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說到這裡,他揚了揚手裡一份奏章:“接連九日,將那些同李承運勾結的權貴大臣們開刀問斬。大牢里聽說人滿為患,九戶人家還是挑得出來的。明日就從魯大通的幾個兒子開始吧,王十三,主意既是你出的,明日就由你和東方監斬。”
王十三躬身領命。
老賊還真看得起他。這屎盆子一扣,別說即將被殺那九家了,整個大梁的權貴都得恨死他。
東方皮笑肉不笑地道:“我這還是第一次做監斬官。還請王老弟多多配合,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提出來。”
王十三瞥眼見老賊雙目微闔。半個屁都未放,不禁暗罵一聲。
得,搞了半天,弄得人盡皆知,他這監斬官還是個不管事的副職,全程跟著看熱鬧,順帶著挨罵。
王十三笑嘻嘻回道:“好說。哪裡不對我一定提。”
不管了,先膈應膈應對方再說。
明知道是個套,他哪還能閉著眼睛往裡頭鑽。
王十三回到隊尾站定,無視各色目光,心念電轉:為今之計,只有想辦法趕緊和文笙聯繫上,提前發動,劫不了獄便劫法場,到時候只要他拖住東方,其他人肯為老賊賣命的應該不多。
這些好命的大老爺們,早有機會走,戀著京中的榮華富貴,左右搖擺不定,還要觀望,這會兒走不了了身陷囹圄,還要他暴露自己,想辦法營救。
王十三思及此一百個不甘願,但卻不得不如此。
老賊張嘴就是九家,至於會是哪九家,不用設法打聽,他都猜得出來,這頭一家是延國公府,後頭三位駙馬,什麼永成侯、長慶侯……哪一家的男丁都不少,涉及這麼多人,實不能袖手旁觀。
就不知老賊盯得他這麼緊,一晚上的時候,能不能聯繫上文笙?
此時文笙這一隊人已經順利混進了奉京城,並且與杜元朴會合。
王十三今晚註定要失望了,因為文笙根本沒打算去見他,她和杜元朴另有計劃。
他們悄悄混入了秦侍中的府邸。
秦和澤的家上回厲俊馳等人便踩過點了,後來是通過付春娘收服了其父付蘭誠,順利救出杜元朴等人,秦和澤那邊就沒有動,這次正好用上。
秦和澤家中人不多,只一妻一妾,子女都出自嫡支,已經各自成親嫁人,兒子兒媳住在跨院,這段時間外出探親,沒在京中,偌大一個秦府顯得冷冷清清。
秦和澤進宮去議事,還沒有回來。
以厲俊馳等人的身手,進來秦家不過綁了三名下人,神不知鬼不覺。
眾人在跨院裡等著一家之主,沒有驚動女眷。杜元朴道:“這時候把兒子送出京去,這位秦大人可是做著兩手準備啊。”
秦和澤一直兼任奉京府尹,杜元朴上次落在他手裡,吃了不少苦頭,一直坐了大半年的輪椅才能行走,此番他不計前嫌親自上門,正是要試試能不能說降這個忠於楊氏父子的能吏。
文笙眼見天黑許久秦和澤還不回來,心中憂慮,問杜元朴道:“杜先生,你覺著說降他的可能性有多大?”
杜元朴想了想,道:“他這會兒應該是對楊昊御父子不抱幻想了,白雲塢主除了殺人下毒還會做什麼,這樣的人又如何同咱們國公爺相比,秦和澤是個聰明人,看他早早把兒子送走,就知道此人擅長審時度勢,只要咱們誠意到了,應該不是難事。”
文笙微微點頭。
杜元朴稍一沉吟,又補充道:“我只擔心他為那老賊脅迫,白雲塢的那些刺客還是很厲害的,還有那‘神丹’。”
說起神丹,杜元朴想起付蘭誠、董濤等人的慘相,不禁心生寒意。
白雲塢在閻王洲折損了那麼多人,文笙已經向毛右問明白了,像秦和澤這種的,他們已經沒有人手再去監視。
天將二更,秦和澤才由宮中回來,負責盯著主屋的人回來報說,他一進門就命令傳飯,神情頗為疲憊。
杜元朴道:“我去會會他,顧姑娘你就別露面了。”
文笙跟來有她的用意,聞言點頭:“好,你們先談。”
厲俊馳帶了兩個人陪杜元朴過去,文笙抱著琴,跟到了屋外,同陸汾幾個站在暗處以備萬一。
耳聽裡邊一聲低呼,隨即房門關上,屋裡重陷安靜,文笙抬頭看看天上的繁星,耐心等待。
今天是十三回京的第一天,文笙自是牽掛他在白雲塢主面前的言行,擔心他能不能矇混過關,不過兩下相比,還是秦和澤這裡更重要一些,只有從他這裡突破了,才能把大牢里那些李承運的親朋故友全都營救出來。
不知道杜先生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禮。
文笙在夜風中足等了大半個時辰,房門才再度打開。
厲俊馳閃身出來,走到文笙身邊,悄聲道:“秦和澤說朝廷中大半臣子都被逼著服了一種會上癮的毒藥。”
文笙抬頭,厲俊馳又道:“杜先生就說咱們也有不少人中了招,連譚五先生也未能倖免,但好在你通過神醫燕白已經找到了破解之法。”
文笙沒有作聲,那株糙藥已由雲鷺送到了燕白手上,研究它雖然還需一段時間,但破解是早晚的事。
“杜先生又說會保證他家人的安全,若能立此大功,滿朝權貴都念著他秦大人的好,來日國公爺必有重謝。”
“秦和澤怎麼說?”
“他答應了。他還說剛才在宮裡,老賊已經定下要連殺九天,明日先將國公爺的妻兄妻弟開刀問斬,因為主意是十三出的,老賊命十三監斬。”厲俊馳頓了頓,不確定地道:“我看杜先生也有些拿不準,那秦和澤已然服了‘神丹’,會不會騙咱們,一旦他出爾反爾,咱可就沒法收場了。”
文笙點了點頭:“我知道,所以我才跟來。”
她需得親自見見秦和澤。
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場
當天夜裡,王十三沒能聯繫上文笙。
他住在國師府,這時候不知道暗中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不敢輕舉妄動。
到後來只得咬咬牙,發狠暗忖:“管那麼多,等明天見機行事吧!我總得先保全了自己,才能想辦法救人。”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一大早太陽就熱辣辣的,叫人燥得慌。
吃早飯的時候,王十三見到了慕鵬,旁邊還有別人,兩人心照不宣使了個眼色,慕鵬就問起王十三中午監斬的事。
王十三嚼著牛肉大餅搖了搖頭:“不過是個副監斬官,沒什麼意思。”
等到巳時,待斬的犯人已經自牢里押上了囚車,遊街示眾,除了魯大通的三個兒子,還有延國公府二十幾名男丁。
長長一串囚車從府衙大街出來,前面是官府的差役鳴著鑼吆喝罪狀。
奉京百姓躲得遠遠的,聽到動靜的大多面有戚色。
倒不是延國公府名聲多好,而是他們知道今日處斬的是李承運的姻親,朝廷撕破臉要動真格的了,這一場腥風血雨不知會死多少人。
十三穿戴整齊,會合了東方,由一隊兵士護衛,準備前往法場。
白雲塢主還未登基,聽說下面的人正在給他緊鑼密鼓地fèng制龍袍,他們這些親信也沒有官服穿,都穿著白雲塢統一的服飾。
此番又要和東方共事,王十三擺出了一副盡棄前嫌的樣子,主動問了好。
東方陰不陰陽不陽地道:“王將軍精神飽滿,看來昨夜睡得不錯。”
十三笑回:“我也這樣覺著,昨晚神丹的癮頭沒有犯。”
東方沒想到他還敢主動提這茬。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王十三笑嘻嘻道:“那事又不是我算計你,我也是不知情的,要怪就怪趙康好了。我只是沒想到你會為這事這麼生氣。”
東方冷冷地道:“趙康說不是他做的。”
王十三聳了聳肩:“那我就不知道了,當時我在同你划拳,不是趙康,就是張起,再不然就是慕鵬。反正必是他們三個中的一人。其實想開了也沒啥。塢主不是也沒說什麼嗎?”
就是這樣,東方才心中隱隱發寒,不敢繼續追究下去。
他冷眼看王十三。原本不覺,鄴州一番接觸,他才意識到這小子貌似老實,心中一肚子壞水。
別當自己看不出來他百般拖延。不肯出兵攻打李承運。
要按東方的意思,這小子一回京就該拿下。嚴加拷問,查查他是不是和李承運暗中勾結,可塢主擺明了還想用這小子。
東方已經打定了主意,今日要死死盯住對方。最好他不老實,想要從中做手腳,那自己就可以將他當場拿下。看他還如何狡辯。
一行人騎馬直奔城西,路上行人稀少。見到他們無不遠遠躲開,二十幾輛囚車遊街這種大場面,竟沒多少人出來瞧熱鬧。
王十三有些不滿意,水不渾怎麼摸魚?他看看左右,繼續刺激東方:“其實服過神丹之後,除了犯癮的時間不固定有些麻煩,其它也沒什麼害處,你沒覺著更得塢主信任了麼?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東方很煩聽這個,並不搭理他,王十三繼續叨叨不停:“就怕辦正事的時候藥癮發作,你說若是正和敵人交著手,突然鼻涕眼淚一塊流,這命送得冤不冤?”
東方額上凸起青筋,一旦沾上這神丹,整個人就像是被無形的繩索縛住,若非如此,他哪會這般生氣。
王十三說的這個他也怕,因為擔心被人趁隙而入,他只好每隔個三兩天便背著人先行服下神丹,而這麼做也有個弊端,那就是發作的間隔越來越短,癮頭越來越大。
他咬了咬牙,勉強道:“不知道王將軍對此可有良策?”
王十三神秘笑笑,壓低了聲音:“你知道我現在每隔幾天服一回神丹?”
他屈起拇指,抬手沖東方比了個“四”,然後裝得若無其事收回去,抓住了馬韁繩,喝道:“駕!”
東方目光不由一凝。
四天!他尚且不敢拖那麼久,何況王十三比他還早服了將近兩個月。
據他所知,王十三上次來京里的時候癮頭還挺大,差不多隔個兩三天就得來上一顆。
時間延長了不說,王十三若不是在吹牛,他能清楚地控制發作時間,將其固定在四天一回,不知用的什麼辦法,這法門對自己太重要了。
東方深吸了口氣,眼見對方目不斜視,顯是有意賣關子,不禁有些後悔和他把關係鬧得太僵了。
其實沒那必要,臉上笑嘻嘻背後捅刀子的人實在太多了,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沒看得起對方啊。
臨近午時,東方和王十三帶著手下到了法場。
所謂法場就是距街口不遠的一大片黃土地,遠看地勢平坦,中間隔不幾步遠便豎著一根木樁子,西北方向搭了個官棚,其下擺著長桌,桌後設了兩個高座椅,那便是監斬官的位置。
這法場由來已久,數百年間不知在這裡殺過多少人,王十三當初跟著王光濟混的時候,便曾好奇來這裡看過犯人砍頭,知道那些木樁子的用處,等行刑完畢,砍下的頭顱會掛在木樁子上示眾。
此時法場四周到是圍了許多看熱鬧的老百姓,王十三一路過來仔細查看,沒在其中發現自己人,更不用說找著文笙。
他不禁暗自合計,文笙不會是還沒進奉京城吧,否則這麼大的事她定會聽到消息,又怎麼可能置之不理。
今日殺的人多,劊子手全都出自刑司,負責押解和保護法場的卻大部分是奉京府的差役。
王十三沒有多想,瞥眼見一旁的東方猶在掃視看熱鬧的人群,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道:“距離午時三刻還得一陣,來,咱們坐下來慢慢說。”
東方垂眼看了看王十三的手,勉強忍住了將對方甩開的衝動,道:“好。”
等待行刑的魯家眾人已經押到,五花大綁跪成了三排,每一排的旁邊都站了個裹著紅頭巾。懷抱鬼頭大刀的彪形大漢。只等著時辰一到,監斬官一聲令下,這邊手起刀落。血濺丈余。
王十三拉著東方自犯人身前走過,就見第二三排這都是魯大通孫子輩的,大的年近三十,小的才剛十歲出頭。看得出這些人嬌養慣了,沒一個能受得住這種場面。不是抖若篩糠,嚇到失禁,便是雙目呆滯,失魂落魄。
最前頭跪著的三人便是今日監斬的重中之重。延國公魯大通的三個兒子。
事到如今,這三人大約知道在劫難逃,看上去也認命了。三個人身穿寬大囚衣,披頭散髮擋著半邊臉。伸長脖子閉目等死。
王十三其實挺好奇,李承運擺明了要打回來,魯家兄弟還有他們的父親魯大通怎麼不跑呢,放著好好的國丈、國舅爺不當,在京里等著被人砍頭,真不知他們腦袋裡想的什麼。
就不是白雲塢主突然進京,換做楊昊御掌權,難道說便會放過他們?
現在還要連累老子為你們頭疼。
這麼想著,王十三便帶著火氣惡狠狠掃了他們三人一眼。
咦,這一細打量看出問題來了。
魯家三兄弟當中的老二魯茂做為欽差到過離水,王十三可是見過的。
此時他面前跪著的三個人鼻青臉腫,頭髮上還掛著適才遊街被砸中的爛菜葉子,看上去著實狼狽,卻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哪個也不是魯茂。
調包了?
王十三心中一動,看三人年紀、長相,還有那認命的模樣,調包之人可是費了不少心思,不知是只換了魯茂一個,還是他們三兄弟都不是本人了。
嘖嘖,王十三瞥了一眼旁邊站著的劊子手,又看看監斬棚外的押解官。
這裡面肯定有知情之人。
他暗自感嘆:“看來願意為李承運冒險的人還真是不少,這麼著可就省了老子的事。”擔心東方看出端倪,沒有多停留,拉著他直奔監斬棚。
等兩人落了座,就有押解官過來報告待斬犯人的情況。
王十三躬身領命。
老賊還真看得起他。這屎盆子一扣,別說即將被殺那九家了,整個大梁的權貴都得恨死他。
東方皮笑肉不笑地道:“我這還是第一次做監斬官。還請王老弟多多配合,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提出來。”
王十三瞥眼見老賊雙目微闔。半個屁都未放,不禁暗罵一聲。
得,搞了半天,弄得人盡皆知,他這監斬官還是個不管事的副職,全程跟著看熱鬧,順帶著挨罵。
王十三笑嘻嘻回道:“好說。哪裡不對我一定提。”
不管了,先膈應膈應對方再說。
明知道是個套,他哪還能閉著眼睛往裡頭鑽。
王十三回到隊尾站定,無視各色目光,心念電轉:為今之計,只有想辦法趕緊和文笙聯繫上,提前發動,劫不了獄便劫法場,到時候只要他拖住東方,其他人肯為老賊賣命的應該不多。
這些好命的大老爺們,早有機會走,戀著京中的榮華富貴,左右搖擺不定,還要觀望,這會兒走不了了身陷囹圄,還要他暴露自己,想辦法營救。
王十三思及此一百個不甘願,但卻不得不如此。
老賊張嘴就是九家,至於會是哪九家,不用設法打聽,他都猜得出來,這頭一家是延國公府,後頭三位駙馬,什麼永成侯、長慶侯……哪一家的男丁都不少,涉及這麼多人,實不能袖手旁觀。
就不知老賊盯得他這麼緊,一晚上的時候,能不能聯繫上文笙?
此時文笙這一隊人已經順利混進了奉京城,並且與杜元朴會合。
王十三今晚註定要失望了,因為文笙根本沒打算去見他,她和杜元朴另有計劃。
他們悄悄混入了秦侍中的府邸。
秦和澤的家上回厲俊馳等人便踩過點了,後來是通過付春娘收服了其父付蘭誠,順利救出杜元朴等人,秦和澤那邊就沒有動,這次正好用上。
秦和澤家中人不多,只一妻一妾,子女都出自嫡支,已經各自成親嫁人,兒子兒媳住在跨院,這段時間外出探親,沒在京中,偌大一個秦府顯得冷冷清清。
秦和澤進宮去議事,還沒有回來。
以厲俊馳等人的身手,進來秦家不過綁了三名下人,神不知鬼不覺。
眾人在跨院裡等著一家之主,沒有驚動女眷。杜元朴道:“這時候把兒子送出京去,這位秦大人可是做著兩手準備啊。”
秦和澤一直兼任奉京府尹,杜元朴上次落在他手裡,吃了不少苦頭,一直坐了大半年的輪椅才能行走,此番他不計前嫌親自上門,正是要試試能不能說降這個忠於楊氏父子的能吏。
文笙眼見天黑許久秦和澤還不回來,心中憂慮,問杜元朴道:“杜先生,你覺著說降他的可能性有多大?”
杜元朴想了想,道:“他這會兒應該是對楊昊御父子不抱幻想了,白雲塢主除了殺人下毒還會做什麼,這樣的人又如何同咱們國公爺相比,秦和澤是個聰明人,看他早早把兒子送走,就知道此人擅長審時度勢,只要咱們誠意到了,應該不是難事。”
文笙微微點頭。
杜元朴稍一沉吟,又補充道:“我只擔心他為那老賊脅迫,白雲塢的那些刺客還是很厲害的,還有那‘神丹’。”
說起神丹,杜元朴想起付蘭誠、董濤等人的慘相,不禁心生寒意。
白雲塢在閻王洲折損了那麼多人,文笙已經向毛右問明白了,像秦和澤這種的,他們已經沒有人手再去監視。
天將二更,秦和澤才由宮中回來,負責盯著主屋的人回來報說,他一進門就命令傳飯,神情頗為疲憊。
杜元朴道:“我去會會他,顧姑娘你就別露面了。”
文笙跟來有她的用意,聞言點頭:“好,你們先談。”
厲俊馳帶了兩個人陪杜元朴過去,文笙抱著琴,跟到了屋外,同陸汾幾個站在暗處以備萬一。
耳聽裡邊一聲低呼,隨即房門關上,屋裡重陷安靜,文笙抬頭看看天上的繁星,耐心等待。
今天是十三回京的第一天,文笙自是牽掛他在白雲塢主面前的言行,擔心他能不能矇混過關,不過兩下相比,還是秦和澤這裡更重要一些,只有從他這裡突破了,才能把大牢里那些李承運的親朋故友全都營救出來。
不知道杜先生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禮。
文笙在夜風中足等了大半個時辰,房門才再度打開。
厲俊馳閃身出來,走到文笙身邊,悄聲道:“秦和澤說朝廷中大半臣子都被逼著服了一種會上癮的毒藥。”
文笙抬頭,厲俊馳又道:“杜先生就說咱們也有不少人中了招,連譚五先生也未能倖免,但好在你通過神醫燕白已經找到了破解之法。”
文笙沒有作聲,那株糙藥已由雲鷺送到了燕白手上,研究它雖然還需一段時間,但破解是早晚的事。
“杜先生又說會保證他家人的安全,若能立此大功,滿朝權貴都念著他秦大人的好,來日國公爺必有重謝。”
“秦和澤怎麼說?”
“他答應了。他還說剛才在宮裡,老賊已經定下要連殺九天,明日先將國公爺的妻兄妻弟開刀問斬,因為主意是十三出的,老賊命十三監斬。”厲俊馳頓了頓,不確定地道:“我看杜先生也有些拿不準,那秦和澤已然服了‘神丹’,會不會騙咱們,一旦他出爾反爾,咱可就沒法收場了。”
文笙點了點頭:“我知道,所以我才跟來。”
她需得親自見見秦和澤。
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場
當天夜裡,王十三沒能聯繫上文笙。
他住在國師府,這時候不知道暗中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不敢輕舉妄動。
到後來只得咬咬牙,發狠暗忖:“管那麼多,等明天見機行事吧!我總得先保全了自己,才能想辦法救人。”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一大早太陽就熱辣辣的,叫人燥得慌。
吃早飯的時候,王十三見到了慕鵬,旁邊還有別人,兩人心照不宣使了個眼色,慕鵬就問起王十三中午監斬的事。
王十三嚼著牛肉大餅搖了搖頭:“不過是個副監斬官,沒什麼意思。”
等到巳時,待斬的犯人已經自牢里押上了囚車,遊街示眾,除了魯大通的三個兒子,還有延國公府二十幾名男丁。
長長一串囚車從府衙大街出來,前面是官府的差役鳴著鑼吆喝罪狀。
奉京百姓躲得遠遠的,聽到動靜的大多面有戚色。
倒不是延國公府名聲多好,而是他們知道今日處斬的是李承運的姻親,朝廷撕破臉要動真格的了,這一場腥風血雨不知會死多少人。
十三穿戴整齊,會合了東方,由一隊兵士護衛,準備前往法場。
白雲塢主還未登基,聽說下面的人正在給他緊鑼密鼓地fèng制龍袍,他們這些親信也沒有官服穿,都穿著白雲塢統一的服飾。
此番又要和東方共事,王十三擺出了一副盡棄前嫌的樣子,主動問了好。
東方陰不陰陽不陽地道:“王將軍精神飽滿,看來昨夜睡得不錯。”
十三笑回:“我也這樣覺著,昨晚神丹的癮頭沒有犯。”
東方沒想到他還敢主動提這茬。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王十三笑嘻嘻道:“那事又不是我算計你,我也是不知情的,要怪就怪趙康好了。我只是沒想到你會為這事這麼生氣。”
東方冷冷地道:“趙康說不是他做的。”
王十三聳了聳肩:“那我就不知道了,當時我在同你划拳,不是趙康,就是張起,再不然就是慕鵬。反正必是他們三個中的一人。其實想開了也沒啥。塢主不是也沒說什麼嗎?”
就是這樣,東方才心中隱隱發寒,不敢繼續追究下去。
他冷眼看王十三。原本不覺,鄴州一番接觸,他才意識到這小子貌似老實,心中一肚子壞水。
別當自己看不出來他百般拖延。不肯出兵攻打李承運。
要按東方的意思,這小子一回京就該拿下。嚴加拷問,查查他是不是和李承運暗中勾結,可塢主擺明了還想用這小子。
東方已經打定了主意,今日要死死盯住對方。最好他不老實,想要從中做手腳,那自己就可以將他當場拿下。看他還如何狡辯。
一行人騎馬直奔城西,路上行人稀少。見到他們無不遠遠躲開,二十幾輛囚車遊街這種大場面,竟沒多少人出來瞧熱鬧。
王十三有些不滿意,水不渾怎麼摸魚?他看看左右,繼續刺激東方:“其實服過神丹之後,除了犯癮的時間不固定有些麻煩,其它也沒什麼害處,你沒覺著更得塢主信任了麼?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東方很煩聽這個,並不搭理他,王十三繼續叨叨不停:“就怕辦正事的時候藥癮發作,你說若是正和敵人交著手,突然鼻涕眼淚一塊流,這命送得冤不冤?”
東方額上凸起青筋,一旦沾上這神丹,整個人就像是被無形的繩索縛住,若非如此,他哪會這般生氣。
王十三說的這個他也怕,因為擔心被人趁隙而入,他只好每隔個三兩天便背著人先行服下神丹,而這麼做也有個弊端,那就是發作的間隔越來越短,癮頭越來越大。
他咬了咬牙,勉強道:“不知道王將軍對此可有良策?”
王十三神秘笑笑,壓低了聲音:“你知道我現在每隔幾天服一回神丹?”
他屈起拇指,抬手沖東方比了個“四”,然後裝得若無其事收回去,抓住了馬韁繩,喝道:“駕!”
東方目光不由一凝。
四天!他尚且不敢拖那麼久,何況王十三比他還早服了將近兩個月。
據他所知,王十三上次來京里的時候癮頭還挺大,差不多隔個兩三天就得來上一顆。
時間延長了不說,王十三若不是在吹牛,他能清楚地控制發作時間,將其固定在四天一回,不知用的什麼辦法,這法門對自己太重要了。
東方深吸了口氣,眼見對方目不斜視,顯是有意賣關子,不禁有些後悔和他把關係鬧得太僵了。
其實沒那必要,臉上笑嘻嘻背後捅刀子的人實在太多了,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沒看得起對方啊。
臨近午時,東方和王十三帶著手下到了法場。
所謂法場就是距街口不遠的一大片黃土地,遠看地勢平坦,中間隔不幾步遠便豎著一根木樁子,西北方向搭了個官棚,其下擺著長桌,桌後設了兩個高座椅,那便是監斬官的位置。
這法場由來已久,數百年間不知在這裡殺過多少人,王十三當初跟著王光濟混的時候,便曾好奇來這裡看過犯人砍頭,知道那些木樁子的用處,等行刑完畢,砍下的頭顱會掛在木樁子上示眾。
此時法場四周到是圍了許多看熱鬧的老百姓,王十三一路過來仔細查看,沒在其中發現自己人,更不用說找著文笙。
他不禁暗自合計,文笙不會是還沒進奉京城吧,否則這麼大的事她定會聽到消息,又怎麼可能置之不理。
今日殺的人多,劊子手全都出自刑司,負責押解和保護法場的卻大部分是奉京府的差役。
王十三沒有多想,瞥眼見一旁的東方猶在掃視看熱鬧的人群,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道:“距離午時三刻還得一陣,來,咱們坐下來慢慢說。”
東方垂眼看了看王十三的手,勉強忍住了將對方甩開的衝動,道:“好。”
等待行刑的魯家眾人已經押到,五花大綁跪成了三排,每一排的旁邊都站了個裹著紅頭巾。懷抱鬼頭大刀的彪形大漢。只等著時辰一到,監斬官一聲令下,這邊手起刀落。血濺丈余。
王十三拉著東方自犯人身前走過,就見第二三排這都是魯大通孫子輩的,大的年近三十,小的才剛十歲出頭。看得出這些人嬌養慣了,沒一個能受得住這種場面。不是抖若篩糠,嚇到失禁,便是雙目呆滯,失魂落魄。
最前頭跪著的三人便是今日監斬的重中之重。延國公魯大通的三個兒子。
事到如今,這三人大約知道在劫難逃,看上去也認命了。三個人身穿寬大囚衣,披頭散髮擋著半邊臉。伸長脖子閉目等死。
王十三其實挺好奇,李承運擺明了要打回來,魯家兄弟還有他們的父親魯大通怎麼不跑呢,放著好好的國丈、國舅爺不當,在京里等著被人砍頭,真不知他們腦袋裡想的什麼。
就不是白雲塢主突然進京,換做楊昊御掌權,難道說便會放過他們?
現在還要連累老子為你們頭疼。
這麼想著,王十三便帶著火氣惡狠狠掃了他們三人一眼。
咦,這一細打量看出問題來了。
魯家三兄弟當中的老二魯茂做為欽差到過離水,王十三可是見過的。
此時他面前跪著的三個人鼻青臉腫,頭髮上還掛著適才遊街被砸中的爛菜葉子,看上去著實狼狽,卻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哪個也不是魯茂。
調包了?
王十三心中一動,看三人年紀、長相,還有那認命的模樣,調包之人可是費了不少心思,不知是只換了魯茂一個,還是他們三兄弟都不是本人了。
嘖嘖,王十三瞥了一眼旁邊站著的劊子手,又看看監斬棚外的押解官。
這裡面肯定有知情之人。
他暗自感嘆:“看來願意為李承運冒險的人還真是不少,這麼著可就省了老子的事。”擔心東方看出端倪,沒有多停留,拉著他直奔監斬棚。
等兩人落了座,就有押解官過來報告待斬犯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