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需求本身是毫無意義的。改裝車、原子彈、初版《蜘蛛人》漫畫、勞力士手錶等的需求量很高,並不表示我們能夠或應當提升整體產量。沒有供應的話,那樣的需求就無足輕重了。

  以血液的需求為例。20世紀上半葉,血液的庫存量高,代表外科醫生可以開發出多種大幅進步的手術技巧,但是某些宗教團體——以信奉基督教的科學家最為顯著——反對任何形式的輸血行為。多年來,那群人對於人血完全沒有需求,因此私人的資金投入到不流血的手術領域,從而在該領域獲得極大的進展。起初,醫生為了讓手術達到更高水平,浪費了不少血液;然而,當醫生不能將例行手術的好處擴及到每個人的身上時,不能輸血反倒讓多種可減少手術整體失血量的技術得以問世。

  今天,在具備先進技術的歐美醫院裡,許多類型的開刀房手術只需要少量輸血,甚至完全不用輸血。雖然科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終有一天,人工器官也能達到那樣先進的程度,或許能讓活體移植不再適用。

  其次,要建立那種依賴利他主義採集原料來源的經濟體制,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理想的世界裡,沒有人會購買或販賣另一個人類,人道的交換行為一律是基於人們對全體人類的互惠和善意。然而,那樣的世界並不是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很少人會出於純粹的善意,就捐腎捐卵,或冒著危及健康的風險來參與臨床試驗。雖然我認為人體組織的交易商業化,無法阻擋黑市的存在,但是以利他主義作為購買便宜原料的藉口,這種偽善做法顯然無助於多數人的幸福。若販賣自己身體的人獲得的金錢很微薄,那麼就只會將販賣人體部位的壓力施加於社會階層較低者身上。

  而在國際領養兒童的案例中,利他主義反倒滿足了更不正當的目的。少數的腐敗機構沒有幫助那些已困在孤兒院裡的兒童擺脫困境,卻把應當用於慈善工作的領養費,用來資助犯罪企業。

  在理論上、在議院的議員席上,利他主義聽起來很美好,但是並非搜集與分銷人體的穩定基礎。狀況最好時,利他主義可消除人們供應人體市場的誘因;狀況最差時,利他主義是利用捐贈者的方便託辭。

  最後,只要合法的人體市場沒有達到透明化,黑市就會蓬勃發展。人體或組織的交易要合乎道德,供應鏈就要達到絕對的透明化。

  即使是美國最棒的醫院,也幾乎不可能得知腦死捐贈者的身份,捐贈者放棄了自己的器官,讓別人得以活下去。多數的領養機構寧願隱瞞親生父母的身份,以徹底保護親生父母,免得別人提出令他們不快的問題,而護士與醫生習慣在官方文件上抹去捐卵者的姓名。雖然意圖往往是崇高的,但是這樣一來,不道德的從業人員未免很容易就能摘取那些迫不得已的捐贈者的器官、綁架兒童賣到領養管道、偷取囚犯的血液、迫使婦女在危險環境下販賣卵子。在每一個案例中,罪犯都能用隱私權作為幌子,保護非法的供應鏈。

  去除人體組織的個人身份,是現代醫學最顯著的一大缺點。在這個世紀,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要把身份還諸於人體組織,並納入供應鏈里。每一袋的血液應該標註原捐血者的姓名,每一位被領養的兒童應該可以全權查閱自己的個人史,每一位移植器官受贈者應該知道是誰捐贈了器官。

  要達到這個目標,人們對人體的利用與再利用所抱持的觀念,必須先有大幅度的改變。每一具人體在人體市場裡移動時,都需公開其個人史。人類生來就不是那種本質上可簡化成商業交易品的中性產品。不過,我們無疑都是人體市場裡的顧客。愈快接受這件事實,就愈快能夠改善情況。

  因此,購買二手車所採用的標準,應該也要能運用在人體部位的購買上。賣贓車和問題車都屬於違法行為,機靈的顧客在購買二手車前,一定都會先取得事故報告書。如果車子有記錄,那麼人體也應該要有記錄。身為養父母的,難道不該去確認有沒有可能找到受領養兒童的親生父母?購買卵子植入子宮的婦女,難道不該去查閱捐卵者的家族病史?我們難道不該去了解醫生的柜子里掛著的是誰的骨骼?

  信息的透明化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罪犯無疑會偽造文書,捏造新的背景故事,利用創新的方法,隱匿不道德的做法。國際的疆界以及司法管轄權的更動,讓罪犯更易隱藏自己的蹤跡。然而,若有明確揭示來龍去脈的一系列文件,就更容易辨識出危險的掮客。

  1946年時,哈代斯蒂冷靜描繪墨西哥農民四分五裂的遺體時,不太在意那些人骨是怎麼跑到墳墓外的。60多年後的現在,她沒有提出的問題,我希望我們能夠追問下去。

  致謝

  一位作者的成敗與否完全取決於編輯,我很幸運,能與業界最有才華的幾位編輯一起合作,他們認真看待我那些半成形的概念,在我從事困難且有時危險的工作期間,提供專業的建議。感謝William Morrow出版社的Matthew Benjamin,他從這本書的初期階段一直監督到完稿,要是沒有他的幫助,本書就不可能出版了。感謝良師益友Ted Greenwald,身為《聯機》(Wired)雜誌資深編輯的他,引領我進入專題報導的領域,向我證明新聞事業確實很適合我。感謝《瓊斯媽媽》(Mother Jones)雜誌的Mike Me插nic與Monika Bauerlein,他們兩人擁有豐富的資歷,並能給予即時的指引,協助我完成了本書其中3章的內容。感謝Bill Leuders、Sarah Spivack、Jeff Chu積極協助改進我的概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