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你的婚事,訂下來的日子是在永和十三年。這時間不久,能慢慢操持了你的嫁妝。若不然,這婚事太急了,娘都怕你的嫁妝差了,落了你的體面。”

  吳母說了這翻話時。吳惠珠就是停了正品著的蟹黃。

  吳惠珠拿了手帕子,輕輕的拭了拭嘴角。然後,她說道:“娘,我的嫁妝,家中不用補貼太多了。若不然的話,以家裡的家底,會吃不消的。”

  “女兒不樂意出嫁了,就讓娘家將來的家底全消耗了,成為一個空殼子。”吳惠珠表明了她的態度。

  “放心,放心,皇家給的聘禮多。而且,二皇孫那邊私下差人又送了一份補貼。我打聽過了,太孫妃當年出嫁前,皇家也是暗中補貼過的。有皇家的加碼,你的婚事不會讓家裡吃不消的。”吳母說了真話,準備打消了女兒國的擔憂。

  “娘,您見到了二皇孫殿下嗎?”吳惠珠問這一話時,臉微微紅了。

  第307章

  “見了, 見了, 是一位俊郎的好君子。娘瞧著,二皇子不愧是皇家的龍子龍孫,待人接物樣樣體貼人。”吳母顯然非常滿意了未來的皇孫女婿。

  吳惠珠聽得親娘的誇讚, 心頭蠻受用。

  她有些害羞,又有些想多聽了未來夫君的一切一切。這等期盼與喜歡的心情, 頗叫一個複雜著。

  不過,吳母沒多談了二皇孫, 倒底那是未來的女婿, 而且,還是天家人。這身份尊貴著,總有些避諱的。

  怕哪兒談多了, 給女兒添了麻煩。

  於是, 吳母轉移了話題,講了講關於另一位三皇孫郭氏的事情。

  聽著談起了郭雲瑤啊, 吳惠珠也是來了興趣, 倒是聽得興致勃勃。畢竟,這是她未來的妯娌,多了解一些總沒錯的。

  彼時。

  吳惠珠關心了郭雲瑤。

  郭雲瑤自然同樣是關心了她未來的妯娌,不管是太孫妃孫氏,還是二皇孫妃吳氏, 郭雲瑤同樣是從娘家人那兒,得到了詳細的資料。

  至於未來要嫁的夫君三皇孫,郭雲瑤更是詳細的記下了這一位的喜好。當然, 對於天家人的一些性格喜好,郭雲瑤同樣是一一記了心頭。

  別看面上郭雲瑤性格挺是爽朗的,實則她是一個心細的姑娘。

  當然,脾性爽朗,也是郭雲瑤覺得女子嘛,沒必要全是一幅小心謹慎的生活態度。她更樂意了,自在一些,灑脫一些。但是呢,又在世間人對女子的規距範圍之內。

  這樣即不會越了規距,成為了異類。同樣的,又是讓自己的日子過的舒坦。一舉兩得的事情,才是郭雲瑤的喜好。

  宮外。

  皇孫妃們都在備嫁了。

  宮內。

  這個秋季,卻是出了事情。

  呂賢妃病逝了。

  對於呂賢妃的葬禮,等等的一切。永和帝給出了標準,追封呂賢妃為呂貴妃。嗯,這算是升了一級,對於呂貴妃的娘家人而言,算一點點安慰。

  至於呂貴妃葬哪兒?

  自然是葬了皇家的妃陵。那地方就是永和帝百年之後,會葬的地方。只是妃陵離帝王的寢陵過多了些。

  真正陪葬帝王身邊的是仁孝徐皇后。

  帝後合葬了一塊兒,這才是妥妥的合乎了規距。

  宮裡的氣氛,一下子壓抑了一些。呂賢妃這些年來,不是特別得寵,當然,也還是有些寵愛的。

  就是呂貴妃七七之後。

  福娘得到了消息,冷宮裡的吳庶人是悄沒聲音的病逝了。

  “嬤嬤,究竟是自然而然的,還是人為的?”福娘問了一句。

  白嬤嬤小聲回道:“回太子妃的話,這事情奴婢差人查了。看著像是自然而然的病逝,實則,有些痕跡顯示是人為的。”

  “太子妃,奴婢還要繼續查下去嗎?”白嬤嬤尋問了話道:“有些證據指向了景仁宮……”

  景仁宮裡住著的是權莊妃。

  這位高麗外藩的女子,在後宮是最得寵的嬪妃。嗯,福娘並不想捲入了宮廷女人的內鬥。特別是吳庶人跟權莊妃本來就是舊時恩怨重重的。

  福娘擺擺手,回道:“嬤嬤,算了。好好把吳庶人安葬了吧。”

  “人死債消。咱們沒好處的事情,何苦插手了。指不定還會結下了仇家來。我倒不願意為了夫君和兒女們,攬來了麻煩。”福娘真不是多事兒的。

  後宮爭鬥,沒人真對真錯的?

  在福娘看來女人的戰爭,就是因為男人而起的。那中間的血腥與殺戮,全是無辜的血。因為,再是善良者,走進了宮廷里女人的戰爭後,都會改變的。

  不變的人,沒有權利的人,只能任人宰割。

  沒人想死,螻蟻尚偷生,何況人乎?

  所以,不想死,想富貴榮華享受,想活得有尊嚴的女人,只能在大染缸里染得變了顏色。再是純潔如白紙的女子,都會被染上了別的顏色。

  洗,是洗不乾淨的。

  血沾上了,就沒有無辜人啊。

  “諾,奴婢明白了。”

  白嬤嬤應承了福娘的話。

  永和十一年。

  這般過去了。

  永和十二年。春,永和帝第二次御駕親征草原。

  皇太子朱高熙、皇太孫朱瞻元留守燕京城監國。與第一次帝王北征,沒兩樣。

  這等事情有了一回的例子在,福娘在毓慶宮中得到消息時,非常的淡定。嗯,福娘是鎮靜自若的。

  而且,如今的後宮啊。

  永和帝的后妃特少了。景仁宮一位權莊妃,承乾宮一位黃淑妃,還有一位李嬪小主。這三個后妃顯然在永和帝離開了燕京城後,也是顯然頗安靜的過起了小日子。

  那等與世無爭的樣子,福娘瞧著不像是宮廷里的情況。倒更像是……

  嗯,沒了丈夫的寡婦過的日子。

  原諒福娘心頭對帝王的大不敬。倒不能怪福娘這般想。而是這三位後宮的嬪妃,這些日子以來的行事風格,這真真是讓人挺佩服的。

  不管是權莊妃,又或是黃淑妃、李嬪,這三位後宮的嬪妃,全是在宮裡天天念佛經、抄寫佛經,那等對佛陀的虔誠,讓福娘聽了風聲後,都是暗暗咂舌。

  “嬤嬤,記得吩咐下去,景仁宮和承乾宮的用度,一定能按時按量的發放了。就是寬鬆些也無妨。”

  福娘對白嬤嬤交待了話道。

  “太子妃放心,奴婢會交待妥下面的奴才們老實辦事兒。”

  白嬤嬤恭敬的應了話。

  “說起來,我也是覺得我管著宮務,就怕哪處懈怠了。讓妃母們受了委屈。若如此,父皇歸來,我豈不是累得夫君在父皇跟前失了體面嘛。”

  福娘表了她的態度。

  做為太子妃,她與太子是夫妻一體。

  這行事做法,哪兒真錯了。別人肯定會把帳算到了太子這位儲君身上的。

  白嬤嬤自然也是聽明白了太子妃的意思。那又是恭敬的應了話。

  要說這宮裡的事情,如此也是不緊不慢的過去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