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翊安閉上眼睛,思索後道:「這事,你去求你父王。」
齊安宜眼珠子一轉,喜出望外,「母親同意了?那就好,我早問過父王,他說只要您點頭,他便沒話說。」
翊安本是緩兵之計,當即怔住,被打得措手不及。
微惱道:「原來你們父女倆早商量好了。」
「也沒有啦,昨日才說的。我不管,母親答應我就不許反悔。
翊安看著懷裡撒嬌的女兒和被蹭得起皺的衣裳,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打打不得,說又說不過她。
只能在心裡大罵齊棪,他倒會裝好人,將他女兒縱成這樣難纏的性子。
輕嘆口氣,給她立規矩,「去便去,但必須帶侍衛,不許甩開人,更不許給我鬧出事。」
「就知道我娘最好了。」齊安宜得了允肯,捧著翊安的臉吧唧親了兩口。
翊安愣是沒躲過去,又想笑又想惱,故作凶意地瞪她。
偏偏人家一臉喜色,根本不管。
齊安宜掀帘子,對車夫交代:「臨江館門前停一下。」
翊安立刻蹙眉,「你又不回去吃晚飯?」
「母親放心,天黑之前肯定回府。」她皺起鼻頭,歪著腦袋賣乖。
小姑娘蹦蹦跳跳地下了馬車,抬眼往上看,二樓露台的欄杆邊,有人正在等她。
她揮臂高喊:「寶哥!」
連澄喚得比她更激動,「哎喲喂,我宜妹可算來了!!!」
聒噪至極。
知道的曉得兩人每回見面都這死德性,不知道的還以為牛郎織女一年一會。
馬車駛出好一截,那兩人的破鑼嗓子仍往翊安耳朵里鑽,吵得她頭疼地扶額閉目。
回到府里,只見小兒子抱著個蹴鞠,興沖沖地從她屋裡衝出。
「好好走路。」翊安扶了他一把:「抱著這個做什麼,瞧衣裳髒的,一天三套都不夠你換。」
「這是家寶哥哥送我的,父王准我去踢一會。」
「好,別摔著,去玩吧。」翊安柔聲道,在他頭上揉了一把。
境寧王府的小公子名喚齊昭,今年七歲不到,自小的同伴便只有府中的下人們。
長姐在外朋友多,顧不上陪他,只有高興時才帶他赴宴鬧鬧;
大哥是個天生木訥的書呆子,每日悶在房裡看書彈琴,不愛說話更不愛動。
齊昭只能自己尋些樂子。
翊安生下女兒後的第四年,得了世子齊暄,湊成一對兒女雙全,原是再好不過。
誰曉得年過三十又幾,不巧來了個小的,心裡雖高興,卻也苦惱。
她原就懷子不易,稍有年紀後更是艱辛,為生這小兒子受了許多罪,身子大不如從前。
把齊棪嚇了個半死,盡心給她調理了好幾年,才緩過來些。
齊棪聽到她聲音,從屋裡迎出來,笑問:「安宜呢?」
他今日下午無事,穿著松墨色的家居長袍,修身簡約,雙目一派和暖之意。
「你的女兒,你問我?」翊安沒好氣地繞過他進屋。
齊棪見怪不怪,跟在她身後拱手道:「臣聽這話甚是惶恐,女兒是殿下的寶貝,我怎敢占為己有。」
貧嘴倒是一個德性。
翊安斜眼問:「你應了她要去城外打獵的事清?」
齊棪哈哈一笑:「無傷大雅,隨她去就是,我讓人看著,不會出事。」
她停下步子,回身提醒道:「王爺,您女兒及笄了,成日裡胡鬧鬼混,可如何是好啊?」
齊棪往她身前走兩步,面對面摟住她的腰往懷裡擠,「是啊,如何是好?也不知道齊安宜這性子隨了誰,我記得我當年是個小古板,不知道何為胡鬧鬼混。」
「你……」翊安氣不過,在他腰上擰了一把,「你不去教訓她,反來諷刺我。」
「安宜除了長得像我,哪裡都隨你,我怎麼捨得教訓。」
「我從前就是這樣的?」翊安不認。
齊棪低下頭去,寵溺地笑了兩聲,「何止,比安宜還鬧騰,我那時恨不得拿繩子將你捆在身邊。殿下現在倒是端莊斯文起來,也成了嚴母。」
翊安被他說得發笑不止,「我現在想上躥下跳也做不到了,一把老骨頭,怕閃著腰。」
齊棪在她腰背上摩挲著,黏黏乎乎地說:「骨頭不算老,每回說疼,也沒見你真閃到腰。」
翊安連裝羞的閒情都沒有,只是往門外看了眼,別讓人撞見他這副不正經的樣子。
齊棪肆無忌憚,又在她臉邊啄了一口,「第幾日了?」
翊安忽想起方才帶安宜進宮的事情,小姑娘最會撒橋討好,將玉奴跟皇后哄得捨不得放她出宮。
小時候便是,常常翊安獨自回府,她在宮裡一住就是三五日,說是舅父舅母不讓出來。
其實翊安曉得,她還不是更喜歡皇后那般的母親,溫柔又細心,什麼都能應她。
翊安抬頭對齊棪說:「太子明年要娶親了。」
「太子妃的人選,陛下早在相看,如今也到了年紀。」
「一轉眼,洵兒竟要成家娶妻,我真是老了。」
「你老什麼,不過是孩子們長得快。」齊棪耐著性子陪她聊,猶不死心,「第幾日了?」
她眼波流轉,聲音揶揄:「你問的是什麼?」
齊棪挪不開眼,當即服軟:「殿下知道臣問的是什麼,又何必吊著我的胃口呢?」
齊安宜眼珠子一轉,喜出望外,「母親同意了?那就好,我早問過父王,他說只要您點頭,他便沒話說。」
翊安本是緩兵之計,當即怔住,被打得措手不及。
微惱道:「原來你們父女倆早商量好了。」
「也沒有啦,昨日才說的。我不管,母親答應我就不許反悔。
翊安看著懷裡撒嬌的女兒和被蹭得起皺的衣裳,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打打不得,說又說不過她。
只能在心裡大罵齊棪,他倒會裝好人,將他女兒縱成這樣難纏的性子。
輕嘆口氣,給她立規矩,「去便去,但必須帶侍衛,不許甩開人,更不許給我鬧出事。」
「就知道我娘最好了。」齊安宜得了允肯,捧著翊安的臉吧唧親了兩口。
翊安愣是沒躲過去,又想笑又想惱,故作凶意地瞪她。
偏偏人家一臉喜色,根本不管。
齊安宜掀帘子,對車夫交代:「臨江館門前停一下。」
翊安立刻蹙眉,「你又不回去吃晚飯?」
「母親放心,天黑之前肯定回府。」她皺起鼻頭,歪著腦袋賣乖。
小姑娘蹦蹦跳跳地下了馬車,抬眼往上看,二樓露台的欄杆邊,有人正在等她。
她揮臂高喊:「寶哥!」
連澄喚得比她更激動,「哎喲喂,我宜妹可算來了!!!」
聒噪至極。
知道的曉得兩人每回見面都這死德性,不知道的還以為牛郎織女一年一會。
馬車駛出好一截,那兩人的破鑼嗓子仍往翊安耳朵里鑽,吵得她頭疼地扶額閉目。
回到府里,只見小兒子抱著個蹴鞠,興沖沖地從她屋裡衝出。
「好好走路。」翊安扶了他一把:「抱著這個做什麼,瞧衣裳髒的,一天三套都不夠你換。」
「這是家寶哥哥送我的,父王准我去踢一會。」
「好,別摔著,去玩吧。」翊安柔聲道,在他頭上揉了一把。
境寧王府的小公子名喚齊昭,今年七歲不到,自小的同伴便只有府中的下人們。
長姐在外朋友多,顧不上陪他,只有高興時才帶他赴宴鬧鬧;
大哥是個天生木訥的書呆子,每日悶在房裡看書彈琴,不愛說話更不愛動。
齊昭只能自己尋些樂子。
翊安生下女兒後的第四年,得了世子齊暄,湊成一對兒女雙全,原是再好不過。
誰曉得年過三十又幾,不巧來了個小的,心裡雖高興,卻也苦惱。
她原就懷子不易,稍有年紀後更是艱辛,為生這小兒子受了許多罪,身子大不如從前。
把齊棪嚇了個半死,盡心給她調理了好幾年,才緩過來些。
齊棪聽到她聲音,從屋裡迎出來,笑問:「安宜呢?」
他今日下午無事,穿著松墨色的家居長袍,修身簡約,雙目一派和暖之意。
「你的女兒,你問我?」翊安沒好氣地繞過他進屋。
齊棪見怪不怪,跟在她身後拱手道:「臣聽這話甚是惶恐,女兒是殿下的寶貝,我怎敢占為己有。」
貧嘴倒是一個德性。
翊安斜眼問:「你應了她要去城外打獵的事清?」
齊棪哈哈一笑:「無傷大雅,隨她去就是,我讓人看著,不會出事。」
她停下步子,回身提醒道:「王爺,您女兒及笄了,成日裡胡鬧鬼混,可如何是好啊?」
齊棪往她身前走兩步,面對面摟住她的腰往懷裡擠,「是啊,如何是好?也不知道齊安宜這性子隨了誰,我記得我當年是個小古板,不知道何為胡鬧鬼混。」
「你……」翊安氣不過,在他腰上擰了一把,「你不去教訓她,反來諷刺我。」
「安宜除了長得像我,哪裡都隨你,我怎麼捨得教訓。」
「我從前就是這樣的?」翊安不認。
齊棪低下頭去,寵溺地笑了兩聲,「何止,比安宜還鬧騰,我那時恨不得拿繩子將你捆在身邊。殿下現在倒是端莊斯文起來,也成了嚴母。」
翊安被他說得發笑不止,「我現在想上躥下跳也做不到了,一把老骨頭,怕閃著腰。」
齊棪在她腰背上摩挲著,黏黏乎乎地說:「骨頭不算老,每回說疼,也沒見你真閃到腰。」
翊安連裝羞的閒情都沒有,只是往門外看了眼,別讓人撞見他這副不正經的樣子。
齊棪肆無忌憚,又在她臉邊啄了一口,「第幾日了?」
翊安忽想起方才帶安宜進宮的事情,小姑娘最會撒橋討好,將玉奴跟皇后哄得捨不得放她出宮。
小時候便是,常常翊安獨自回府,她在宮裡一住就是三五日,說是舅父舅母不讓出來。
其實翊安曉得,她還不是更喜歡皇后那般的母親,溫柔又細心,什麼都能應她。
翊安抬頭對齊棪說:「太子明年要娶親了。」
「太子妃的人選,陛下早在相看,如今也到了年紀。」
「一轉眼,洵兒竟要成家娶妻,我真是老了。」
「你老什麼,不過是孩子們長得快。」齊棪耐著性子陪她聊,猶不死心,「第幾日了?」
她眼波流轉,聲音揶揄:「你問的是什麼?」
齊棪挪不開眼,當即服軟:「殿下知道臣問的是什麼,又何必吊著我的胃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