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記得嗎,我曾經告訴過你──立剛是在1998年的8月失蹤的。照說他本不應該與那場洪水有什麼關聯。在他動身的5天之前,我從來也沒聽說他湖南有什麼親戚。可是他說有,恰恰在災區。那是他的曾祖母,已經97歲。當電視裡第一次報導洪水的消息時,他便開始惦念。而有一天,在新聞聯播里看見一群武警士兵駕駛衝鋒舟,從一座屋頂上救下一位比他曾祖母年輕得多的老太太后,立剛再也坐不住了,終於請了5天假趕回去探望,結果再也沒有回來。
那段日子,為了尋找立剛,我真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幾次在當地報上刊登尋人啟事,每個星期一都要去象來街立剛的戶籍管轄派出所,找那個身材矮胖的負責警察打聽是否有他的消息,在終無結果的情況下,還讓文茂陪著我去了一趟湖南。
在岳陽,我們找到了那位掛靠一家國營客運公司的長途汽車的司機,而後一同前往那座小鎮。站在河邊出事的那座漫水橋旁,我們聽了那位大難不死的小個子講述了當山洪暴發之時,他所駕駛的那輛編號為1026的大客車是如何像一個罐頭盒一般翻滾著被洶湧的洪水衝到8公里之外的下游。
那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災難,41位乘客中有9人死亡,28人受傷,還有兩人失蹤,至今沒有找到屍體。雖然那個司機沒有把照片上的立剛認出來,可是根據文茂提供的火車車次,當地客運公司的一位調度員告訴我們,那天只有這一輛車去了立剛曾祖母的所在地,她深信,如果立剛那天是乘坐那趟火車到的岳陽,他就一定在這輛車上。
我實在不相信我就這樣失去立剛,老覺著他還活著。每當有人敲門,電話響起,或者在大街上看見一輛型號相同的紅色吉普車時,總會認為那就是他。甚至每一次開新課,我走上講台,望著下面一張張陌生面孔的那一刻,都忍不住要在最後一排尋覓他的笑臉。
那一次次的失望真令人悲傷,以至於有一回,我竟沒能控制住自己,眼淚奪眶而出,使得原本躁動不安的教室一片寂靜。
從岳陽回來之後,我很少和文茂見面,即便是見了面,我們也很少談立剛。尤其是文茂,他總是小心地避開這個話題,包括那次在“老樹皮”咖啡屋的會面。我說過,那天晚上,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裡,除了問我是否再喝點兒什麼,他幾乎沒有開口。那種情形,簡直就與北野武的影片《焰火》里西佳敬和死去的刑警田中的妻子在弁當店見面那場戲如出一轍。
我一直在懊悔──為什麼當時對文茂的沉默絲毫也沒覺出不正常,一點兒也沒抱有警惕,非要等到結婚之後,才感到問題的所在。
那是一個星期六,頭天晚上的氣象預報通知說從西伯利亞趕來的第一股寒流已經到達,氣溫將會下降十七度,同時還伴有七級大風。就是這樣一種情況,那天早上文茂仍然堅持要出門,不到六點便悄悄下了床。當他窸窣地穿上衣服,把一件加厚的羽絨服套在身上時,我終於按捺不住心頭的困惑,從溫暖的被窩裡探出頭問:
“今天這麼冷……就不能不去嗎?”
雖然我的話完全可以稱之為柔聲細語,但對文茂來說卻好似一個驚雷。渾身一顫之後,他勉強扭過了臉。他想對我說什麼,可嘴張開好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個字,最後還是背起那隻大號的雙肩包,默默地拉開了門。
早在婚後的第5天,我便已經對文茂生出疑問。那天也是星期六,不同的是,那是一個晴朗的早上,當我起了床,拉開窗簾時,我看見了自打來北京之後所看見的最為湛藍的天空。但我的好心境很快便被打碎──我發現我的新婚丈夫不見了。
在客廳里,我找到他簡短的留言。
親愛的:
早上好!今天是周末,你在家休息一下,我去爬山了。
看了之後,我真的是非常不快,也感到難以理解──結婚還不到一個星期,他怎麼能撇下我這個新娘子,一個人出去郊遊呢,無論如何我也想不通。
一種奇怪的感覺
文茂走了一整天,直到黃昏,暮色將至之時,才神色疲憊地跑回來。
那天晚上,帶著心中的問號,我把文茂拖進了小區門外的一家湘菜館。顯然文茂知道我要問他什麼,坐進那間小隔斷時,他的臉上划過一陣陣的忐忑。心不在焉地點了菜,望著那個女孩兒放下了一壺茶,他對我做了解釋。
文茂告訴我,從上中學的時候起,每個星期六,他都要一早去爬山,為的是鍛鍊自己的身體和意志,說他這些年始終堅持著,除了生病感冒發燒或著出差上外地,幾乎從未間斷。
“知道嗎,”文茂說,“要做到這一點實在是不容易,真的是很難。現在其實已經好多了,過去上學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功課那麼多,每天只能睡五六個小時,好不容易熬到星期六,真想睡個懶覺,就是這樣,也從來沒有落過空……”
聽起來他說得不無道理。可在那種情形下,無論如何我也不能接受,畢竟我們正在蜜月中。他怎麼可以這麼做?退一萬步講,就算你的習慣不能改變,也總應該跟我打個招呼,幹嗎總是要不辭而別!於是我忍不住質問: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早不告訴我?起碼,昨天晚上應該跟我說呀?”
“昨天晚上?”文茂接著解釋,同時把臉扭到了一邊,“昨天晚上我本來是打算跟你說,正要張口時,又決定不去了,沒想到早晨一醒,才發現自己做不到,所以……”
那段日子,為了尋找立剛,我真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幾次在當地報上刊登尋人啟事,每個星期一都要去象來街立剛的戶籍管轄派出所,找那個身材矮胖的負責警察打聽是否有他的消息,在終無結果的情況下,還讓文茂陪著我去了一趟湖南。
在岳陽,我們找到了那位掛靠一家國營客運公司的長途汽車的司機,而後一同前往那座小鎮。站在河邊出事的那座漫水橋旁,我們聽了那位大難不死的小個子講述了當山洪暴發之時,他所駕駛的那輛編號為1026的大客車是如何像一個罐頭盒一般翻滾著被洶湧的洪水衝到8公里之外的下游。
那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災難,41位乘客中有9人死亡,28人受傷,還有兩人失蹤,至今沒有找到屍體。雖然那個司機沒有把照片上的立剛認出來,可是根據文茂提供的火車車次,當地客運公司的一位調度員告訴我們,那天只有這一輛車去了立剛曾祖母的所在地,她深信,如果立剛那天是乘坐那趟火車到的岳陽,他就一定在這輛車上。
我實在不相信我就這樣失去立剛,老覺著他還活著。每當有人敲門,電話響起,或者在大街上看見一輛型號相同的紅色吉普車時,總會認為那就是他。甚至每一次開新課,我走上講台,望著下面一張張陌生面孔的那一刻,都忍不住要在最後一排尋覓他的笑臉。
那一次次的失望真令人悲傷,以至於有一回,我竟沒能控制住自己,眼淚奪眶而出,使得原本躁動不安的教室一片寂靜。
從岳陽回來之後,我很少和文茂見面,即便是見了面,我們也很少談立剛。尤其是文茂,他總是小心地避開這個話題,包括那次在“老樹皮”咖啡屋的會面。我說過,那天晚上,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裡,除了問我是否再喝點兒什麼,他幾乎沒有開口。那種情形,簡直就與北野武的影片《焰火》里西佳敬和死去的刑警田中的妻子在弁當店見面那場戲如出一轍。
我一直在懊悔──為什麼當時對文茂的沉默絲毫也沒覺出不正常,一點兒也沒抱有警惕,非要等到結婚之後,才感到問題的所在。
那是一個星期六,頭天晚上的氣象預報通知說從西伯利亞趕來的第一股寒流已經到達,氣溫將會下降十七度,同時還伴有七級大風。就是這樣一種情況,那天早上文茂仍然堅持要出門,不到六點便悄悄下了床。當他窸窣地穿上衣服,把一件加厚的羽絨服套在身上時,我終於按捺不住心頭的困惑,從溫暖的被窩裡探出頭問:
“今天這麼冷……就不能不去嗎?”
雖然我的話完全可以稱之為柔聲細語,但對文茂來說卻好似一個驚雷。渾身一顫之後,他勉強扭過了臉。他想對我說什麼,可嘴張開好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個字,最後還是背起那隻大號的雙肩包,默默地拉開了門。
早在婚後的第5天,我便已經對文茂生出疑問。那天也是星期六,不同的是,那是一個晴朗的早上,當我起了床,拉開窗簾時,我看見了自打來北京之後所看見的最為湛藍的天空。但我的好心境很快便被打碎──我發現我的新婚丈夫不見了。
在客廳里,我找到他簡短的留言。
親愛的:
早上好!今天是周末,你在家休息一下,我去爬山了。
看了之後,我真的是非常不快,也感到難以理解──結婚還不到一個星期,他怎麼能撇下我這個新娘子,一個人出去郊遊呢,無論如何我也想不通。
一種奇怪的感覺
文茂走了一整天,直到黃昏,暮色將至之時,才神色疲憊地跑回來。
那天晚上,帶著心中的問號,我把文茂拖進了小區門外的一家湘菜館。顯然文茂知道我要問他什麼,坐進那間小隔斷時,他的臉上划過一陣陣的忐忑。心不在焉地點了菜,望著那個女孩兒放下了一壺茶,他對我做了解釋。
文茂告訴我,從上中學的時候起,每個星期六,他都要一早去爬山,為的是鍛鍊自己的身體和意志,說他這些年始終堅持著,除了生病感冒發燒或著出差上外地,幾乎從未間斷。
“知道嗎,”文茂說,“要做到這一點實在是不容易,真的是很難。現在其實已經好多了,過去上學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功課那麼多,每天只能睡五六個小時,好不容易熬到星期六,真想睡個懶覺,就是這樣,也從來沒有落過空……”
聽起來他說得不無道理。可在那種情形下,無論如何我也不能接受,畢竟我們正在蜜月中。他怎麼可以這麼做?退一萬步講,就算你的習慣不能改變,也總應該跟我打個招呼,幹嗎總是要不辭而別!於是我忍不住質問: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早不告訴我?起碼,昨天晚上應該跟我說呀?”
“昨天晚上?”文茂接著解釋,同時把臉扭到了一邊,“昨天晚上我本來是打算跟你說,正要張口時,又決定不去了,沒想到早晨一醒,才發現自己做不到,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