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此刻,蒙露太太站在書桌前,背對著他(他坐在床上,也背對著她)。她解釋說,她覺得還是回到小屋比較好。福爾摩斯聽到她平靜的語氣,不安的感覺消失了。“我在這裡還有好多事需要處理,”她說,“很多事情要辦——羅傑的事、我的事。”
“你一定餓壞了吧,”他拄好拐杖,“我讓那個女孩子給你拿點東西來吃。要不,你就去我的餐廳吃飯?”
他不知道安德森的女兒在鎮上買完了雜貨沒有,他站起身,蒙露太太卻在他身後回答:“我不餓。”
福爾摩斯朝她轉過身,她正斜眼盯著他(那充滿嫌惡之情的空洞眼神從來沒有正眼瞧過他,總是把他放在視線邊緣)。“你還需要什麼嗎?”他只能想到這樣的問題,“我能做什麼?”
“我能照顧好自己,謝謝您。”她把目光徹底轉開了。
她鬆開交叉抱在胸前的雙臂,開始翻看桌上的東西。福爾摩斯觀察著她的側影,突然明白她這麼快回來的真正原因了:她想要好好地終結生命中的這一段篇章。“你要離開我了,對不對?”他還沒有想清楚,就已經脫口而出。
她的指尖拂過桌面,掠過畫筆和白紙,在光滑的木桌表面停留了一會兒(羅傑曾經就在這裡寫過家庭作業,畫了那些掛在牆上的精美圖畫,顯然還認真地看完了他的雜誌和書)。雖然孩子已不在人世,但她仿佛還能看見他坐在那裡,而自己則正在主屋忙著煮飯打掃。福爾摩斯也仿佛看見羅傑坐在桌前——跟自己一樣,他俯身趴在桌上,從白天坐到黑夜,又從黑夜坐到黎明。他想把自己的所見告訴蒙露太太,告訴她,他們都想像著同樣的畫面,但他並沒有說,他只是保持著沉默,等待著從她嘴裡最終說出的確定回答:“是的,先生,我要離開您了。”
福爾摩斯心想,你當然是要走的。他理解她的決定,可她確定的態度讓他感覺很傷心。他結結巴巴地開口了,像是在懇求她再給他第二次機會:“拜託,你不需要如此草率地決定,真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
“一點也不草率,您明白嗎。我想了好幾個鐘頭——我怎麼看待這件事都不可能再改變主意了——對我來說,這裡沒有什麼價值了,除了這些東西,其他都不重要了。”她拿起一支紅色的畫筆,若有所思地在指間轉動著,“不,這個決定一點也不草率。”
一陣微風突然輕輕吹動了羅傑書桌上方的窗戶,樹枝從玻璃上擦過。一時間,微風變強,晃動著窗外的大樹,樹枝猛烈地敲在窗上。蒙露太太的回答讓福爾摩斯沮喪不已,他只得嘆了口氣,又問:“那你會去哪兒呢?倫敦?你準備做什麼呢?”
“我真的不知道。我覺得我的生活無論怎麼樣,都不再重要了。”
她的兒子死了。她的丈夫死了。她親手埋葬了她最深愛的人,也從此把自己埋進了他們的墓中。福爾摩斯想起了年輕時曾經讀過的一首詩,其中的一句話一直縈繞在年少時他的腦海中:我要孤獨地去了,你也許能在那裡找到我。她的絕望讓他無言以對,他走上前,說:“怎麼可能不重要?放棄希望就等於放棄了一切,你可不能這樣,親愛的。無論境況如何,你都必須堅持,如果你不堅持,那你對兒子的愛又該如何延續呢。”
愛,這是一個蒙露太太從來不曾聽他說過的字眼。她瞥了他一眼,用冰冷的眼神阻止了他。接著,她似乎是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便把目光轉向書桌,說:“我學了很多關於這些東西的知識。”
福爾摩斯看到她伸出手去拿裝蜜蜂的玻璃瓶。“是嗎?”他問。
“這兩隻是日本蜜蜂,很溫柔、很害羞,對不對?跟您養的那些蜜蜂不同,對吧?”她把玻璃瓶放在自己掌心。
“你說得對。看來你真是做過一番研究。”蒙露太太掌握的這點小知識讓他覺得驚訝,可當她不再說話時,他又皺起了眉頭(她的目光仍然停留在瓶子上,緊盯著裡面死去的蜜蜂)。他無法忍受沉默,便繼續說:“它們是非常了不起的生物——正如你所說的,非常害羞,但在消滅敵人時,卻是不遺餘力。”他告訴她,日本大黃蜂會捕獵各種類型的蜜蜂和黃胡蜂。一旦大黃蜂找到蜂巢,就會留下分泌物以做標示,這種分泌物會把附近區域裡的大黃蜂都召集起來,對蜂巢發動攻擊。但日本蜜蜂能夠探測到大黃蜂的分泌物,從而讓自己有時間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攻擊。當大黃蜂進入蜂巢後,蜜蜂會把它們各個包圍,用自己的身體把對方團團圍住,讓它們處在四十七攝氏度的溫度中(這對大黃蜂來說太熱,而對蜜蜂來說卻剛剛好)。“它們真的是很神奇,對不對?”他得出結論,“我在東京碰巧遇到了一個養蜂場,你知道吧。我很幸運地得以親眼見到它們——”
陽光穿透雲層,照亮了窗簾。就在這時,福爾摩斯感覺自己此時發表這樣的長篇大論實在是不合時宜(蒙露太太的兒子被埋在墳墓里,自己能給她的居然是關於日本蜜蜂的介紹)。他搖搖頭,為自己的無助和愚蠢而懊惱。就在他思索該如何道歉時,她把玻璃瓶放在桌上,用激動而顫抖的聲音說:“這都沒有意義——它又不是人,您怎麼這麼說——它們都不是人,只是些科學知識和書本上的東西,被塞在瓶子裡和箱子裡的東西。您難道知道愛一個人的滋味嗎?”
“你一定餓壞了吧,”他拄好拐杖,“我讓那個女孩子給你拿點東西來吃。要不,你就去我的餐廳吃飯?”
他不知道安德森的女兒在鎮上買完了雜貨沒有,他站起身,蒙露太太卻在他身後回答:“我不餓。”
福爾摩斯朝她轉過身,她正斜眼盯著他(那充滿嫌惡之情的空洞眼神從來沒有正眼瞧過他,總是把他放在視線邊緣)。“你還需要什麼嗎?”他只能想到這樣的問題,“我能做什麼?”
“我能照顧好自己,謝謝您。”她把目光徹底轉開了。
她鬆開交叉抱在胸前的雙臂,開始翻看桌上的東西。福爾摩斯觀察著她的側影,突然明白她這麼快回來的真正原因了:她想要好好地終結生命中的這一段篇章。“你要離開我了,對不對?”他還沒有想清楚,就已經脫口而出。
她的指尖拂過桌面,掠過畫筆和白紙,在光滑的木桌表面停留了一會兒(羅傑曾經就在這裡寫過家庭作業,畫了那些掛在牆上的精美圖畫,顯然還認真地看完了他的雜誌和書)。雖然孩子已不在人世,但她仿佛還能看見他坐在那裡,而自己則正在主屋忙著煮飯打掃。福爾摩斯也仿佛看見羅傑坐在桌前——跟自己一樣,他俯身趴在桌上,從白天坐到黑夜,又從黑夜坐到黎明。他想把自己的所見告訴蒙露太太,告訴她,他們都想像著同樣的畫面,但他並沒有說,他只是保持著沉默,等待著從她嘴裡最終說出的確定回答:“是的,先生,我要離開您了。”
福爾摩斯心想,你當然是要走的。他理解她的決定,可她確定的態度讓他感覺很傷心。他結結巴巴地開口了,像是在懇求她再給他第二次機會:“拜託,你不需要如此草率地決定,真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
“一點也不草率,您明白嗎。我想了好幾個鐘頭——我怎麼看待這件事都不可能再改變主意了——對我來說,這裡沒有什麼價值了,除了這些東西,其他都不重要了。”她拿起一支紅色的畫筆,若有所思地在指間轉動著,“不,這個決定一點也不草率。”
一陣微風突然輕輕吹動了羅傑書桌上方的窗戶,樹枝從玻璃上擦過。一時間,微風變強,晃動著窗外的大樹,樹枝猛烈地敲在窗上。蒙露太太的回答讓福爾摩斯沮喪不已,他只得嘆了口氣,又問:“那你會去哪兒呢?倫敦?你準備做什麼呢?”
“我真的不知道。我覺得我的生活無論怎麼樣,都不再重要了。”
她的兒子死了。她的丈夫死了。她親手埋葬了她最深愛的人,也從此把自己埋進了他們的墓中。福爾摩斯想起了年輕時曾經讀過的一首詩,其中的一句話一直縈繞在年少時他的腦海中:我要孤獨地去了,你也許能在那裡找到我。她的絕望讓他無言以對,他走上前,說:“怎麼可能不重要?放棄希望就等於放棄了一切,你可不能這樣,親愛的。無論境況如何,你都必須堅持,如果你不堅持,那你對兒子的愛又該如何延續呢。”
愛,這是一個蒙露太太從來不曾聽他說過的字眼。她瞥了他一眼,用冰冷的眼神阻止了他。接著,她似乎是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便把目光轉向書桌,說:“我學了很多關於這些東西的知識。”
福爾摩斯看到她伸出手去拿裝蜜蜂的玻璃瓶。“是嗎?”他問。
“這兩隻是日本蜜蜂,很溫柔、很害羞,對不對?跟您養的那些蜜蜂不同,對吧?”她把玻璃瓶放在自己掌心。
“你說得對。看來你真是做過一番研究。”蒙露太太掌握的這點小知識讓他覺得驚訝,可當她不再說話時,他又皺起了眉頭(她的目光仍然停留在瓶子上,緊盯著裡面死去的蜜蜂)。他無法忍受沉默,便繼續說:“它們是非常了不起的生物——正如你所說的,非常害羞,但在消滅敵人時,卻是不遺餘力。”他告訴她,日本大黃蜂會捕獵各種類型的蜜蜂和黃胡蜂。一旦大黃蜂找到蜂巢,就會留下分泌物以做標示,這種分泌物會把附近區域裡的大黃蜂都召集起來,對蜂巢發動攻擊。但日本蜜蜂能夠探測到大黃蜂的分泌物,從而讓自己有時間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攻擊。當大黃蜂進入蜂巢後,蜜蜂會把它們各個包圍,用自己的身體把對方團團圍住,讓它們處在四十七攝氏度的溫度中(這對大黃蜂來說太熱,而對蜜蜂來說卻剛剛好)。“它們真的是很神奇,對不對?”他得出結論,“我在東京碰巧遇到了一個養蜂場,你知道吧。我很幸運地得以親眼見到它們——”
陽光穿透雲層,照亮了窗簾。就在這時,福爾摩斯感覺自己此時發表這樣的長篇大論實在是不合時宜(蒙露太太的兒子被埋在墳墓里,自己能給她的居然是關於日本蜜蜂的介紹)。他搖搖頭,為自己的無助和愚蠢而懊惱。就在他思索該如何道歉時,她把玻璃瓶放在桌上,用激動而顫抖的聲音說:“這都沒有意義——它又不是人,您怎麼這麼說——它們都不是人,只是些科學知識和書本上的東西,被塞在瓶子裡和箱子裡的東西。您難道知道愛一個人的滋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