好過一些。
樂哥兒沒什麼想法,因為大家都很疼他。因為今年是災年,所以樂哥兒也變得更懂事了,他從來不要什麼東西,還幫著大人照顧弟弟。這一切看在大人眼裡都挺不是滋味的,不過又能怎麼樣呢?他家在村子裡,還算是過的好的。
那人見群情激憤,再接再厲道,“雖然說是你們自己去翻糧食,但又沒人說翻出來就全歸你們了,可以大家分啊,你們絕對比他們更看重親戚情分嘛!”
大家一想也是,只是借他們的糧度過這一段日子罷了,又不是不還,也不是不管他們了。
於是,當天夜裡,這些人回去就和家人商議了。有些人一開口就被家裡的長輩狠狠地訓斥了,絕了這個念頭,也有些人很快的得到了家人的贊同。
他們決定明天村裡的漢子大多都去找糧食的時候再去翻,殊不知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就來了一隊士兵,他們是東南大營的士兵。
李文軒出來迎接譚山他們,把他們迎進了自己家。雖然這隊士兵只有數十人,但也成功打消了他們的念頭,這年頭,坐到牢里可就別想出來了。
“譚兄,真是萬分感謝,在下備了薄酒,請兄弟們都來喝一杯吧!”
“哈哈,李兄弟客氣了,當年要不是你慷慨解囊,我哪有今天啊!”譚山在軍營里混了這麼久,也有了一股軍痞子的作風,他手一揮,讓其他士兵坐下,然後拿起酒碗一飲而盡。
李文軒端起酒罈,又給他篩了一杯,“哪能是我的功勞啊,要不是譚大哥你自己本事高,我就是再幫也沒用啊。”
李文軒確實是非常感激譚山的,因為他最近一直默默的觀察那些流民,發現他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接觸那些村民,有時候還會在他家附近轉悠。
他只能倍加提防,做不了其他事,甚至他也不能告訴村子裡的人,難不成要說你家的親戚有可能會害你們嗎?到時候別人不相信,他只會落得里外不是人。畢竟再好的鄰居他也只是外人。
所以他趁著去縣城的功夫,聯繫上了譚山的人,請他給譚山帶個信,看能不能來震懾一下這些人,給他們提個醒,不要受人蠱惑做出傻事。
譚山也沒讓他失望,接到信就出營了,當然,他是以巡查的理由出來的。周圍的這一片都在他們的管轄範圍,時值大旱,萬一有匪徒什麼的欲行不軌,豈不糟糕?
沒想到歪打正著,恰好在他們決定動手的這一天譚山趕到了,也免了一場風波。
魏武面色陰沉,“怎麼沒人說他還和東南大營的人有接觸?”
這可比李亦然有威脅的多,前者遠水救不了近火,後者相距不過百里,隨時能夠相助。再三思量之後,魏武決定先按耐不動。
第115章
譚山幾人在李文軒的陪同下在村子裡逛了一圈, 全程黑沉著臉,十分凶神惡煞的樣子。
尤其是對外來的那些流民,眼睛一瞪,差點把人嚇趴了。因為他們很心虛, 昨天才勸人家和他們幹仗,今天就有軍營的人來了。他們也有點慶幸,還好沒來得及動手, 不然就被人抓了個正著。
在他們戰戰兢兢了一個上午之後,譚山終於帶著人走了。他們也舒了一口氣, 就此打消了念頭。他們在過來時自己也是帶了糧食的,其實也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柳樹坡的村民倒是沒什麼反應,李文軒他見多識廣,結交了很多朋友, 這對他們來說是件好事啊。
李文軒在覺得天要旱時,就拿著家裡呢銀子去買了很多糧食, 那時糧價還不是太貴, 他買了之後都放在鋪子裡,每次出去都用馬車運一些回來, 然後放在家裡的地窖下, 這地窖也是後挖的。
田家聽從了李文軒的勸告, 去年的糧都沒有賣,在形勢比較緊迫之後, 他們就帶著這些東西去縣城找了田福。縣城有縣太爺坐鎮, 倒是沒有什麼騷亂, 就是感嘆一下今年糧價特別高之類的。
田福的飯店開到六月也就沒開了,因為再開下去就不划算了,糧價菜價都提升了幾倍,你要是把價錢定高了,老百姓不接受,你定低了吧,自己吃虧。
田福和田阿父在關了飯店之後,就在縣裡找了份短工,做些活填補家用。田家人丁相對來說比較單薄,這時候回村可不是什麼好的選擇。楊小果家人口興旺,親戚們守望相助,日子倒不差。
其實杏田村的日子比柳樹坡要好過一些,因為他們這裡本就水土豐茂,井裡的水也沒下降的太多。只不過他們比較排外,倒也沒什麼人來他們村。
流民們和柳樹坡的村民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沒有再做出什麼事情。但很快的,一個問題又出現了,他們帶來的糧食快要吃完了。
當初他們逃家之時,每個人都是帶了一些食物的,混合著野菜草根之類的,也勉強能混個肚圓,當隨著時間慢慢推移,雨一直沒下來,被蝗蟲吃光的不光是村民們種的糧食,也包括了周圍的樹林,都被啃的光禿禿的。
有些人就試圖往更高的山上去,卻不知道裡面的猛獸也餓的很,正缺糧食呢!在十幾人進去,只剩下五六人回來之後,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眼瞅著糧食越來越少,柳樹坡的人卻不用擔心這些之後,他們在一天晚上,偷摸進了村口的一戶人家,把他們的糧食全都搶走了。
當村長組織人去和他們對峙時,他們卻矢口否認,甚至還倒打一耙,說是柳樹坡人看不慣他們的存在才冤枉他們的。
被搶的那戶人家也沒舉出什麼有利的證據,因為他們搶東西時全都蒙著面,黑燈瞎火的根本看不清人。
此事只得作罷,村民們每家都勻了一點糧食出來,接濟被搶的那一家子。經此一事後,他們提高了警惕,住在村口的幾家都搬去了村子裡,再不敢住在那了。
李文軒家的日子還好,因為他家有獵戶。別人不敢上山,但李阿父身為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獵戶,在山上行走簡直就像是回家一樣。
林子越往深走,裡面就越潮濕,他們不僅能捉到一些小動物,甚至還能在厚厚的樹葉下面找到一些野菜和蘑菇。
這些東西大多都入了樂哥兒和小糰子的口,在大人們都有些消瘦的時候,兩人還是白白胖胖的。當然,劉西臨也沾了一點光,不過等劉阿嬤從村口搬過來之後,他就絕對不被允許再吃李家的東西了。
李文軒看著小滿的臉由圓圓的變成尖尖的之後,覺得很心疼。他也想過要不要去京城投奔他哥,但是人離鄉賤,他也不能確保去京城的路上不會發生什麼。
田小滿倒是很樂觀,他一直都和姆家有聯繫,他們過的還好,自己也過的不錯,這就行了。
只是有時候他會帶點遺憾看著小糰子,覺得自己沒能給他最好的。特別是在小糰子蹣跚著能走幾步之後,他就老想去開院子門,出去轉一轉。
但是田小滿不讓,他家小糰子長的這麼白胖,出去可打眼了,現在世道這麼亂,萬一一錯眼沒看住,豈不是要了他的命。
幸好院子裡還有其他兩個孩子,不然田小滿真帶不住他。
有時候李阿姆會想,早知道今年是這個光景,還不如當初就讓樂哥兒跟著老大去京城,那裡肯定要好過一些。
樂哥兒沒什麼想法,因為大家都很疼他。因為今年是災年,所以樂哥兒也變得更懂事了,他從來不要什麼東西,還幫著大人照顧弟弟。這一切看在大人眼裡都挺不是滋味的,不過又能怎麼樣呢?他家在村子裡,還算是過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