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自然不會以為,這裡本來屬於梅景鉉。畢竟看客廳那仿古花梨木八仙桌的一點破損痕跡,起碼在這裡使用了不下十年了。

  “景鉉,你是怎麼得到這個別墅的?”

  “喜歡嗎?”

  “很喜歡。”

  “這裡是外公留給我的一處家產。外公去世的時候,我還小,聽外婆說過這別墅是外公留給我當結婚的……”梅景鉉忽然住了口,小五知道他不是後悔說出結婚兩個字,而是後悔提到了外婆。他答應過她了,以後不再提及外婆的事情。

  她也裝作沒聽見:“我的房間是哪間?”

  就這樣,她正式和梅景鉉住了一起。梅景鉉實在不放心她的身體,她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才可以按捺住他的不安。

  別墅里,靠近走廊的那一段全部是玻璃幕牆,連地板都是半透明的。著實有些“一覽眾樓小”的意味。只是她比較恐高,所以大白天的時候不敢接近那一塊地段。只在夜晚的時候,趁著夜色的掩蓋才走到了陽台上。

  她往往望著遠方出神的時候,梅景鉉就回來了。這天也不例外。

  “想出去了?”

  男人捏了捏她的手腕,嶙峋的骨頭幾乎可以一塊塊摸出來——她還是太瘦了。以前的小五雖然也很苗條,但抱在手裡還是有幾兩肉的。所以現在的她,才讓他如此不放心。好在小五已經長重了五斤,他有信心讓她的體重突破百斤大關。

  但小五不這麼想,她抽回了手腕:“我怎麼覺得你現在是在把我當個寵物在養?以前我們不是這樣的。”

  “小五。”梅景鉉冷笑,從後抱住了她——手臂收緊——她還真好意思提到以前!當初他是很想和她好好相處一段時日的,結果小五做了什麼?!丟下他就是大半年!寧願陪著那個人面獸心的秦禾,也不願意以女友的方式回到他的身邊!

  好在現在,她會窩在他懷裡反抗:“你輕一點。”

  他回敬的方式是屈起手指,敲了敲她的大腦門:“記性不長。”

  小五這時也反應過來了,他敲得也不怎麼疼,於是立即糾正了自己的錯誤:“不過話說回來,我們真正相處的日子也不算多。這樣吧……你要不要考慮讓我重新回到福佑樓?我可以在福佑樓獨當一面,或者你派我入駐和盛拍賣行也可以。”

  梅景鉉不以為然:“以你的水平,整個福佑樓的師傅們飯碗都要砸掉了。”

  說的也是。想想何師傅他們討一碗飯吃實在來之不易。自己就別去湊這個熱鬧了……那麼自己可以幹什麼呢?

  她不是遊手好閒的人,事實上,因為這輩子,上輩子都是十分十分勤勞的人。養成了她絕對閒不住的性格。既然現在“養身體”沒有事情做,而梅景鉉又不准她出去,所以不如……有了,她立即想到了那一個心愿——

  著書。

  第75章 專著(大結局上)

  說來也是遺憾,除了幾篇文章之外,陳歸寧並沒有留下什麼著作。甚至連她生前的研究資料,也在那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了。

  但早在78年之前, 她就有打算編寫一本涵蓋自己所知的古董鑑定書籍。只是, 一直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完成這個夢想。而今, 那個“她”已經走了, 但現在的“她”繼承了她的一切知識。同樣的, 她也繼承了她的夢想。

  但首先, 她需要徵求到身邊的人的同意。

  “……這件事,我也想過許多遍了。現在,古董高仿的手段越來越高明, 市面上濫竽充數的高仿也越來越多, 但鑑定的方法自從80年代以後很少有所突破。這也難怪,現在沒有當年那麼寬鬆的近距離學習條件, 許多古董孤品都被永久收藏……”

  梅景鉉坐在沙發上泡茶, 聽她說著自己的理由。又漫不經心地問道:“所以你要動這個腦筋?”

  她點了點頭:“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麼幸運。”

  梅景鉉點了點頭, 又道:“那你想怎麼編寫這本書?據我所知,只有成名已久的鑑定專家, 才有這個資格出版相關的專著。也只有得到文物保護協會認證出版的專著, 才會被納入古董鑑定參考書籍的範疇……”

  “你是說,我現在不適合寫作這本書?”

  “過了五十歲再寫也不遲。”

  “不成,那時候我的記憶就不如現在這麼深刻了。”

  隨著歲月的變遷,關乎陳歸寧的記憶勢必也要慢慢地消退。總會有一天,她會完全忘記那一場往事的點點滴滴。至少在那之前,她需要記錄下來。

  “那好。”梅景鉉同意了。

  得到了梅景鉉的大力支持後,她的工作正式開始了。

  編寫一本書,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前一世,陳歸寧花了三年的時間,都沒有寫完那一本《陳氏鑒寶掌故》。畢竟,研究,探尋古代工匠奧秘的法門需要花費終身時間。其中的心得,體會,個人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每個人對古董鑑定的獨到心得,都是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之後才能得出真知。

  而她的心更大,視野更廣。

  她不是要編寫一本科普書,也不是一本給古董愛好者,初學者的入門書。而是一本頂級專家才能一窺法門的文物鑑定書籍。其中大量的古董鑑定,古董修復手段,都是那英年早逝的陳歸寧沒有來得及教導給世人的財富。

  可以說,她想把囊括了兩段人生經歷的所得全部記錄下來。既是作為紀念,也作為見證——見證那個女人曾經來過這個世界。見證我繼承了她的一切,也如她一般,愛上了沉默於歷史當中的匠心獨具,愛上了流年當中的古色古香。

  先頭準備工作是收集資料。比如要去博物館拍攝實物,這個需要經過博物館的特殊許可才成。比如去上海檔案館查資料,這個就要經過行政許可了。好在梅景鉉人脈關係寬裕,上下打點完畢以後,她就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接下來就是三個月時間的專心致志。

  三個月以後,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青銅仿古》——顧名思義,書中記錄的是關於古董中的青銅項目的研究。主要編寫了青銅食器、酒器、盥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這幾個青銅專項上去偽存真的手段和方法。

  文章不僅僅講述了每一件古董的起源,流傳有序間,各地的製作工藝,分門別類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介紹了如今那些高仿得神乎其神的手段,以及具體的鑑定方法等等。有一些高仿的工藝,是陳歸寧死去後才發明出來的,她也要加以細微的辨別。

  當然,她的目標不可能是一部書。畢竟古董鑑定上也向來講究“分門別類”。她就按照瓷器,青銅器、雜項、書畫、玉器、家具……這六大項為基礎,再在六大項上分別撰寫一本《仿古》一本《新鑒》。統共十二本書。用來徹底介紹古董的仿古工藝,和最權威的鑑定手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