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更是大跌眼鏡。
顏歲願雙臂撐開輕輕盪動衣袖,而後雙掌交疊在身前行禮,「請王爺交出銘牌,否則,臣則要冒犯王爺了。」
右臂的袖筒線條顯然要更加筆直,因為其中藏著無煙利劍。
李湮自然發覺右袖的異常,他心中越發覺得有趣。但是,李湮到底不確定程藏之是怎麼獲得顏歲願銘牌的。他只是虛實不辯說句:「顏尚書,這枚銘牌如何到程節度使手中——」話意不盡,無限留白,「顏尚書既如此想要追回自己的銘牌,為什麼非要等到小王跟程節度使做交易換來銘牌,才來討回呢?」
話音清晰至極,竟比每晨定時敲醒滿城黔首黎民的鼓聲都響耳,亦然比山谷古剎里鐘聲悠長余久。
顏歲願心中恐畏至深的,被李湮赤-裸挑明。
「還是說,顏尚書的銘牌只能給程節度使,其他人一概不准持有?」
李湮毫不猶豫揭掉顏歲願最後一層遮羞布。他的話使得顏歲願神色驟然沉肅,溫雅從容公子容顏頓生戾氣。惱羞成怒的表現,再明顯不過。
一聲嘆息,李湮到底有自知之明——他的隨從應該沒有能抵得過顏歲願的。他嘆息罷,將銘牌亮出。
顏歲願當即伸出手,卻在將觸碰銘牌之時剎住動作。
李湮應著他的動作,一言一字都攜了別樣意味,「顏尚書也看出來了吧?」
「這銘牌,是假的。」
「除了小王在小築林園見得那枚是真的,交換到小王手中的銘牌,是個贗品。」
顏歲願神情模糊,僵住的手緩緩收回。他定睛打量懸空的銘牌許久,終是確定了——正如李湮所言,是贗品。
他的銘牌並沒有那般光滑,鏈條與銘牌銜接之處有絲髮劃痕。李湮手裡這枚沒有,且細緻光滑。
「顏尚書,程藏之比你想像中更加不計嫌隙,更加情真不渝。」李湮聲音很是平淡,不帶任何私人情緒,只是簡簡單單的評價。
顏歲願袖中手掌緊握,不見掌背凸起青筋。他面色仍舊不肯泄露一絲一毫心緒,只是道:「那又如何?我與他,終究是隔著兩族生死,數萬英魂。」
程藏之與顏歲願,隔著的不是人力可平之山海,而是遮天蔽日的亡魂。那些故人的血與骨可填平忘川河,可飲干孟婆湯,可壓折奈何橋。
李湮卻是應著聲慘澹笑出聲,「無冤無仇,恩深似海又如何?」
顏歲願眼中煙雲繚繞,聽著李湮聲力虛浮道:「阿晚,與我是生恩,這些年若是沒有阿晚在側,我怕是連一刻都熬不下去。即便不自戕,也要折磨死自己。可即便如此,阿晚,我也得辜負了。」
「顏歲願,我李湮願以命跟你作交易。日後,請你想法子送阿晚回江南。」
「……」顏歲願沉默稍許,才道:「王爺,此番回京是想做什麼?」
「我不想做什麼。但其他人想利用我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他們能幫我護住阿晚,送阿晚回江南。我願奉上己身所有,分毫不留。」李湮雖是在請求顏歲願,但語氣卻是毋庸置疑,近乎像是絕命的命令,「我已經讓阿晚十年不得安生,這天下將要動盪,皇室之人註定沒有安生。我不能讓阿晚繼續跟著我亡命。」
顏歲願能理解李湮的心情,但是他能做的有限,「王爺,微臣如今亦然身不由己。」
「顏歲願!」李湮握著銘牌鏈子的手揪住顏歲願的衣襟,眸色狠厲,「你難道想讓程藏之也如阿晚一般嗎?!你應該明白程藏之不願交出你的銘牌是何緣由,他的心是誠不欺任何人,你難道忍心讓程藏之此後如阿晚一般,此生都為人辜負至死,至老無良人同行?」
「你若真是對程藏之不動心也便罷了,可明明是動心的,卻不能作出任何回應,你甘心嗎?」
李湮面有赤色,眼眶灼熱,「十年了,整整十年了。我都不敢對阿晚作出一個稍許柔和的眼色,我生怕給阿晚希望,卻給不了阿晚未來。」
手側的小几打翻,瓷壺茶湯澆了半身,透著醒人的茶香。
李湮泄氣的退回原位,癱坐在茶湯里,他抬著頭看著神色始終不明的顏歲願。仍舊重複著道:「我不甘也不舍,明明我可以有選擇,可以有安穩的人生,可以跟阿晚細水長流地賞蓮一生。明明可以……明明可以的!為什麼他們要毀了我的人生,為什麼我要有那樣的父皇!為什麼我要有那樣的手足,為什麼我要有那樣的宗室族人!」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都逃脫不了這厄災!」
「但,我只有一個祈求,就是阿晚回江南平安一世。」
……
顏歲願聽著李湮無盡的苦訴,仿佛望見自己的一生。李湮和他究竟有幾分區別呢?一樣都是為龐大宗族束縛,生為宗族,死為宗族。
自由選擇?痴人妄想。
李湮松著雙肩,胳膊肘抬起架在廂座。仰著頭,瞳孔中的光渙散著。忽然地,李湮右手拊上頸側,他說:「我恨,流淌著的每滴骨血都恨。」
「諸多的反抗,諸多的堅持,諸多的善良,每時每刻都在扼殺我。」
「今時今日,我但求阿晚一個安生。」
不管顏歲願信不信,李湮都只有這一句話。
儘管李湮未曾再度問自己是否恨,顏歲願耳畔仍有不絕質問——你不恨嗎?你甘心就這麼一直活在與黃土共春秋的骨枯期願中嗎?
顏歲願雙臂撐開輕輕盪動衣袖,而後雙掌交疊在身前行禮,「請王爺交出銘牌,否則,臣則要冒犯王爺了。」
右臂的袖筒線條顯然要更加筆直,因為其中藏著無煙利劍。
李湮自然發覺右袖的異常,他心中越發覺得有趣。但是,李湮到底不確定程藏之是怎麼獲得顏歲願銘牌的。他只是虛實不辯說句:「顏尚書,這枚銘牌如何到程節度使手中——」話意不盡,無限留白,「顏尚書既如此想要追回自己的銘牌,為什麼非要等到小王跟程節度使做交易換來銘牌,才來討回呢?」
話音清晰至極,竟比每晨定時敲醒滿城黔首黎民的鼓聲都響耳,亦然比山谷古剎里鐘聲悠長余久。
顏歲願心中恐畏至深的,被李湮赤-裸挑明。
「還是說,顏尚書的銘牌只能給程節度使,其他人一概不准持有?」
李湮毫不猶豫揭掉顏歲願最後一層遮羞布。他的話使得顏歲願神色驟然沉肅,溫雅從容公子容顏頓生戾氣。惱羞成怒的表現,再明顯不過。
一聲嘆息,李湮到底有自知之明——他的隨從應該沒有能抵得過顏歲願的。他嘆息罷,將銘牌亮出。
顏歲願當即伸出手,卻在將觸碰銘牌之時剎住動作。
李湮應著他的動作,一言一字都攜了別樣意味,「顏尚書也看出來了吧?」
「這銘牌,是假的。」
「除了小王在小築林園見得那枚是真的,交換到小王手中的銘牌,是個贗品。」
顏歲願神情模糊,僵住的手緩緩收回。他定睛打量懸空的銘牌許久,終是確定了——正如李湮所言,是贗品。
他的銘牌並沒有那般光滑,鏈條與銘牌銜接之處有絲髮劃痕。李湮手裡這枚沒有,且細緻光滑。
「顏尚書,程藏之比你想像中更加不計嫌隙,更加情真不渝。」李湮聲音很是平淡,不帶任何私人情緒,只是簡簡單單的評價。
顏歲願袖中手掌緊握,不見掌背凸起青筋。他面色仍舊不肯泄露一絲一毫心緒,只是道:「那又如何?我與他,終究是隔著兩族生死,數萬英魂。」
程藏之與顏歲願,隔著的不是人力可平之山海,而是遮天蔽日的亡魂。那些故人的血與骨可填平忘川河,可飲干孟婆湯,可壓折奈何橋。
李湮卻是應著聲慘澹笑出聲,「無冤無仇,恩深似海又如何?」
顏歲願眼中煙雲繚繞,聽著李湮聲力虛浮道:「阿晚,與我是生恩,這些年若是沒有阿晚在側,我怕是連一刻都熬不下去。即便不自戕,也要折磨死自己。可即便如此,阿晚,我也得辜負了。」
「顏歲願,我李湮願以命跟你作交易。日後,請你想法子送阿晚回江南。」
「……」顏歲願沉默稍許,才道:「王爺,此番回京是想做什麼?」
「我不想做什麼。但其他人想利用我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他們能幫我護住阿晚,送阿晚回江南。我願奉上己身所有,分毫不留。」李湮雖是在請求顏歲願,但語氣卻是毋庸置疑,近乎像是絕命的命令,「我已經讓阿晚十年不得安生,這天下將要動盪,皇室之人註定沒有安生。我不能讓阿晚繼續跟著我亡命。」
顏歲願能理解李湮的心情,但是他能做的有限,「王爺,微臣如今亦然身不由己。」
「顏歲願!」李湮握著銘牌鏈子的手揪住顏歲願的衣襟,眸色狠厲,「你難道想讓程藏之也如阿晚一般嗎?!你應該明白程藏之不願交出你的銘牌是何緣由,他的心是誠不欺任何人,你難道忍心讓程藏之此後如阿晚一般,此生都為人辜負至死,至老無良人同行?」
「你若真是對程藏之不動心也便罷了,可明明是動心的,卻不能作出任何回應,你甘心嗎?」
李湮面有赤色,眼眶灼熱,「十年了,整整十年了。我都不敢對阿晚作出一個稍許柔和的眼色,我生怕給阿晚希望,卻給不了阿晚未來。」
手側的小几打翻,瓷壺茶湯澆了半身,透著醒人的茶香。
李湮泄氣的退回原位,癱坐在茶湯里,他抬著頭看著神色始終不明的顏歲願。仍舊重複著道:「我不甘也不舍,明明我可以有選擇,可以有安穩的人生,可以跟阿晚細水長流地賞蓮一生。明明可以……明明可以的!為什麼他們要毀了我的人生,為什麼我要有那樣的父皇!為什麼我要有那樣的手足,為什麼我要有那樣的宗室族人!」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都逃脫不了這厄災!」
「但,我只有一個祈求,就是阿晚回江南平安一世。」
……
顏歲願聽著李湮無盡的苦訴,仿佛望見自己的一生。李湮和他究竟有幾分區別呢?一樣都是為龐大宗族束縛,生為宗族,死為宗族。
自由選擇?痴人妄想。
李湮松著雙肩,胳膊肘抬起架在廂座。仰著頭,瞳孔中的光渙散著。忽然地,李湮右手拊上頸側,他說:「我恨,流淌著的每滴骨血都恨。」
「諸多的反抗,諸多的堅持,諸多的善良,每時每刻都在扼殺我。」
「今時今日,我但求阿晚一個安生。」
不管顏歲願信不信,李湮都只有這一句話。
儘管李湮未曾再度問自己是否恨,顏歲願耳畔仍有不絕質問——你不恨嗎?你甘心就這麼一直活在與黃土共春秋的骨枯期願中嗎?