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兒孫之後的問題?

  那就由得兒孫輩去操心了。

  “朕睡會兒。”

  “高熙,你等不必守候了。”

  “都散了吧。”

  永和帝交待了這等話。

  朱高熙自然沒逆了父皇的意思,於是,應了諾。

  當晚。

  朱高熙跟妻子福娘講了一些心底的真心。

  毓慶宮。

  太子、太子妃的寢宮中。夫妻二人都已經換了衣裳,這會兒,雙雙躺了榻上,在燭光中慢慢的聊了一些心事。

  “我瞧出來了。父皇這一回……”說到這兒時,朱高熙是一聲嘆息。他想了想後,才道:“我到今日方知,原來父皇年少時,曾經受過一回重傷,而且傷過內俯。”

  “父皇曾經受過那般重的傷勢?”福娘真驚訝了,道:“既然是年少之時?那為何父皇后來又是成為了守邊的藩王?要知道,父皇這些年來,可是戰場之上,戰爭不斷。”

  這簡直是拿命去拼了前程啊。

  “有些事情,我以前不知道。今日,似乎有些交代了後事的意思。我方得知了其中的真相。”朱高熙這時候感情也挺複雜的。

  至少,朱高熙知道了。

  他的父皇永和帝年少那時候的時光,過得挺是艱難的。

  一個不得寵的皇子,一個隱藏在了宏武爺的太子朱定標背後的小跟班。曾經,為這位宏武爺的太子朱定標檔了一回刺殺,重傷險死的四皇子。

  也是因為與太子之間的這等性命之事,朱定歷才會得了重鎮的藩王封號,成為了燕王。

  說起來……

  那些往事。

  朱高熙簡直跟妻子福娘講了講,那些父輩們的恩恩怨怨,往昔追談。

  “父皇這一路走來,真不簡單。”

  福娘是真佩服了的。瞧瞧她公爹,真箇有手段啊。落魄皇子,憑著拿命去搏,得到了宏武爺和元後馬氏的歡心。成功的成為了一位鎮守燕藩的王爺。

  而且,也因為跟太子朱定標的友好感情。

  這後背有靠山啊。

  燕藩才會平穩的落在了這一位手頭上,那是軍隊的兵權,地方的治理一把抓。

  若不是這等厚實的根基,想來,惠帝的江山,永和帝不會那般輕易的奪了過來。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惠帝的廢藩,那是走了一步太壞的棋。

  “五郎,父皇突然怒急攻心。你可知道究竟所謂何事?”

  福娘問了這事情的由頭。

  朱高熙嘆息一聲,才說道:“我的舅舅,曾跟母后感情最好的嫡親舅舅死在了漢王府上。”

  漢王府。

  這可是朱高熙的二弟,朱高的藩王府第。

  “偏偏舅舅死之前,已經給父皇上了密奏。說是漢王府長史查到了一些實證,由舅舅轉交到燕京城……”朱高熙說到這兒時,聲音有些低覺,道:“漢王府密制甲兵,圖謀不詭。”

  福娘這回真是驚呼出聲了。

  “這怎麼會?”

  福娘會這般講,完全是不敢相信。

  因為現在的藩王是沒有兵權。那王府的護衛,才多少人啊?

  這點子兵力造反,簡直就是老壽星上吊,自討苦頭吃。

  “拱衛司上了密奏,同樣有實證,跟舅舅的密奏同出一源。哪怕有差別,也不過些許……”朱高熙說這話時,神色真複雜的。他道:“我也不想相信,高,他是我的嫡親二弟啊……”

  奈何皇家的親情,就是淡薄如紙。

  這一晚。

  福娘和夫君朱高熙一樣,都是展轉難眠。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夫妻二人都是迷糊里睡去的。

  永和十四年。

  冬月。

  永和帝病情拖拖延延。

  漢王府、趙王府都上了摺子,表了孝心。

  可永和帝全是按下不提。

  這些日子裡,全由皇太子監國。永和帝在養病。

  冬月初七。

  仁孝徐皇后的忌日。

  在這一天。

  漢王朱高又上了摺子,是想回燕京城給永和帝侍疾的。永和帝瞧著次子的摺子,這真叫一個惱火。

  於是。

  這一回,帝王讓人親傳口喻。專門給帶去了漢王府、趙王府。

  沒有聖旨,兩位藩王不敢善離藩鎮。

  冬月初七。

  永和帝走出了乾清宮。他去了坤寧宮,這一晚,帝王在坤寧宮的寢殿內,獨坐一宿。次日,帝王病情加重。

  冬月初十日。

  燕京城裡。

  鐘鳴長響。

  毓慶宮中,福娘聽到這等鐘鳴之聲,那是臉色變了。

  她知道了。

  這是要變天了。

  “嬤嬤,全宮上下,全部換上素服。”

  福娘交待了話。

  “諾。”

  白嬤嬤應承了。

  “通知太孫妃、二皇孫妃、三皇孫妃,還有寧國郡主,隨我去乾清宮進孝道。”福娘接著交待了話道。

  “諾。”

  白嬤嬤依然應承了。

  福娘的目光平靜,可心頭裡的心湖,是波瀾壯闊。

  第316章

  永和十四年。

  冬。

  初十日。

  皇太子朱高熙於永和帝的靈前即天子位。

  新天子登基, 遠新年號為隆治。並同時下了聖旨, 表示來年將更新年號。同時,冊封太子妃張氏為皇后,冊立皇太孫朱瞻元為皇太子。

  永和帝駕崩, 其寢陵將與仁孝徐皇后合葬一處,於是, 宮中自然忙於永和帝的後事。

  等著這一波忙過去後。

  迎來了新的一年。

  這一年,不是永和十五年。而是隆治元年。

  隆治帝朱高熙是新天子上位, 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新年伊始。

  福娘的寢宮, 也從毓慶宮挪到了皇后居住的坤寧宮。至於原來的毓慶宮,則由皇太孫朱瞻元夫妻搬進去。

  若說太子妃與皇后的日子有什麼不同嗎?

  福娘倒覺得也無甚大的區別。

  當然,要說沒區別, 那也不可能。至少, 福娘就發現,她的夫君有些變了。若說從前, 她的夫君朱高熙有些唯唯諾諾, 在先帝永和帝的面前是表示了恭順。那麼,如今她的夫君朱高熙成為了隆治,這一朝上位後,倒有些新氣象。

  頗是想大幹一場,揚眉吐氣的感覺。

  坤寧宮。

  福娘這個皇后當起了甩手掌柜。

  因為, 她下面可有三個兒媳婦。這宮務,福娘是給了長媳太子妃孫英娘來掌管。至於二皇子妃吳氏、三皇子妃郭氏,福娘就是讓這兩個兒媳婦給長媳打打下手, 偶爾幫襯一下即可。

  皇后做到福娘這份上,也算是享福了。

  閒下來的時光。

  這等雍懶,頭上沒個管束的。

  福娘真覺得她的日子叫一個悠哉。

  至於夫妻守孝的事情?

  對於帝王而言,這是以天代月的。嗯,皇家嘛,可以說天下最講規距的地方,也可以說,天下最不講規距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