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不過,你千萬別因此曲解了立剛,認為他是一個粗心的人。事實上,很多時候他考慮得非常周全。第三天,我們到了杭州。臨進家門之前,我們倆和文茂分頭買東西的那一會兒,立剛忽然提出一個建議,說反正我的老爸老媽也不知道我和他交了朋友,為什麼不暫且將這事兒瞞住呢。見我有些不解,他做出了如下解釋:
“當然是為了文茂,萬一你媽媽總是想方設法偏疼自己的女婿,諸如……在飯桌上一個勁兒給我夾菜或者飯後一個勁兒地往我嘴裡塞葡萄,文茂肯定會不自在;也許更糟,沒準兒你那從英國回來的學究老爸不懂得掩飾自己的偏心,會當著文茂的面兒送給我一塊昂貴的瑞士運動手錶而只送給他一隻香港產的鑰匙鏈兒,那文茂多尷尬呀,你說是不是?”
按他的說法兒,這還只是其一,而說到其二,他詭秘地笑了,“我實在有些好奇……真的是很想聽聽兩位老人家的看法,在我和文茂之間,到底他們更喜歡誰。”
見立剛說的有理,我當下就表示同意──當然我贊同的是他所列舉的第一個原因,至於他說的第二點,我卻有些吃不准,總覺著有點兒惡作劇,除此以外,還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總覺著……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不過,我還是按他的要求做了,並做得十分認真,但凡我老爸老媽在場,我一定會對他倆不偏不倚──只要先給立剛削了蘋果,就一定會給文茂剝個橘子,即不少看誰一眼,也不跟誰多說一句話。甚至連坐的位置我都十分注意──那兩天晚上看電視,我總要把沙發上的立剛和文茂扒拉開,坐在他倆中間。這不但讓文茂一臉困惑,還真把我老爸老媽給蒙了。我老媽終於繃不住,臨走的那天晚上她在廚房做飯,趁一條仍在張嘴的鮭魚在油鍋里發出噼啪作響之時,她伏在我耳邊問:
“我說死丫頭……你到底打算跟誰?”
“嘿嘿嘿……”見她落入了立剛的圈套,我笑著反問她,“你沒看出來嗎?”
“沒有。”她老實回答。
“那……老爸呢?他覺著呢?他覺著誰好?”
“都好。他說。說他們倆……哪個都行。”
我把我老媽的話告訴了立剛。他聽了非常驚奇。
“這是你老爸說的?”
“是啊?”
“這可真是的……我原來以為……”
立剛沒有把話說完,害得我至今不知道他究竟以為什麼。第二天,我們返回北京之前,我老爸把立剛和文茂兩個人叫到了自己的書房,然後拿出來兩條從倫敦買回來的包裝相同、顏色和條紋也幾乎一模一樣的絲綢領帶。
1999年的秋天,也就是我和文茂在“老樹皮”咖啡屋見面的3個月之後,我們倆結了婚。
10月的一個晚上,天空飄落著最後一場秋雨。當我那天下了課,打著傘走出“紐奧良”的大門時,我看見了渾身透濕的文茂。
“嫁給我吧。”他說。送我回家的一路上,他只說了這一句話。
我常常想起文茂的這句話,想起當時的情景。有一個問題我總是搞不清──我究竟是因為什麼而答應了他,是因為我真的愛上了他?還是因為不忍拒絕他?我真的是有些不明白。
這個疑問,早在結婚前就不停地纏繞著我。即便是這樣,我還是答應了下來。
後來,很多事其實都非如我所願。我不是指當初愛上了立剛卻嫁給了文茂,要說的只是些很具體的問題。諸如,我一向認為跑到照相館去照婚紗的做法俗不可耐,可在文茂的堅持下,依然去了新街口的那間影樓,讓那個留著小辮兒的攝影師整整擺弄了一天,而後捧回一堆連我都不相信那上面的人是我的照片來。
我更不喜歡那種大排筵宴的方式。當我第一次想到終有一天我會出嫁時,我就希望自己能有一個簡單而樸實的婚禮。這一點也沒實現,這都要怪文茂的繼父(當然文茂只稱他為‘叔叔’),那位釀造葡萄酒的老先生攜帶他媽媽專程從吐魯番趕來操辦了一切。那天早上,當我穿著一身硬邦邦的白色紗裙走下樓時,前來接我的高級轎車居然多達50輛,從我家的樓底下一直排到小區門口,我當時驚得都快暈過去了。也不知道他在北京會有那麼多的親朋好友,那位老先生,竟然在西苑飯店擺了60桌。只是,除了我那幾個“紐奧良”的同事,文茂的幾位大學同學,再也沒有我認識的人了。
我就這樣嫁給了文茂,一切都很老套,循規蹈矩毫無任何浪漫的色彩。不過,必須承認的是,我當時還是很幸福的,雖然失去了立剛,但卻擁有了同樣愛我的文茂,擁有了家,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是的,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相當不錯,寬大的客廳,舒適的臥室,還有一間布置得十分有格調的小書房。這都要歸功於文茂財力雄厚的繼父──為了得到文茂的認可,他全款給我們買下了位於西二環的那套公寓。
即便是這樣,我也沒有忘記立剛。這其實並非我的本意,但我無法擺脫他──無論是在燕爾新婚的夜晚,與文茂恩愛地相擁在那張柔軟的大床上的一刻,還是獨自坐在小書房裡靜靜沉思之時,只要閉上雙眼,立剛便會驀然出現在面前。
那種情形,一般來說都很短暫,幻影似的轉瞬即逝。可也有例外──秋日的一個寂靜的午後,我竟看見他一身白衣,頭上罩著光環,兩肩上還扇動著一對天使的翅膀,毫無聲息地從陽光燦爛的窗外飄然而至……
“當然是為了文茂,萬一你媽媽總是想方設法偏疼自己的女婿,諸如……在飯桌上一個勁兒給我夾菜或者飯後一個勁兒地往我嘴裡塞葡萄,文茂肯定會不自在;也許更糟,沒準兒你那從英國回來的學究老爸不懂得掩飾自己的偏心,會當著文茂的面兒送給我一塊昂貴的瑞士運動手錶而只送給他一隻香港產的鑰匙鏈兒,那文茂多尷尬呀,你說是不是?”
按他的說法兒,這還只是其一,而說到其二,他詭秘地笑了,“我實在有些好奇……真的是很想聽聽兩位老人家的看法,在我和文茂之間,到底他們更喜歡誰。”
見立剛說的有理,我當下就表示同意──當然我贊同的是他所列舉的第一個原因,至於他說的第二點,我卻有些吃不准,總覺著有點兒惡作劇,除此以外,還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總覺著……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不過,我還是按他的要求做了,並做得十分認真,但凡我老爸老媽在場,我一定會對他倆不偏不倚──只要先給立剛削了蘋果,就一定會給文茂剝個橘子,即不少看誰一眼,也不跟誰多說一句話。甚至連坐的位置我都十分注意──那兩天晚上看電視,我總要把沙發上的立剛和文茂扒拉開,坐在他倆中間。這不但讓文茂一臉困惑,還真把我老爸老媽給蒙了。我老媽終於繃不住,臨走的那天晚上她在廚房做飯,趁一條仍在張嘴的鮭魚在油鍋里發出噼啪作響之時,她伏在我耳邊問:
“我說死丫頭……你到底打算跟誰?”
“嘿嘿嘿……”見她落入了立剛的圈套,我笑著反問她,“你沒看出來嗎?”
“沒有。”她老實回答。
“那……老爸呢?他覺著呢?他覺著誰好?”
“都好。他說。說他們倆……哪個都行。”
我把我老媽的話告訴了立剛。他聽了非常驚奇。
“這是你老爸說的?”
“是啊?”
“這可真是的……我原來以為……”
立剛沒有把話說完,害得我至今不知道他究竟以為什麼。第二天,我們返回北京之前,我老爸把立剛和文茂兩個人叫到了自己的書房,然後拿出來兩條從倫敦買回來的包裝相同、顏色和條紋也幾乎一模一樣的絲綢領帶。
1999年的秋天,也就是我和文茂在“老樹皮”咖啡屋見面的3個月之後,我們倆結了婚。
10月的一個晚上,天空飄落著最後一場秋雨。當我那天下了課,打著傘走出“紐奧良”的大門時,我看見了渾身透濕的文茂。
“嫁給我吧。”他說。送我回家的一路上,他只說了這一句話。
我常常想起文茂的這句話,想起當時的情景。有一個問題我總是搞不清──我究竟是因為什麼而答應了他,是因為我真的愛上了他?還是因為不忍拒絕他?我真的是有些不明白。
這個疑問,早在結婚前就不停地纏繞著我。即便是這樣,我還是答應了下來。
後來,很多事其實都非如我所願。我不是指當初愛上了立剛卻嫁給了文茂,要說的只是些很具體的問題。諸如,我一向認為跑到照相館去照婚紗的做法俗不可耐,可在文茂的堅持下,依然去了新街口的那間影樓,讓那個留著小辮兒的攝影師整整擺弄了一天,而後捧回一堆連我都不相信那上面的人是我的照片來。
我更不喜歡那種大排筵宴的方式。當我第一次想到終有一天我會出嫁時,我就希望自己能有一個簡單而樸實的婚禮。這一點也沒實現,這都要怪文茂的繼父(當然文茂只稱他為‘叔叔’),那位釀造葡萄酒的老先生攜帶他媽媽專程從吐魯番趕來操辦了一切。那天早上,當我穿著一身硬邦邦的白色紗裙走下樓時,前來接我的高級轎車居然多達50輛,從我家的樓底下一直排到小區門口,我當時驚得都快暈過去了。也不知道他在北京會有那麼多的親朋好友,那位老先生,竟然在西苑飯店擺了60桌。只是,除了我那幾個“紐奧良”的同事,文茂的幾位大學同學,再也沒有我認識的人了。
我就這樣嫁給了文茂,一切都很老套,循規蹈矩毫無任何浪漫的色彩。不過,必須承認的是,我當時還是很幸福的,雖然失去了立剛,但卻擁有了同樣愛我的文茂,擁有了家,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是的,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相當不錯,寬大的客廳,舒適的臥室,還有一間布置得十分有格調的小書房。這都要歸功於文茂財力雄厚的繼父──為了得到文茂的認可,他全款給我們買下了位於西二環的那套公寓。
即便是這樣,我也沒有忘記立剛。這其實並非我的本意,但我無法擺脫他──無論是在燕爾新婚的夜晚,與文茂恩愛地相擁在那張柔軟的大床上的一刻,還是獨自坐在小書房裡靜靜沉思之時,只要閉上雙眼,立剛便會驀然出現在面前。
那種情形,一般來說都很短暫,幻影似的轉瞬即逝。可也有例外──秋日的一個寂靜的午後,我竟看見他一身白衣,頭上罩著光環,兩肩上還扇動著一對天使的翅膀,毫無聲息地從陽光燦爛的窗外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