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瞿朗漲紅了臉想要反駁,郭小芬立刻對他說:“你這愣頭青還是歇歇吧。按理說,你謀殺趙大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你和他有殺父之仇,你還親自用弓弩向他射出了一箭,差點要了他的命。不過,你不必費盡心機證明李樹三是兇手,他不是,你也不是,因為你也沒有作案時間,這一點,呼延雲在向電影院正門對面的小吃攤老闆調查時已經得到了確鑿無疑的證明。”
“至於你,趙二。”郭小芬輕蔑地看了他一眼,“你一向與你爸關係不和,甚至在他死前幾天,他還曾經因為你胡作非為而持刀砍你。所以,昨晚你和幾個狐朋狗友吸完白粉,飄飄欲仙之後,各自大睡,沒有人能證明你在那個時間有沒有騎著摩托車來到大池塘捅了你老爸一刀。也許像你這樣喪心病狂的毒癮患者,真的能犯下弒父的罪行,不過,我過去做過毒品犯罪的報導,一個人吸毒之後,精神‘煥發’,也許能飆車、搖滾、裸奔……不過,要說他能以亢奮的頭腦設計出一個空前理性的不可能犯罪現場,你還不如讓我去相信環保局發布的藍天數據呢!”
“綜合上述情況,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目前大部分與趙大有仇的人,要麼早就可以殺他而沒有殺,要麼最近可以殺他而沒有作案時間。於是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假如翟朗你沒有來漁陽縣,趙大會被殺嗎?”郭小芬問。
晉武搖了搖頭說:“我覺得不會,好比一個炸藥包沒有點燃引線。”
“那麼,什麼才是促使翟朗這個火苗子來到漁陽點燃引線的呢?”
“是那封匿名信。”楚天瑛說,“信上說他爸爸翟運被趙大和李樹三殺了。”
“還有呢?”
“還有……”楚天瑛想了想,突然醒悟過來,“還有,就是說他爸爸的骨灰被摻在泥土裡做成了一隻烏盆。”
“很好。”郭小芬點了點頭,“根據趙大死亡現場的情況,可以不可以這樣說,兇手製造這一不可能犯罪時,高度模仿了《烏盆記》的傳說故事。兇手刻意要讓我們相信:是烏盆中飄出的冤魂迫使趙大在極度的恐懼中自殺。也就是說,兇手預先就在我們的腦海中鋪墊和鐫刻了一個概念:假如有任何事情,都是烏盆作祟——我說得對嗎?”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點頭。
唯獨那個人,把已經戴上的眼鏡又摘了下來慢慢地擦拭。
緊張嗎,你?眼鏡上有很多汗水嗎,你?
郭小芬說:“只要順著這個思路找下去,就必然能找出兇手——是誰在我們的腦海中鋪墊和鐫刻了‘一切都是烏盆作祟’這個概念?是誰?”
幾個人都沉吟了片刻,還是晉武說了話:“那不是我們縣流傳很久的傳說嗎?”
“沒有人會把傳說真的當一回事,除非有一個實體的物,真的呈現在了我們面前,並且往後發生的所有事件,都在緊密圍繞著那個傳說展開,這樣我們才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兇手催眠,以為整個案子是烏盆中禁錮的冤魂所為——”郭小芬說,“我說得對嗎,馬海偉先生?”
馬海偉停止了擦拭,把眼鏡戴上,一言不發地望著郭小芬。
“我做了多年法制報導,始終相信,如果能找到一個案件的源頭,那麼等於破獲了多半,這個案子也不例外。”郭小芬說,“不錯,這個案子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詭異氣氛,詭異到我們每個參與調查的人都感覺身邊始終浮動著一團陰森森的物質,仿佛是鬼魂一直拖曳著長長的頭髮和舌頭跟在我們後面,看我們怎樣替他申冤報仇……漁陽縣嗎,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烏盆,楊館長也好,田穎也罷,總之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在講述著這個傳說,形成了一種‘場效應’,讓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哪怕是初來乍到的外人,也不由得任其擺布。有一陣子,我甚至打個寒戰也以為是烏盆里那個冤魂在背後看著我。好在,作為一個推理者我還保持著基本的理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於是,一個問題反覆地敲擊著我的腦仁——我們是怎麼走入這個案件中來的,這部恐怖片的片頭到底是什麼?”
靜靜的,大池塘碧綠的水面上,一絲波紋都沒有。
“其實只要稍微用力,撥開看上去濃濃的霧霾,你就會發現,真相是如此簡單:只是一個人帶著一個烏盆來到蕾蓉法醫研究中心,說裡面有一具屍體,請蕾蓉幫助鑑定;當烏盆打碎滾出一顆人的牙齒時,我們就往圈套里邁進了第一步;接著他開始講述自己在花房裡的故事,如何醉酒,如何聽到收音機播放的《烏盆記》而魔怔,如何被一個冤魂夢魘,如何真的在床下摸到一個烏盆……後來,當我和楚天瑛勘察花房時,的確在床下看到了一塊盆底留下的痕跡,也打聽出當晚漁陽縣廣播電台確實播放了《烏盆記》,於是我們就相信了馬海偉的話。但是,我們都犯下了一個不容原諒的錯誤,那就是局部的真實不代表整體的真實,偏偏是局部真實的騙局才更有欺騙性!
“比如,床底下有盆底的印痕,這個太容易製造了。而《烏盆記》是漁陽縣廣播電台的保留劇目,每到半夜三更經常會播放……這些局部的真實,讓我們相信馬海偉確實是被烏盆之中的冤魂糾纏,所以這其中一定隱藏著一個可怖的命案而事實上呢,稍微想一想,在牙科診所的垃圾筐里找到顆成人的牙齒,摻進黏土裡燒製成一個烏盆,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嗎?誰能證明馬海偉真的經歷了如你所說的恐怖?沒人能證明!但是你已經成功地利用一些道具、一些真實的片段、一種詭異的氣氛,讓蕾蓉、林鳳沖和楚天瑛對你的話將信將疑,並就此展開調查。
“剛才我談到他們幾個人殺害趙大的動機,老馬,你的動機似乎不用多說。三年前你解救奴工失敗,趙大製造塌方害死工人之後你告狀無門,被迫離開警界——你心中強烈的正義感不允許你看著趙大這樣的渣滓活在世間,繼續為非作歹,於是你展開了謀殺計劃,你以調查滴眼液的名義再次來到漁陽縣,趁機摸清了趙大的作息規律。為了確保全身而退,你從一開始就考慮要借用《烏盆記》這個傳說,讓趙大死在一地‘碎瓦片’之中,這樣做除了使警方認為他是自殺以外,還有一層象徵意義,那就是《烏盆記》中的趙大和現實中的趙大,都‘惡有惡報’!”
“小郭,我打斷你一下。”楚天瑛突然說話了,“我不大明白,如果馬海偉要殺趙大,製造個詭異的犯罪現場,他自己也可以完成,為什麼要把咱們幾個也拉扯進去呢?他本來只需要面對漁陽縣的警方,後來拿著烏盆找蕾蓉,很可能要面對北京市的警方,暴露的風險要大上許多倍啊!”
“這個嘛,一來是他對自己計劃的自信,二來,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無奈之舉?”
“對,因為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迫使馬海偉臨時改變了計劃。”
林鳳沖說:“你是說,我找他幫忙偵緝販毒一案?”
“對。”郭小芬點了點頭,“當你找到馬海偉的時候,他一定吃了一驚,因為他來到漁陽縣,身份是隱秘的,他殺了趙大一走了之,根本不會有人懷疑他。而你們的出現,讓他完全暴露在了警方的視線之內,如果趙大這時被殺,晉武和你,都會懷疑是他下的手,怎麼辦?當他在花房裡留守的時候,忽然想起,這間花房的產權是趙大的——這一點他早就調查得一清二楚,接下來只要編造一個鬼氣森森的故事,拿著早就準備好的烏盆到北京,找蕾蓉鑑定,北京警方肯定會派員暗訪,很容易就能查出花房屬於趙大,再進一步調查,他製造塌方壓死工人的事情也會逐漸暴露……在馬海偉看來,讓趙大受盡精神折磨再死掉,肯定比給他一刀更痛快。此外,趙大在漁陽縣,固然各種利益關係盤根錯節,但是他的兒子、他的軍師、給他寫稿子的記者,甚至和他一起釣魚的警察,都並不和他一條心,稍微有個風吹糙動,樹還沒倒猢猻就會散,想想皮亨通面對楚天瑛時的表現,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所以北京警方的介入,很快就會讓他們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想殺死或背叛趙大的人。如果說藏起一棵樹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移入森林,那麼,縮小自己疑點的最好辦法,就是‘湧現’出無數個犯罪嫌疑人——這一深層的目的,也在馬海偉的考慮之內。”
馬海偉冷笑一聲,眯起的小眼睛裡放射出不屑一顧的光芒。
“下面給大家具體談一下我對趙大被殺一案的推理。”郭小芬說,“馬海偉此前在漁陽縣租了東哥對門的房子,一直都沒有暴露身份,然而再次回到漁陽縣的時候,為什麼趙大馬上就找到了他?因為他入住的是李樹三開的旅館,李樹三當然對當年這個不依不饒的警察印象深刻,所以才第一時間通知了趙大——實上這一切都在馬海偉的算計之內。馬海偉和楚天瑛一起去大池塘的時候,趙大表現出了渴望和解的姿態,而馬海偉卻斷然拒絕,這些都是表演給外人看的。我想,馬海偉在離開之後,給趙大打了個電話,約他晚上9點左右在大池塘談談,表示自己已經脫下警服,多個朋友多條路……警惕性很高的趙大,因為有葛友在身邊的緣故,想也沒想就答應了。誰知當天下午葛友因為‘出老千’在賭場被扣,當然,這也是馬海偉預先安排好的。眼看快要9點了,趙大實在等不及了,又不願意慡約,所以只好自己打車來到了大池塘。
“與此同時,馬海偉一直跟瞿朗在一起。我想,按照正常情況,到了快9點的時候,馬海偉會想個合理的藉口甩掉翟朗,去大池塘的。偏偏翟朗這一根筋吃飯時看見了李樹三,並死死咬住他不放,而李樹三去看電影時,電影院偏偏又有兩個門,於是馬海偉臨時改變了策略,讓翟朗守正門,自己守後門,用這種方法來製造自己不在場的證明——”
“你是說,老馬在守後門的這段時間裡,到大池塘殺了趙大?”林鳳沖說。
郭小芬點了點頭。
“這怎麼可能?萬一翟朗來到後門找他他不在,咋辦?”
“翟朗那時只一心守在正門,不放過李樹三的一舉一動,他怎麼會輕易‘離崗’。還記得翟朗說過的嗎?他說他讓馬海偉過來喝啤酒吃花生,馬海偉說蹲守後門要緊,不過來了,事實上不是他忠於職守,而是他正在殺人行兇的路上!”
“至於你,趙二。”郭小芬輕蔑地看了他一眼,“你一向與你爸關係不和,甚至在他死前幾天,他還曾經因為你胡作非為而持刀砍你。所以,昨晚你和幾個狐朋狗友吸完白粉,飄飄欲仙之後,各自大睡,沒有人能證明你在那個時間有沒有騎著摩托車來到大池塘捅了你老爸一刀。也許像你這樣喪心病狂的毒癮患者,真的能犯下弒父的罪行,不過,我過去做過毒品犯罪的報導,一個人吸毒之後,精神‘煥發’,也許能飆車、搖滾、裸奔……不過,要說他能以亢奮的頭腦設計出一個空前理性的不可能犯罪現場,你還不如讓我去相信環保局發布的藍天數據呢!”
“綜合上述情況,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目前大部分與趙大有仇的人,要麼早就可以殺他而沒有殺,要麼最近可以殺他而沒有作案時間。於是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假如翟朗你沒有來漁陽縣,趙大會被殺嗎?”郭小芬問。
晉武搖了搖頭說:“我覺得不會,好比一個炸藥包沒有點燃引線。”
“那麼,什麼才是促使翟朗這個火苗子來到漁陽點燃引線的呢?”
“是那封匿名信。”楚天瑛說,“信上說他爸爸翟運被趙大和李樹三殺了。”
“還有呢?”
“還有……”楚天瑛想了想,突然醒悟過來,“還有,就是說他爸爸的骨灰被摻在泥土裡做成了一隻烏盆。”
“很好。”郭小芬點了點頭,“根據趙大死亡現場的情況,可以不可以這樣說,兇手製造這一不可能犯罪時,高度模仿了《烏盆記》的傳說故事。兇手刻意要讓我們相信:是烏盆中飄出的冤魂迫使趙大在極度的恐懼中自殺。也就是說,兇手預先就在我們的腦海中鋪墊和鐫刻了一個概念:假如有任何事情,都是烏盆作祟——我說得對嗎?”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點頭。
唯獨那個人,把已經戴上的眼鏡又摘了下來慢慢地擦拭。
緊張嗎,你?眼鏡上有很多汗水嗎,你?
郭小芬說:“只要順著這個思路找下去,就必然能找出兇手——是誰在我們的腦海中鋪墊和鐫刻了‘一切都是烏盆作祟’這個概念?是誰?”
幾個人都沉吟了片刻,還是晉武說了話:“那不是我們縣流傳很久的傳說嗎?”
“沒有人會把傳說真的當一回事,除非有一個實體的物,真的呈現在了我們面前,並且往後發生的所有事件,都在緊密圍繞著那個傳說展開,這樣我們才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兇手催眠,以為整個案子是烏盆中禁錮的冤魂所為——”郭小芬說,“我說得對嗎,馬海偉先生?”
馬海偉停止了擦拭,把眼鏡戴上,一言不發地望著郭小芬。
“我做了多年法制報導,始終相信,如果能找到一個案件的源頭,那麼等於破獲了多半,這個案子也不例外。”郭小芬說,“不錯,這個案子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詭異氣氛,詭異到我們每個參與調查的人都感覺身邊始終浮動著一團陰森森的物質,仿佛是鬼魂一直拖曳著長長的頭髮和舌頭跟在我們後面,看我們怎樣替他申冤報仇……漁陽縣嗎,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烏盆,楊館長也好,田穎也罷,總之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在講述著這個傳說,形成了一種‘場效應’,讓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哪怕是初來乍到的外人,也不由得任其擺布。有一陣子,我甚至打個寒戰也以為是烏盆里那個冤魂在背後看著我。好在,作為一個推理者我還保持著基本的理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於是,一個問題反覆地敲擊著我的腦仁——我們是怎麼走入這個案件中來的,這部恐怖片的片頭到底是什麼?”
靜靜的,大池塘碧綠的水面上,一絲波紋都沒有。
“其實只要稍微用力,撥開看上去濃濃的霧霾,你就會發現,真相是如此簡單:只是一個人帶著一個烏盆來到蕾蓉法醫研究中心,說裡面有一具屍體,請蕾蓉幫助鑑定;當烏盆打碎滾出一顆人的牙齒時,我們就往圈套里邁進了第一步;接著他開始講述自己在花房裡的故事,如何醉酒,如何聽到收音機播放的《烏盆記》而魔怔,如何被一個冤魂夢魘,如何真的在床下摸到一個烏盆……後來,當我和楚天瑛勘察花房時,的確在床下看到了一塊盆底留下的痕跡,也打聽出當晚漁陽縣廣播電台確實播放了《烏盆記》,於是我們就相信了馬海偉的話。但是,我們都犯下了一個不容原諒的錯誤,那就是局部的真實不代表整體的真實,偏偏是局部真實的騙局才更有欺騙性!
“比如,床底下有盆底的印痕,這個太容易製造了。而《烏盆記》是漁陽縣廣播電台的保留劇目,每到半夜三更經常會播放……這些局部的真實,讓我們相信馬海偉確實是被烏盆之中的冤魂糾纏,所以這其中一定隱藏著一個可怖的命案而事實上呢,稍微想一想,在牙科診所的垃圾筐里找到顆成人的牙齒,摻進黏土裡燒製成一個烏盆,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嗎?誰能證明馬海偉真的經歷了如你所說的恐怖?沒人能證明!但是你已經成功地利用一些道具、一些真實的片段、一種詭異的氣氛,讓蕾蓉、林鳳沖和楚天瑛對你的話將信將疑,並就此展開調查。
“剛才我談到他們幾個人殺害趙大的動機,老馬,你的動機似乎不用多說。三年前你解救奴工失敗,趙大製造塌方害死工人之後你告狀無門,被迫離開警界——你心中強烈的正義感不允許你看著趙大這樣的渣滓活在世間,繼續為非作歹,於是你展開了謀殺計劃,你以調查滴眼液的名義再次來到漁陽縣,趁機摸清了趙大的作息規律。為了確保全身而退,你從一開始就考慮要借用《烏盆記》這個傳說,讓趙大死在一地‘碎瓦片’之中,這樣做除了使警方認為他是自殺以外,還有一層象徵意義,那就是《烏盆記》中的趙大和現實中的趙大,都‘惡有惡報’!”
“小郭,我打斷你一下。”楚天瑛突然說話了,“我不大明白,如果馬海偉要殺趙大,製造個詭異的犯罪現場,他自己也可以完成,為什麼要把咱們幾個也拉扯進去呢?他本來只需要面對漁陽縣的警方,後來拿著烏盆找蕾蓉,很可能要面對北京市的警方,暴露的風險要大上許多倍啊!”
“這個嘛,一來是他對自己計劃的自信,二來,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無奈之舉?”
“對,因為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迫使馬海偉臨時改變了計劃。”
林鳳沖說:“你是說,我找他幫忙偵緝販毒一案?”
“對。”郭小芬點了點頭,“當你找到馬海偉的時候,他一定吃了一驚,因為他來到漁陽縣,身份是隱秘的,他殺了趙大一走了之,根本不會有人懷疑他。而你們的出現,讓他完全暴露在了警方的視線之內,如果趙大這時被殺,晉武和你,都會懷疑是他下的手,怎麼辦?當他在花房裡留守的時候,忽然想起,這間花房的產權是趙大的——這一點他早就調查得一清二楚,接下來只要編造一個鬼氣森森的故事,拿著早就準備好的烏盆到北京,找蕾蓉鑑定,北京警方肯定會派員暗訪,很容易就能查出花房屬於趙大,再進一步調查,他製造塌方壓死工人的事情也會逐漸暴露……在馬海偉看來,讓趙大受盡精神折磨再死掉,肯定比給他一刀更痛快。此外,趙大在漁陽縣,固然各種利益關係盤根錯節,但是他的兒子、他的軍師、給他寫稿子的記者,甚至和他一起釣魚的警察,都並不和他一條心,稍微有個風吹糙動,樹還沒倒猢猻就會散,想想皮亨通面對楚天瑛時的表現,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所以北京警方的介入,很快就會讓他們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想殺死或背叛趙大的人。如果說藏起一棵樹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移入森林,那麼,縮小自己疑點的最好辦法,就是‘湧現’出無數個犯罪嫌疑人——這一深層的目的,也在馬海偉的考慮之內。”
馬海偉冷笑一聲,眯起的小眼睛裡放射出不屑一顧的光芒。
“下面給大家具體談一下我對趙大被殺一案的推理。”郭小芬說,“馬海偉此前在漁陽縣租了東哥對門的房子,一直都沒有暴露身份,然而再次回到漁陽縣的時候,為什麼趙大馬上就找到了他?因為他入住的是李樹三開的旅館,李樹三當然對當年這個不依不饒的警察印象深刻,所以才第一時間通知了趙大——實上這一切都在馬海偉的算計之內。馬海偉和楚天瑛一起去大池塘的時候,趙大表現出了渴望和解的姿態,而馬海偉卻斷然拒絕,這些都是表演給外人看的。我想,馬海偉在離開之後,給趙大打了個電話,約他晚上9點左右在大池塘談談,表示自己已經脫下警服,多個朋友多條路……警惕性很高的趙大,因為有葛友在身邊的緣故,想也沒想就答應了。誰知當天下午葛友因為‘出老千’在賭場被扣,當然,這也是馬海偉預先安排好的。眼看快要9點了,趙大實在等不及了,又不願意慡約,所以只好自己打車來到了大池塘。
“與此同時,馬海偉一直跟瞿朗在一起。我想,按照正常情況,到了快9點的時候,馬海偉會想個合理的藉口甩掉翟朗,去大池塘的。偏偏翟朗這一根筋吃飯時看見了李樹三,並死死咬住他不放,而李樹三去看電影時,電影院偏偏又有兩個門,於是馬海偉臨時改變了策略,讓翟朗守正門,自己守後門,用這種方法來製造自己不在場的證明——”
“你是說,老馬在守後門的這段時間裡,到大池塘殺了趙大?”林鳳沖說。
郭小芬點了點頭。
“這怎麼可能?萬一翟朗來到後門找他他不在,咋辦?”
“翟朗那時只一心守在正門,不放過李樹三的一舉一動,他怎麼會輕易‘離崗’。還記得翟朗說過的嗎?他說他讓馬海偉過來喝啤酒吃花生,馬海偉說蹲守後門要緊,不過來了,事實上不是他忠於職守,而是他正在殺人行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