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姑娘的邊上站著的是穿著肥大衣服的高個子男子。這也是個美男子,讓人想到表現完美的一幅英雄的畫像。同樣是宮廷的一個技師,他的名字對我是如雷貫耳。
但是他或許不知道我的名字。他——萊奧納多·達·芬奇是米蘭宮廷里僅此一人的“大公國特別技術家兼畫家”。
“今天承蒙招待了——大師!”我很有禮貌地問候道。
萊奧納多也是以很認真的態度對他突然叫上我表示歉意。傳聞是個古怪的男子但沒有難處的感覺,待人接物進退自如,語言表達也很有分寸。
但是這一點反而使我感到格外緊張。我稍微有些覺察,他在這個關節上叫上幾乎不認識的我,理由只能有一個。
唐傑羅的兇殺案。
若是這人,定能識破我所製造的隱形房間的機關。不,能夠識破的,非他莫屬的,只有我的佛羅倫斯同鄉萊奧納多·達·芬奇。
“突然叫上你是因為看到了你的作品很感興趣,在大教堂八角塔設計競賽評選會的那天。”他這樣解釋道。對於他的表達方式,我感覺到有一些小小的疙里疙瘩。他沒說是對我的設計方案感興趣。
說的是對評選會那天的我的作品感興趣。殺唐傑羅時完成的隱形的房間。對那個房間,我一直有一種是自己完成的美術作品的感覺。感到被人恰如其分地評價,毛骨悚然了一下。
“您知道——布魯耐勒斯基鏡吧?”
不繞任何彎子,他直截了當。知道,我回答。
只要是佛羅倫斯出身的藝術家,恐怕沒人不知道布魯耐勒斯基的大名。正是那個設計了可以說是佛羅倫斯象徵的“鮮花大教堂”大圓頂的建築師布魯耐勒斯基。
這個布魯耐勒斯基某一天把朋友召集到一起,對一個裝置進行了一個奇妙的實驗,這就是被叫做布魯耐勒斯基鏡的裝置。
他首先在畫板上逼真地照著原物描繪了作為佛羅倫斯象徵的大教堂,而畫板的中央預先開好了一個孔,鎖孔大小的一個孔。
然後布魯耐勒斯基把畫板和一面小鏡子交給了朋友。
朋友們從畫板的背面通過小孔往外張望,這個小孔望出去的正面是另一方手上拿著的小鏡子。因此等於他們通過鏡子鑑賞到畫板表面所畫的大教堂的畫。眼睛裡看見的東西讓他們大吃一驚。
小小的畫板上畫出的大教堂在他們的眼裡看出來的竟然和真的大教堂一樣巨大。布魯耐勒斯基利用透視法在人們的兩隻手的距離之間,又顯現了一座大教堂。
所謂透視法,是指以數學的原理將原物的大小關係改變比例然後重新呈現這樣一種方法。人們不能辨別以這種方法描繪出來的虛構的景色與原物之間的區別。這就是布魯耐勒斯基用鏡子來證明了的透視法的作用。
“假設有誰準備好了一張把古殿的小屋子逼真地描繪下來的畫,”萊奧納多繼續著他的解釋,“那人把那張畫貼在了房間的門上。當然,畫上一定是開了一個和房門鎖孔位置相同的小孔。然後在鎖孔的正面擺上一副鏡子。如果有誰通過鎖孔往屋子裡面瞧,他一定看到的不是原來的屋子而是把屋子的樣子逼真地畫下來的那張畫。”
“原來如此……和布魯耐勒斯基鏡同樣的原理。”
我口氣平靜地說道。沒有任何緊張,自己也覺奇怪。同是佛羅倫斯人,萊奧納多能看破我的“隱形房間”的機關毫不奇怪,但不能因為這個,不能僅因為是佛羅倫斯人這樣一個理由,來判定我就是殺唐傑羅的兇手吧。那時候使用的鏡子和畫板,在屍體被發現之前就早已運出處理掉了。
“如果沒錯的話,是否在講唐傑羅先生被害時候的事呢?”
我裝出一副好不容易聽出來了的樣子反望著萊奧納多。
萊奧納多點著頭,答道:“去過了他被害的那個房間。”
我這次並非在演戲,而是真的皺緊了眉頭。這樣說來,這個男人還真有著一種不好聽的傳聞,說是經常去刑場或屍體解剖室畫素描呢。
“唐傑羅先生的屍體已經搬走不在現場,但他的血跡還殘留著。另外,還有落選的那些設計方案的模型。”
“那其中大概也有我提交的作品吧。還有你的,那件出色的作品。”
我這樣一說,萊奧納多稍稍聳了聳肩。他的作品在我看來也是出類拔萃的,但他本人好像沒多大興趣。
“……是啊,本來光看模型,評選委員會裡還沒有人能夠判斷出那是誰的作品的。”
他的話我也很贊同。唐傑羅即便想利用我的作品來告訴人們誰是殺害自己的兇手,這也絕對不可能。這是我能夠心境平靜的一大原因。
“但是,在房間裡發現了很有意思的東西。”
對萊奧納多的低聲細語,我感到胸中一陣不快。
“在最靠近唐傑羅先生倒下的地方的模型上,只有在圓頂、房梁和塔的部分,殘留著血跡。別的部分卻一點也沒有,只有那兒。”
這算什麼,我皺了皺眉頭。有點像唐傑羅的怨恨黑壓壓地一步一步侵蝕我周圍似的不快的感覺。
“一開始不知道這算什麼,但原來是簡單的文字遊戲。圓頂、房梁和塔,連起來讀的話就是——建築師!”
但是他或許不知道我的名字。他——萊奧納多·達·芬奇是米蘭宮廷里僅此一人的“大公國特別技術家兼畫家”。
“今天承蒙招待了——大師!”我很有禮貌地問候道。
萊奧納多也是以很認真的態度對他突然叫上我表示歉意。傳聞是個古怪的男子但沒有難處的感覺,待人接物進退自如,語言表達也很有分寸。
但是這一點反而使我感到格外緊張。我稍微有些覺察,他在這個關節上叫上幾乎不認識的我,理由只能有一個。
唐傑羅的兇殺案。
若是這人,定能識破我所製造的隱形房間的機關。不,能夠識破的,非他莫屬的,只有我的佛羅倫斯同鄉萊奧納多·達·芬奇。
“突然叫上你是因為看到了你的作品很感興趣,在大教堂八角塔設計競賽評選會的那天。”他這樣解釋道。對於他的表達方式,我感覺到有一些小小的疙里疙瘩。他沒說是對我的設計方案感興趣。
說的是對評選會那天的我的作品感興趣。殺唐傑羅時完成的隱形的房間。對那個房間,我一直有一種是自己完成的美術作品的感覺。感到被人恰如其分地評價,毛骨悚然了一下。
“您知道——布魯耐勒斯基鏡吧?”
不繞任何彎子,他直截了當。知道,我回答。
只要是佛羅倫斯出身的藝術家,恐怕沒人不知道布魯耐勒斯基的大名。正是那個設計了可以說是佛羅倫斯象徵的“鮮花大教堂”大圓頂的建築師布魯耐勒斯基。
這個布魯耐勒斯基某一天把朋友召集到一起,對一個裝置進行了一個奇妙的實驗,這就是被叫做布魯耐勒斯基鏡的裝置。
他首先在畫板上逼真地照著原物描繪了作為佛羅倫斯象徵的大教堂,而畫板的中央預先開好了一個孔,鎖孔大小的一個孔。
然後布魯耐勒斯基把畫板和一面小鏡子交給了朋友。
朋友們從畫板的背面通過小孔往外張望,這個小孔望出去的正面是另一方手上拿著的小鏡子。因此等於他們通過鏡子鑑賞到畫板表面所畫的大教堂的畫。眼睛裡看見的東西讓他們大吃一驚。
小小的畫板上畫出的大教堂在他們的眼裡看出來的竟然和真的大教堂一樣巨大。布魯耐勒斯基利用透視法在人們的兩隻手的距離之間,又顯現了一座大教堂。
所謂透視法,是指以數學的原理將原物的大小關係改變比例然後重新呈現這樣一種方法。人們不能辨別以這種方法描繪出來的虛構的景色與原物之間的區別。這就是布魯耐勒斯基用鏡子來證明了的透視法的作用。
“假設有誰準備好了一張把古殿的小屋子逼真地描繪下來的畫,”萊奧納多繼續著他的解釋,“那人把那張畫貼在了房間的門上。當然,畫上一定是開了一個和房門鎖孔位置相同的小孔。然後在鎖孔的正面擺上一副鏡子。如果有誰通過鎖孔往屋子裡面瞧,他一定看到的不是原來的屋子而是把屋子的樣子逼真地畫下來的那張畫。”
“原來如此……和布魯耐勒斯基鏡同樣的原理。”
我口氣平靜地說道。沒有任何緊張,自己也覺奇怪。同是佛羅倫斯人,萊奧納多能看破我的“隱形房間”的機關毫不奇怪,但不能因為這個,不能僅因為是佛羅倫斯人這樣一個理由,來判定我就是殺唐傑羅的兇手吧。那時候使用的鏡子和畫板,在屍體被發現之前就早已運出處理掉了。
“如果沒錯的話,是否在講唐傑羅先生被害時候的事呢?”
我裝出一副好不容易聽出來了的樣子反望著萊奧納多。
萊奧納多點著頭,答道:“去過了他被害的那個房間。”
我這次並非在演戲,而是真的皺緊了眉頭。這樣說來,這個男人還真有著一種不好聽的傳聞,說是經常去刑場或屍體解剖室畫素描呢。
“唐傑羅先生的屍體已經搬走不在現場,但他的血跡還殘留著。另外,還有落選的那些設計方案的模型。”
“那其中大概也有我提交的作品吧。還有你的,那件出色的作品。”
我這樣一說,萊奧納多稍稍聳了聳肩。他的作品在我看來也是出類拔萃的,但他本人好像沒多大興趣。
“……是啊,本來光看模型,評選委員會裡還沒有人能夠判斷出那是誰的作品的。”
他的話我也很贊同。唐傑羅即便想利用我的作品來告訴人們誰是殺害自己的兇手,這也絕對不可能。這是我能夠心境平靜的一大原因。
“但是,在房間裡發現了很有意思的東西。”
對萊奧納多的低聲細語,我感到胸中一陣不快。
“在最靠近唐傑羅先生倒下的地方的模型上,只有在圓頂、房梁和塔的部分,殘留著血跡。別的部分卻一點也沒有,只有那兒。”
這算什麼,我皺了皺眉頭。有點像唐傑羅的怨恨黑壓壓地一步一步侵蝕我周圍似的不快的感覺。
“一開始不知道這算什麼,但原來是簡單的文字遊戲。圓頂、房梁和塔,連起來讀的話就是——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