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過關斬將,所向披靡。
我想住手,卻停不下來。不殺人,難道只能等著被殺?
原始規則下,我們只是一群最低級的野獸。擺脫一切束縛,我會比他們更強大;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我甚至能夠超越彬。
直到扳機的滯阻讓我察覺到子彈已經用盡,對面的敵人依舊前赴後繼。我退下彈夾,細長的金屬模具砸在腳面上。正要掏出備用彈夾,一把銀色的匕首冒了出來。我忙用槍去撥,刀刃偏離既定方向,扎進我左側肩窩。我能感覺到心臟掙扎了一下,膝蓋發軟,跪倒在地。與此同時,一隻手抓著我的後脖領往回拖了一把,我隨之仰倒……
黑色的閃電從上方划過——我終於,終於見到了他。
即便是在意識有些游離的狀態下,依舊不難辨認出那個如鬼魅般穿梭的身影,冰錐一樣凌厲——彬和他的戰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快,快得仿佛脫離了人類對世間的一切認知。
槍口發燙,指尖冰涼。我控制不住地笑了。這就是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二號,時天在安隆汶迷霧中看到的情景——
死神狂奔。
尾聲
暴風過境的屠戮把所有瘋狂暫時打回原形,剩下的在裹足發抖。彬拉開了一段數米的安全距離,路上鋪滿屍體。他有些蹣跚地走過來,架起我半側身後撤。時天他們殺出了血路,已從窄巷脫離。
退至路口,他扶我靠在牆邊,劇烈地咳嗽起來。我才注意到他的黑色襯衫外附著一層黏稠的液體,右胸側靠近腋窩的位置,一個明顯的傷口在急速流血,浸濕了右邊的褲腿。他低著頭,氣息短促,小腿在抖。
所有的痛感自上而下麻木了,我站直身子,無措地抓著他。
彬側臉沖巷子裡的殘兵眯著眼一瞥,肉蛆般緩慢蠕動的人流慌忙踩下剎車。
他繼而轉向我:“你還是來了……”
我望著雄王路:時天他們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黑壓壓的人群——把我們圍得水泄不通的、憤怒的無政府主義軍團。越過仇恨的人牆,雖然面朝著祖國的方向,但從這裡並不能看到兩國的邊疆。太陽下山了,天空卻沒有完全暗下來,我似乎還能憑藉著不知是從哪裡來的光亮,眺望著無限遠的地方。
在那裡,有家人、朋友和同事,“海碗居”的炸醬麵,早市環抱的城門樓,喧鬧街邊的“指紋”咖啡屋,雨夜中的小月河……在那裡,珍藏著彬永生眷戀的回憶。
換上備用彈夾,我試圖用左臂去架他:“走,跟我回去。”
彬推開我,抬起頭,說話上氣不接下氣,分不清是在嘲笑什麼:“馨誠,我們……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我看著他,第一次讀懂了這個記憶囚徒瞳孔中的鏡像:那是一種徘徊在人性與獸性之間的、無可替代的悲傷。
“一個男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無論一個女人愛不愛你,你都可以義無反顧地去愛她……”
但最不幸的是,無論你如何義無反顧地去愛她,都無法強求她愛你——感情,本就是無解的迷局。
情深不壽,愛重成仇。
沒錯,彬,你在追尋死亡。八年間我認識的你,早在陳娟離開時,靈魂就已脫竅而去。剩下的,僅僅是直立行走的殉葬之軀。
我抓緊機會故作輕鬆地笑了笑:“到頭來你還是蒙了我一道。你不是姚江。你殺人,你救人,但你的的確確,沒有出賣過任何人。”
他回報以微笑:“有什麼分別……”
我說出心中所念:“你還會再殺人麼?”
彬又一次咳嗽,咳出很多血。他抽了下鼻子,盯著我手中的武器,抖動的左側眼角像抹了層凡士林,反問:“你是來殺我的麼?”
我覺得眉宇間在痙攣,便握緊槍,四下觀望,仿佛能夠找到答案。
他伸手扶住我肩膀,好像打算對我耳語,但隨即閃過我,奔向海嘯般的人群。
我左手兜了一把,沒抓住他。這是最後的機會,我立刻把子彈頂上膛,倚牆單臂據槍,瞄準他——或是他面對的人群。
“彬!”
他回首看了一眼,轉過身,似笑非笑地望著我,表情活像在同一個世界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我想起界橋邊的提示,把槍口略微放低,食指在扳機上加力,直到撞針鎖打開……
彈夾里一共有多少發子彈?
彬緩緩抬起雙臂,兩肘貼在腰際,像一隻因為先天殘疾而放棄飛翔的雛鳥,仿佛在迎接我為他帶來的結局,或是已準備好隨時湮沒在身後湧來的刀光與人潮里。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與你同行,還是送你離去。
我眯著左眼,確認目標,把扳機扣到底。
(全文完)
後 記
一.關於寫作
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寫小說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三年多以前,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對一本“很爛”的國內同類作品大肆批判,盡情揮霍著自己的無知自大,並借楊絳先生在《洗澡》中的描述揚言:“我兩個腳指頭夾著筆,寫得還比他好些!”
朋友們對我很容忍,只是說:“好啊,那你也寫寫看。”
我想住手,卻停不下來。不殺人,難道只能等著被殺?
原始規則下,我們只是一群最低級的野獸。擺脫一切束縛,我會比他們更強大;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我甚至能夠超越彬。
直到扳機的滯阻讓我察覺到子彈已經用盡,對面的敵人依舊前赴後繼。我退下彈夾,細長的金屬模具砸在腳面上。正要掏出備用彈夾,一把銀色的匕首冒了出來。我忙用槍去撥,刀刃偏離既定方向,扎進我左側肩窩。我能感覺到心臟掙扎了一下,膝蓋發軟,跪倒在地。與此同時,一隻手抓著我的後脖領往回拖了一把,我隨之仰倒……
黑色的閃電從上方划過——我終於,終於見到了他。
即便是在意識有些游離的狀態下,依舊不難辨認出那個如鬼魅般穿梭的身影,冰錐一樣凌厲——彬和他的戰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快,快得仿佛脫離了人類對世間的一切認知。
槍口發燙,指尖冰涼。我控制不住地笑了。這就是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二號,時天在安隆汶迷霧中看到的情景——
死神狂奔。
尾聲
暴風過境的屠戮把所有瘋狂暫時打回原形,剩下的在裹足發抖。彬拉開了一段數米的安全距離,路上鋪滿屍體。他有些蹣跚地走過來,架起我半側身後撤。時天他們殺出了血路,已從窄巷脫離。
退至路口,他扶我靠在牆邊,劇烈地咳嗽起來。我才注意到他的黑色襯衫外附著一層黏稠的液體,右胸側靠近腋窩的位置,一個明顯的傷口在急速流血,浸濕了右邊的褲腿。他低著頭,氣息短促,小腿在抖。
所有的痛感自上而下麻木了,我站直身子,無措地抓著他。
彬側臉沖巷子裡的殘兵眯著眼一瞥,肉蛆般緩慢蠕動的人流慌忙踩下剎車。
他繼而轉向我:“你還是來了……”
我望著雄王路:時天他們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黑壓壓的人群——把我們圍得水泄不通的、憤怒的無政府主義軍團。越過仇恨的人牆,雖然面朝著祖國的方向,但從這裡並不能看到兩國的邊疆。太陽下山了,天空卻沒有完全暗下來,我似乎還能憑藉著不知是從哪裡來的光亮,眺望著無限遠的地方。
在那裡,有家人、朋友和同事,“海碗居”的炸醬麵,早市環抱的城門樓,喧鬧街邊的“指紋”咖啡屋,雨夜中的小月河……在那裡,珍藏著彬永生眷戀的回憶。
換上備用彈夾,我試圖用左臂去架他:“走,跟我回去。”
彬推開我,抬起頭,說話上氣不接下氣,分不清是在嘲笑什麼:“馨誠,我們……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我看著他,第一次讀懂了這個記憶囚徒瞳孔中的鏡像:那是一種徘徊在人性與獸性之間的、無可替代的悲傷。
“一個男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無論一個女人愛不愛你,你都可以義無反顧地去愛她……”
但最不幸的是,無論你如何義無反顧地去愛她,都無法強求她愛你——感情,本就是無解的迷局。
情深不壽,愛重成仇。
沒錯,彬,你在追尋死亡。八年間我認識的你,早在陳娟離開時,靈魂就已脫竅而去。剩下的,僅僅是直立行走的殉葬之軀。
我抓緊機會故作輕鬆地笑了笑:“到頭來你還是蒙了我一道。你不是姚江。你殺人,你救人,但你的的確確,沒有出賣過任何人。”
他回報以微笑:“有什麼分別……”
我說出心中所念:“你還會再殺人麼?”
彬又一次咳嗽,咳出很多血。他抽了下鼻子,盯著我手中的武器,抖動的左側眼角像抹了層凡士林,反問:“你是來殺我的麼?”
我覺得眉宇間在痙攣,便握緊槍,四下觀望,仿佛能夠找到答案。
他伸手扶住我肩膀,好像打算對我耳語,但隨即閃過我,奔向海嘯般的人群。
我左手兜了一把,沒抓住他。這是最後的機會,我立刻把子彈頂上膛,倚牆單臂據槍,瞄準他——或是他面對的人群。
“彬!”
他回首看了一眼,轉過身,似笑非笑地望著我,表情活像在同一個世界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我想起界橋邊的提示,把槍口略微放低,食指在扳機上加力,直到撞針鎖打開……
彈夾里一共有多少發子彈?
彬緩緩抬起雙臂,兩肘貼在腰際,像一隻因為先天殘疾而放棄飛翔的雛鳥,仿佛在迎接我為他帶來的結局,或是已準備好隨時湮沒在身後湧來的刀光與人潮里。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與你同行,還是送你離去。
我眯著左眼,確認目標,把扳機扣到底。
(全文完)
後 記
一.關於寫作
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寫小說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三年多以前,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對一本“很爛”的國內同類作品大肆批判,盡情揮霍著自己的無知自大,並借楊絳先生在《洗澡》中的描述揚言:“我兩個腳指頭夾著筆,寫得還比他好些!”
朋友們對我很容忍,只是說:“好啊,那你也寫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