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馬紹爾:但是一旦她知道了——如果我說錯了請告訴我,探長——約瑟夫斯就認定自己也要殺掉被告?
莫爾斯:是的,先生。您知道,我是羅林森小姐謀殺未遂的目擊證人,而且直到那一刻我才確信了兇手的真實身份——我認出了他想用來勒死她的那條領帶:皇家海軍突擊隊的領帶。
馬紹爾:是的,非常有趣,探長。不過對於兇手而言,被告和布倫達·約瑟夫斯構成的威脅程度相同,您不覺得嗎?還有,如果真是這樣,您覺得他對待兩個女人的方式為什麼如此不同?
莫爾斯:我覺得約瑟夫斯對他的妻子充滿憎恨,先生。我在剛才的證言裡已經提到過了。
馬 紹 爾: 但 是 他 對 被 告 沒 有 這 種 憎恨——是嗎?
莫爾斯:我不知道,先生。
馬紹爾:您還堅持認為被告和約瑟夫斯先生之間沒有特殊關係嗎?
莫爾斯:我對剛才的回答沒有什麼要補充的,先生。
馬紹爾:很好。請繼續,探長。
莫爾斯:就像我說的,先生,我確信約瑟夫斯幾乎立刻就會試圖殺死羅林森小姐,因為他覺得事情顯然發展得非常快,除了他本人之外,羅林森小姐是剩下的人里唯一知道部分真相的——他肯定覺得她知道得太多了。所以我的同事劉易斯警探和我本人決定把兇手引到光天化日之下。
我們在《牛津郵報》的顯著位置刊登了一則比較模糊的案件報告,唯一目的就是讓他懷疑法網已經降臨到他頭上。我覺得無論他在哪裡——要記住,我完全不知道他和羅林森小姐住在同一幢房子裡——他幾乎肯定會再用一次教堂。他非常清楚羅林森小姐什麼時候去那裡打掃衛生,於是做好了自己的計劃。其實那天早上他很早就去了教堂,毀掉了我們周密安排的預防措施。
馬紹爾:但是所幸事情的結果很好,探長。
莫爾斯:我覺得您可以這麼說。感謝劉易斯警探。
馬紹爾:我沒有其他問題了。
約翰斯:探長,我得知您在約瑟夫斯先生試圖勒死我的委託人之前,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對話。
莫爾斯:是的。
約翰斯:您在他們的對話里,有沒有聽到了什麼——可以被法庭認定為減輕我的委託人罪責的證據?
莫爾斯:是的。我聽到羅林森小姐說她——法官:證人能向整個法庭說嗎?
莫爾斯:我聽到羅林森小姐說她決定去警察局,然後把她知道的一切全盤托出。
約翰斯:謝謝您,沒有其他問題了。
法官:您可以退下了,探長。
43“我無法理解的是——”貝爾說,“世界上有那麼多騙子——教堂里也有!我一直以為那些人都徑直走在正義的光明大道上。”
“可能大多數都是。”劉易斯輕聲說道。
他們坐在貝爾的辦公室里時,魯思·羅林森小姐的定罪和量刑剛剛宣布:
有罪;監禁十八個月。
“我還是無法理解。”貝爾說。
莫爾斯也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地抽著煙。他要麼抽得凶,要麼根本不抽,他無數次嘗試著改掉這個習慣。他漫不經心地聽著他們的絮叨,完全清楚貝爾的意思,但是……他最喜歡的一句吉本 1 的話在腦海里閃過,這句話說的是十五世紀的教皇約翰二十三世 2,從孩提時代就讓他頗感震撼,這些年裡也一直留在他的記憶里:“最惡劣的醜行被壓制了下去,教皇的罪名僅僅是強盜、謀殺、強姦、同性戀和亂倫。”他早已意識到基督教會要對很多事情負責,教會世俗管理人的手上沾滿了鮮血,教會精神領袖的心裡充滿了仇恨和殘酷。但是在這一切的後面,莫爾斯知道——而且超越這一切——仍然矗立教會締造者簡單、久遠和難以接受的形象——這個神秘人物曾經讓年輕的莫爾斯為之癲狂,直到現在還困擾著他那1 愛 德 華· 吉 本(Edward Gibbon,1737-1794), 英 國歷史學家,著有《羅馬帝國衰亡史》。
2 約翰二十三世(John ⅩⅩⅢ,1370-1419),原名巴爾達薩勒·科薩,一四一〇年於義大利比薩僭位,康斯坦茨公會之後被廢黜,後世天主教會認為他的道德生活並非完善,但是針對他罪行的指責也有很多誇大的成分。
種質疑一切的精神。他記起自己第一次到聖弗里德斯維德教堂禮拜的情形,他身邊的那位婦人唱道:“蕩滌我吧,我要比雪更潔白。”絕妙的可能性!
或者說萬能的上帝洗淨了石板,不只是寬恕,還有遺忘。而遺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莫爾斯發現,即便他這種憤世嫉俗的人也可以原諒——但是很難忘記。他怎麼能忘掉呢?那天在聖弗里德斯維德教堂,幾個幸福的瞬間,他對那個女人萌生出一份珍愛的情愫,這種感覺他以前只有過一次;但是他們的軌跡交叉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她就像勞森兄弟、約瑟夫斯和默里斯這些迷失的靈魂一樣,犯下錯誤,然後偏離了軌道,其行為已經超出了人們可以接受的範疇。但是他的思緒怎麼才能不被她揭露出來的真相所困擾呢?她想見他,他應該去嗎?如果他真要去見她,就必須趕快去。
他再次漫不經心地聽到了兩人的交談。“我考慮的顯然不太夠,是嗎,警探?我負責這個案子好幾個月,然後莫爾斯過來,兩個星期就破案了。
莫爾斯:是的,先生。您知道,我是羅林森小姐謀殺未遂的目擊證人,而且直到那一刻我才確信了兇手的真實身份——我認出了他想用來勒死她的那條領帶:皇家海軍突擊隊的領帶。
馬紹爾:是的,非常有趣,探長。不過對於兇手而言,被告和布倫達·約瑟夫斯構成的威脅程度相同,您不覺得嗎?還有,如果真是這樣,您覺得他對待兩個女人的方式為什麼如此不同?
莫爾斯:我覺得約瑟夫斯對他的妻子充滿憎恨,先生。我在剛才的證言裡已經提到過了。
馬 紹 爾: 但 是 他 對 被 告 沒 有 這 種 憎恨——是嗎?
莫爾斯:我不知道,先生。
馬紹爾:您還堅持認為被告和約瑟夫斯先生之間沒有特殊關係嗎?
莫爾斯:我對剛才的回答沒有什麼要補充的,先生。
馬紹爾:很好。請繼續,探長。
莫爾斯:就像我說的,先生,我確信約瑟夫斯幾乎立刻就會試圖殺死羅林森小姐,因為他覺得事情顯然發展得非常快,除了他本人之外,羅林森小姐是剩下的人里唯一知道部分真相的——他肯定覺得她知道得太多了。所以我的同事劉易斯警探和我本人決定把兇手引到光天化日之下。
我們在《牛津郵報》的顯著位置刊登了一則比較模糊的案件報告,唯一目的就是讓他懷疑法網已經降臨到他頭上。我覺得無論他在哪裡——要記住,我完全不知道他和羅林森小姐住在同一幢房子裡——他幾乎肯定會再用一次教堂。他非常清楚羅林森小姐什麼時候去那裡打掃衛生,於是做好了自己的計劃。其實那天早上他很早就去了教堂,毀掉了我們周密安排的預防措施。
馬紹爾:但是所幸事情的結果很好,探長。
莫爾斯:我覺得您可以這麼說。感謝劉易斯警探。
馬紹爾:我沒有其他問題了。
約翰斯:探長,我得知您在約瑟夫斯先生試圖勒死我的委託人之前,聽到了他們之間的對話。
莫爾斯:是的。
約翰斯:您在他們的對話里,有沒有聽到了什麼——可以被法庭認定為減輕我的委託人罪責的證據?
莫爾斯:是的。我聽到羅林森小姐說她——法官:證人能向整個法庭說嗎?
莫爾斯:我聽到羅林森小姐說她決定去警察局,然後把她知道的一切全盤托出。
約翰斯:謝謝您,沒有其他問題了。
法官:您可以退下了,探長。
43“我無法理解的是——”貝爾說,“世界上有那麼多騙子——教堂里也有!我一直以為那些人都徑直走在正義的光明大道上。”
“可能大多數都是。”劉易斯輕聲說道。
他們坐在貝爾的辦公室里時,魯思·羅林森小姐的定罪和量刑剛剛宣布:
有罪;監禁十八個月。
“我還是無法理解。”貝爾說。
莫爾斯也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地抽著煙。他要麼抽得凶,要麼根本不抽,他無數次嘗試著改掉這個習慣。他漫不經心地聽著他們的絮叨,完全清楚貝爾的意思,但是……他最喜歡的一句吉本 1 的話在腦海里閃過,這句話說的是十五世紀的教皇約翰二十三世 2,從孩提時代就讓他頗感震撼,這些年裡也一直留在他的記憶里:“最惡劣的醜行被壓制了下去,教皇的罪名僅僅是強盜、謀殺、強姦、同性戀和亂倫。”他早已意識到基督教會要對很多事情負責,教會世俗管理人的手上沾滿了鮮血,教會精神領袖的心裡充滿了仇恨和殘酷。但是在這一切的後面,莫爾斯知道——而且超越這一切——仍然矗立教會締造者簡單、久遠和難以接受的形象——這個神秘人物曾經讓年輕的莫爾斯為之癲狂,直到現在還困擾著他那1 愛 德 華· 吉 本(Edward Gibbon,1737-1794), 英 國歷史學家,著有《羅馬帝國衰亡史》。
2 約翰二十三世(John ⅩⅩⅢ,1370-1419),原名巴爾達薩勒·科薩,一四一〇年於義大利比薩僭位,康斯坦茨公會之後被廢黜,後世天主教會認為他的道德生活並非完善,但是針對他罪行的指責也有很多誇大的成分。
種質疑一切的精神。他記起自己第一次到聖弗里德斯維德教堂禮拜的情形,他身邊的那位婦人唱道:“蕩滌我吧,我要比雪更潔白。”絕妙的可能性!
或者說萬能的上帝洗淨了石板,不只是寬恕,還有遺忘。而遺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莫爾斯發現,即便他這種憤世嫉俗的人也可以原諒——但是很難忘記。他怎麼能忘掉呢?那天在聖弗里德斯維德教堂,幾個幸福的瞬間,他對那個女人萌生出一份珍愛的情愫,這種感覺他以前只有過一次;但是他們的軌跡交叉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她就像勞森兄弟、約瑟夫斯和默里斯這些迷失的靈魂一樣,犯下錯誤,然後偏離了軌道,其行為已經超出了人們可以接受的範疇。但是他的思緒怎麼才能不被她揭露出來的真相所困擾呢?她想見他,他應該去嗎?如果他真要去見她,就必須趕快去。
他再次漫不經心地聽到了兩人的交談。“我考慮的顯然不太夠,是嗎,警探?我負責這個案子好幾個月,然後莫爾斯過來,兩個星期就破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