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她在離赤烏殿還有一段路的宮道上下了輦,心情頗好,走路步子也快,耿娘子一個勁兒地叫她“慢些慢些”,沒走出多遠,聽見後面有人大聲道:“皇后娘娘!”
延湄側身,望見離得老遠的宮牆根兒處有幾個宮婢和內侍在拽人,一人背靠著宮牆一邊掙扎一邊朝這邊喊。
耿娘子皺眉,她方才在後面,隱約看見有侍衛帶著個女子進了後宮,似乎還有個孩子,正打算將延湄送回赤烏殿後就去悄聲問一問。
……皇上打外頭帶回來的?
她沖桃葉使眼色,桃葉快步過去,低聲斥責了幾句,讓內侍先把人拽走。
她與耿娘子上回一個在京里,一個在濮陽,都沒見過這位曾經的宸妃。
秦宛根本不屑搭理她,又沖延湄叫了一聲。
延湄這時聽著聲音有兩分熟悉,她垂眸一想,大概猜到了是誰,開口道:“帶過來。”
耿娘子怕這人亂說亂喊,再驚了延湄的胎,又怕像上次說“納妃”一般與皇上鬧彆扭,忙道:“娘娘,要不還是等皇上……”
延湄擺擺手,耿娘子無法,只得示意桃葉帶人來。
一到近前,耿娘子便叫了個“壞!”——女子姿容的確不凡。
秦宛仍舊是穿著粗布衣裳,到近前行了個禮,旁邊有小太監按著她肩膀不叫她起來,秦宛也不掙扎了,似笑非笑地抬頭看向延湄,柔聲道:“皇后娘娘可還識得我?”
她沒有自稱奴婢,內侍抬手要扇耳光,延湄蹙了下眉頭,內侍忙又縮手。
“是你”,延湄點點頭,“識得。”
秦宛挑眉笑了,也看出延湄的身孕,神情僵了僵,但很快過去,輕聲道:“秦宛有話想與皇后娘娘稟。”
剛說完,兩個宮女追著七皇子從另一頭跑過來,見皇后在,不敢衝撞,都貼著宮牆走,七皇子看見自己母親,蹦蹦跳跳地往過跑,耿娘子讓個小太監把他截住,站在一邊。
七皇子伸著腦袋,看了幾眼延湄覺得眼熟,可延湄肚子鼓著,又似乎和自己記得不一樣,疑惑得很。
延湄沒說話,轉身往赤烏殿走。
耿娘子跟著她,沖桃葉打手勢,意思讓她去問問這究竟怎一回事,竟直接跑到皇后娘娘跟前來了。
這其實也怪不得宮人們,進宮時秦宛帶著七皇子在最後,蕭瀾一激動,完全忘了跟延湄提此事,等到一應人等都隨皇上去了前朝,剩下的侍衛並不清楚這中間的彎繞,只能先讓秦宛跟在鳳輦後頭進了後宮。
秦宛放眼看看這宮牆,又高又厚,宮道又長又直,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卻又陌生的不能再陌生。
到了赤烏殿,延湄先指指七皇子,吩咐:“吃的,熱水。”
七皇子不知是不是認得延湄的聲音,聽她一說話眼睛就瞪大了,衝著延湄樂,宮女商量著把他帶到偏殿去,準備吃食。
延湄也收拾了一番,喝過熱湯暖胃,稍歇歇才又回正殿。
秦宛還安安靜靜地站在那兒。
延湄倚在暖榻上看她,開口道:“說。”
秦宛攏了攏髮髻,微有些亂,卻平添嫵媚,她低聲道:“皇后娘娘孕中辛苦,可知這期間皇上在做什麼?”
延湄把腳放平,她出去一趟,這時已有些餓了,撫著肚子說:“打仗。”
“是”,秦宛又道:“可打仗是為了什麼?”
延湄看著她,秦宛先一步道:“爭奪城池、百姓安寧都是個說辭罷了。此次皇上不親征,這場仗未必就不能贏,可他堅持親征,我瞧了,他身邊也沒有帶伺候的人。”
延湄打了個呵欠,一手支著腦袋,鼻子裡“嗯”了聲,示意她繼續說。
“他這一路上沒有帶服侍的人,便只有我……”秦宛笑了笑,“他攻破中京,殺了我的丈夫,將我從匈奴搶回來,皇后娘娘還不明白他為的什麼嗎?”
延湄眨眨眼,搖頭,如實道:“不明白。”
秦宛一噎,抱著手臂冷笑,延湄端詳她一會兒,自顧自也笑了,仰頭輕鬆地呼口氣,說:“我不准,瀾哥哥也不會。”
蕭瀾不會怎樣?
延湄沒有說透,可是秦宛懂了。
甚至在心底里,她也輕輕應了一聲“是,他不會。”
心裡這樣想,秦宛嘴上卻諷道:“娘娘莫忘了,上回在漢中……”
說到一半,她見延湄眼睛一亮,沖她身後叫道:“瀾哥哥!”
那聲音里毫不掩飾的歡喜,便是秦宛聽了也為之一動,她回頭,見蕭瀾已換了身湛藍色的常服,因走得快,玉佩的綴珠還在打晃。
延湄要起身,蕭瀾幾步跨過來,道:“坐著吧,別亂動。”
延湄就又笑嘻嘻地倚了回去,蕭瀾坐到她身邊,延湄笑模樣兒地看看他,又看看秦宛,說:“瀾哥哥,要納妃?”
蕭瀾伸手輕輕掐了下她兩腮,“說什麼胡話。”
延湄晃晃腦袋,掩唇樂了。
蕭瀾看了秦宛一眼,並沒問她怎麼在這裡,只是頷首道:“朕命人在京里尋了處宅子,表姐暫且將就將就,等歇過來,自有人帶你去個地方。”
“什麼地方?我哪個地方也不去!”秦宛冷眼看著他二人,“我那日問的話,皇上還沒有回答。”
“等到了地方”,蕭瀾靜靜道:“表姐自然會清楚,無需再問朕。”
“最好是”,秦宛扯扯嘴角,她想再說點兒什麼,或是諷刺的,或是挑撥的,可是忽又覺得沒意思了,她一路的遭遇下來,使得她比旁人更敏感,感受更細微——如果說在漢中時,她還能說點兒什麼或做點兒什麼的話,如今已是怎樣都無用了。
延湄並沒有刻意炫耀,這也不過是他們相處時最平常的樣子,可卻使秦宛感覺到了自己的多餘。
她站在殿中,大聲地叫七皇子出來,拽著孩子頭也不回地出了赤烏殿。
蕭瀾喊了聲“程邕”,程邕在殿門外躬身,緊跟著去了。
秦宛一走,殿中短暫地靜下來,兩人相看著沒出聲,日光鋪灑,細小的浮塵在半空中飛舞。
良久,蕭瀾摸摸延湄的肚子,輕輕親在她的鼻樑上,先出聲道:“我的湄湄辛苦了。”
延湄抱著他的脖子,小聲說:“瀾哥哥也辛苦。”
蕭瀾給她往後撤靠枕,延湄坐得乏了,索性躺倒在暖榻上,蕭瀾兩手支在她的身側,問:“是不是每日都在想我?”
“嗯”,延湄手指點著他的下巴,告訴他,“這刻也在想。”
“瀾哥哥已經回來了”,蕭瀾俯低身子,蹭她的脖頸兒,隔了五個多月,那香味直入肺腑,他微微熏然,問:“我就在這裡,你還想什麼?嗯?”
嘴上這樣說,可是他心裡竟與延湄相同,人就在眼前,心裡還是想得慌,恨不能融到對方的骨血里去。
延湄咯咯笑,伸手揉他的臉。
蕭瀾忍不住低頭親她,延湄卻一手撐在他下巴上,哼了聲,說:“瀾哥哥,你把人搶回來做什麼?”
“…………”
蕭瀾沒聽到秦宛前邊的話,不過略一想就明白,忙道:“什麼也不做,她只是有件事想弄清楚。”
延湄又哼了聲。
蕭瀾覺得這話怎麼說都不對,怕她生氣,低低道:“去時沒想著此事,等破了中京城才顧慮到,原本……”
他話說到一半,延湄哈哈哈笑了,學著他平日的樣子,點點他腦門兒,說:“瀾哥哥,笨。”
她怎麼會不信自己的瀾哥哥?不需要這樣解釋。
蕭瀾咬咬牙,“行啊,不到半年,捉弄人越發厲害了。”他說著,往延湄身上撲。
延湄張開雙臂迎接他。
他哪裡敢真壓上去。
小心又小心地,將人抱了個滿懷。
☆、第130章結局·中篇
秦宛當天出了宮,被程邕帶人送到原先侯府附近的一座宅院裡。她對宮中熟悉,對金陵城卻有種莫名的距離感,腦中亂糟糟的,進院中一看東西一應俱全,蕭瀾甚至還遣了幾個穩妥的宮婢來伺候,秦宛也不管了,把七皇子扔給她們,隨便揀了間屋子,進去蒙頭便睡。
這一覺從半下午直接睡到了天光大亮,竟是難得的踏實。
醒時她腦子一片空白,看著屋中陌生的陳設,又不想去了。
蕭瀾想過或沒想過,如今說起還有甚麼用呢?
自己這樣來來回回地求一個答案,為的是什麼?為的……不過是想找個藉口原諒他,亦或者,更恨他。
不,她已經恨極了,不能再恨了。
那就是想原諒他。
在這樣一個寒風瑟瑟地早晨,秦宛兩眼放空的看著窗外,終於在心裡對自己坦誠。
她冷著臉去找程邕,心說隨便去哪,她就看一眼,愛怎樣怎樣吧,無非最後要個交代而已。
程邕將她帶去了道場寺。
秦宛站在山下,朝上望一眼,諷道:“怎麼,你們皇上讓我到這裡誦經悟佛?那我該到棲霞寺去,來這裡做什麼?”
“夫人上去便知”,程邕做了個“請”的手勢,“我等備著敞轎,夫人可需坐轎上山?”
秦宛冷笑一聲,提裙踏上了石階。
山上風寒,她爬著石階也不覺得冷,一路走一路歇,偶爾朝下望一眼,還生出分暢快之意。
無論是在金陵的皇宮,還是匈奴的中京,她都不曾這般自在。
爬山爬了半個多時辰,到了寺外,晨光一照,秦宛滿頭大汗。
蕭瀾原來所在的禪院已經被護起來,程邕拿了令牌方能得進,秦宛站在外頭,皺眉:“你們皇上是想我看看他當年有多不易?”
程邕不說話,只站在前面等著。
秦宛原地煩亂了一會兒,還是跟上了。
禪院不大,只一間禪室一間起居,秦宛不禁駐足,眼前浮現了蕭瀾十一、二歲時的樣子。
被關在這裡,他興許並不比自己好受。
半晌,程邕引著她往禪房後面走,來到一大片花圃中,冬天裡,這裡全部種成萱糙,仍舊是一片綠色,他在最中間的地方啟開一方沉鐵蓋,衝著秦宛點頭:“夫人請。”
秦宛擰眉走過去,往下看,黑洞洞一片,程邕也不說話,逕自先踩梯下去,少頃,下面亮起了火把。
延湄側身,望見離得老遠的宮牆根兒處有幾個宮婢和內侍在拽人,一人背靠著宮牆一邊掙扎一邊朝這邊喊。
耿娘子皺眉,她方才在後面,隱約看見有侍衛帶著個女子進了後宮,似乎還有個孩子,正打算將延湄送回赤烏殿後就去悄聲問一問。
……皇上打外頭帶回來的?
她沖桃葉使眼色,桃葉快步過去,低聲斥責了幾句,讓內侍先把人拽走。
她與耿娘子上回一個在京里,一個在濮陽,都沒見過這位曾經的宸妃。
秦宛根本不屑搭理她,又沖延湄叫了一聲。
延湄這時聽著聲音有兩分熟悉,她垂眸一想,大概猜到了是誰,開口道:“帶過來。”
耿娘子怕這人亂說亂喊,再驚了延湄的胎,又怕像上次說“納妃”一般與皇上鬧彆扭,忙道:“娘娘,要不還是等皇上……”
延湄擺擺手,耿娘子無法,只得示意桃葉帶人來。
一到近前,耿娘子便叫了個“壞!”——女子姿容的確不凡。
秦宛仍舊是穿著粗布衣裳,到近前行了個禮,旁邊有小太監按著她肩膀不叫她起來,秦宛也不掙扎了,似笑非笑地抬頭看向延湄,柔聲道:“皇后娘娘可還識得我?”
她沒有自稱奴婢,內侍抬手要扇耳光,延湄蹙了下眉頭,內侍忙又縮手。
“是你”,延湄點點頭,“識得。”
秦宛挑眉笑了,也看出延湄的身孕,神情僵了僵,但很快過去,輕聲道:“秦宛有話想與皇后娘娘稟。”
剛說完,兩個宮女追著七皇子從另一頭跑過來,見皇后在,不敢衝撞,都貼著宮牆走,七皇子看見自己母親,蹦蹦跳跳地往過跑,耿娘子讓個小太監把他截住,站在一邊。
七皇子伸著腦袋,看了幾眼延湄覺得眼熟,可延湄肚子鼓著,又似乎和自己記得不一樣,疑惑得很。
延湄沒說話,轉身往赤烏殿走。
耿娘子跟著她,沖桃葉打手勢,意思讓她去問問這究竟怎一回事,竟直接跑到皇后娘娘跟前來了。
這其實也怪不得宮人們,進宮時秦宛帶著七皇子在最後,蕭瀾一激動,完全忘了跟延湄提此事,等到一應人等都隨皇上去了前朝,剩下的侍衛並不清楚這中間的彎繞,只能先讓秦宛跟在鳳輦後頭進了後宮。
秦宛放眼看看這宮牆,又高又厚,宮道又長又直,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卻又陌生的不能再陌生。
到了赤烏殿,延湄先指指七皇子,吩咐:“吃的,熱水。”
七皇子不知是不是認得延湄的聲音,聽她一說話眼睛就瞪大了,衝著延湄樂,宮女商量著把他帶到偏殿去,準備吃食。
延湄也收拾了一番,喝過熱湯暖胃,稍歇歇才又回正殿。
秦宛還安安靜靜地站在那兒。
延湄倚在暖榻上看她,開口道:“說。”
秦宛攏了攏髮髻,微有些亂,卻平添嫵媚,她低聲道:“皇后娘娘孕中辛苦,可知這期間皇上在做什麼?”
延湄把腳放平,她出去一趟,這時已有些餓了,撫著肚子說:“打仗。”
“是”,秦宛又道:“可打仗是為了什麼?”
延湄看著她,秦宛先一步道:“爭奪城池、百姓安寧都是個說辭罷了。此次皇上不親征,這場仗未必就不能贏,可他堅持親征,我瞧了,他身邊也沒有帶伺候的人。”
延湄打了個呵欠,一手支著腦袋,鼻子裡“嗯”了聲,示意她繼續說。
“他這一路上沒有帶服侍的人,便只有我……”秦宛笑了笑,“他攻破中京,殺了我的丈夫,將我從匈奴搶回來,皇后娘娘還不明白他為的什麼嗎?”
延湄眨眨眼,搖頭,如實道:“不明白。”
秦宛一噎,抱著手臂冷笑,延湄端詳她一會兒,自顧自也笑了,仰頭輕鬆地呼口氣,說:“我不准,瀾哥哥也不會。”
蕭瀾不會怎樣?
延湄沒有說透,可是秦宛懂了。
甚至在心底里,她也輕輕應了一聲“是,他不會。”
心裡這樣想,秦宛嘴上卻諷道:“娘娘莫忘了,上回在漢中……”
說到一半,她見延湄眼睛一亮,沖她身後叫道:“瀾哥哥!”
那聲音里毫不掩飾的歡喜,便是秦宛聽了也為之一動,她回頭,見蕭瀾已換了身湛藍色的常服,因走得快,玉佩的綴珠還在打晃。
延湄要起身,蕭瀾幾步跨過來,道:“坐著吧,別亂動。”
延湄就又笑嘻嘻地倚了回去,蕭瀾坐到她身邊,延湄笑模樣兒地看看他,又看看秦宛,說:“瀾哥哥,要納妃?”
蕭瀾伸手輕輕掐了下她兩腮,“說什麼胡話。”
延湄晃晃腦袋,掩唇樂了。
蕭瀾看了秦宛一眼,並沒問她怎麼在這裡,只是頷首道:“朕命人在京里尋了處宅子,表姐暫且將就將就,等歇過來,自有人帶你去個地方。”
“什麼地方?我哪個地方也不去!”秦宛冷眼看著他二人,“我那日問的話,皇上還沒有回答。”
“等到了地方”,蕭瀾靜靜道:“表姐自然會清楚,無需再問朕。”
“最好是”,秦宛扯扯嘴角,她想再說點兒什麼,或是諷刺的,或是挑撥的,可是忽又覺得沒意思了,她一路的遭遇下來,使得她比旁人更敏感,感受更細微——如果說在漢中時,她還能說點兒什麼或做點兒什麼的話,如今已是怎樣都無用了。
延湄並沒有刻意炫耀,這也不過是他們相處時最平常的樣子,可卻使秦宛感覺到了自己的多餘。
她站在殿中,大聲地叫七皇子出來,拽著孩子頭也不回地出了赤烏殿。
蕭瀾喊了聲“程邕”,程邕在殿門外躬身,緊跟著去了。
秦宛一走,殿中短暫地靜下來,兩人相看著沒出聲,日光鋪灑,細小的浮塵在半空中飛舞。
良久,蕭瀾摸摸延湄的肚子,輕輕親在她的鼻樑上,先出聲道:“我的湄湄辛苦了。”
延湄抱著他的脖子,小聲說:“瀾哥哥也辛苦。”
蕭瀾給她往後撤靠枕,延湄坐得乏了,索性躺倒在暖榻上,蕭瀾兩手支在她的身側,問:“是不是每日都在想我?”
“嗯”,延湄手指點著他的下巴,告訴他,“這刻也在想。”
“瀾哥哥已經回來了”,蕭瀾俯低身子,蹭她的脖頸兒,隔了五個多月,那香味直入肺腑,他微微熏然,問:“我就在這裡,你還想什麼?嗯?”
嘴上這樣說,可是他心裡竟與延湄相同,人就在眼前,心裡還是想得慌,恨不能融到對方的骨血里去。
延湄咯咯笑,伸手揉他的臉。
蕭瀾忍不住低頭親她,延湄卻一手撐在他下巴上,哼了聲,說:“瀾哥哥,你把人搶回來做什麼?”
“…………”
蕭瀾沒聽到秦宛前邊的話,不過略一想就明白,忙道:“什麼也不做,她只是有件事想弄清楚。”
延湄又哼了聲。
蕭瀾覺得這話怎麼說都不對,怕她生氣,低低道:“去時沒想著此事,等破了中京城才顧慮到,原本……”
他話說到一半,延湄哈哈哈笑了,學著他平日的樣子,點點他腦門兒,說:“瀾哥哥,笨。”
她怎麼會不信自己的瀾哥哥?不需要這樣解釋。
蕭瀾咬咬牙,“行啊,不到半年,捉弄人越發厲害了。”他說著,往延湄身上撲。
延湄張開雙臂迎接他。
他哪裡敢真壓上去。
小心又小心地,將人抱了個滿懷。
☆、第130章結局·中篇
秦宛當天出了宮,被程邕帶人送到原先侯府附近的一座宅院裡。她對宮中熟悉,對金陵城卻有種莫名的距離感,腦中亂糟糟的,進院中一看東西一應俱全,蕭瀾甚至還遣了幾個穩妥的宮婢來伺候,秦宛也不管了,把七皇子扔給她們,隨便揀了間屋子,進去蒙頭便睡。
這一覺從半下午直接睡到了天光大亮,竟是難得的踏實。
醒時她腦子一片空白,看著屋中陌生的陳設,又不想去了。
蕭瀾想過或沒想過,如今說起還有甚麼用呢?
自己這樣來來回回地求一個答案,為的是什麼?為的……不過是想找個藉口原諒他,亦或者,更恨他。
不,她已經恨極了,不能再恨了。
那就是想原諒他。
在這樣一個寒風瑟瑟地早晨,秦宛兩眼放空的看著窗外,終於在心裡對自己坦誠。
她冷著臉去找程邕,心說隨便去哪,她就看一眼,愛怎樣怎樣吧,無非最後要個交代而已。
程邕將她帶去了道場寺。
秦宛站在山下,朝上望一眼,諷道:“怎麼,你們皇上讓我到這裡誦經悟佛?那我該到棲霞寺去,來這裡做什麼?”
“夫人上去便知”,程邕做了個“請”的手勢,“我等備著敞轎,夫人可需坐轎上山?”
秦宛冷笑一聲,提裙踏上了石階。
山上風寒,她爬著石階也不覺得冷,一路走一路歇,偶爾朝下望一眼,還生出分暢快之意。
無論是在金陵的皇宮,還是匈奴的中京,她都不曾這般自在。
爬山爬了半個多時辰,到了寺外,晨光一照,秦宛滿頭大汗。
蕭瀾原來所在的禪院已經被護起來,程邕拿了令牌方能得進,秦宛站在外頭,皺眉:“你們皇上是想我看看他當年有多不易?”
程邕不說話,只站在前面等著。
秦宛原地煩亂了一會兒,還是跟上了。
禪院不大,只一間禪室一間起居,秦宛不禁駐足,眼前浮現了蕭瀾十一、二歲時的樣子。
被關在這裡,他興許並不比自己好受。
半晌,程邕引著她往禪房後面走,來到一大片花圃中,冬天裡,這裡全部種成萱糙,仍舊是一片綠色,他在最中間的地方啟開一方沉鐵蓋,衝著秦宛點頭:“夫人請。”
秦宛擰眉走過去,往下看,黑洞洞一片,程邕也不說話,逕自先踩梯下去,少頃,下面亮起了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