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當時的想法是,看來兇手拿走手機只有一種可能了,裡面有楊薇生前拍攝的兇手的照片、影像或錄的聲音,殺人之後來不及刪除,乾脆拿走了事。

  可是,那個199元的手機,既不能攝像,也不能錄音……

  福爾摩斯的名言:當一切可能性都被排除的時候,剩下的看起來無論怎麼不可思議,它也一定是真實的答案。

  於是我給出的答案是:兇手拿走楊薇的手機,只有一個理由——她要在夜裡12點整撥打出最後一個電話!

  就是那個打給樊一帆的,大喊救命的電話。

  這個電話必須用楊薇本人的手機撥打,才能在樊一帆的手機上顯示楊薇的手機號碼,才能讓所有人相信電話那邊是楊薇。

  電話的那頭,根本不是楊薇,而是兇手。楊薇那時已經死亡了,死亡的時間,應該是在11點55分之前。我之所以做出這個推論,是在6號樓散步的孟老爺子提醒了我。他雖然作證說11點55分“楊薇”坐電梯上樓去了,但他並沒有看見“楊薇”從樓門口走進來,而是他散步到樓道的盡頭,一轉身,發現“楊薇”站在電梯口……孟老爺子還覺得“楊薇”走路很輕,“進樓來的時候一點兒聲都沒出”。證物室里那雙從楊薇屍體上剝下的高跟鞋,說什麼也不至於走在樓道里悄無聲息。所以我認為,孟老爺子看見的不是楊薇,而是化妝成楊薇的兇手。兇手殺人之後,來不及卸妝,就小心翼翼地順著步行梯下樓——她不敢坐電梯下來,怕被人撞見,打亂她最重要的預謀。等到了一樓,剛走出步行梯的口,來到樓道,她就發現孟老爺子在扶著牆散步,而且即將轉身,這個時候走出樓門,那麼孟老爺子將向警方提供“楊薇在11點55分離開6號樓”的證詞,這同樣會打亂她最重要的預謀,因此她急中生智,乾脆站在電梯門口,等電梯來了坐上去,回到四樓後再次沿步行梯下來,看準孟老爺子背著身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離開了6號樓。

  我剛才兩次提到兇手“最重要的預謀”,這個預謀是什麼呢?

  說來很簡單,就是通過在夜裡12點整打給樊一帆那個求救電話,製造一個假的作案時間——她要讓警方認定楊薇是12點整被人殺死的。

  這樣做,更深層的目的是什麼?

  兇手的心計之深,令人咋舌,她的每一步棋都下得刁鑽古怪,都對警方的辦案思路形成了干擾或誤導。殺人之後她大可以一走了之,如果說她想在現場營造出小青講的故事的恐怖氣氛,打碎鏡子已經足夠了,何必再給樊一帆打那個電話?不不不,兇手絕不會畫蛇添足。我相信她打這個電話更深層的目的在於——她要給自己製造不在場證明,她要讓警方在調查一開始就發現,她完全不具備作案時間。換言之,她是一個在夜裡12點整,有人能證明她遠離案發現場的人。

  也就是說,她非常清楚,警方一定會調查到她的頭上。

  你也許會說,兇手不一定是“恐怖座譚”或疊翠小區的人啊,也有可能是一個“外人”啊。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謀殺的動機,無非是財殺、情殺、仇殺和變態殺人,楊薇命案,可以排除情殺和變態殺人。如果說財殺,只有兩個人有動機:小青因為阿累的遺產問題可能恨楊薇和樊一帆,但是我前面說了,她要殺也是殺樊一帆,不會——至少不會先對楊薇下手;另一個是樊一帆,她已經發現楊薇把銅鏡私賣私吞的事情了,可是她一看到楊薇的屍體就真的嚇瘋了。所以,楊薇之死,只可能是仇殺。

  問題是,無論警方還是我的調查,都發現,楊薇雖然給樊一帆出了很多壞主意,但真正會被仇殺的,只有合謀給阿累換藥這一件事,而和阿累之死牽涉的所有相關人,很巧,在命案發生的那天晚上,都已經集中在“恐怖座譚”或疊翠小區了。

  此外,兇手在案發現場按照小青剛剛講的故事打碎鏡子,也表露了她的潛意識——楊薇的死,是一種“天罰”,是阿累鬼魂的索命!

  這一切都說明,兇手絕對不是“外人”,而是一個和阿累之死息息相關的人。

  那麼她不在“恐怖座譚”,就在疊翠小區——兇手必然是其中的一個人!

  這可讓我大傷腦筋了:打個比方,所有和阿累之死牽涉的相關人,算上楊薇一共是14個蘋果,那天晚上,“恐怖座譚”有6個蘋果,疊翠小區有8個蘋果——這不對啊,因為當兇手當了楊薇替身,而楊薇又屍橫青塔小區的時候,有兩個蘋果合成了一個,也就是說,加起來應該是13個蘋果才對啊。

  可是,當天晚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一直是14個蘋果——當“恐怖座譚”有6個人在變著法兒嚇人的時候,在疊翠小區也有8個人在講著關於鏡子的各種詭異故事。

  那麼,在整個事件發生過程中,不是多出來一個蘋果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坦白地說,這個案子的偵破過程,對我而言就是一個不斷用超常思維去思考的過程,兇手像魔術師一般,把詭計變換來變換去,弄得我眼花繚亂。終於,我想明白多出的那個蘋果是怎麼回事了——它根本沒有多出,它就在現有的這些蘋果之中!也就是說,兇手和楊薇交換了身份,當兇手扮成楊薇的時候,真正的楊薇扮演的卻是兇手的身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